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三种生活
石广田
村子里的猪有三种:肉猪(阉猪)、母猪和公猪(种猪)。它们有着三种完全不同的生活。
肉猪
肉猪最常见,就是用来吃肉的那一类。那些小猪崽不论是公是母,养它们的人家买到家里的第一件事,就是一个个阉掉。据村里人讲,断了“烦恼根”的猪就是养上两年,肉吃起来也会很嫩。
阉猪由专门儿的手艺人操刀,他们常常骑着车把上别着一缕红线的自行车走街串巷地寻活儿干。阉猪的场面,曾经让我很害怕。
阉猪人抓住小猪的后退将它放倒在地,一只膝盖跪住猪头,另一只膝盖跪住猪屁股,空出两只手干活儿。小猪懵懵懂懂中哼哼唧唧,一脸迷茫却无计可施。阉猪人的手很麻利,刀子下去,弄出来一截儿细白的肠子或是两块儿粉红的肉球,缝上几针,一头猪就阉好了。我却不自觉地夹紧了双腿,唯恐面临同样的命运。
被放开的小猪惊恐不安地跑到墙角,疼得直打哆嗦却不敢迈动步子。它可能不知道,这一刀已经决定了它今后所有的命运:长高、长胖,最后走到各家各户的餐桌上。
被阉的小猪要难受好几天才开始正常吃食,就像害了一场大病的孩子,稍一见好就忘掉了痛苦。毕竟,真正的生活才刚刚开始。
很多人都以为猪很笨,那是他们没有深入细致地了解猪的生活。比如一头猪跑到红薯地里,从来没有见过红薯却知道红薯埋在土里,比有些人还聪明。它开始用长嘴拱土,刨出红薯大快朵颐。再比如,一头猪钻进玉米地里,长得高高的玉米穗子它根本够不着。可是猪自有办法,它骑着玉米秆儿往前一走,玉米杆儿就折掉倒伏下来,玉米穗子就到了嘴边,跟人“伐倒大树端鸟窝”的“大智慧”很类似。
还有很多人说猪是“记吃不记打的主儿”,只能证明他们没有体验过猪的生活。你想啊,没有了“烦恼根”的猪自然不会像正常人一样想入非非,用制造绯闻来打发时光,它只会一心一意长身体。但是猪的伙食确实很差:刷锅洗碗水掺进去几根烂菜帮或几把野草,偶尔搭配些麸皮陈糠,估计换成人早就绝食闭口了。
猪没有人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观念和“骨气”之说,它会想方设法不择手段填饱肚子和改善生活,于是人和猪的战斗经常在野地里打响。屡战屡败的猪韧劲儿十足,并不会因为吃了棍棒而气馁,它长高长胖的任务是人赋予的唯一使命,除非病倒是绝不会轻易放弃的。村干部在大喇叭里吆喝,村民们在私底下里闹矛盾,这些和猪有什么相干呢?
肉猪的生命长则两年左右,短则一年左右,它们不会知道自己的宿命。不知道宿命的猪从而快快乐乐,逍遥自在——在夏天找个水坑滚一身烂泥,在冬天找个草窝取一回暖,偶尔跟巧遇的同类开个玩笑,仅此而已。逢了年节或是主人家里办红白大事,它们就会被捉住卖掉或杀掉,一生也就结束了。
杀猪的场面挺残酷,就不说了。想说的倒是另一个问题:如果猪知道自己会被杀掉,它们会逃跑吗?答案很简单:不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逃跑的猪会死得更快:它们只是一块活着的肉,人人得而诛之,得而食之。人比猪多得多,猪能逃到哪里呢?
有极个别的肉猪,或因阉猪人手艺差也或因自己先天长得奇特会留下点儿什么。这样的肉猪结局往往就凄惨多了:长到半大的时候被人发现后再阉一次,或是直接被杀掉。痛苦就是同样的坏事再次发生,用在这样的肉猪身上再恰当不过了。
母猪
相对于肉猪,母猪就要幸福很多:它不会小小年纪挨上一刀被阉,生活待遇也比肉猪好得多,更有意义的是它是一头正常的猪,很多时候“活到自然死”。
母猪很神奇,它们是猪里面最聪明的一种,也是最狠毒的一种。它们的寿命比较长,一般不会圈在猪圈里,所以见多识广,积累的生活经验也丰富,其它猪是没办法跟它们比的。
温良的母猪生了崽儿,性情就会大变,即使是它们的衣食父母,也会毫不留情。一群由母猪率领着的七八只小猪的队伍在村子里闲逛,平日里张狂的恶狗也要避让三分。如果一只不识趣的狗想凑过去哪怕只是想给小猪开个玩笑,母猪都会立即冲过去,张嘴就咬。
“兔急了咬人”,猪急了也咬人。曾经有一户人家,猪崽儿长大了要逮住赶集卖掉,他们忘记了母猪暗藏的危险。被捉的猪崽儿一声嚎叫,母猪就疯了一般冲过去,一口就咬住了人的脚脖子。结果可想而知,被猪咬可比被狗咬严重得多:狗咬人是皮肉之苦,猪咬人却是伤筋动骨。
跑到庄稼地里偷食吃的肉猪一赶就跑,领着崽儿的母猪就不一样了:赶得急了,它会猛地扭过头去咬赶它的人。赶猪人只能干咋呼却不敢近身,任由它按照自己的节奏顺利退去。一大片一大片的庄稼被毁掉,只能找它的主人说理去。
下崽儿不勤的母猪,命运会渐渐变差。有的会被捉住阉掉,再养上一年半载当肉猪杀了卖肉;有的会被直接杀掉卖肉。很多人都不喜欢吃母猪肉,唯利是图的商人不管这些:便宜买了来,再高价卖出去,能赚更多的钱。更有甚者把母猪肉变成更加值钱的牛肉,那就黑心了。
公猪
公猪又叫种猪。如果把猪群模仿人群也设计成一个金字塔状,底座就是肉猪,中间是母猪,顶端则是公猪。公猪确实是少数派,十里八村都很难找出一头,给它一个“王”字应该名至实归。
种猪就是小时候没有被阉的公猪,它们为什么那么少呢?原因大概有两个:一是它所能发挥的作用;二是乡村里的风俗习惯。
公猪的任务只有一项:给母猪配种。它的一生就是和各种各样的母猪发生关系,并乐此不疲。它的作用很重要,没有它猪们就不能继续繁衍,可是母猪的数量毕竟有限,公猪多了照样会失业。人可不会傻到白养它们的份儿上,公猪的数量自然多不了。
“饱暖思淫欲。”这句在人身上屡试不爽的话用在公猪身上就不行,因为公猪天天吃饱就会变得懒惰不堪,多么美丽的母猪它可能都不会有兴趣。公猪的饲料因此变得很精细,比肉猪和母猪的生活水平高出不止一两个档次,直逼人的生活标准。在精细饲料的催生下,公猪的身材健壮而修长,堪称“美公子”,现代养殖场里经常吃“瘦肉精”的猪也没有它有魅力。
公猪的外表尽管无可挑剔,它的那副做派却让人难以恭维:整天满口子白沫,心神不宁似地,一看就是个“大淫棍”。很多人一见到它就会不自觉地躲开,特别是那些大闺女小媳妇尤甚。想想《西游记》里好色的猪八戒,再传神不过了。
因了这个风俗,一般人家不养公猪,养公猪的人家还会受到鄙视。曾有一个养公猪的老汉,儿子的女朋友家态度很坚决,继续养公猪的话就吹了婚事。老汉不得不屈服,卖了公猪求全儿子的婚事。这样逼来逼去,养公猪的就只剩光棍汉了。光棍汉的数量,也就成了决定公猪数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很多男人都说公猪活得真风光,大有自己这辈子托错了身的遗憾。他们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实质却没去思考。一头公猪被人牵着赶着走街串巷去找母猪配种,母猪的老少美丑胖瘦从来没得选择。当一件快乐的事情变成身不由己的事情时,快乐也就荡然无存了。如果那些男人们这样想想,还有什么遗憾呢?
公猪最后的结局如何我不得而知,但从人们咒骂卖猪肉人没良心的谴责中,还能听出一些线索。想来,那些年老体弱的公猪和不再下崽儿的母猪的命运不会有太大的区别。
村子里的猪只有这三种生活,它们是被人们选择的生活。本该如人一样自然的猪群的构架,变成了如蚁如蜂的构架。谁又知道芸芸众生的生活,是被谁选择的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