窗外的1995年
2020-09-17抒情散文刘柠柠
这是一个两县交接处的小镇。镇,隔在乡村和城市之间,有些暧昧的意味。县城离这里太远,天气晴好,路况尚好,班车从县城到达这里差不多要一个小时。狭窄的乡村公路一路颠簸,路过一座座山,一块块庄稼地,注定这个小镇只能向乡村靠拢,没有乡村之名却有乡村之
这是一个两县交接处的小镇。
镇,隔在乡村和城市之间,有些暧昧的意味。县城离这里太远,天气晴好,路况尚好,班车从县城到达这里差不多要一个小时。狭窄的乡村公路一路颠簸,路过一座座山,一块块庄稼地,注定这个小镇只能向乡村靠拢,没有乡村之名却有乡村之实。小镇上有一条平坦的水泥路,东头是一片起伏温和的丘陵,朝西边走上不到十分钟,上一道坡,又一大片丘陵和稻田呈现在眼前。这样的小镇,说白了就是乡村的点缀。
我上班的学校在小镇最东头。打开宿舍后窗,是一幅写意的水墨田园。一大片稻田,远处几户农家房舍,背靠着一个个小山包。江南的山野,一年四季绿得模棱两可,难以分清季节的真相。每天早晚,一缕缕炊烟,模模糊糊淡淡的灰白,犹如山的鼻息。我跟着老同事去过其中一家,忙碌的男主人忙着给我们驱赶太过热情的狗,女主人在厨房张罗晚饭。屋前三三两两桃树梨树杏树,叶片已经敏感地嗅到了秋天的气息,和几十里外的我的老家并没有什么区别,而我竟然有一种身在异乡的感觉。每一棵树都能让我想起老家的很多棵树木,每一声鸡鸭啼鸣,都会让我想起每日里在老家和父亲母亲作伴的牲畜的样子。
老家在同一个县辖下的另一个乡镇,和小镇之间,只不过隔了几座山。我如果说怀里掖着“乡愁”,太过矫情,但我却实实在在想念那个远处的村庄,经常想起“离乡背井”这个词语。每个周末我都在这几座山之间穿行一个来回,每一个经过的地点,我都可以清晰地叫出它们的名字,虽然这些地名在地图上找不全。我在很短的时间之内觉察到小镇与老家的各种细微区别。比如方言的发音。小镇的人习惯将“八”字的读音重读强调后再上扬,还会把“飞机”念成“灰机”。之间同事聊天时,我坚决只说“飞机”而不说“灰机”。记得学生时代,我迅速学会普通话,让人辨不出我来自哪里。我对自己现有的倔强感到不可思议。幼稚?亦或是想让自己和他人清楚地记住我来自小镇之外的某个地方?
窗外那一片稻田和我的宿舍中间隔着一条水沟。它源自小镇西边一座水库,蜿蜒而来,路过小镇几户人家的窗外,我的宿舍和我上班的学校,也是它的过客。水沟宽处一丈有余,窄处只有一米多。宿舍临水而建,后墙脚爬满了水草的藤蔓。这样的设计可以省略一段围墙,对并不富裕的学校来说,这是一种诗意的节约。我常常把它想象成一条河,哪怕是条小河,临河而居,黛瓦白墙,仿佛可以和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两岸攀上亲戚,蹭出些许风雅。可惜彼岸没有衣袂飘飘的伊人,只有田地的主人在躬身劳作。“河”水涟漪不断,潺潺有声,却不清亮。上游镇上人家的生活废水,大多倾倒在水中。暗灰色的水养肥了两岸的水草。一种俗名叫“革命草”的植物,肥胖的茎秆上,每一片叶子都无比肥硕,绿得发亮,从水底一直绿到岸上,甚至侵占了水稻的地盘。稻田的主人一次次把它们从稻田里揪出来,扔到哪里,它们就在哪里昂起头来,炫耀似的让绿色四处蔓延。
不够清澈的水里藏匿了很多鱼。晴好的傍晚,太阳远远地斜挂在山的另一边,疲惫慵懒之态一露无遗。几位老者坐在水边钓鱼。颜色鲜艳的塑料小凳,简陋的自制钓竿,脚边还有一个小桶,装战利品。下班后,吃晚饭前,我从窗内注视他们。奇怪的是,每一个垂钓者都是老年人,头发和胡须稀疏花白,从未见年轻力壮者。后来我想,这里并不是一个上好的钓场,水面窄小,渔具店里漂亮好使的钓竿在这里无法施展身手。鱼也不见得肥大,年轻人不愿意来,在情理之中。先来的,在岸上走走看看,选一个最佳位置,把碍事的杂草扯了,摆好凳,放好小桶。我在教室里带着学生朗读:“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脑海里学垂钓的蓬头稚子不知不觉换成了皓首老者。他坐下来,穿好鱼饵——估计是蚯蚓之类吧,我的父亲就是这样钓鱼的。鱼钩入水,点上一支烟,不慌不忙,悠然自得,宛如无声电影。这情景还可以套用一句现在的网络流行语:“爷钓的不是鱼,是心情。”钓鱼的人,不仅是为了水里的鱼。有时再来一个人,打招呼,走近了观看前者身边的小桶,查看战况,互相敬烟。我猜他们应该是认识的。就算是陌生人,香烟是男人们拉近距离的有利工具。他重复前一个人的动作,直到又一支烟在指间点燃,两个人远远地说着不咸不淡的话。鱼离开水面时总忘不了挣扎,摇摇摆摆,鱼肚上一抹耀眼的白。鱼儿不大,钓鱼的时间也不长,远处的炊烟升起,学校食堂里饭菜飘香时,夜色慢慢浸润树木和房屋,他们也背着钓竿提着小桶板凳回家了。
晚饭后,我的活动范围主要在宿舍。夜,是窗户玻璃过滤后的影像。没有星星和月亮的夜晚是一团浓得化不开的墨,黏黏糊糊。远处房子的灯光像使劲眨巴的眼睛,想在粘稠的黑夜里占据一席之地,终究还是早早熄了,顺从夜的意愿。山里人不喜欢夜生活,向往夜生活的年轻人们去大城市打工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仍然是山村人生活的主旋律。机敏的狗们,一声吠叫往往会连成一片犬吠,隔了一块块稻田,从窗子钻进我的房间。夜行的鸟几声啁啾,辨不出远近,像凄惶的幽灵,叫人毫毛倒竖。深秋初冬的夜里,我喜欢开窗。撤了淡蓝色的窗纱,不用担心蚊虫造访。夜空深邃,无数颗星星。或圆或缺的月亮,越看越觉得孤独,像一个与亲人走散的孩子,彷徨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人的孤独程度决定了夜晚的长短,宿舍前没有路灯,我视力不佳,不敢夜里独自出门。我知道窗外天空辽阔,但我的胆量岌岌可危。学校有供上课使用的小型录音机,我带进宿舍,找来几盘流行音乐磁带,打发时光。房间窄小,只能靠墙放一张床,床头摆一张办公桌。桌上随意堆放的书籍,笔,纸,还有一盏台灯。橘黄的灯光让人温暖。灯光在黑夜里挖出一个有光亮的狭小空间,时刻昭示着黑暗和光明的区别,黑暗占了优势的夜晚,无处不在。夜风一阵又一阵,从窗外经过,提醒我这里不是一个孤岛。温柔时,宛若婴儿均匀的呼吸。暴戾时,“呼呼、呜呜——”,再来一个“啪——”结尾,好像一位性情不好的画家,一笔赶一笔,越赶越急,越画越不如意,末了气急败坏,扔了画笔,重重地砸在桌上。那是附近谁家的门窗没关好,得到风的警示了。黑暗中似乎有人在催促我,开了灯,检查门窗。坐在床上隔着玻璃看窗外,黑暗已吞噬了一切。
我每周将小镇与老家的夜风对比一次。风声拂过老家山村里遍布山野和屋前屋后的树木,室内热烘烘的木柴火炉,柔软的棉被,益发显出可贵的温暖。小镇的夜晚,呼呼的狂风肆意践踏梦境,将我的睡眠撕扯成碎片。
江南春来早,春雨行踪不定,常常在夜里飘然而至。古诗中的春雨体贴入微,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静悄悄来,不扰人清梦。窗外的小“河”,却从不掩饰春雨来临的欢喜。稻田里满溢的雨水,顺坡淌下,一路跳跃着扑进“河”里。轻则淅淅沥沥,快则哗哗啦啦,混合惊蛰前后半夜的惊雷,一直到夏夜雨后的蛙鸣,一首又一首从不重复的交响乐。
我在学校的生活非常有规律,清早起床,洗漱,打扫,七点之前吃完早餐,去办公室,上课,直到下午四点多放学,送走最后一个学生,我回宿舍。宿舍、教学楼、办公室,三栋平行的建筑物,相互之间距离十来米。新修建的学校,还来不及绿化,只有办公室和教学楼中间几棵高大的香樟和水杉,修房子时舍不得移走,留了下来。傍晚的校园里不再喧闹,只有几位单身同事,还有食堂一位师傅为我们几个做晚饭,平静得像山村里某一户人家。下雨天除了多一把雨伞,什么都不会改变。水泥校道上干净整洁,不用担心有泥水溅湿鞋面和裤脚。这样的生活从周一持续到周五放学后,我也像学生一样收好衣物回家,周日下午乘车来校,又开始重复五天的生活。周末的学校是一座空城。曾经有一次我提前到周日的早上来学校,在空荡荡的校园里遇到几只流浪猫,它们竖起耳朵警惕万分地望着我这个不速之客。那一瞬间我觉得好尴尬,不知该继续往宿舍走还是退出校门。猫们趾高气扬地扬长而去,奔向主校道另一侧的操场。
操场边的围墙上爬满南瓜藤和冬瓜藤,勤劳的食堂师傅顺着围墙开辟了一个条形菜园,流浪的猫们经常在那一带出没。温暖的春夜,一声声猫叫凄厉哀婉,像在荒原上与母亲走失的小孩,哭得撕心裂肺。有一位年轻的同事未谙世事,某天上午突然在办公室询问,夜里是谁家的猫在围墙边哭闹。大家笑而不答。有幽默的年长者说你晚上自己去看吧,他真的去了,然后认真地对我们说,猫不仅嚎叫不休,还打架了。同事们哈哈大笑,告诉他,猫们在瓜园里追逐自己的爱情。年轻人突然面红耳赤,少年的情犊从这一天打开。
五点以后,我在学校的生活是慢节奏的。在食堂吃完晚饭,开窗,迎接窗外混着植物呼吸的新鲜气息。河水日夜不停不知疲倦地从窗下流过,没心没肺。稻田,庄稼,水草,野花,懒洋洋的灌木丛。我总觉得这幅画面中还缺少一棵树,能给常来垂钓者提供一片荫凉。我想看到一棵高大的树,虬枝峥嵘,沧桑中带几分霸气,就像沙漠中虽死犹荣的胡杨,高山峻岭岩石缝里挺立的迎客松。后来,我趴在窗台上向两边搜索,终于在努力把头向右扭转后搜寻到一棵树。那棵树没有照顾我的情绪,摆着乡村里树们常见的姿势,胡乱地把枝杈伸向天空,仿佛想抓住什么,却连秋天里最后的一片落叶也没有抓住,飘进水里淌走了。相距太远,我极力眺望和想象,还是不能确定它的名字,就叫“那棵树”了。
那棵树变绿时,我的窗下又来了想造访我的水草。晚饭后开窗,云翳淡淡,晚霞柔美,流水轻声哗哗,鸟儿忙着回家,红翅膀的蜻蜓旁若无人地舞蹈,草木葱茏得叫人想流泪。野蔷薇花香牵引我的视线,河水两岸草丛中一团团粉红粉白。我真想去办公室用黑色的摇把电话打给谁,说一声:“花开了。”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李兴文 于 2014-2-22 15:12 编辑 ]
镇,隔在乡村和城市之间,有些暧昧的意味。县城离这里太远,天气晴好,路况尚好,班车从县城到达这里差不多要一个小时。狭窄的乡村公路一路颠簸,路过一座座山,一块块庄稼地,注定这个小镇只能向乡村靠拢,没有乡村之名却有乡村之实。小镇上有一条平坦的水泥路,东头是一片起伏温和的丘陵,朝西边走上不到十分钟,上一道坡,又一大片丘陵和稻田呈现在眼前。这样的小镇,说白了就是乡村的点缀。
我上班的学校在小镇最东头。打开宿舍后窗,是一幅写意的水墨田园。一大片稻田,远处几户农家房舍,背靠着一个个小山包。江南的山野,一年四季绿得模棱两可,难以分清季节的真相。每天早晚,一缕缕炊烟,模模糊糊淡淡的灰白,犹如山的鼻息。我跟着老同事去过其中一家,忙碌的男主人忙着给我们驱赶太过热情的狗,女主人在厨房张罗晚饭。屋前三三两两桃树梨树杏树,叶片已经敏感地嗅到了秋天的气息,和几十里外的我的老家并没有什么区别,而我竟然有一种身在异乡的感觉。每一棵树都能让我想起老家的很多棵树木,每一声鸡鸭啼鸣,都会让我想起每日里在老家和父亲母亲作伴的牲畜的样子。
老家在同一个县辖下的另一个乡镇,和小镇之间,只不过隔了几座山。我如果说怀里掖着“乡愁”,太过矫情,但我却实实在在想念那个远处的村庄,经常想起“离乡背井”这个词语。每个周末我都在这几座山之间穿行一个来回,每一个经过的地点,我都可以清晰地叫出它们的名字,虽然这些地名在地图上找不全。我在很短的时间之内觉察到小镇与老家的各种细微区别。比如方言的发音。小镇的人习惯将“八”字的读音重读强调后再上扬,还会把“飞机”念成“灰机”。之间同事聊天时,我坚决只说“飞机”而不说“灰机”。记得学生时代,我迅速学会普通话,让人辨不出我来自哪里。我对自己现有的倔强感到不可思议。幼稚?亦或是想让自己和他人清楚地记住我来自小镇之外的某个地方?
窗外那一片稻田和我的宿舍中间隔着一条水沟。它源自小镇西边一座水库,蜿蜒而来,路过小镇几户人家的窗外,我的宿舍和我上班的学校,也是它的过客。水沟宽处一丈有余,窄处只有一米多。宿舍临水而建,后墙脚爬满了水草的藤蔓。这样的设计可以省略一段围墙,对并不富裕的学校来说,这是一种诗意的节约。我常常把它想象成一条河,哪怕是条小河,临河而居,黛瓦白墙,仿佛可以和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两岸攀上亲戚,蹭出些许风雅。可惜彼岸没有衣袂飘飘的伊人,只有田地的主人在躬身劳作。“河”水涟漪不断,潺潺有声,却不清亮。上游镇上人家的生活废水,大多倾倒在水中。暗灰色的水养肥了两岸的水草。一种俗名叫“革命草”的植物,肥胖的茎秆上,每一片叶子都无比肥硕,绿得发亮,从水底一直绿到岸上,甚至侵占了水稻的地盘。稻田的主人一次次把它们从稻田里揪出来,扔到哪里,它们就在哪里昂起头来,炫耀似的让绿色四处蔓延。
不够清澈的水里藏匿了很多鱼。晴好的傍晚,太阳远远地斜挂在山的另一边,疲惫慵懒之态一露无遗。几位老者坐在水边钓鱼。颜色鲜艳的塑料小凳,简陋的自制钓竿,脚边还有一个小桶,装战利品。下班后,吃晚饭前,我从窗内注视他们。奇怪的是,每一个垂钓者都是老年人,头发和胡须稀疏花白,从未见年轻力壮者。后来我想,这里并不是一个上好的钓场,水面窄小,渔具店里漂亮好使的钓竿在这里无法施展身手。鱼也不见得肥大,年轻人不愿意来,在情理之中。先来的,在岸上走走看看,选一个最佳位置,把碍事的杂草扯了,摆好凳,放好小桶。我在教室里带着学生朗读:“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脑海里学垂钓的蓬头稚子不知不觉换成了皓首老者。他坐下来,穿好鱼饵——估计是蚯蚓之类吧,我的父亲就是这样钓鱼的。鱼钩入水,点上一支烟,不慌不忙,悠然自得,宛如无声电影。这情景还可以套用一句现在的网络流行语:“爷钓的不是鱼,是心情。”钓鱼的人,不仅是为了水里的鱼。有时再来一个人,打招呼,走近了观看前者身边的小桶,查看战况,互相敬烟。我猜他们应该是认识的。就算是陌生人,香烟是男人们拉近距离的有利工具。他重复前一个人的动作,直到又一支烟在指间点燃,两个人远远地说着不咸不淡的话。鱼离开水面时总忘不了挣扎,摇摇摆摆,鱼肚上一抹耀眼的白。鱼儿不大,钓鱼的时间也不长,远处的炊烟升起,学校食堂里饭菜飘香时,夜色慢慢浸润树木和房屋,他们也背着钓竿提着小桶板凳回家了。
晚饭后,我的活动范围主要在宿舍。夜,是窗户玻璃过滤后的影像。没有星星和月亮的夜晚是一团浓得化不开的墨,黏黏糊糊。远处房子的灯光像使劲眨巴的眼睛,想在粘稠的黑夜里占据一席之地,终究还是早早熄了,顺从夜的意愿。山里人不喜欢夜生活,向往夜生活的年轻人们去大城市打工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仍然是山村人生活的主旋律。机敏的狗们,一声吠叫往往会连成一片犬吠,隔了一块块稻田,从窗子钻进我的房间。夜行的鸟几声啁啾,辨不出远近,像凄惶的幽灵,叫人毫毛倒竖。深秋初冬的夜里,我喜欢开窗。撤了淡蓝色的窗纱,不用担心蚊虫造访。夜空深邃,无数颗星星。或圆或缺的月亮,越看越觉得孤独,像一个与亲人走散的孩子,彷徨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人的孤独程度决定了夜晚的长短,宿舍前没有路灯,我视力不佳,不敢夜里独自出门。我知道窗外天空辽阔,但我的胆量岌岌可危。学校有供上课使用的小型录音机,我带进宿舍,找来几盘流行音乐磁带,打发时光。房间窄小,只能靠墙放一张床,床头摆一张办公桌。桌上随意堆放的书籍,笔,纸,还有一盏台灯。橘黄的灯光让人温暖。灯光在黑夜里挖出一个有光亮的狭小空间,时刻昭示着黑暗和光明的区别,黑暗占了优势的夜晚,无处不在。夜风一阵又一阵,从窗外经过,提醒我这里不是一个孤岛。温柔时,宛若婴儿均匀的呼吸。暴戾时,“呼呼、呜呜——”,再来一个“啪——”结尾,好像一位性情不好的画家,一笔赶一笔,越赶越急,越画越不如意,末了气急败坏,扔了画笔,重重地砸在桌上。那是附近谁家的门窗没关好,得到风的警示了。黑暗中似乎有人在催促我,开了灯,检查门窗。坐在床上隔着玻璃看窗外,黑暗已吞噬了一切。
我每周将小镇与老家的夜风对比一次。风声拂过老家山村里遍布山野和屋前屋后的树木,室内热烘烘的木柴火炉,柔软的棉被,益发显出可贵的温暖。小镇的夜晚,呼呼的狂风肆意践踏梦境,将我的睡眠撕扯成碎片。
江南春来早,春雨行踪不定,常常在夜里飘然而至。古诗中的春雨体贴入微,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静悄悄来,不扰人清梦。窗外的小“河”,却从不掩饰春雨来临的欢喜。稻田里满溢的雨水,顺坡淌下,一路跳跃着扑进“河”里。轻则淅淅沥沥,快则哗哗啦啦,混合惊蛰前后半夜的惊雷,一直到夏夜雨后的蛙鸣,一首又一首从不重复的交响乐。
我在学校的生活非常有规律,清早起床,洗漱,打扫,七点之前吃完早餐,去办公室,上课,直到下午四点多放学,送走最后一个学生,我回宿舍。宿舍、教学楼、办公室,三栋平行的建筑物,相互之间距离十来米。新修建的学校,还来不及绿化,只有办公室和教学楼中间几棵高大的香樟和水杉,修房子时舍不得移走,留了下来。傍晚的校园里不再喧闹,只有几位单身同事,还有食堂一位师傅为我们几个做晚饭,平静得像山村里某一户人家。下雨天除了多一把雨伞,什么都不会改变。水泥校道上干净整洁,不用担心有泥水溅湿鞋面和裤脚。这样的生活从周一持续到周五放学后,我也像学生一样收好衣物回家,周日下午乘车来校,又开始重复五天的生活。周末的学校是一座空城。曾经有一次我提前到周日的早上来学校,在空荡荡的校园里遇到几只流浪猫,它们竖起耳朵警惕万分地望着我这个不速之客。那一瞬间我觉得好尴尬,不知该继续往宿舍走还是退出校门。猫们趾高气扬地扬长而去,奔向主校道另一侧的操场。
操场边的围墙上爬满南瓜藤和冬瓜藤,勤劳的食堂师傅顺着围墙开辟了一个条形菜园,流浪的猫们经常在那一带出没。温暖的春夜,一声声猫叫凄厉哀婉,像在荒原上与母亲走失的小孩,哭得撕心裂肺。有一位年轻的同事未谙世事,某天上午突然在办公室询问,夜里是谁家的猫在围墙边哭闹。大家笑而不答。有幽默的年长者说你晚上自己去看吧,他真的去了,然后认真地对我们说,猫不仅嚎叫不休,还打架了。同事们哈哈大笑,告诉他,猫们在瓜园里追逐自己的爱情。年轻人突然面红耳赤,少年的情犊从这一天打开。
五点以后,我在学校的生活是慢节奏的。在食堂吃完晚饭,开窗,迎接窗外混着植物呼吸的新鲜气息。河水日夜不停不知疲倦地从窗下流过,没心没肺。稻田,庄稼,水草,野花,懒洋洋的灌木丛。我总觉得这幅画面中还缺少一棵树,能给常来垂钓者提供一片荫凉。我想看到一棵高大的树,虬枝峥嵘,沧桑中带几分霸气,就像沙漠中虽死犹荣的胡杨,高山峻岭岩石缝里挺立的迎客松。后来,我趴在窗台上向两边搜索,终于在努力把头向右扭转后搜寻到一棵树。那棵树没有照顾我的情绪,摆着乡村里树们常见的姿势,胡乱地把枝杈伸向天空,仿佛想抓住什么,却连秋天里最后的一片落叶也没有抓住,飘进水里淌走了。相距太远,我极力眺望和想象,还是不能确定它的名字,就叫“那棵树”了。
那棵树变绿时,我的窗下又来了想造访我的水草。晚饭后开窗,云翳淡淡,晚霞柔美,流水轻声哗哗,鸟儿忙着回家,红翅膀的蜻蜓旁若无人地舞蹈,草木葱茏得叫人想流泪。野蔷薇花香牵引我的视线,河水两岸草丛中一团团粉红粉白。我真想去办公室用黑色的摇把电话打给谁,说一声:“花开了。”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李兴文 于 2014-2-22 15:12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