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如刘备
2021-12-29抒情散文飞花落叶
学生时代,学习《三顾茅庐》的故事,只是机械地读,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老师给我们分析讲解文章内容,一再引导我们体会感悟中心思想:刘备三次亲自到隆中拜访诸葛亮,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表现了刘备对贤才的虔诚和渴求,反映了诸葛亮的雄……
学生时代,学习《三顾茅庐》的故事,只是机械地读,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老师给我们分析讲解文章内容,一再引导我们体会感悟中心思想:刘备三次亲自到隆中拜访诸葛亮,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表现了刘备对贤才的虔诚和渴求,反映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也表明了诸葛亮是当时不可多得的人才。老师讲得唇干舌燥,然而我们,对《三顾茅庐》的兴趣还是不大,倒是希望老师把《三国演义》从头讲到尾才好。
几十年过去,沧海桑田,再读《三顾茅庐》,认识上有了飞跃。对刘备的求贤若渴之真诚并不怀疑,但是,对诸葛亮的“端”产生浓厚的兴趣与好奇。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素来有神机妙算之称,找老天求雨借东风都不在话下,那么,他会不清楚刘备某年某月某日会一顾二顾他的茅庐?可以说,刘备的“三顾”都在他的预料之中。偏偏,诸葛亮就是牛,一次二次的,他故意避而不见。刘备第三次来,他正好在休息——你想呀,就算我们凡俗愚钝之人吧,家里来了客人,总该有些动静,也会立马警醒过来。可是人家刘备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都等候半响了,那么睿智那么机警的诸葛先生就是睡得特别香甜而沉实,怎么也醒不过来。中间,诸葛亮还悠然翻了个身,竟然,接着睡。刘备继续等,又等了一个时辰,才等来诸葛亮的自然醒。
刘备的诚心诚意,求贤若渴,天地日月可鉴,很好理解。
从今天的职场角度来看《三顾茅庐》,我们能否得到一些新的启示呢?
后来的历史充分证明了诸葛亮确实具有超强的非凡的才能,辅助刘备成就大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要是没有两把刷子,断不敢那么摆谱的,就算诸葛亮一肚子本事,他也实在需要一个明主给他一个施展才能和抱负的机会和土壤呀!
当机会到来时,作为杰出人才的诸葛亮应该怎么做,肯定煞费过一番苦心。
假设,让刘备一次性找到他,或者根本不用刘备“三顾”,干脆如毛遂那样主动上门自荐了去,那么刘备,是不是一如既往地当诸葛亮是宝,重视他重用他呢?
又或者,诸葛亮没有把握好度,“端”得过火了,惹得张飞关羽集体火起,即使不杀了你,但,也不再起用你——你怎么办?你的壮志宏图、满腔抱负乃至雄才大略,不是统统付之东流了?
有人或许会说,东方不亮西方亮,乱世出英雄,英雄还怕无用武之地吗?然而,纵观当时形势,除了刘备,谁是最有前途的君王?
当刘备以尊贵之身作程门立雪之举,伫立草堂台阶左等右等之际,卧于榻上的诸葛亮,其内心当真一点儿都不煎熬纠结吗?不担心刘备怒而拂袖而去?
不由感叹,如果我们具有诸葛亮的真才实学,难道我们还怕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也许工作,也如刘备,再三再四地找上门来啦。
一读再读《三顾茅庐》,反思复反思,觉得这个故事实在堪称职场佳话,典型性双赢的职场传奇。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