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石 缘
2021-12-29抒情散文汪彤
清朝没年,陇西郡天水府瑞莲寺内烟雾缭绕香火殷盛。瑞莲寺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寺内有藏经阁一幢,所藏经书繁多冗富。藏经阁前,百年古柏树阴下有一大片空地,空地的长木凳上坐满了方圆百里听讲佛经的虔诚信众。他们听课的神态很特别,非常的聚精会神,却不做任……
清朝没年,陇西郡天水府瑞莲寺内烟雾缭绕香火殷盛。瑞莲寺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寺内有藏经阁一幢,所藏经书繁多冗富。藏经阁前,百年古柏树阴下有一大片空地,空地的长木凳上坐满了方圆百里听讲佛经的虔诚信众。他们听课的神态很特别,非常的聚精会神,却不做任何记录,只是安静地听,目光全部凝聚在讲台上讲师的脸上。讲师印堂暗红,方脸浓眉,一身布衣青袍,并非佛家修身大师。他是俗家弟子,是天水府博学有名的秀才张云石。张云石自幼爱好佛学,钻研致深。因在佛经、学术、道德方面出类拔萃,众所推服,每逢吉日就被请来为瑞莲寺的信徒讲授佛经义理。
这一天,又到了讲经时节。张秀才照例把前几日讲过的内容引导复习诵背一遍。前排有一妇人,眯着眼,诵背经诗的声音很大。张秀才注意到,经诗上的内容被她一字不差的全部诵读出来。而这妇人却从不看手上的一页经书。张秀才纳闷。讲经休息时节,便夸奖那妇人。那妇人说自己只字不识,所背诵经文都是在晚上休息的时候,小儿王瑞生用点燃的香头一个字一个字的指点引读,才慢慢熟识,一遍一遍朗读直至会背为止。张秀才好奇那孩子好耐心,问那妇人王瑞生年方几何,妇人说十四岁,喜欢读书识字。张秀才喜欢读书的孩子,让那妇人以后听讲经时也把那孩子带来。
那孩子生得浓眉大眼一副好身板,所讲经文让他看过两遍都能背诵出来。他背会了经文,就很自觉的帮助母亲和左右那些不识字的人熟习经书。张秀才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他有一独子,贪玩成性,他想莫不如让那孩子与自己的儿子结伴读书,自己教授,或许在王瑞生的影响下,自己的儿子也会慢慢成长起来。
然而张秀才的打算却落了空,自己的儿子与王瑞生一起读书时,王瑞生越优秀,自己的儿子越显得笨拙。到了后来,自己的孩子宁可帮家里做些粗活也不愿进书房,那书房里就只剩下张秀才和王瑞生。
张秀才博览群书、通晓古今,他的善讲让王瑞生害了怕。有时候,王瑞生感觉老师并不知道身边还有自己的存在。老师对着书房四壁的藏书手舞足蹈,滔滔不绝,他眼睛里跟本就没有人世万物的存在,更何况王瑞生。老师只是讲给他自己听。他是把自己所读所想所感受都归纳理顺连串起来,用所通晓的知识,把一个主题说到透扯了才肯罢休。而当老师的讲授进行完毕时往往早过了午饭和晚饭的时节。王瑞生虽然好学但他毕竟只是个十几岁的孩子,时间过久他端坐的身子也总不免一阵一阵因打盹而歪斜了过去。当他被身体的重量自由下落惊醒时,他时常感到害羞而脸红,他感激张云石老师对自己的知遇之恩,他也努力按照老师的讲义把所背诵的古文翻来倒去的反复背诵,直到倒背如流为止。对于背诵王瑞生是有经验的,他每次都会伸开修长的左手为背诵的诗文打节拍,节拍的停顿就是他记忆的起落,这样有起有落,他感到背诵像是小桥下流水,自然而然流入胸中,流入脑海,流入记忆的闸门永生不忘。而当这些诗文背诵到滚瓜烂熟,每个字都能够独立的突然就显现它的本意的时候,理解张老师的讲解就不再是一件难事。
随着王瑞生的一天天成长,张云石也由壮年步入暮年,他明显的慢慢走向了衰老。但他讲义生涯却没有因此而结束,建国以后,张云石不再为瑞莲寺讲授佛经,他被聘为甘肃省西北师大讲授佛学的教授。
张教授与众不同,他虽然有那个时代一般人没有的高聘工资,但每天上课的时候,他左手胳膊低下夹一本讲义,右手胳膊低下夹着一方用手帕包起的馒头或者饼子。他欢喜的走进教室,他高兴自己的学生不再是王瑞生一个人,而是一教室天南地北孜孜以求的芸芸众生。课间休息,他用开水冲饼子下肚的时候,就去盘算还需要给哪几个编辑部寄钱换来自己还没有读过的书。
书是张云石老师的挚爱,也是他的命根子。他的房子里到处是书。晚年的王瑞生回忆起张云石老师的书房,称那屋子不是书海,是书帘。除了书架上摆满了的书,无处可去的书一摞一摞的在地上叠放很高,书像地上生长起来的厚重植物,又像挂在那里的不透光线的帘子。人在书帘中左闪右闪转着圈儿走动。想要找到书房里的张云石老师,就顺着袅袅佛香燃起的地方,透过书帘一层层望去,张云石老师就在那佛香袅袅飘溢的世界里与书为伴。
佛香是张云石老师的又一嗜好。尤其是西藏佛香,他收藏了满满几个大木箱,每逢读书他都会燃上一支,他喜欢那种味道,佛香与书香混合在一起的味道。
文革破四旧时,张云石满屋子的书和他的藏香成了他罪孽的根源。红卫兵小将搬走了他满屋子的书,把木箱里所有的藏香都倒在院子里堆放的很高焚烧起来。他们焚烧起的火焰一苗一苗都郁结在了张云石老师的心中。
那个最后的夜晚,王瑞生陪伴张云石老师坐到了晚上两点。王瑞生感到这个晚上很特别。他从来没有听过条理思维总是很清晰的老师,会把一些毫不相干的道理观点互相拉扯到一起。而即便是拉扯到一起却又阐述了另一种博大精深的大智慧。正在王瑞生沉默思索这些大道理、大智慧时,八十三岁的张云石老师渐渐语息,他离开了人世,他把更多的智慧之微妙之处留给了泪眼朦胧的王瑞生去思索。
今天67岁的王瑞生回忆往事,他清晰的记得:张云石,字石缘(是缘、世缘……)。
这一天,又到了讲经时节。张秀才照例把前几日讲过的内容引导复习诵背一遍。前排有一妇人,眯着眼,诵背经诗的声音很大。张秀才注意到,经诗上的内容被她一字不差的全部诵读出来。而这妇人却从不看手上的一页经书。张秀才纳闷。讲经休息时节,便夸奖那妇人。那妇人说自己只字不识,所背诵经文都是在晚上休息的时候,小儿王瑞生用点燃的香头一个字一个字的指点引读,才慢慢熟识,一遍一遍朗读直至会背为止。张秀才好奇那孩子好耐心,问那妇人王瑞生年方几何,妇人说十四岁,喜欢读书识字。张秀才喜欢读书的孩子,让那妇人以后听讲经时也把那孩子带来。
那孩子生得浓眉大眼一副好身板,所讲经文让他看过两遍都能背诵出来。他背会了经文,就很自觉的帮助母亲和左右那些不识字的人熟习经书。张秀才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他有一独子,贪玩成性,他想莫不如让那孩子与自己的儿子结伴读书,自己教授,或许在王瑞生的影响下,自己的儿子也会慢慢成长起来。
然而张秀才的打算却落了空,自己的儿子与王瑞生一起读书时,王瑞生越优秀,自己的儿子越显得笨拙。到了后来,自己的孩子宁可帮家里做些粗活也不愿进书房,那书房里就只剩下张秀才和王瑞生。
张秀才博览群书、通晓古今,他的善讲让王瑞生害了怕。有时候,王瑞生感觉老师并不知道身边还有自己的存在。老师对着书房四壁的藏书手舞足蹈,滔滔不绝,他眼睛里跟本就没有人世万物的存在,更何况王瑞生。老师只是讲给他自己听。他是把自己所读所想所感受都归纳理顺连串起来,用所通晓的知识,把一个主题说到透扯了才肯罢休。而当老师的讲授进行完毕时往往早过了午饭和晚饭的时节。王瑞生虽然好学但他毕竟只是个十几岁的孩子,时间过久他端坐的身子也总不免一阵一阵因打盹而歪斜了过去。当他被身体的重量自由下落惊醒时,他时常感到害羞而脸红,他感激张云石老师对自己的知遇之恩,他也努力按照老师的讲义把所背诵的古文翻来倒去的反复背诵,直到倒背如流为止。对于背诵王瑞生是有经验的,他每次都会伸开修长的左手为背诵的诗文打节拍,节拍的停顿就是他记忆的起落,这样有起有落,他感到背诵像是小桥下流水,自然而然流入胸中,流入脑海,流入记忆的闸门永生不忘。而当这些诗文背诵到滚瓜烂熟,每个字都能够独立的突然就显现它的本意的时候,理解张老师的讲解就不再是一件难事。
随着王瑞生的一天天成长,张云石也由壮年步入暮年,他明显的慢慢走向了衰老。但他讲义生涯却没有因此而结束,建国以后,张云石不再为瑞莲寺讲授佛经,他被聘为甘肃省西北师大讲授佛学的教授。
张教授与众不同,他虽然有那个时代一般人没有的高聘工资,但每天上课的时候,他左手胳膊低下夹一本讲义,右手胳膊低下夹着一方用手帕包起的馒头或者饼子。他欢喜的走进教室,他高兴自己的学生不再是王瑞生一个人,而是一教室天南地北孜孜以求的芸芸众生。课间休息,他用开水冲饼子下肚的时候,就去盘算还需要给哪几个编辑部寄钱换来自己还没有读过的书。
书是张云石老师的挚爱,也是他的命根子。他的房子里到处是书。晚年的王瑞生回忆起张云石老师的书房,称那屋子不是书海,是书帘。除了书架上摆满了的书,无处可去的书一摞一摞的在地上叠放很高,书像地上生长起来的厚重植物,又像挂在那里的不透光线的帘子。人在书帘中左闪右闪转着圈儿走动。想要找到书房里的张云石老师,就顺着袅袅佛香燃起的地方,透过书帘一层层望去,张云石老师就在那佛香袅袅飘溢的世界里与书为伴。
佛香是张云石老师的又一嗜好。尤其是西藏佛香,他收藏了满满几个大木箱,每逢读书他都会燃上一支,他喜欢那种味道,佛香与书香混合在一起的味道。
文革破四旧时,张云石满屋子的书和他的藏香成了他罪孽的根源。红卫兵小将搬走了他满屋子的书,把木箱里所有的藏香都倒在院子里堆放的很高焚烧起来。他们焚烧起的火焰一苗一苗都郁结在了张云石老师的心中。
那个最后的夜晚,王瑞生陪伴张云石老师坐到了晚上两点。王瑞生感到这个晚上很特别。他从来没有听过条理思维总是很清晰的老师,会把一些毫不相干的道理观点互相拉扯到一起。而即便是拉扯到一起却又阐述了另一种博大精深的大智慧。正在王瑞生沉默思索这些大道理、大智慧时,八十三岁的张云石老师渐渐语息,他离开了人世,他把更多的智慧之微妙之处留给了泪眼朦胧的王瑞生去思索。
今天67岁的王瑞生回忆往事,他清晰的记得:张云石,字石缘(是缘、世缘……)。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