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芳的耐心
2021-12-28经典散文
[db:简介]
我决定用刘云芳的《陪你变成鱼》开启新一年的阅读之旅。
但在这之前,这书并没闲着。我把他送给一个四年级的男孩看,然后他妈妈再看。我在冬至后的一天开始读这本书,中午没回家,我窝在办公室门前的马扎上,它是某考研学生留在那里的。那天阳光很暖,一如书中文字。
通过日常朋友圈的观察,刘云芳的现实生活有着跟大多数80后人相同的困顿,被疾病缠身父母,年幼的孩子,生存的压力,这些都可能把我们推入逼仄的窘境。但我在《陪你变成鱼》中窥见了一位女性对生活的热烈拥抱及她的宽阔与坚毅。
按理说,写一本书的阅读感受,应该更多的去阐释作家的书写本身。但此时,我并不觉得这才是最重要的。虽然说,感受是文本带来的,但忽略内心的那些无法言明的情感启迪与洗礼,直接套用理性的术语去评价一位作家,有时也不免显得生硬,再者,我也不喜欢那么做,更主要的是,我并不擅长。
作为一个5岁孩子的父亲,我在刘云芳的文字里获得诸多共鸣,甚至有时候还有少许的羡慕:为何庭子会有那么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是天生的,还是具有文艺细胞的父母遗传给他的?这问题不免让人觉得好奇。但庭子小朋友在日常里表现出的友爱、善良及那些优异的品质,我想跟他父母有必然的关联。父母如何积极影响孩子,如何塑造孩子,我想刘云芳与老黄一定深谙此道,并且我相信,他们一定也是温良而充满爱意的人。几年前,我在刘云芳的《木头的信仰》里读过有关他们青春爱情的蛛丝马迹。一个女人从山西嫁到河北,一定是某种东西给了她力量,我猜是爱。爱会赠与我们面对生活的勇气,更会一代代传递下去。充满爱的家庭环境,我想是庭子快乐成长的温床,也是他优异的缘由吧。
人有了身份后,特别容易迷失。做了领导,会轻易迷失于谄媚和奉承中;做了父母,也极有有可能沉浸在自我享有的家庭权威里;因此,人就丢失了反思的能力。刘云芳并没有迷失,在《救救袖子》一文中,她因孩子写作业慢而焦虑,经过引导和变换策略,她成功了。她写道:在孩子那里,父母很多语言都会落在他们的梦里,落进他们成长的褶皱里。只不过,有些落下的不是糖果,有些落下去是鞭子。在文学语言的表述里,这样的醒悟多么深刻而优美。在《磨蹭的毛毛虫》,她又写:我不能因为自己想要他去适应大人的速度,而伤了他即将长出来的想要学会飞翔的翅膀。刘云芳的反思,在文本中随处可见。从育儿的角度看,这些极具借鉴价值。作为父亲,我忍不住会想我在日常里对孩子的大喊大叫,并为此感到一丝羞愧。
从育儿角度看,刘云芳表现出极大的耐心。这与当今的家庭教育现状有着强烈反差。她努力去营造符合孩子身心规律慢慢成长的家庭氛围。她蹲身跟孩子对话,跟他们天马行空地一起想象。我一直觉得,陪伴孩子,有时候就是要把自己变成孩子,成为他的好朋友。刘云芳在家中拥有三个男人的爱,她的耐心具有极高的回报率,他用耐心赢得孩子的爱与信任。
母亲对陪伴的耐心以及作家对书写的耐心,在我理解,促成了刘云芳对育儿的文学性表达和阐释。
从乡下挪到城里的80后,在漂泊中不免会遭遇无所安放的乡愁。有时候,我们多么希望孩子能继承我们对乡土的眷念与回忆。在读到庭子的乡下生活时,我一边感到欣慰,又一遍多了一点惆怅。刘云芳,也会在文字中流露中对乡土经验的醒悟与留恋。不过,我从中看到了某种回归的意味,那是身体回归后的精神回归,庭子对乡土生活的热爱与珍视,触动我内心的怀旧阀门,我似乎觉得下一代并没有抛弃我们,至少暂时跟随我们一起从情感上回归了故乡。其实,我也希望我能做个桥梁,连接着孩子与老家两端,在未来我们死后,他们可以替我们怀念故土。当然,这几乎是不可能了。
写到最后,还是忍不住要说点文字本身的事情。我认识的几位河北散文家,都是叙事高手。刘云芳可以写略带酸涩的乡村生活,也可以写充满诗意的儿童作品。总之,不管写什么,都表现出了一位成熟作家的素养。跟其他80后散文家相比,她的语言简洁而朴素,有辨识度。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在她的陪伴下,若干年后,庭子也许也会是位作家。毕竟,他现在的诗歌水准也是了得。
这里,我选一首他的诗歌放在这篇读书笔记的末尾吧。此时,是凌晨,窗外有冷冷的月光,但这首诗读来格外感人。
妈妈,我送你一座彩虹桥
妈妈,我送你一座彩虹桥
等你做噩梦的时候
彩虹桥就会来接你
让你从噩梦里走下来
妈妈,我送你座彩虹桥
还希望你死了以后
有这样一座彩虹桥接着你
你不用害怕
你可以顺着梯子走下来
回到我的身边
我们一直在一起
但在这之前,这书并没闲着。我把他送给一个四年级的男孩看,然后他妈妈再看。我在冬至后的一天开始读这本书,中午没回家,我窝在办公室门前的马扎上,它是某考研学生留在那里的。那天阳光很暖,一如书中文字。
通过日常朋友圈的观察,刘云芳的现实生活有着跟大多数80后人相同的困顿,被疾病缠身父母,年幼的孩子,生存的压力,这些都可能把我们推入逼仄的窘境。但我在《陪你变成鱼》中窥见了一位女性对生活的热烈拥抱及她的宽阔与坚毅。
按理说,写一本书的阅读感受,应该更多的去阐释作家的书写本身。但此时,我并不觉得这才是最重要的。虽然说,感受是文本带来的,但忽略内心的那些无法言明的情感启迪与洗礼,直接套用理性的术语去评价一位作家,有时也不免显得生硬,再者,我也不喜欢那么做,更主要的是,我并不擅长。
作为一个5岁孩子的父亲,我在刘云芳的文字里获得诸多共鸣,甚至有时候还有少许的羡慕:为何庭子会有那么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是天生的,还是具有文艺细胞的父母遗传给他的?这问题不免让人觉得好奇。但庭子小朋友在日常里表现出的友爱、善良及那些优异的品质,我想跟他父母有必然的关联。父母如何积极影响孩子,如何塑造孩子,我想刘云芳与老黄一定深谙此道,并且我相信,他们一定也是温良而充满爱意的人。几年前,我在刘云芳的《木头的信仰》里读过有关他们青春爱情的蛛丝马迹。一个女人从山西嫁到河北,一定是某种东西给了她力量,我猜是爱。爱会赠与我们面对生活的勇气,更会一代代传递下去。充满爱的家庭环境,我想是庭子快乐成长的温床,也是他优异的缘由吧。
人有了身份后,特别容易迷失。做了领导,会轻易迷失于谄媚和奉承中;做了父母,也极有有可能沉浸在自我享有的家庭权威里;因此,人就丢失了反思的能力。刘云芳并没有迷失,在《救救袖子》一文中,她因孩子写作业慢而焦虑,经过引导和变换策略,她成功了。她写道:在孩子那里,父母很多语言都会落在他们的梦里,落进他们成长的褶皱里。只不过,有些落下的不是糖果,有些落下去是鞭子。在文学语言的表述里,这样的醒悟多么深刻而优美。在《磨蹭的毛毛虫》,她又写:我不能因为自己想要他去适应大人的速度,而伤了他即将长出来的想要学会飞翔的翅膀。刘云芳的反思,在文本中随处可见。从育儿的角度看,这些极具借鉴价值。作为父亲,我忍不住会想我在日常里对孩子的大喊大叫,并为此感到一丝羞愧。
从育儿角度看,刘云芳表现出极大的耐心。这与当今的家庭教育现状有着强烈反差。她努力去营造符合孩子身心规律慢慢成长的家庭氛围。她蹲身跟孩子对话,跟他们天马行空地一起想象。我一直觉得,陪伴孩子,有时候就是要把自己变成孩子,成为他的好朋友。刘云芳在家中拥有三个男人的爱,她的耐心具有极高的回报率,他用耐心赢得孩子的爱与信任。
母亲对陪伴的耐心以及作家对书写的耐心,在我理解,促成了刘云芳对育儿的文学性表达和阐释。
从乡下挪到城里的80后,在漂泊中不免会遭遇无所安放的乡愁。有时候,我们多么希望孩子能继承我们对乡土的眷念与回忆。在读到庭子的乡下生活时,我一边感到欣慰,又一遍多了一点惆怅。刘云芳,也会在文字中流露中对乡土经验的醒悟与留恋。不过,我从中看到了某种回归的意味,那是身体回归后的精神回归,庭子对乡土生活的热爱与珍视,触动我内心的怀旧阀门,我似乎觉得下一代并没有抛弃我们,至少暂时跟随我们一起从情感上回归了故乡。其实,我也希望我能做个桥梁,连接着孩子与老家两端,在未来我们死后,他们可以替我们怀念故土。当然,这几乎是不可能了。
写到最后,还是忍不住要说点文字本身的事情。我认识的几位河北散文家,都是叙事高手。刘云芳可以写略带酸涩的乡村生活,也可以写充满诗意的儿童作品。总之,不管写什么,都表现出了一位成熟作家的素养。跟其他80后散文家相比,她的语言简洁而朴素,有辨识度。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在她的陪伴下,若干年后,庭子也许也会是位作家。毕竟,他现在的诗歌水准也是了得。
这里,我选一首他的诗歌放在这篇读书笔记的末尾吧。此时,是凌晨,窗外有冷冷的月光,但这首诗读来格外感人。
妈妈,我送你一座彩虹桥
妈妈,我送你一座彩虹桥
等你做噩梦的时候
彩虹桥就会来接你
让你从噩梦里走下来
妈妈,我送你座彩虹桥
还希望你死了以后
有这样一座彩虹桥接着你
你不用害怕
你可以顺着梯子走下来
回到我的身边
我们一直在一起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