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草根[原创]
2021-12-29抒情散文沙封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42 编辑
○散文
我们是草根
沙封一阳光,河流,土壤。这是滋生生命的地方。遍地的青草,生生息息,散漫无羁,绵绵不绝,春天发芽,冬日枯黄。这里空气清新。倘佯在底层,……
○散文
我们是草根
沙封一阳光,河流,土壤。这是滋生生命的地方。遍地的青草,生生息息,散漫无羁,绵绵不绝,春天发芽,冬日枯黄。这里空气清新。倘佯在底层,……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42 编辑 <br /><br />○散文
我们是草根
沙封
一
阳光,河流,土壤。这是滋生生命的地方。遍地的青草,生生息息,散漫无羁,绵绵不绝,春天发芽,冬日枯黄。这里空气清新。
倘佯在底层,像一头牛一样,我放牧着自己的生活。在这片开阔的草地上,青草是年复一年的主食,我们的嗓子是吃草的,不是说话的。一群牛在原野上吃草,确实没有声音。我们知道,有一个多层面的上流社会与这里不一样,那里应该叫作“天堂”。我们内心生长着对青草以外美食的欲望,然而草地无边无际,我们没有走出去的脚力;天高不可攀,没有让我们攀爬的阶梯。
常常有这样的感觉:我的头上有好几层人,一层比一层更优越一些,他们的生活,和我是无关,那是完全的另外一个世界。这一点随着年岁的增加,体认更加清晰。
有一个词:草根。草是最普通的植物,它具有强大的凝聚力,生命力和独立性。与大地水乳交融,与泥土相依为命。荒野乡村,苍凉无边,以满面疮痍应对世态炎凉。赋予野草民众精神,其所指包含有底层顽固的人性弱点。
一个底层的人,他是站立在平地之上,脚下没有任何可以借助的地方,他们如脚下的青草一般,在压力之下,以倒伏的姿态生存,没有出人头地的基础。这样的人生不会有什么生命的优越感。“面朝黄土背朝天”是一个满含贬义词的词啊。
两个世界。
站在同一块土地上,呼吸着一样的空气,不过是地理学家的专业术语。儒家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就是统治学说。没有平等。我们不是一类人,这不是有趣的话题。有这么一句话:“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话有些书卷气,小时候,父母要我好好读书,最底层的我的父母口语是这样说的:好好读书,以后做个“人上人”,别像父母一样没出息,受一辈子苦。凌驾于别人之上,叫“人上人”,匍匐于他人之下,叫“人下人”。
人生而自由,这是不言自明的真理。然而,对高层人的仰视,已经成为草根人的一种生理习性。平地养成我们仰视的习惯,高楼养成别人俯视的本能。
底层给我带来的一片片创伤,就如一页页鳞片,是岁月的痕迹,风雨的痕迹。体认到自己是一个草根人,并甘于接受,这一时期来得太迟了。一来到这个世界,我就努力要挣脱底层捆绑在我身上的绳索,用无数次“鲤鱼跳龙门”的姿态与命运抗争。十七岁那年,没有升高中的我,回到家里,在田地上做活。
有那么一天,是我从懵懂中开窍的一天。那天,我从身边一个个不同年龄的乡民身上,完成了一次对照:左边十米远的那个面色酱黑粗糙、手指骨节粗大的三十多岁男人,就是自己十五年后的样子;右边二十米远的那个满额抬头纹、衣裳破旧的四十多岁男人,就是我二三十年后的样子;在我后面不远的那个后背佝偻、面颊干瘪的六十多岁老头,就是我四五十年后的样子。看到了自己的命运。
那时,人们给我指引只有一条路:当兵去。可是,那到底是不是一条可以走出去的路呢。曾经的老话“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已然过时,可就连这最底层“大兵”里,也被政策划分出不同层次:城镇兵退役后安排进城安排工作,农村兵返回原籍,待遇不一样,虽然还不能说这是高贵与低贱的区别。在后来的拼搏中,我一次次经受着这样的歧视:我努力的结果,得到的是什么呢,将你原本应该得到的、别人一生下来就可享受的,作为你得到的奖赏。
如果少年时期的我,越过了那个好高骛远的时期,我会少受多少社会的挤压,会获得多少满足感?不至于为许多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妄然辛劳。
二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漫延无边的野草,为傲慢与偏见所掩盖,被人情的冷漠所湮没,还有贫富悬殊、地位落差、社会分裂、出身不同……
电视,报纸,那是飘在天空的云彩,遮不出多少阴凉。它们拉近了高层与底层之间的视觉距离,满足了我们的掠奇感。那些在电视里给草根们送温暖的人是高层,高贵的,给高贵人磕头的,是草根,是低贱的。草根人知道了什么叫富贵,什么叫高贵,人的阶层有什么样的划分。什么是幸福呢,底层人的幸福愿望就是以高层人的生活状态为标准的。
官方、主流、文化意识的主旋律。在读西方文艺作品时,我们常常感受到的那种贵族的高傲,被理性、自觉、高级代替。与之相对的,是草根民间,它是原生态的,感性而低等。有常常被一个词刺激:待遇。草根,从来没有得知自己能有什么待遇。
“阶级”这个名词曾经是一道可以向上攀登的台阶,工人农民曾经有运气搭上那班飞机,上高空遨游了一番。在不远的历史书籍里,我们还能找到对那个阶段底层草根人的定位:“工人阶级领导一切”,“农民是革命的同盟军”。可是,世事如烟,在动荡中底层的泥沙会搅泛到上层,但当世界从纷扰中沉静下来,草根人就会沉淀,回到他们原本的底层,因为他们滋生不高级,终究拿不上台面。他们归位了,曾经笼罩在他们头上的光华,几乎在一夜消失,他们像《渔夫和金鱼的故事》里的渔夫,“前面依旧是那间破泥棚,他的老太婆坐在门槛上,她前面还是那只破木盆。”原来,过上高贵的生活,原本就是不该有的奢望。
以俯视的姿态,上层人眼里的底层,往往伴随着对社会民主、自由、公正、平等以及贫穷、苦难和人道主义等一系列历史美学难题的诉求,这些太像是一条奔腾河流上的涟漪与泡沫;仰或那些学者的言论是距离很远的来自天空的空鸣,那是风声,还是雷声?
天如锅盖,笼罩四野。弱势的草根没有自己的语言。被动地被文化操纵、政治强奸。那么,文化上真实的底层究竟在哪儿?
作家蔡翔这样描述:“对我来说,底层不是一个概念,而是一道摇曳的生命风景,是我的来处,我的全部的生活都在这里开始。我常常在午夜醒来,默默倾听我的少年时代从窗外悄悄走过。”“然而有一天,革命开始兑现它的承诺,我们搬进一个巨大的新村。我看见无数高楼林立,崭新的学校,崭新的商店,我们在崭新的马路上发疯似地追逐。在那一刻,在我的少年时代,我们真诚地唱着:社会主义好!”“我的少年时代就是在这样的神话中走过,尽管我们贫穷,但是无怨无悔。许多年过去了,革命似乎成了一个遥远的记忆,底层仍然在贫穷中挣扎,平等和公正仍然是一个无法兑现的承诺。旧的生活秩序正在解体,新的经济秩序则迅即地制造出它的上流社会。阶层分化的事实正在今天重演,权力大模大样地介入竞争,昨天的公子哥儿成了今天的大款大腕大爷,他们依靠各种权力背景疯狂地掠夺社会财富。权力和金钱可耻地结合。‘穷人’的概念再一次产生……”
于是,文化人成为中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中坚力量。舞台是权贵资本的舞台,草根是庞大的失语群。在繁华都市,人们越来越多地看到他们展示的个人生活和兴趣。
体验落后得以反观自身优越,所以走向底层、“亲近自然”的人们,在优越感得到满足后,还是回到自己的位置上,那不是一次人生选择,而是一次观光采风。唏嘘与改良,是口语与实干的区别。青山,野菜,溪水,乡音,这些都是异域的新奇。在此之上建立的人文关怀,是多么苍白,没有泥土味。草根文化进入话语空间,必然要接受权力阶层的掌控与引导,被他们带回都市的打英歌,也是被文化观念、运作过滤后的结果,真正的黄土高原上“花儿”民歌,是上不了国字第一号的中央电视台的。草根是被改良的角色,是被“关怀”后形成的文化。他们的嗓子被一只无形之手捏住,必得发出与主流相协调的声音。一旦新奇劲头过去了,再没有人理睬,这就叫时尚,现代。
他们从来不会意识到自己的颐指气使。一位批评家谈到反映底层生活的作品时,口气武断而调侃:不要一写到穷人就总是掺兮兮的。其实所谓苦难,只不过是作家强加给穷人们的浪漫想象,你怎么就以为生活在贫穷中的人内心里一定充满了悲苦?他们有自己的快乐和安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黄永玉老先生一直是我敬仰的艺术家。但是,他在香港的豪宅接受采访时说:我也知道现在有许多人还过着朝不保夕、缺少安全感的生活,但毛主席那么大的抱负也没解决好这个问题,我就是跟他们一起难过也没什么用处,操那么些闲心干啥!
听了这番话后,我不再把黄先生的艺术看作是我需要的艺术。闭着眼睛陶醉于个人文化趣味和生活方式的艺术个体,他们对世界、生命的的冷漠,恰恰是艺术上的浅薄。
三
古圣遗训:众水所汇则气聚。
“天地合气,万物自生”。中国哲学认为,“气”于虚无缥缈间生成万物, “气”,是人们感知世界的精神空间。“气”,或者就是一种感知环境,由物质而文化,由文化而物质。
原本的感知,应该就是生长于民间的,朴素而自发的,没有经过太多主流意识形态过滤和规导的人文精神,可曰“气”。
旗帜出现了。
那个远远走去的张承志,用心在为底层呐喊。
卢跃刚先生在一次演讲时这样开篇:“当我看到底层人民生活的时候,有一种感触,我认为我今天能坐在这里讲话,能跟各位见面,能够安全的坐在这个地方,是一种侥幸,不是一个很必然的结果,而是很偶然的。”
《天涯》在“读者来书”发表一篇文章:“一切在苦难中的底层,他们的话语、情感都应该得到疏通、表达、形成底层自身真实、质朴的话语空间……但面对他们这个完全无声的世界,我们的经验一片空白。这么大的社会盲区,这么深的社会阻隔,我们竟然生活的如此从容,心安理得、熟视无睹,这是多么的危险啊!” 这位生活在底层的作者说,“时事仍如坚冰,虽必将融化,却总也打不通它的入口。”
一位叫“烟水一抹”的作者在“乡草文学”网站上所说的那样:每个人都会在某一个时刻开始寂寞,他都会在寂寞的时候发出一些奇异的语言,或者说动作……我一直都在寂寞,只是无力改变……于是,我需要说话……贫穷,困顿,寂寞,不安全感,想“说话”的欲望,无力改变又很想改变的现实生活……凡此种种,表面平常而内心丰富的草根人开始希望拥有自己的话语权。
高层的“道德优越感从何而来”从何而来?
面对这个世界,人们啊,你应该忏悔!
草根文化就是在这样一种状态下,以自娱自乐的方式,断断续续地传延。在广东普宁市泥沟村,是一个古村落。这里的打英歌,就是从中原传入的古老的民间舞蹈。
身着窄袖连排布纽扣义和团服装的孩子们,奔跑得像一匹匹野骏马。个个彩布包头,两手各握一条一尺长短的木槌,用各种姿式将两槌相击,金鸡独立――“梆”!双龙摆尾――“梆”!八卦螺旋――“梆”!落地梅花――“梆” ……每击打一次,指间的木槌就快速旋转,这称为槌花。生于民间,长于民间,没有经过主流意识的疏导和规范,没有经过文化精英的加工改造,充满着乡土气息,涵蕴着丰富的生活共识。
泥沟村英歌舞的传承人是民间优秀艺术家张伯琪,他英歌打得好,还创造了许多招极凶险的动作套路。他赤裸双足打英歌:双腿一交,立马跌坐下去,这招叫观音坐莲;又平地一跃,跳起一米五高,这招叫雄鹰冲天———根本无法相信这是花甲老人。他的孙子叫张楠,4岁,英歌打得很有节奏感。这里的孩子从小就经得起摔打,难怪到处是赤足少年。打英歌,是孩子们的乡土课程,学前班、小学、中学都开课。华侨小学每个星期有一节,遇到民俗节庆英歌队就集中训练。尤其是过年前,村里到处都是“梆梆梆”,孩子们边走边练习,绝对比读书更令他们开心。
张伯琪的行为,在许多城里人的眼里是怪异的,他们很可能把他的举止看作“跳大神”,划归封建迷信一类。
跳着,张伯琪的行为向人们伸张着什么,他尽可以收敛一点,他应该能感受到那些上层人士的鄙夷眼神。可是,他还是在跳着,也许,他在宣告一种声音,一个已经嘶哑得难以听见的声音。
这个声音是草根生命的脉搏律动。 (字数4374)
我们是草根
沙封
一
阳光,河流,土壤。这是滋生生命的地方。遍地的青草,生生息息,散漫无羁,绵绵不绝,春天发芽,冬日枯黄。这里空气清新。
倘佯在底层,像一头牛一样,我放牧着自己的生活。在这片开阔的草地上,青草是年复一年的主食,我们的嗓子是吃草的,不是说话的。一群牛在原野上吃草,确实没有声音。我们知道,有一个多层面的上流社会与这里不一样,那里应该叫作“天堂”。我们内心生长着对青草以外美食的欲望,然而草地无边无际,我们没有走出去的脚力;天高不可攀,没有让我们攀爬的阶梯。
常常有这样的感觉:我的头上有好几层人,一层比一层更优越一些,他们的生活,和我是无关,那是完全的另外一个世界。这一点随着年岁的增加,体认更加清晰。
有一个词:草根。草是最普通的植物,它具有强大的凝聚力,生命力和独立性。与大地水乳交融,与泥土相依为命。荒野乡村,苍凉无边,以满面疮痍应对世态炎凉。赋予野草民众精神,其所指包含有底层顽固的人性弱点。
一个底层的人,他是站立在平地之上,脚下没有任何可以借助的地方,他们如脚下的青草一般,在压力之下,以倒伏的姿态生存,没有出人头地的基础。这样的人生不会有什么生命的优越感。“面朝黄土背朝天”是一个满含贬义词的词啊。
两个世界。
站在同一块土地上,呼吸着一样的空气,不过是地理学家的专业术语。儒家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就是统治学说。没有平等。我们不是一类人,这不是有趣的话题。有这么一句话:“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话有些书卷气,小时候,父母要我好好读书,最底层的我的父母口语是这样说的:好好读书,以后做个“人上人”,别像父母一样没出息,受一辈子苦。凌驾于别人之上,叫“人上人”,匍匐于他人之下,叫“人下人”。
人生而自由,这是不言自明的真理。然而,对高层人的仰视,已经成为草根人的一种生理习性。平地养成我们仰视的习惯,高楼养成别人俯视的本能。
底层给我带来的一片片创伤,就如一页页鳞片,是岁月的痕迹,风雨的痕迹。体认到自己是一个草根人,并甘于接受,这一时期来得太迟了。一来到这个世界,我就努力要挣脱底层捆绑在我身上的绳索,用无数次“鲤鱼跳龙门”的姿态与命运抗争。十七岁那年,没有升高中的我,回到家里,在田地上做活。
有那么一天,是我从懵懂中开窍的一天。那天,我从身边一个个不同年龄的乡民身上,完成了一次对照:左边十米远的那个面色酱黑粗糙、手指骨节粗大的三十多岁男人,就是自己十五年后的样子;右边二十米远的那个满额抬头纹、衣裳破旧的四十多岁男人,就是我二三十年后的样子;在我后面不远的那个后背佝偻、面颊干瘪的六十多岁老头,就是我四五十年后的样子。看到了自己的命运。
那时,人们给我指引只有一条路:当兵去。可是,那到底是不是一条可以走出去的路呢。曾经的老话“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已然过时,可就连这最底层“大兵”里,也被政策划分出不同层次:城镇兵退役后安排进城安排工作,农村兵返回原籍,待遇不一样,虽然还不能说这是高贵与低贱的区别。在后来的拼搏中,我一次次经受着这样的歧视:我努力的结果,得到的是什么呢,将你原本应该得到的、别人一生下来就可享受的,作为你得到的奖赏。
如果少年时期的我,越过了那个好高骛远的时期,我会少受多少社会的挤压,会获得多少满足感?不至于为许多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妄然辛劳。
二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漫延无边的野草,为傲慢与偏见所掩盖,被人情的冷漠所湮没,还有贫富悬殊、地位落差、社会分裂、出身不同……
电视,报纸,那是飘在天空的云彩,遮不出多少阴凉。它们拉近了高层与底层之间的视觉距离,满足了我们的掠奇感。那些在电视里给草根们送温暖的人是高层,高贵的,给高贵人磕头的,是草根,是低贱的。草根人知道了什么叫富贵,什么叫高贵,人的阶层有什么样的划分。什么是幸福呢,底层人的幸福愿望就是以高层人的生活状态为标准的。
官方、主流、文化意识的主旋律。在读西方文艺作品时,我们常常感受到的那种贵族的高傲,被理性、自觉、高级代替。与之相对的,是草根民间,它是原生态的,感性而低等。有常常被一个词刺激:待遇。草根,从来没有得知自己能有什么待遇。
“阶级”这个名词曾经是一道可以向上攀登的台阶,工人农民曾经有运气搭上那班飞机,上高空遨游了一番。在不远的历史书籍里,我们还能找到对那个阶段底层草根人的定位:“工人阶级领导一切”,“农民是革命的同盟军”。可是,世事如烟,在动荡中底层的泥沙会搅泛到上层,但当世界从纷扰中沉静下来,草根人就会沉淀,回到他们原本的底层,因为他们滋生不高级,终究拿不上台面。他们归位了,曾经笼罩在他们头上的光华,几乎在一夜消失,他们像《渔夫和金鱼的故事》里的渔夫,“前面依旧是那间破泥棚,他的老太婆坐在门槛上,她前面还是那只破木盆。”原来,过上高贵的生活,原本就是不该有的奢望。
以俯视的姿态,上层人眼里的底层,往往伴随着对社会民主、自由、公正、平等以及贫穷、苦难和人道主义等一系列历史美学难题的诉求,这些太像是一条奔腾河流上的涟漪与泡沫;仰或那些学者的言论是距离很远的来自天空的空鸣,那是风声,还是雷声?
天如锅盖,笼罩四野。弱势的草根没有自己的语言。被动地被文化操纵、政治强奸。那么,文化上真实的底层究竟在哪儿?
作家蔡翔这样描述:“对我来说,底层不是一个概念,而是一道摇曳的生命风景,是我的来处,我的全部的生活都在这里开始。我常常在午夜醒来,默默倾听我的少年时代从窗外悄悄走过。”“然而有一天,革命开始兑现它的承诺,我们搬进一个巨大的新村。我看见无数高楼林立,崭新的学校,崭新的商店,我们在崭新的马路上发疯似地追逐。在那一刻,在我的少年时代,我们真诚地唱着:社会主义好!”“我的少年时代就是在这样的神话中走过,尽管我们贫穷,但是无怨无悔。许多年过去了,革命似乎成了一个遥远的记忆,底层仍然在贫穷中挣扎,平等和公正仍然是一个无法兑现的承诺。旧的生活秩序正在解体,新的经济秩序则迅即地制造出它的上流社会。阶层分化的事实正在今天重演,权力大模大样地介入竞争,昨天的公子哥儿成了今天的大款大腕大爷,他们依靠各种权力背景疯狂地掠夺社会财富。权力和金钱可耻地结合。‘穷人’的概念再一次产生……”
于是,文化人成为中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中坚力量。舞台是权贵资本的舞台,草根是庞大的失语群。在繁华都市,人们越来越多地看到他们展示的个人生活和兴趣。
体验落后得以反观自身优越,所以走向底层、“亲近自然”的人们,在优越感得到满足后,还是回到自己的位置上,那不是一次人生选择,而是一次观光采风。唏嘘与改良,是口语与实干的区别。青山,野菜,溪水,乡音,这些都是异域的新奇。在此之上建立的人文关怀,是多么苍白,没有泥土味。草根文化进入话语空间,必然要接受权力阶层的掌控与引导,被他们带回都市的打英歌,也是被文化观念、运作过滤后的结果,真正的黄土高原上“花儿”民歌,是上不了国字第一号的中央电视台的。草根是被改良的角色,是被“关怀”后形成的文化。他们的嗓子被一只无形之手捏住,必得发出与主流相协调的声音。一旦新奇劲头过去了,再没有人理睬,这就叫时尚,现代。
他们从来不会意识到自己的颐指气使。一位批评家谈到反映底层生活的作品时,口气武断而调侃:不要一写到穷人就总是掺兮兮的。其实所谓苦难,只不过是作家强加给穷人们的浪漫想象,你怎么就以为生活在贫穷中的人内心里一定充满了悲苦?他们有自己的快乐和安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黄永玉老先生一直是我敬仰的艺术家。但是,他在香港的豪宅接受采访时说:我也知道现在有许多人还过着朝不保夕、缺少安全感的生活,但毛主席那么大的抱负也没解决好这个问题,我就是跟他们一起难过也没什么用处,操那么些闲心干啥!
听了这番话后,我不再把黄先生的艺术看作是我需要的艺术。闭着眼睛陶醉于个人文化趣味和生活方式的艺术个体,他们对世界、生命的的冷漠,恰恰是艺术上的浅薄。
三
古圣遗训:众水所汇则气聚。
“天地合气,万物自生”。中国哲学认为,“气”于虚无缥缈间生成万物, “气”,是人们感知世界的精神空间。“气”,或者就是一种感知环境,由物质而文化,由文化而物质。
原本的感知,应该就是生长于民间的,朴素而自发的,没有经过太多主流意识形态过滤和规导的人文精神,可曰“气”。
旗帜出现了。
那个远远走去的张承志,用心在为底层呐喊。
卢跃刚先生在一次演讲时这样开篇:“当我看到底层人民生活的时候,有一种感触,我认为我今天能坐在这里讲话,能跟各位见面,能够安全的坐在这个地方,是一种侥幸,不是一个很必然的结果,而是很偶然的。”
《天涯》在“读者来书”发表一篇文章:“一切在苦难中的底层,他们的话语、情感都应该得到疏通、表达、形成底层自身真实、质朴的话语空间……但面对他们这个完全无声的世界,我们的经验一片空白。这么大的社会盲区,这么深的社会阻隔,我们竟然生活的如此从容,心安理得、熟视无睹,这是多么的危险啊!” 这位生活在底层的作者说,“时事仍如坚冰,虽必将融化,却总也打不通它的入口。”
一位叫“烟水一抹”的作者在“乡草文学”网站上所说的那样:每个人都会在某一个时刻开始寂寞,他都会在寂寞的时候发出一些奇异的语言,或者说动作……我一直都在寂寞,只是无力改变……于是,我需要说话……贫穷,困顿,寂寞,不安全感,想“说话”的欲望,无力改变又很想改变的现实生活……凡此种种,表面平常而内心丰富的草根人开始希望拥有自己的话语权。
高层的“道德优越感从何而来”从何而来?
面对这个世界,人们啊,你应该忏悔!
草根文化就是在这样一种状态下,以自娱自乐的方式,断断续续地传延。在广东普宁市泥沟村,是一个古村落。这里的打英歌,就是从中原传入的古老的民间舞蹈。
身着窄袖连排布纽扣义和团服装的孩子们,奔跑得像一匹匹野骏马。个个彩布包头,两手各握一条一尺长短的木槌,用各种姿式将两槌相击,金鸡独立――“梆”!双龙摆尾――“梆”!八卦螺旋――“梆”!落地梅花――“梆” ……每击打一次,指间的木槌就快速旋转,这称为槌花。生于民间,长于民间,没有经过主流意识的疏导和规范,没有经过文化精英的加工改造,充满着乡土气息,涵蕴着丰富的生活共识。
泥沟村英歌舞的传承人是民间优秀艺术家张伯琪,他英歌打得好,还创造了许多招极凶险的动作套路。他赤裸双足打英歌:双腿一交,立马跌坐下去,这招叫观音坐莲;又平地一跃,跳起一米五高,这招叫雄鹰冲天———根本无法相信这是花甲老人。他的孙子叫张楠,4岁,英歌打得很有节奏感。这里的孩子从小就经得起摔打,难怪到处是赤足少年。打英歌,是孩子们的乡土课程,学前班、小学、中学都开课。华侨小学每个星期有一节,遇到民俗节庆英歌队就集中训练。尤其是过年前,村里到处都是“梆梆梆”,孩子们边走边练习,绝对比读书更令他们开心。
张伯琪的行为,在许多城里人的眼里是怪异的,他们很可能把他的举止看作“跳大神”,划归封建迷信一类。
跳着,张伯琪的行为向人们伸张着什么,他尽可以收敛一点,他应该能感受到那些上层人士的鄙夷眼神。可是,他还是在跳着,也许,他在宣告一种声音,一个已经嘶哑得难以听见的声音。
这个声音是草根生命的脉搏律动。 (字数4374)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