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牛记
2021-12-29抒情散文shen1029
牧牛记
文/沈茂昀在我的童年时代,故乡是山清水秀、郁郁葱葱的,森林茂密、土壤肥沃,特别适合放牧。那时是生产队年代,集体的土地、集体的山林,放牧的空间更是广袤无边、自由宽敞。和一群小伙伴骑着牛、吹着口哨,放牧在故乡的山间梁岭、河堤沟头,就是……
牧牛记
文/沈茂昀
在我的童年时代,故乡是山清水秀、郁郁葱葱的,森林茂密、土壤肥沃,特别适合放牧。那时是生产队年代,集体的土地、集体的山林,放牧的空间更是广袤无边、自由宽敞。和一群小伙伴骑着牛、吹着口哨,放牧在故乡的山间梁岭、河堤沟头,就是我人生的开始。
从哥哥手里接过牛鞭时,我大概是四五岁的样子。农村娃苦,哥哥稍大了,得帮父母做更多的事,所以放牛的活计自然就轮到了我。我第一次面对的,是一头高高大大的水牯牛,毛是纯白的,皮肤白里透红,这种白牛在今天已经很少见了。当时听生产队的人说,是从很远的什么地方专门调来配种的,队里好像有三四头,分别由不同的人家喂养。那几年里,我确也见过队里的黑母牛和白牯牛交配后下过好几个头小白牛犊,但养大后,就都被卖走了。
放牛,对村里娃来说,似乎是不用学都会的。因为牛是农民劳作的重要帮手,翻土犁田少不了它,家家都得喂养。大人是主劳力,不可能去做牵牛放牧的事,这活计自然落到了小孩的头上。一拨一拨的小孩拢在一起,天天撵牛屁股,吆牛、赶牛、圈牛、找牛,是用不着多学的。大的把牛鞭交给小的,小的再传给更小的,这放牛的传统,便自然顺了下来。
当哥把那头高大的白牯牛交给我放的时候,我年纪虽小,心中却有一种自豪的感觉。从外表上看,这头牛是明显的老了,牛鼻残缺,牛眼沧桑,牛角秃钝,走路缓慢,爬坡上坎都很吃力。但它是温顺的,每次打开牛圈,出门后它都会低下头,让我踩着它的角顺着它的脖颈爬到背上,骑着它去放牧。听哥说,这头牛很通人性。一次,哥骑着它在沟坎边吃草,坎垮了,哥和牛都滑落沟底,是牛用自己的身躯卡在沟壁,硬是把哥护在了牛肚下,毫发未损。在我牧放它的那几年里,虽没有出现这样的情景,但这头牛的安分平和,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别人牵它下田犁地,它从不暴躁,总是默默地拉着犁,一步一步往前走,虽吃力,但却很尽力。每天放出去,它显得特别温顺,总是自顾自地低头吃草,不和别的牛斗强,有不友好的牛抢它的草口,它也让着,或者干脆避开了。后来,队里调整集体资产,这头牛被决定卖了,是在我上学的时候被人牵走的,到了哪里,我至今也不知道。我那时想,可能,是这头牛确实老了,没有多少用处了,卖掉它,还可以让队员们在年底多分点红。
白牛没了,队里是不会让牛圈空着的。因为,大片集体土地的耕耘离不开牛,积肥种庄稼离不开牛。白牛卖了没几天,队里就决定让我家到另一个队员家拉一头小牛来喂养。这头小牛是队员家的一头母牛生的,牵过来时,已经有一岁多了,一米来高的个头,两个角有五寸来长。小牛刚离开它的母亲独处时很不习惯,整天在圈里时不时地叫,一放出来,它就自个往它母亲那儿跑。为了控制它、驯服它,就得给它穿鼻子。这是件看来有些残忍的事,由有经验的师傅来完成。先用笼套套住小牛的脸,把它牵到碗口粗的树杈间固定好头部,使之不能动弹。一切就绪后,师傅就用粗粗的铁锥子在小牛的两个鼻孔间硬生生扎洞,没有麻药、没有消毒水,顶多就是喷两口烧酒消消毒。小牛疼的四肢乱踢,可就是无奈。扎好洞后,用事先搓好并抹过桐油的棕绳穿上,穿牛鼻子仪式就算完成。谁曾想,这一穿,就可以影响牛的一生,让它听话、老实,乖乖地听人使唤。
这头小牛,在我家自由自在的时间没多久,大概两岁的时候,就被决定得下地干活了。牛不是天生就会犁地的,得由人来教。把它牵到地里,驾上犁铧,由一人在前面牵着,一人在后面犁,一铧一铧地来回训,直到牛不要人牵,能自个在前面拉犁了,就算是教会了。古语说:牛教三天都会犁地。这话是一点不假的。一般来说,教牛犁地三天,牛基本上就知道该怎么干活了,这是牛忠厚的一面。只是从此以后,它就成了人们的劳动工具,得终生为人劳作,一直到拉不动犁的那一天为止。
我放牧的第二头牛,与我相伴的时间最长,因而留下的记忆也最多。那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开始上小学了,一边上学,一边放牛,就是我生活的全部内容。那时候放牛的地方多,也放得远,方圆十里八村,我和伙伴们都骑着牛去过。乐山乐水,自由自在,倒也让人觉得悠闲。因为抢放牛的地盘,有时也免不了和其他队的放牛娃打打群架,但断然不会打得很利害,打过后,骑着牛各自归队,也不碍什么事。
由于与牛朝夕相伴,我对牛特别的有感情,总是想办法让它吃到最好的草。队里的庄稼地不能踩,但只要田边土角有一篷茂盛的青草,我就会牵着牛过去,让牛把那篷草给吃了,然后再把牛牵回来,将牛脚印刨土覆盖上,不留下任何痕迹。陡坡、悬崖边上的好草,牛吃不到,我就把它割回来喂给牛吃。放过牛的路线,我是时常记着的,估摸着长新草了,我就又骑着牛去,牛总能吃上好草。所以,当时在队里,就数我家养的牛最肥。圆鼓鼓的肚皮,肉墩墩的屁股,光亮亮的皮肤,让别人家好生羡慕。当然,养牛还需护牛。有时,见牛整天翻土犁田累得不行了,我就在队员来牵牛下地之前,悄悄把牛骑到山林深处去躲,让犁牛人找不着牛只好作罢。也就是在这段放牛的时间里,我在牛背上读了大量的书,小人书、小说、课本,凡能拿到的,我都在牛背上孜孜不倦地读下去,度过了我从小学到初中的那段美好时光。以致后来想来,倘不是这段牧童生涯,我又哪有机会接触那么多的书呢?写著名《陈情表》的晋人李密,他牛角挂书的勤奋故事激励了不少后人,我虽然没有挂书牛角,但牛背上阅读的积累,确实奠定了我一生为学的基础。这是不公平的命运留给我最大的财富。
等我快结束牧童生涯的时候,中国社会经过一番喧闹,已经归于理性,春天的种子正在萌动。那是七九年、八零年前后,生产队行将解体,集体资产重新进行分配,与我朝夕相伴了十多年的牛,又被卖走了。我为此痛哭了一场,还和父母闹起了的别扭。我恨自己不能保护与我相依为命十多年的牛,让它独自离开了它踩过、啃过、苦过、累过的那片土地。就在那年,我家又分得了一头牛,但这是一头瘸母牛,瘦削、孱弱,走路、耕田犁地都很吃力。这是我牧放的最后一头牛,一年多后,因到镇上去读高中,我离开了它,正式结束了我十多年的牧童生涯。但这头瘸牛的忍辱负重、勤耕坚韧,成为我记忆里,对牛最后的认知。 放牛是件辛苦的事,得起早贪黑,风吹日晒。每天早上放出去,中午撵回来;下午放出去,傍晚撵回来。进出四趟,除非特殊情况,雷打不动。十多年里,我就这样与牛为伴,风里来雨里去,在故乡的山水间,度过了我的童年和少年时光。我不知道这十多年的放牛时光,对我来说,是得是失,是喜是忧,但我总觉得,是它,让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充实而丰盈、缤纷又灿烂,我没有孤独,我尽情地享受了童年的欢乐、少年的天真,尽情地沐浴了故乡的山水、阳光和雨露。
今天,故乡没有以前那样清秀和苍翠了,人类对大自然的无尽掠夺,使故乡丧失了她原本厚实的情致。昔日放牛的山头沟壑,大多光秃秃的,不见了森林草地,不见了遮阳的大树挡风的竹林,但在那片土地上,我对牛的眷念情结,却始终难以舍弃。人到中年了,我还时不时在梦中,梦见我的牛在故乡的山间地头啃草,在清清的山涧边饮水,在山路上托着我奔跑,在哞哞地提醒人们该下地劳作了。
牛哟,你是温顺善良的,你是憨厚勤劳的,你是忠诚老实的,你是勇敢执着的,你是不求回报的,我愿以你的精神,加倍的努力,去实现我一生的梦想。
放牧
文/沈茂昀
在我的童年时代,故乡是山清水秀、郁郁葱葱的,森林茂密、土壤肥沃,特别适合放牧。那时是生产队年代,集体的土地、集体的山林,放牧的空间更是广袤无边、自由宽敞。和一群小伙伴骑着牛、吹着口哨,放牧在故乡的山间梁岭、河堤沟头,就是我人生的开始。
从哥哥手里接过牛鞭时,我大概是四五岁的样子。农村娃苦,哥哥稍大了,得帮父母做更多的事,所以放牛的活计自然就轮到了我。我第一次面对的,是一头高高大大的水牯牛,毛是纯白的,皮肤白里透红,这种白牛在今天已经很少见了。当时听生产队的人说,是从很远的什么地方专门调来配种的,队里好像有三四头,分别由不同的人家喂养。那几年里,我确也见过队里的黑母牛和白牯牛交配后下过好几个头小白牛犊,但养大后,就都被卖走了。
放牛,对村里娃来说,似乎是不用学都会的。因为牛是农民劳作的重要帮手,翻土犁田少不了它,家家都得喂养。大人是主劳力,不可能去做牵牛放牧的事,这活计自然落到了小孩的头上。一拨一拨的小孩拢在一起,天天撵牛屁股,吆牛、赶牛、圈牛、找牛,是用不着多学的。大的把牛鞭交给小的,小的再传给更小的,这放牛的传统,便自然顺了下来。
当哥把那头高大的白牯牛交给我放的时候,我年纪虽小,心中却有一种自豪的感觉。从外表上看,这头牛是明显的老了,牛鼻残缺,牛眼沧桑,牛角秃钝,走路缓慢,爬坡上坎都很吃力。但它是温顺的,每次打开牛圈,出门后它都会低下头,让我踩着它的角顺着它的脖颈爬到背上,骑着它去放牧。听哥说,这头牛很通人性。一次,哥骑着它在沟坎边吃草,坎垮了,哥和牛都滑落沟底,是牛用自己的身躯卡在沟壁,硬是把哥护在了牛肚下,毫发未损。在我牧放它的那几年里,虽没有出现这样的情景,但这头牛的安分平和,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别人牵它下田犁地,它从不暴躁,总是默默地拉着犁,一步一步往前走,虽吃力,但却很尽力。每天放出去,它显得特别温顺,总是自顾自地低头吃草,不和别的牛斗强,有不友好的牛抢它的草口,它也让着,或者干脆避开了。后来,队里调整集体资产,这头牛被决定卖了,是在我上学的时候被人牵走的,到了哪里,我至今也不知道。我那时想,可能,是这头牛确实老了,没有多少用处了,卖掉它,还可以让队员们在年底多分点红。
白牛没了,队里是不会让牛圈空着的。因为,大片集体土地的耕耘离不开牛,积肥种庄稼离不开牛。白牛卖了没几天,队里就决定让我家到另一个队员家拉一头小牛来喂养。这头小牛是队员家的一头母牛生的,牵过来时,已经有一岁多了,一米来高的个头,两个角有五寸来长。小牛刚离开它的母亲独处时很不习惯,整天在圈里时不时地叫,一放出来,它就自个往它母亲那儿跑。为了控制它、驯服它,就得给它穿鼻子。这是件看来有些残忍的事,由有经验的师傅来完成。先用笼套套住小牛的脸,把它牵到碗口粗的树杈间固定好头部,使之不能动弹。一切就绪后,师傅就用粗粗的铁锥子在小牛的两个鼻孔间硬生生扎洞,没有麻药、没有消毒水,顶多就是喷两口烧酒消消毒。小牛疼的四肢乱踢,可就是无奈。扎好洞后,用事先搓好并抹过桐油的棕绳穿上,穿牛鼻子仪式就算完成。谁曾想,这一穿,就可以影响牛的一生,让它听话、老实,乖乖地听人使唤。
这头小牛,在我家自由自在的时间没多久,大概两岁的时候,就被决定得下地干活了。牛不是天生就会犁地的,得由人来教。把它牵到地里,驾上犁铧,由一人在前面牵着,一人在后面犁,一铧一铧地来回训,直到牛不要人牵,能自个在前面拉犁了,就算是教会了。古语说:牛教三天都会犁地。这话是一点不假的。一般来说,教牛犁地三天,牛基本上就知道该怎么干活了,这是牛忠厚的一面。只是从此以后,它就成了人们的劳动工具,得终生为人劳作,一直到拉不动犁的那一天为止。
我放牧的第二头牛,与我相伴的时间最长,因而留下的记忆也最多。那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开始上小学了,一边上学,一边放牛,就是我生活的全部内容。那时候放牛的地方多,也放得远,方圆十里八村,我和伙伴们都骑着牛去过。乐山乐水,自由自在,倒也让人觉得悠闲。因为抢放牛的地盘,有时也免不了和其他队的放牛娃打打群架,但断然不会打得很利害,打过后,骑着牛各自归队,也不碍什么事。
由于与牛朝夕相伴,我对牛特别的有感情,总是想办法让它吃到最好的草。队里的庄稼地不能踩,但只要田边土角有一篷茂盛的青草,我就会牵着牛过去,让牛把那篷草给吃了,然后再把牛牵回来,将牛脚印刨土覆盖上,不留下任何痕迹。陡坡、悬崖边上的好草,牛吃不到,我就把它割回来喂给牛吃。放过牛的路线,我是时常记着的,估摸着长新草了,我就又骑着牛去,牛总能吃上好草。所以,当时在队里,就数我家养的牛最肥。圆鼓鼓的肚皮,肉墩墩的屁股,光亮亮的皮肤,让别人家好生羡慕。当然,养牛还需护牛。有时,见牛整天翻土犁田累得不行了,我就在队员来牵牛下地之前,悄悄把牛骑到山林深处去躲,让犁牛人找不着牛只好作罢。也就是在这段放牛的时间里,我在牛背上读了大量的书,小人书、小说、课本,凡能拿到的,我都在牛背上孜孜不倦地读下去,度过了我从小学到初中的那段美好时光。以致后来想来,倘不是这段牧童生涯,我又哪有机会接触那么多的书呢?写著名《陈情表》的晋人李密,他牛角挂书的勤奋故事激励了不少后人,我虽然没有挂书牛角,但牛背上阅读的积累,确实奠定了我一生为学的基础。这是不公平的命运留给我最大的财富。
等我快结束牧童生涯的时候,中国社会经过一番喧闹,已经归于理性,春天的种子正在萌动。那是七九年、八零年前后,生产队行将解体,集体资产重新进行分配,与我朝夕相伴了十多年的牛,又被卖走了。我为此痛哭了一场,还和父母闹起了的别扭。我恨自己不能保护与我相依为命十多年的牛,让它独自离开了它踩过、啃过、苦过、累过的那片土地。就在那年,我家又分得了一头牛,但这是一头瘸母牛,瘦削、孱弱,走路、耕田犁地都很吃力。这是我牧放的最后一头牛,一年多后,因到镇上去读高中,我离开了它,正式结束了我十多年的牧童生涯。但这头瘸牛的忍辱负重、勤耕坚韧,成为我记忆里,对牛最后的认知。 放牛是件辛苦的事,得起早贪黑,风吹日晒。每天早上放出去,中午撵回来;下午放出去,傍晚撵回来。进出四趟,除非特殊情况,雷打不动。十多年里,我就这样与牛为伴,风里来雨里去,在故乡的山水间,度过了我的童年和少年时光。我不知道这十多年的放牛时光,对我来说,是得是失,是喜是忧,但我总觉得,是它,让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充实而丰盈、缤纷又灿烂,我没有孤独,我尽情地享受了童年的欢乐、少年的天真,尽情地沐浴了故乡的山水、阳光和雨露。
今天,故乡没有以前那样清秀和苍翠了,人类对大自然的无尽掠夺,使故乡丧失了她原本厚实的情致。昔日放牛的山头沟壑,大多光秃秃的,不见了森林草地,不见了遮阳的大树挡风的竹林,但在那片土地上,我对牛的眷念情结,却始终难以舍弃。人到中年了,我还时不时在梦中,梦见我的牛在故乡的山间地头啃草,在清清的山涧边饮水,在山路上托着我奔跑,在哞哞地提醒人们该下地劳作了。
牛哟,你是温顺善良的,你是憨厚勤劳的,你是忠诚老实的,你是勇敢执着的,你是不求回报的,我愿以你的精神,加倍的努力,去实现我一生的梦想。
放牧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