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梦一:投稿激励学生写作梦
2021-12-29抒情散文从容
我的教育梦一:投稿激励学生写作梦文:从容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对教学生写作文感到很困惑,做精心的指导,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大同小异,假话、空话、套话充斥全文,缺乏个性色彩和新意。不做指导放手让他们写,写出来的作文干巴巴的三段完成任务,甚至有学生茫然得……
我的教育梦一:投稿激励学生写作梦
文:从容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对教学生写作文感到很困惑,做精心的指导,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大同小异,假话、空话、套话充斥全文,缺乏个性色彩和新意。不做指导放手让他们写,写出来的作文干巴巴的三段完成任务,甚至有学生茫然得不知从何下笔,以至交不上作文。有一次我读《中国教师报》认识了非常教师管建刚老师,接触了他的“我的作文教学革命”。管建刚老师指出,“作文是拿起笔来说话,作文是一种公众的言说,作文是一场别样的对话。作文要凸显对话的本质,就必须发表出来;文字只有发表出来,才能实现生命与生命的对话,人,也只有在这样的对话中才能得到文字的滋养和浸润。”他在班级创办《作文周刊》,以发表作为动力激励学生写作,学生的写作热情高涨,写作水平也得到很大的提高,学生有许多习作发表到报纸杂志上。
我想,我为什么不可以也学习管建刚老师的投稿激励学生的写作梦呢?通过问询,我得知我们这的《江南都市报》每周二的“青青草地”上是专门发表学生习作的,还会给发表习作的学生稿费。我还得知江南都市网的“青青草地”是学生投稿习作的平台,版主会一周从中选择两篇推荐发表到报纸上。我特意找来最近一期的《江南都市报》的“青青草地”,报告给同学们这一信息,并读了几篇发表的学生习作给他们听。他们听后是非常高兴与期待。我和同学们商定在班级创办《萌芽》作文期刊,每两周出版一期。另外我和同学们又在“江南都市网——青青草地”版块每人以自己的名字注册一个号,把自己优秀的作文投稿上去。
约稿开始了,我们从单元导读入手,整体浏览单元课文后,直接进入到单元作文中,学生读读议议明白写什么,该如何去写?然后再回过头来学习单元课文,其间学生有目的地阅读吸收,构思起草作文,随时写好随时投到《萌芽》编辑部手中,(我和两个同学是期刊编辑)十天为一个期限,有同学第二天就写好,把作文投给我们,我们细细看后和他本人进行交流,鼓励中提出一点修改看法,然后叫他把作文发到都市网的“青青草地”上。同学听到选中并投发到“青青草地”上特别高兴,也激励着其他同学们踊跃投稿过来,弄得我们都要加班才能忙得过来。如郭思佳的《第一次上台演讲》,符瑾涛的《难忘的“第一次”》,陶永新的《第一次用劳动挣钱》,陶雅琴的《第一次独自去看病》等等纷纷投稿到“青青草地”,实现着“公众的言说”,在网上更多的人阅读着他们的作文,他们更快乐而自信地写作着。
学生作文投稿过来,结集成《萌芽》刊物,在班上交流阅读,允许同学带期刊回家给父母阅读,或拿给学校老师阅读,同时投稿到“青青草地”上,阅读对象就多了。学生看到自己的文字和名字发表出来,有这么多读者阅读着,进行着一场别样的对话。一种尊重、自豪、快乐的体验写在脸上,刻印在心里,激发他们酝酿下一篇作文稿投发过来,真是有了读者的写作才是有生命的写作。
班级、学校、家长对某篇作文看好,会写上点评或做上记号。“青青草地”上投稿的作文,版主秋风向晚老师会给每一篇作文进行点评,写得很好的会得到精华鼓励,然后在精华中每周选两篇更好的作文推荐到《江南都市报》上发表。学生在写作交流中实现着生命与生命的对话。
依稀记得班上陶雅琴同学写的《我的理想》作文发表在《江南都市报》上,我们高兴而激动地传阅着报纸,体验着作文作为“一种公众的言说”给人带来的自尊与自豪,精彩与激荡。进而我们班同学投稿更积极了,把文章发到“青青草地”上也更活跃了,不再局限于单元作文了,自己有什么感触就写成文字投稿过来。陶永新的《爱看电视的爷爷》,陶健康的《自习课上》和陶思浓的《校园的“棒棒糖”树》都是自己有感而发写成的文字,见诸《江南都市报》报端。之后他们又纷纷写了“我和青青草地”的心灵成长作文,也发表到报纸上了。一个学期下来,我班有九篇作文散见于报端,一篇发表在《小学生之友》上。我收获中真切理解了“如果作文教学从一开始就不断地强化学生的发表欲,这对于他们写作上的成功必将大有助益。”
学生投稿发表作文,快乐实现着自己的写作梦,我在他们的快乐与精彩里实现着自己的教育梦。
[ 本帖最后由 从容 于 2013-4-24 14:48 编辑 ]
文:从容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对教学生写作文感到很困惑,做精心的指导,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大同小异,假话、空话、套话充斥全文,缺乏个性色彩和新意。不做指导放手让他们写,写出来的作文干巴巴的三段完成任务,甚至有学生茫然得不知从何下笔,以至交不上作文。有一次我读《中国教师报》认识了非常教师管建刚老师,接触了他的“我的作文教学革命”。管建刚老师指出,“作文是拿起笔来说话,作文是一种公众的言说,作文是一场别样的对话。作文要凸显对话的本质,就必须发表出来;文字只有发表出来,才能实现生命与生命的对话,人,也只有在这样的对话中才能得到文字的滋养和浸润。”他在班级创办《作文周刊》,以发表作为动力激励学生写作,学生的写作热情高涨,写作水平也得到很大的提高,学生有许多习作发表到报纸杂志上。
我想,我为什么不可以也学习管建刚老师的投稿激励学生的写作梦呢?通过问询,我得知我们这的《江南都市报》每周二的“青青草地”上是专门发表学生习作的,还会给发表习作的学生稿费。我还得知江南都市网的“青青草地”是学生投稿习作的平台,版主会一周从中选择两篇推荐发表到报纸上。我特意找来最近一期的《江南都市报》的“青青草地”,报告给同学们这一信息,并读了几篇发表的学生习作给他们听。他们听后是非常高兴与期待。我和同学们商定在班级创办《萌芽》作文期刊,每两周出版一期。另外我和同学们又在“江南都市网——青青草地”版块每人以自己的名字注册一个号,把自己优秀的作文投稿上去。
约稿开始了,我们从单元导读入手,整体浏览单元课文后,直接进入到单元作文中,学生读读议议明白写什么,该如何去写?然后再回过头来学习单元课文,其间学生有目的地阅读吸收,构思起草作文,随时写好随时投到《萌芽》编辑部手中,(我和两个同学是期刊编辑)十天为一个期限,有同学第二天就写好,把作文投给我们,我们细细看后和他本人进行交流,鼓励中提出一点修改看法,然后叫他把作文发到都市网的“青青草地”上。同学听到选中并投发到“青青草地”上特别高兴,也激励着其他同学们踊跃投稿过来,弄得我们都要加班才能忙得过来。如郭思佳的《第一次上台演讲》,符瑾涛的《难忘的“第一次”》,陶永新的《第一次用劳动挣钱》,陶雅琴的《第一次独自去看病》等等纷纷投稿到“青青草地”,实现着“公众的言说”,在网上更多的人阅读着他们的作文,他们更快乐而自信地写作着。
学生作文投稿过来,结集成《萌芽》刊物,在班上交流阅读,允许同学带期刊回家给父母阅读,或拿给学校老师阅读,同时投稿到“青青草地”上,阅读对象就多了。学生看到自己的文字和名字发表出来,有这么多读者阅读着,进行着一场别样的对话。一种尊重、自豪、快乐的体验写在脸上,刻印在心里,激发他们酝酿下一篇作文稿投发过来,真是有了读者的写作才是有生命的写作。
班级、学校、家长对某篇作文看好,会写上点评或做上记号。“青青草地”上投稿的作文,版主秋风向晚老师会给每一篇作文进行点评,写得很好的会得到精华鼓励,然后在精华中每周选两篇更好的作文推荐到《江南都市报》上发表。学生在写作交流中实现着生命与生命的对话。
依稀记得班上陶雅琴同学写的《我的理想》作文发表在《江南都市报》上,我们高兴而激动地传阅着报纸,体验着作文作为“一种公众的言说”给人带来的自尊与自豪,精彩与激荡。进而我们班同学投稿更积极了,把文章发到“青青草地”上也更活跃了,不再局限于单元作文了,自己有什么感触就写成文字投稿过来。陶永新的《爱看电视的爷爷》,陶健康的《自习课上》和陶思浓的《校园的“棒棒糖”树》都是自己有感而发写成的文字,见诸《江南都市报》报端。之后他们又纷纷写了“我和青青草地”的心灵成长作文,也发表到报纸上了。一个学期下来,我班有九篇作文散见于报端,一篇发表在《小学生之友》上。我收获中真切理解了“如果作文教学从一开始就不断地强化学生的发表欲,这对于他们写作上的成功必将大有助益。”
学生投稿发表作文,快乐实现着自己的写作梦,我在他们的快乐与精彩里实现着自己的教育梦。
[ 本帖最后由 从容 于 2013-4-24 14:48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