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清河,英雄的河
2021-12-29叙事散文范廷伟
开挖于北宋年间的小清河,从我自幼生长的小村边流淌而过。她安谧、清爽,像极了一位温情脉脉,苗苗秀秀的少女,用她的一路蜿蜒,扬起一河清波,用她的一路花香,吟唱着一河轻歌,童年的时光里,沿河宽阔的河堤上,总是排列着许多高大挺拔,高耸入云的白杨树,……
开挖于北宋年间的小清河,从我自幼生长的小村边流淌而过。她安谧、清爽,像极了一位温情脉脉,苗苗秀秀的少女,用她的一路蜿蜒,扬起一河清波,用她的一路花香,吟唱着一河轻歌,童年的时光里,沿河宽阔的河堤上,总是排列着许多高大挺拔,高耸入云的白杨树,乍看上去,多么像咱们整装待发的抗日队伍,呵护着沿河村庄的百姓、牛羊、庄稼。小清河边水草肥美,是被岁月之手弹拨着的一条长长琴弦;小清河中鱼虾游弋,日夜回荡着孩子们的无尽欢乐。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可至今还深深记得,在小清河边撑船的爷爷告诉过我,小清河里不仅鱼虾多,故事也多,因我从小就有极强的英雄情结,所以,抗战初期那著名的小清河伏击战,就像镌刻在我记忆深处一样,每每令我遐思,让我神往。后来我从一些资料上了解到这次伏击战的详细过程:“七七事变”后,日寇很快攻占了济南,他们的部队给养、武器弹药,除了依靠胶济铁路与海上联系外,还在小清河上用汽艇与小清河入海口的羊角沟进行联系,日军的汽艇在小清河上耀武扬威,横冲直撞,任意登岸对百姓抢掠烧杀,无恶不作,沿河两岸群众受尽了百般蹂躏。我县内新成立的抗日武装一直想在小清河上打一个漂亮的伏击战,用以打击小日本鬼子的嚣张气焰。
李寿岭1918年出生于小清河畔陶塘口(今高青塘口村),1935年考入济南省立一师,先后加入学校“读书会”、“时事研究会”等进步组织,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爆发后,他受中华民族解放先遣队的派遣,在长山附小以教师身份为掩护,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同年12月时,李寿岭参加了马耀南、廖容标等在长山九区卫固镇举行的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参与成立了鲁北地区第一支抗日武装——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简称第五军)。李寿岭家在小清河畔的陶塘口村,熟悉当地的地形和环境,1938年1月中旬,他在得知将有日军汽艇从小清河通过后,及时赶到到我部队送情报,第五军决定在小清河陶塘口——安家庄一带设下埋伏圈。
1938年1月19日深夜,由廖容标带领四十多位战士,在长山县第六区区长兼中队长韩子衡的部队以及抗日积极分子的配合下,等待日军的汽艇到来。深更半夜,朔风凛冽,雪花纷飞,游击队员们沉着地埋伏在潮湿的河堤上,积雪湿透了他们衣裳,寒风冻裂了他们的手足,但全体指战员胸中却燃烧着熊熊的抗日烈火,使得他们早已忘记了寒冷和饥饿。直到20日上午的十点左右,才来了两艘被鬼子抓去又放回的双桅木蓬船,船工们听说是打鬼子的,都非常高兴,他们和部队商量着用这两艘木船作为拦河坝,拦住鬼子的汽艇。近中午时候,战士们才远远听到由东而来的汽艇马达声,这时游击队员们立即紧张起来,双眼紧紧盯住了小清河河面,战斗一触即发。
鬼子的汽艇离我们的伏击圈越来越近时,发现了横在河面上的两条木船便气得哇哇大叫,见没有人搭腔或者过来弄船,船舱里又钻出来几个鬼子,看样子是想惩罚一下这两艘木船。鬼子离我们伏击圈只有60米的距离,廖容标同志见时机一到,“砰”的一枪就撂倒了一个鬼子,随后30多支大枪应声而发,手榴弹一起向汽艇上飞去。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让鬼子晕头转向,无处躲身。起初,汽艇还在小清河里打转转,几十分钟后,发动机被打坏了,汽艇在河中摇摇晃晃,船上的鬼子死的死,伤的伤。两个鬼子渡河后,刚爬上北岸,一个就被战士打死了,另一个逃出不远,也被我们派出的侦查员和群众一顿乱棍打死。汽艇上剩余的最后一个鬼子,受伤后还在负隅顽抗,一直到日头偏西才被打死,就连沉没河中的汽艇,都成了“天皇”的殉葬品。
小清河伏击战这天正是旧历小年,战士们和当地老百姓无不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这次伏击战,全歼日军12人,其中旅团长1人,联队长、高级参谋各1人,激发起了鲁北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抗日热情。这次战斗,虽然规模小些,影响却扩至全国,就连国民党的中央电台也作了报道,重创了疯狂日寇不可一世的傲气,使日军汽艇再也不敢行驶于小清河上。从此以后,邹长地区抗日形势迅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一些地方武装主动接受声望很高的第五军领导,团结抗日,一致对外。 1938年4月,第五军积极配合震惊中外的台儿庄战役,在胶济路、张博路沿线展开大规模破袭战,破坏马尚、涯庄间铁路并袭击两处火车站,又在张店东炸毁日军兵车七列。1938年底,第五军改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开赴到了更加广阔的抗日主战场。
今年是我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每当路过风光秀美的小清河大桥,每当看到温和的夕阳在河面上洒下金色的粼波,我的脑海中,便会流淌着那首“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小清河即我想象中的微山湖)上静悄悄”的歌声。然而,如今流域面积一万多平方公里的小清河,不仅承载着沿河两岸人民防洪、除涝、灌溉,交通于一体的功能,还彰显着我国抗日军民同仇敌忾的英雄气概,更抒写着我们中华民族抗战史上非常辉煌的篇章。
小清河,我眼中美丽的河;小清河,我心中英雄的河!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可至今还深深记得,在小清河边撑船的爷爷告诉过我,小清河里不仅鱼虾多,故事也多,因我从小就有极强的英雄情结,所以,抗战初期那著名的小清河伏击战,就像镌刻在我记忆深处一样,每每令我遐思,让我神往。后来我从一些资料上了解到这次伏击战的详细过程:“七七事变”后,日寇很快攻占了济南,他们的部队给养、武器弹药,除了依靠胶济铁路与海上联系外,还在小清河上用汽艇与小清河入海口的羊角沟进行联系,日军的汽艇在小清河上耀武扬威,横冲直撞,任意登岸对百姓抢掠烧杀,无恶不作,沿河两岸群众受尽了百般蹂躏。我县内新成立的抗日武装一直想在小清河上打一个漂亮的伏击战,用以打击小日本鬼子的嚣张气焰。
李寿岭1918年出生于小清河畔陶塘口(今高青塘口村),1935年考入济南省立一师,先后加入学校“读书会”、“时事研究会”等进步组织,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爆发后,他受中华民族解放先遣队的派遣,在长山附小以教师身份为掩护,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同年12月时,李寿岭参加了马耀南、廖容标等在长山九区卫固镇举行的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参与成立了鲁北地区第一支抗日武装——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简称第五军)。李寿岭家在小清河畔的陶塘口村,熟悉当地的地形和环境,1938年1月中旬,他在得知将有日军汽艇从小清河通过后,及时赶到到我部队送情报,第五军决定在小清河陶塘口——安家庄一带设下埋伏圈。
1938年1月19日深夜,由廖容标带领四十多位战士,在长山县第六区区长兼中队长韩子衡的部队以及抗日积极分子的配合下,等待日军的汽艇到来。深更半夜,朔风凛冽,雪花纷飞,游击队员们沉着地埋伏在潮湿的河堤上,积雪湿透了他们衣裳,寒风冻裂了他们的手足,但全体指战员胸中却燃烧着熊熊的抗日烈火,使得他们早已忘记了寒冷和饥饿。直到20日上午的十点左右,才来了两艘被鬼子抓去又放回的双桅木蓬船,船工们听说是打鬼子的,都非常高兴,他们和部队商量着用这两艘木船作为拦河坝,拦住鬼子的汽艇。近中午时候,战士们才远远听到由东而来的汽艇马达声,这时游击队员们立即紧张起来,双眼紧紧盯住了小清河河面,战斗一触即发。
鬼子的汽艇离我们的伏击圈越来越近时,发现了横在河面上的两条木船便气得哇哇大叫,见没有人搭腔或者过来弄船,船舱里又钻出来几个鬼子,看样子是想惩罚一下这两艘木船。鬼子离我们伏击圈只有60米的距离,廖容标同志见时机一到,“砰”的一枪就撂倒了一个鬼子,随后30多支大枪应声而发,手榴弹一起向汽艇上飞去。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让鬼子晕头转向,无处躲身。起初,汽艇还在小清河里打转转,几十分钟后,发动机被打坏了,汽艇在河中摇摇晃晃,船上的鬼子死的死,伤的伤。两个鬼子渡河后,刚爬上北岸,一个就被战士打死了,另一个逃出不远,也被我们派出的侦查员和群众一顿乱棍打死。汽艇上剩余的最后一个鬼子,受伤后还在负隅顽抗,一直到日头偏西才被打死,就连沉没河中的汽艇,都成了“天皇”的殉葬品。
小清河伏击战这天正是旧历小年,战士们和当地老百姓无不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这次伏击战,全歼日军12人,其中旅团长1人,联队长、高级参谋各1人,激发起了鲁北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抗日热情。这次战斗,虽然规模小些,影响却扩至全国,就连国民党的中央电台也作了报道,重创了疯狂日寇不可一世的傲气,使日军汽艇再也不敢行驶于小清河上。从此以后,邹长地区抗日形势迅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一些地方武装主动接受声望很高的第五军领导,团结抗日,一致对外。 1938年4月,第五军积极配合震惊中外的台儿庄战役,在胶济路、张博路沿线展开大规模破袭战,破坏马尚、涯庄间铁路并袭击两处火车站,又在张店东炸毁日军兵车七列。1938年底,第五军改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开赴到了更加广阔的抗日主战场。
今年是我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每当路过风光秀美的小清河大桥,每当看到温和的夕阳在河面上洒下金色的粼波,我的脑海中,便会流淌着那首“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小清河即我想象中的微山湖)上静悄悄”的歌声。然而,如今流域面积一万多平方公里的小清河,不仅承载着沿河两岸人民防洪、除涝、灌溉,交通于一体的功能,还彰显着我国抗日军民同仇敌忾的英雄气概,更抒写着我们中华民族抗战史上非常辉煌的篇章。
小清河,我眼中美丽的河;小清河,我心中英雄的河!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