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渐行渐远的家畜们(修改稿)

2021-12-29叙事散文于文华
渐行渐远的家畜们(散文)[修改稿)家畜是乡村生活的一部分,就像那棵老的不能再老的大槐树,就像那条已经不再流淌河水的干枯河床,就像那些飘来飘去袅袅绕绕的炊烟,就像那些围绕家园和院落的土地,就像那些以土地为安身立命的乡亲们。有了家畜的欢腾鸣叫,……
   渐行渐远的家畜们(散文)
    [修改稿)
  家畜是乡村生活的一部分,就像那棵老的不能再老的大槐树,就像那条已经不再流淌河水的干枯河床,就像那些飘来飘去袅袅绕绕的炊烟,就像那些围绕家园和院落的土地,就像那些以土地为安身立命的乡亲们。有了家畜的欢腾鸣叫,才有了乡村的生机勃勃;有了家畜的繁衍生息,才有了生命的生生不息;有了家畜的装点陪衬,乡村才显得富于活力和动感;有了家畜的兴旺发达,才有了庄户人日子的美满红火。
   记忆中过春节贴春联时,必定要给家里的猪舍、牛圈、狗棚处贴上“六畜兴旺”的字样,寓意家族人丁兴旺、吉祥美好。正月初一太阳刚刚露脸时,家乡必定要搞一个隆重而喜庆的“出行”仪式,各家各户有人端着“盘”(蒸好的馒头,作为供品),有人牵着自家的牛、羊、马、驴、骡子等家畜,按照村里老人制定的吉利方位,上香、鸣炮、祈祷。小时不懂乡村文化,以为是封建迷信,愚不可耐,现在方知是古人延续下来的一种对动物的崇拜、对神灵的景仰、对天地的感激。
  我的母亲不会喂养其它的家畜,一辈子只喜好和会喂养一种动物——猪,牛与马那些大牲口,小户人家想都不敢想,既费草料又化人力还须精料喂。羊倒是养了几茬,亲戚们给我们家送过几只小羊羔,未及养大,都先后夭折,辜负了他们的一番美意,只有猪年年养,年年都有收获,未曾有半点闪失,猪们基本上修得正果,都奔赴西天而去。
   记忆中的乡年,总是那么浓深地充溢着淳朴甜美的气息。灰色的村落,稀疏的枝丫,土黄的房屋,安静从容的村民,都掩藏不住对年热切的盼望,而杀猪则是农家过年前的必备内容。脑海里深深烙刻着那年正月初三老母猪生小猪的事,母亲陪家里的“大功臣”与“小银行”一同过年的情景,如一幅油画般那样执拗地嵌如我记忆的心坎上,至今想来还历历在目,宛若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初二的早上娘叫爹领着我们几个分头去看望外爷、舅舅和姑妈,她说看迹象母猪快要生了,得好好守着,不能有半点闪失。爹知道娘一辈子疼爱的除了儿女,就是家里的财富——那头老母猪了。初三的下午天阴了,我们几个也在爹的带领下浩浩荡荡的回到了家——爹也极想知道我们家的猪生了没有?生了几个?(电影《高加林》中导演安排了高加林与农村出生的刘巧珍见面的一段对话,颇能令人深思。当刘喜滋滋地向高标功似的夸耀说老母猪生了几头小猪时,心不在焉的高猛然意识到城市和农村的巨大差别。其实,猪能多生几头小猪,和农民家的生活质量高低有极大的联系。)眼见身体笨重的老母猪一个劲地哄着麦草,还用笨拙的嘴不厌其烦地一趟趟地往它的住处叼柴草——它是给即将出生的小宝宝准备一个舒适、温暖的家。此情此景好象是告诉经验丰富的母亲,猪的产崽绝对不会超过今夜。视猪比自个儿还金贵的娘忙忙让我们几个抱了些干净、绵软的麦草,将母猪的“家”弄的暖暖和和。西北风一股股地吹来,天上有黑云翻卷着,极像要下雪的样子。母亲还不放心,又让爹把小房门的棉门帘拿来,挂在猪圈门上。
 天空果真在擦黑时飘下朵朵雪花来,娘隔一会儿就往猪圈里巴望一阵。母猪全身紧缩,两眼紧闭,她忙忙让爹把家里人唯一的取暖工具——一个小火炉加在猪圈里。末了,母亲还不放心,干脆点了盏煤油灯,披了件厚厚的旧棉衣,像侍侯孕妇一般等候着老母猪产崽,而把爹和我们几个撵到烫烫的炕上睡觉。不一时我们便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不知何时天亮了。我们被一阵“唰唰”的扫雪声惊醒后,门外早已下了厚厚的一场雪。通往猪圈的小路已被父亲扫的干干净净,此刻他正站在房顶上,两臂生风,虎虎有力地扫积雪,兄妹几个疾步跑到梦里欢笑的地方,数到底有多少头小猪——满满一大堆,这儿那儿都是哄着老母猪拼命咂奶的小猪,数了几遍,我们都未数清究竟有多少头小猪。“13头”,母亲自豪地回答了我们,“哎呀,这么一大堆,母猪是怎么生出来的?”母亲笑了笑,“怎么生的,母猪的屁股一努,生下一个衣胞,不一时就会从衣胞里钻出一头小猪来。一会儿一个,一会儿一个,我想喊你们,见你们睡的正香,又怕母猪不小心压死一个,就一直陪着它们熬到了天亮”。现在想来普通而随意的猪的确全身是宝,难怪农民那么喜爱养猪。猪身上的哪一样东西,从头到脚、从心到肺、从肠到肚,一样不剩的化为了人们口腹之中的美食;有哪一样动物像猪一样年年日日月月装点着人们的生活。而且,从大雪纷纷东北的“猪肉炖粉条”到秀丽南国的“东坡肉”,有哪一家的筵席上能离开住猪肉的点缀和烘托。
   梁实秋先生说人在家里的生活比在什么地方都更像一头猪。猪的安逸、实在,不慕奢华,不喜热闹,极像朴质而憨厚的乡下人;猪的不挑肥拣瘦,穷也罢富也罢,都会随遇而安——只要你按时弄些吃食它便可心安理得的生活下去,讲究简简单单,是否会对时下患得患失的人们有所启示呢?
  前几年的猪价大跌,辛辛苦苦养一头肥猪,不够饲料钱,严重挫伤了农民养猪的积极性,结果导致全国猪肉价格大幅攀升,居高不下。现在我每次去乡下,都要看一看他们的猪舍,以为只要农民养猪多了,就可以缓和猪肉价格。但人们说小猪崽太贵,买不起。饲料价格又一时难以降下来,人们养猪无利可图,农村大规模养猪尚待时日。原现人们养猪不仅是为了赚几个钱,更多的是为了给庄稼积肥。现在新一代农民普遍选用化肥,农家肥费时费力不划算。往年腊月里农村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的胜景,已成为昨日黄花,但丑陋而懒惰的猪是不大会消失的,因为中国人的生活离不开猪肉的营养与滋补。
  相对而言,狗和骡及马的命运就有些岌岌可危。狗是农人看家护院的好助手,昔日的农村几乎家家都养。童年的乡村是牛羊欢腾,鸡鸣狗吠,是家畜与人们和谐相处、生动鲜活的图景。七、八岁时我舅爷家养了头大肥狗,高大威猛,叫人不敢走近他们家。但亲戚家又不得不走动。我发现,第二次去他们家,那狗虽叫唤,但声音里少了些许咆哮的意外。它扑上来像人一样直立起来,一个劲用鼻子闻来闻去,惊吓的我战战兢兢,直往舅奶奶怀里钻。舅奶说不要害怕,它在认你,下次就不会大呼小叫了。果真以后去他们家,一看见是我,那狗立时亲热地摇着尾巴,还扑上来撕扯着我的衣袖,好像是欢迎我的走访,叫人知道狗同人性。记得我们家养过一只黑色的狗,常常跟随在我的屁股后面,是我最忠实的保镖,夏天跟随父亲看麦子,和我到生产队的地里偷青、摸西瓜。后来黑狗老了,父亲找了条绳子,拴在庄院的土墙上,吊起来,让我往狗的嘴里灌水,活活把它呛死了。肉被全家解了馋,狗皮却一直当作宝贝地用着,可以隔潮去暖,现在依然铺在我的床上。后来家里养过一头黄色的狗,机灵活泼,但经常和猪抢食吃,被父亲一榔头打死了。再后来我家好像没有怎么养狗,而各家养狗也成为了稀罕。人们的生活节奏随着社会的发展加快了,平和恬静的乡村岁月,狗被一天天地遗忘在村庄之外。农村狗日益减少了,城里的宠物狗反到多起来。
  记忆和梦幻中,有时自会不经意地闪现出童年的一幕幕场景: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这些半大不小的半劳力,在星期天尤其暑假,成了生产队放牲口的主要人手。队长一般派一个饲养员协助我们,三四个半大小子,从饲养场的牲口棚里驱赶出几十头牲畜——骡子和马一见开了大门,仿佛迫不及待、急不可耐的样子,一下子撒开蹄子就跑,全然不顾我们的吆喝。紧跟其后撒欢的是几头驴子,本来还盘算着要骑它们去放牲口,这下打了水瓢(回来时一般会如愿以偿地骑驴而归),唯有那些老成持重、慢条斯理的牛们,保持着一贯的绅士风度和高压气质,慢吞吞不慌不忙地走向野外,走向天然“草场”。
  天蓝蓝的,蓝的叫人心痒痒的,真想跳起来摸一把;柔风轻轻地吹着,那么柔美、那么纾缓,吹得小小人儿神清气爽、空灵澄净。北部沙漠边缘,长了大片大片的杂草,有水蓬、灰条、曲曲菜和一尺多高的青草。马和骡子性子急躁,像极了调皮的我们,边玩边吃。有一匹灰色的老马,像村子里满腹见识的老人,一口一口仔仔细细地啃吃着。我和小伙伴们都知道,马在生产队可不能忽视,它们可以拉田、播种、驮东西、运输粮食,而且队里的新娘都是年轻漂亮的枣红马驮来的。在电影中的骑兵多么威武、多么厉害,幸亏有威风凛凛的战马。少数民族的进攻中原,忽必烈的威震世界,还不是一半凭那些马的功劳。灰老马可是我们队里的重要角色,每逢队里拉田(无论麦子、豆子、谷子和糜子),那辆铁轱辘大车,装的像小山似的,老马就驾在车辕里,外面套着两匹骡马。颤巍巍的庞然大物被它们拉到麦场上,再由或马或驴或牛组成的磙子队打碾完毕。可惜的是那匹老马后来实在太老了,无法驾辕。闲置了一年多,队长请示公社和大队两级,才在一个静静的黄昏,找了个屠户宰杀了它。那天下午家家户户都按人头分到了几斤老马肉,对一年四季除了春节才吃肉的乡村,无疑是一大福音,人们兴高采烈地把肉甚至连骨头带血都分的一干二净,队里只留下了那张马匹却不得而知。据说养马最初是为了食肉,殷代曾用马作祭品。战国时中原各国为了对付北方骑马民族,纷纷改战车为骑兵,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即其显例。甘肃的山丹是国家的军马养殖基地,但随着军队中骑兵军种的退出历史舞台,马只会越来越少。武威因出土了“铜奔马”(郭沫若先生誉为天马)而扬名天下,但现在马的踪迹是一日不比一日。在乡村,农业机械化的加快,农民的日益富裕,马的运输、拉东西、播种的功能几乎荡然无存(可能除了旅游和拍摄电影电视),马逐渐淡化出人们的视野。
   马和骡子嘴巴急匆匆地抢掠似地啃吃,它们吃到的是最鲜嫩的草。驴子和牛吃草时一般是一坨一坨向前推移,它们吃到嘴的虽则是那些已经被马和骡啃吃过一嘴的草,但依然津津有味、兴趣盎然地咀嚼着。后来实行承包责任制时,生产队的牲畜都作价处理。我们家没有多少现钱,只买了头老驴——可以播种、驮水、运输,可以拉着石磨推磨,甚至可以找个伴儿犁地。多么好!只是那断时间可苦了我,早上起来得铲上半背篼的青草,下午放学后,书包一摔,就须骑上嗷嗷待哺的它去放牧。星期天早早爬起来,脸都不用洗,就喊上几个玩伴,骑上它们四处找草吃。我们像电影里的骑兵队伍,使劲打着驴屁股,要它们一个劲骠起来。那次下一个大土坡时,小“骑兵们”再次吆马驰骋时,我一个趔趄摔下来,右胳膊被利利地摔断,害的我疼痛了好多天。再后来,我们家的老驴宰杀后,骨头被奶奶晒干,全家吃了整整一个冬天的“美味佳肴”。我们家在老驴宰杀后,又陆续换过几头驴。前几年,我父亲找我借钱,说要干什么买卖。我没有理会,心想:你直接要就成了,何必拐弯抹角地借。再说,父亲向儿子借钱,能主动还吗?父亲气得破口大骂,说谁都可以向你借钱,也三百五百地借了,就我你这样?我没有说什么,也没有辩解。只给了他老人家二百元,让他先回去,以后再说。谁知我父亲把家里唯一值钱的家畜——那头驴拉到大街上的农贸市场,卖了八百元钱,领着母亲去了兰州卖菜,呆了两年血本全亏,才由我把父母接回老家。

   散文家周同宾先生在他的《骡马、牛驴及其他》一文中,以真切的笔触,赞美了那些和庄院、田野、农民相互厮守的骡马、牛驴,尤其说“牛驴都吃苦耐劳,一如吃苦耐劳的庄稼人。驴的形象本身就带有乡土味、人情味,就让人切切地依恋祖辈开辟的家园。驴在,乡亲们就都在。有驴,就意味着有饭吃。有驴,苦日子也有温馨。村头拴了头驴,风景就活了。土路上走头驴,田野就生动了。驴的引吭长鸣,高亢,粗狂,和广袤的平原,寥廓的天空,庄稼人的简朴生活,千古不变的农家岁月,相当吻合。”现在的农民置办下摩托车、三轮车、四轮车,才是值得夸耀的东西,至于镟根机、播种机、收割机……更是争先恐后地比着购置,昔日驴的欢腾嘶鸣已成为历史。
   牛在远古时代被用作祭祀的牺牲。老子去函谷关,乘坐的座骑就是牛车,汉代以后开始用牛耕作,以后“二牛抬杠”成为我国南北普遍采用的生产方式。播种可以用牛,也可以使唤骡马,但在过去犁地必须得牛!(没有拖拉机的时代)因为牛的力气持久,有后劲,不像骡马急躁,不大会使用力气。生产队所有的地块,在收割后要一块不剩地犁完,失去坚韧不拔的牛的勤快耕耘,怕不会在大冬天及时犁净。现在在乡里,人们养育的都是肉牛和奶牛。而且奶牛一般仅仅养在城郊地带,方便和利于销售,如果去乡村,可以看见牛的身影,但大多被静静地拴在槽头圈养。这些生物与人亲近惯了,不会使人产生敬畏的感觉,只是和谐亲切自然。有时看着它们就温暖、就幸福,如同晒着午后的阳光一样,心里踏踏实实。
羊在乡村一直陪伴着农民,无论贫穷亦或富裕。其肉食和毛皮是古代草原人民生活衣食的主要保障。远古最高规格的牺牲和祭祀是“三牲”——即牛头、羊头、鸡头。旧时供祭祀和宴会用的羊牲,一般都经过催肥,称为“栈羊”。 “六畜”中现在乡村最活跃、最欢迎的恐怕就是羊了,它吃的不多,成本不高,好伺候,不像马、骡子和驴须时时照料,(有的大牲口还须精饲料)羊随时添些草料即可,一年下来收入可观。现在有些人家养一种小尾寒羊,一胎产至少两只小羊,一年产几次,且细腻鲜嫩的羊羔肉颇受城里人青睐,养羊的人几乎是供不应求,乡村的小道上,经常可以看见回民捎的羊羔子,忙的不亦乐乎。
  乡下人起床很早,天不亮就可以听见家畜的声音,自然鸡狗相闻,接着就可以看到炊烟缭绕,新的一天就开始了。乡村里曾经威风十足的骡子,一天天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接着是马,接着是驴和牛。以后如果要看一眼昔日的这些家畜,恐怕就得到城里的动物园去看了。
   毋庸置疑的是,每一个生命都是高贵的,它的存在都有其必然的理由,这应该是崇拜与尊重生命的出发点。应当承认:我们的前辈和家畜浴血流汗,矢志拼搏,为农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中华文明的鼎盛和灿烂,离不开无数家畜的艰辛付出。但随着国家工业化、城镇化、科技化时代的到来,作为小农经济产物的家畜们不能不受到冲击和制约。如今人们需要为提高身体素质,补充营养的优质的肉、蛋、奶,而不再役使家畜进行生产劳动,一家一户分散饲养的家畜,很难满足日益扩张的市场需求。规模化养殖、科学化管理、公司化的批量生产,成为趋势和潮流,家畜只能在一些偏远山区生存,耕牛与马车,已经成为历史,被时代封存在积尘日厚的卷柜里。
-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