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微暗的火(外一篇)
2021-12-29叙事散文叶梓
微暗的火(外一篇)叶梓美国作家纳博科夫有一篇著名的小说,叫《微暗的火》,几年前看过,觉着好,但一直没弄明白,为什么要给这样一则故事起一个如此诗意而虚幻的标题呢?也许,大师级的人物自有深意吧,甚至肯定。但是,微暗的火,给我的印象首先是一份温情……
微暗的火
(外一篇) 叶梓 美国作家纳博科夫有一篇著名的小说,叫《微暗的火》,几年前看过,觉着好,但一直没弄明白,为什么要给这样一则故事起一个如此诗意而虚幻的标题呢?也许,大师级的人物自有深意吧,甚至肯定。但是,微暗的火,给我的印象首先是一份温情,因为它总能让人想到,在一间土质或者木质的小房子里,火不大,不慌不忙不急不慢地亮着,多好。 当然,我对它还有其它的理解。比如,我把自己收藏着的几件家乡的物什,总是恰当不恰当地比喻成我日常生活里一团微暗的火! 它们,在我狭小的书房里,亮着,照亮我的居室,照亮我的内心,也照亮了一段通往记忆的路。它们微不足道,但我视若珍珠;它们平平淡淡,我却珍爱有加。它们,被我小心翼翼地摆放在书橱一排排书的前面,一打开书橱,就能进入我的视野。 现在,就让我说出它们吧—— 水烟锅。家乡有抽水烟的风俗。实则,这是一种平民的烟。贫穷拮据的生活不容许他们像有钱人那样,买一包纸纸烟抽,那样,实在是太费钱了。于是,他们抽水烟和旱烟。这是两种极便宜的烟。中年人抽水烟者多,老年人抽旱烟着多。抽水烟,得先有个水烟锅。水烟锅,父亲不吸烟,所以没有,祖父和两位叔叔都有。水烟锅的样子比较别致,猛看,像一只伸长脖子打鸣的公鸡。鸡头是吸烟的嘴,里面装水,一吸,“咕咕——咕咕咕”地响。小时候,我曾偷偷地学着抽过水烟,极呛。他们吸的水烟是一片片买来的,买回来后,喷上一些水,就不干了,然后掰开,装进烟匣子里,吸时,手伸进去,捏一撮。祖父的动作是极熟练的。已经高寿八十的他,眼睛不好了,但还是能准确无误熟练有余地抽上一锅。但已经很少抽了,因为改抽旱烟。他的那把水烟锅,也就到了我书房里。铜质,精致。听祖父说,是民国年间所制。 石臼。这个被我们乡下人常常叫做碴窝的东西,当它进入我的书房时,是受了些委屈和周折的。妻子始终不愿意,说我像一个收破烂的。但我实在是太喜欢它了。我迷恋它石头的身体上散发出的一种庄稼气息,那么浓烈,那么深重。当妻子最终妥协于我的时候,它也就理直气壮地到达了我六楼的居室,成为一个家中的一员,在书房不起眼的一隅,站着,像个沉默少言的人。时间长了,我不会忘记用水洗一洗。人靠粮食石靠水,这是母亲掉在嘴边的一句话。所以,不为别的,仅仅为了怀念母亲,我常常也这么做。更何况,这个石臼,陪伴母亲度过了她苦难的三十年光阴。如今,它陪伴着我,仿佛一种继续。 木质冥票刻板。对于亡灵的祭念,在家乡,冥票是必不可少的。它和一炷香、几张黄票联合起来,才能准确而深刻地传达出人们内心里的无限思念。而木质冥票刻板的出现,就诞生在死亡的废墟之上,其制作原理,也根源于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这种在我的家乡俗称印板子的事物,能够让我感动于其间所弥漫着的对另一个世界的深深怀念。所以,当我的母亲和父亲转身离去之后,每次去坟头之前,我不愿走进纸货店轻而易举地买回它们,而是在家里,用我收藏着的印板子,为我的双亲不厌其烦地一张张地印制冥票。据家乡人说,这是一种行孝,而我所看重的是,想让九泉之下的父母亲,能够领回一份来自人间的温情。 ……
——哦,这些不起眼的物什,在祖国西北大地的贫寒人家随处可见的物什,在经历了种种际遇后,回到了我的书房。虽然让我狭小的书房更加逼仄了,甚至有了一份凌乱,但它们的确像一团火,像一团微暗的火,让我真真实实地触摸到了一些人、一些事、一段温暖的岁月,也让我在这个孤单苍凉的人世,领回一份只属于爱与美的礼物。
马灯记 小时候,家贫,所以吃过不少苦,放羊割草喂猪的活,都干过。当然,也养过牲口。那是一匹白色夹杂着黑色斑点的马。俗话说,人无外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马是要吃夜草的,就像现在有一批专门要晚吃宵夜的人一样。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的老家鲜有电灯,几乎家家都是煤油灯盏。可夜半时分给马喂草,却是一门必修课。因为谁都想把自己家里的马喂得肥些壮实些。乡村的夜晚,如果碰上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还好办,借着月色就能顺顺当当地走进马棚。可是没有月亮的夜晚,那黑,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是黑得世界上像是只剩下世界的那种黑——这样的夜晚,给马喂草,怎么办? 马灯嘛! 一个称职的马夫,几乎每天晚上在上炕睡觉前会准备好马灯的。半夜起来,如果夜色漆漆,就可以点亮马灯,一手提马灯,一手捏一把镰,蹑手蹑脚地前往马厩了——这其实也是我少年时代里最普通不过的一个又一个夜晚。日月不居,好多年过去了,我早已离开了老家杨家岘,在一座城市里开始了灯红酒绿的生活。显然,那盏我不知多少次抚摸过的青铜马灯,离我越来越远了。可我也常常能够想起那些场景。一次,读199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爱尔兰诗人希尼的受奖演说辞时,看到了他叙述自己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在一个叫德里郡的小镇子里的乡村经历时,其中,有一些夜晚,总能听到“从一间卧室隔壁的马厩里传来的马的声响,混合着大人们从另一面墙隔壁的厨房里传来的谈话声”。我迷恋这样的场景,我也是多么熟悉它们啊。这些话,像一双手,打开了我记忆的门——我不知道远在爱尔兰的人用不用马灯,但正是希尼的话让我突然萌生了收藏马灯的念头。 其实,踏上收藏马灯的旅途,就像是在时间之河里捡拾记忆的碎片一样。 可是,此后的一次回乡经历,几乎彻底粹碎了我的梦想。杨家岘虽偏僻落后,但也通电数年了,家家有电灯,屋屋也有灯,而且,村子里还养牲口的人家,几近于零,不过这已是另外一个话题了。整个村子,很难找到一盏马灯了。问了不少人,都说早都不知扔到什么地方了,何况我还想在叔父家找回我曾经用过的那一盏呢!
于是,两位叔父,还有姑夫,都在替我四处打听,看谁家还有留下来的马灯。 如同一段段往事总能在记忆的某个角落找到它的影子一样,总有一些人,还是把马灯束之高阁,高高地挂在房间的一角。我就见过一户这样的人家。有一次,在陇南康县阳坝镇采风,在一个不知名的村子里闲逛,进了一户人家,就见到了一盏马灯,完好无缺地挂在屋檐下。主人是个细心认真的人,马灯的底座,还用一层厚厚的旧报纸包得严严实实。一问才知,这是家传的,所以留了下来。稍后,主人知道我收藏马灯的经历后,当即决定要送给我。我有些不好意思,但最终还是接纳了,如同接纳了一颗慈善的心。 临出门,执意给老人五十元钱。他不肯接,在我的再三劝说下,才接住,还说:“我知道,这样你就心安了。” 心安,这是多好的一个词呀!我想,沧桑老者是位有着博大佛心的人,他能慷慨地把祖先留下的传世之物送给一位陌生人的掌心,他的心,有多么辽阔呀。而我,面对这盏马灯的抵达,也如同接受了一次佛的洗礼。 至今,我已收藏了四盏马灯,都挂在我的书房里,整整齐齐的。虽然破旧了些,和我的新居不大和谐,甚至说这样的收藏实在是有点小儿科,但我觉着,它和那一排排散发着淡淡书香的卷册比邻而居,十分恰当,像是珠联璧合,也像是一段被定格下来的往事,因为每天当我不经意看见它时,至少,能让人回想起那段曾经微苦而现在略略发甜的少年生活。
(外一篇) 叶梓 美国作家纳博科夫有一篇著名的小说,叫《微暗的火》,几年前看过,觉着好,但一直没弄明白,为什么要给这样一则故事起一个如此诗意而虚幻的标题呢?也许,大师级的人物自有深意吧,甚至肯定。但是,微暗的火,给我的印象首先是一份温情,因为它总能让人想到,在一间土质或者木质的小房子里,火不大,不慌不忙不急不慢地亮着,多好。 当然,我对它还有其它的理解。比如,我把自己收藏着的几件家乡的物什,总是恰当不恰当地比喻成我日常生活里一团微暗的火! 它们,在我狭小的书房里,亮着,照亮我的居室,照亮我的内心,也照亮了一段通往记忆的路。它们微不足道,但我视若珍珠;它们平平淡淡,我却珍爱有加。它们,被我小心翼翼地摆放在书橱一排排书的前面,一打开书橱,就能进入我的视野。 现在,就让我说出它们吧—— 水烟锅。家乡有抽水烟的风俗。实则,这是一种平民的烟。贫穷拮据的生活不容许他们像有钱人那样,买一包纸纸烟抽,那样,实在是太费钱了。于是,他们抽水烟和旱烟。这是两种极便宜的烟。中年人抽水烟者多,老年人抽旱烟着多。抽水烟,得先有个水烟锅。水烟锅,父亲不吸烟,所以没有,祖父和两位叔叔都有。水烟锅的样子比较别致,猛看,像一只伸长脖子打鸣的公鸡。鸡头是吸烟的嘴,里面装水,一吸,“咕咕——咕咕咕”地响。小时候,我曾偷偷地学着抽过水烟,极呛。他们吸的水烟是一片片买来的,买回来后,喷上一些水,就不干了,然后掰开,装进烟匣子里,吸时,手伸进去,捏一撮。祖父的动作是极熟练的。已经高寿八十的他,眼睛不好了,但还是能准确无误熟练有余地抽上一锅。但已经很少抽了,因为改抽旱烟。他的那把水烟锅,也就到了我书房里。铜质,精致。听祖父说,是民国年间所制。 石臼。这个被我们乡下人常常叫做碴窝的东西,当它进入我的书房时,是受了些委屈和周折的。妻子始终不愿意,说我像一个收破烂的。但我实在是太喜欢它了。我迷恋它石头的身体上散发出的一种庄稼气息,那么浓烈,那么深重。当妻子最终妥协于我的时候,它也就理直气壮地到达了我六楼的居室,成为一个家中的一员,在书房不起眼的一隅,站着,像个沉默少言的人。时间长了,我不会忘记用水洗一洗。人靠粮食石靠水,这是母亲掉在嘴边的一句话。所以,不为别的,仅仅为了怀念母亲,我常常也这么做。更何况,这个石臼,陪伴母亲度过了她苦难的三十年光阴。如今,它陪伴着我,仿佛一种继续。 木质冥票刻板。对于亡灵的祭念,在家乡,冥票是必不可少的。它和一炷香、几张黄票联合起来,才能准确而深刻地传达出人们内心里的无限思念。而木质冥票刻板的出现,就诞生在死亡的废墟之上,其制作原理,也根源于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这种在我的家乡俗称印板子的事物,能够让我感动于其间所弥漫着的对另一个世界的深深怀念。所以,当我的母亲和父亲转身离去之后,每次去坟头之前,我不愿走进纸货店轻而易举地买回它们,而是在家里,用我收藏着的印板子,为我的双亲不厌其烦地一张张地印制冥票。据家乡人说,这是一种行孝,而我所看重的是,想让九泉之下的父母亲,能够领回一份来自人间的温情。 ……
——哦,这些不起眼的物什,在祖国西北大地的贫寒人家随处可见的物什,在经历了种种际遇后,回到了我的书房。虽然让我狭小的书房更加逼仄了,甚至有了一份凌乱,但它们的确像一团火,像一团微暗的火,让我真真实实地触摸到了一些人、一些事、一段温暖的岁月,也让我在这个孤单苍凉的人世,领回一份只属于爱与美的礼物。
马灯记 小时候,家贫,所以吃过不少苦,放羊割草喂猪的活,都干过。当然,也养过牲口。那是一匹白色夹杂着黑色斑点的马。俗话说,人无外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马是要吃夜草的,就像现在有一批专门要晚吃宵夜的人一样。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的老家鲜有电灯,几乎家家都是煤油灯盏。可夜半时分给马喂草,却是一门必修课。因为谁都想把自己家里的马喂得肥些壮实些。乡村的夜晚,如果碰上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还好办,借着月色就能顺顺当当地走进马棚。可是没有月亮的夜晚,那黑,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是黑得世界上像是只剩下世界的那种黑——这样的夜晚,给马喂草,怎么办? 马灯嘛! 一个称职的马夫,几乎每天晚上在上炕睡觉前会准备好马灯的。半夜起来,如果夜色漆漆,就可以点亮马灯,一手提马灯,一手捏一把镰,蹑手蹑脚地前往马厩了——这其实也是我少年时代里最普通不过的一个又一个夜晚。日月不居,好多年过去了,我早已离开了老家杨家岘,在一座城市里开始了灯红酒绿的生活。显然,那盏我不知多少次抚摸过的青铜马灯,离我越来越远了。可我也常常能够想起那些场景。一次,读199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爱尔兰诗人希尼的受奖演说辞时,看到了他叙述自己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在一个叫德里郡的小镇子里的乡村经历时,其中,有一些夜晚,总能听到“从一间卧室隔壁的马厩里传来的马的声响,混合着大人们从另一面墙隔壁的厨房里传来的谈话声”。我迷恋这样的场景,我也是多么熟悉它们啊。这些话,像一双手,打开了我记忆的门——我不知道远在爱尔兰的人用不用马灯,但正是希尼的话让我突然萌生了收藏马灯的念头。 其实,踏上收藏马灯的旅途,就像是在时间之河里捡拾记忆的碎片一样。 可是,此后的一次回乡经历,几乎彻底粹碎了我的梦想。杨家岘虽偏僻落后,但也通电数年了,家家有电灯,屋屋也有灯,而且,村子里还养牲口的人家,几近于零,不过这已是另外一个话题了。整个村子,很难找到一盏马灯了。问了不少人,都说早都不知扔到什么地方了,何况我还想在叔父家找回我曾经用过的那一盏呢!
于是,两位叔父,还有姑夫,都在替我四处打听,看谁家还有留下来的马灯。 如同一段段往事总能在记忆的某个角落找到它的影子一样,总有一些人,还是把马灯束之高阁,高高地挂在房间的一角。我就见过一户这样的人家。有一次,在陇南康县阳坝镇采风,在一个不知名的村子里闲逛,进了一户人家,就见到了一盏马灯,完好无缺地挂在屋檐下。主人是个细心认真的人,马灯的底座,还用一层厚厚的旧报纸包得严严实实。一问才知,这是家传的,所以留了下来。稍后,主人知道我收藏马灯的经历后,当即决定要送给我。我有些不好意思,但最终还是接纳了,如同接纳了一颗慈善的心。 临出门,执意给老人五十元钱。他不肯接,在我的再三劝说下,才接住,还说:“我知道,这样你就心安了。” 心安,这是多好的一个词呀!我想,沧桑老者是位有着博大佛心的人,他能慷慨地把祖先留下的传世之物送给一位陌生人的掌心,他的心,有多么辽阔呀。而我,面对这盏马灯的抵达,也如同接受了一次佛的洗礼。 至今,我已收藏了四盏马灯,都挂在我的书房里,整整齐齐的。虽然破旧了些,和我的新居不大和谐,甚至说这样的收藏实在是有点小儿科,但我觉着,它和那一排排散发着淡淡书香的卷册比邻而居,十分恰当,像是珠联璧合,也像是一段被定格下来的往事,因为每天当我不经意看见它时,至少,能让人回想起那段曾经微苦而现在略略发甜的少年生活。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