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水是上天赐给人间的密码(8290字)(修改稿)

2021-12-29经典散文
[db:简介]


       散文(2413字)
        月光是抵达心灵的通道

               文/李新文


      那会儿,一轮满月从东边升起,悄然把一个人和一个人的心绪照亮。月光一洒,缩短了天上人间的距离,也将岳州之野的南湖出落得格外亮爽,似有新生的感觉。
      无疑,月光是通往心灵的驿站,从古到今没啥分别。
      有别的是,那个秋夜,大诗人李白来了,他是拽着疲惫不堪的身子来的。料想,这个时间节点上,他钟爱的月光,准会把他饮酒吟哦的姿势和满腹的心事一一呈现出来,成为月色里的一部分。想必,此刻月光落满他一身,并沿着月光的路径能触摸到自己的灵魂。
      显然,这个湖是他生命中的必径,更是前行的通道。
      谁都晓得,李白遭遇的中唐并不尽人意——一场“安史之乱”,把他也卷入了是非之中,天宝十四年(755),他竟头脑发热,跟着永王李磷一起造反,与朝廷对抗。好在失败后,只在浔阳(如今的九江)下了大狱,不久,改为流放夜郎。
      那年秋天,不得不拖着疲惫的身子踏上流放之路。当他的一叶孤舟漂到岳州时,已接近黄昏。其时,落日的余晖,洒在他花白的头发和渐来渐稀的胡子上,像落满一层白霜。还有一阵紧似一阵的风,掀动那半新不旧的衣袍,呼呼啦啦的响声,像在掀动一幕幕往事和趺宕起伏的经历。显然,这是命里的一劫,是大劫。此时,他不再是先前“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的那个李白了,浑身多了一分“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茫然。
      好在那天傍晚,有在贬到岳州做官的老友贾至接待了他。那一刻,夕阳把一对久别重逢的老兄弟交集成一幅沧桑的图画,大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况味。贾至当然理解他此刻的心情,更清楚他酒杯一端,能马上吐出绝妙诗句的本领。恰恰,遭贬岭南的刑部侍郎李晔也来了。他乡遇故知,自然少不了要在岳州之野溜达一番,一吐心中的郁闷。
      时间,对李白来说不是问题,可以快,也可以慢。我不知他们是从哪个方向出发的,徒步,还是坐车?但偏居一隅的南湖(又叫灉湖)做梦也没想到会与诗仙李白等人不期而遇,只好赶快收起一抹薄烟,铺出满湖的清澈迎接他们的到来。李白也不怠慢,用施施而来的脚步丈量着时间,丈量着湖的心情。于是,人与湖,成了心灵的映照。此时此际,天地一派静穆,一轮满月儿从东方冉冉升起,它沿着自己的路径出发,自由自在地,一点一点地上升。起先,还只一丈来高,挂在不远处的树梢上,一副探头探脑的样子,仿佛知道此刻的世界已与太阳无关,完全彻底属于它的领地,也似乎明白太阳下的世界热烘烘的,人们在土地上劳作、走动或呼吸,一颗心乱糟糟的,只有月光营造出的气氛,才显得那么柔和、干净、清爽,没有一丝心理上的障碍。有人说,太阳只能照亮一个具体的日子,而月光能通向千千万万个夜晚。我不知这样的月光是否照亮过大禹治水的身影以及秦始皇南巡的船只?是否月光一照,他们的身影海市蜃楼般呈现出来。“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这话说得真好,想必月光是天地间最好的通道,会把人的目光、思绪和怀人的情愫带得很远,可谓心鹜八极、思接千载了。不一会,月儿渐渐升高,像个高悬着的银盘儿,亮得一尘不染,叫“高雅”、“圣洁”之类的词语也相形见绌,并且,毫无保留把它的光芒挥洒出来,首先还是一绺接着一绺,接着是一块挨着一块,到最后,连成一个巨大的整体。这么多的月光尽情洒落着,像下了一场月光雨。如果把它的声音翻录下来,肯定音色极美,堪称人间最动人的音乐。而看见的,却是月光的脚儿在临湖人家的瓦面上密密行走,在树枝上跳跃、攀援,在绿草间,湖面上、甚至随着风的节奏来回奔跑,把夜的心情弄得那么舒畅,恍若在还原一个纯净的世界。
      一转眼,浩大的月光将天宇下的湖泊照得一片通亮,也使得近处的湖滩、草木、岸石,远处的青山,山头的白云一览无遗。这一刹,长天、朗月、湖水、波光和人,全成了大自然中的意象,诗的意象。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除了静谧,便是开阔,还有开阔的心境。竖耳谛听,满耳朵尽是月光的泼洒,湖水的呓语,青山的呼吸,大地的脉动以及人的血液在汩汩奔涌。
       想必,这静穆的气氛,像天生地长,又像在时间里等待李白的到来。不用说,满湖的月光会把他的脚步和心情放得很慢,甚至与月色融为一体。我弄不清他是站在哪个方位来打量这一湖月色的,照理,应该站在一叶小舟上,这是他多年的习惯,也与月光贴得更近。但想象得出,他在逆旅中能遭遇一湖浩大的月色,无疑是一种生命的映照、洗涤与回归,乃至涅槃新生。月光一照,生命里的远与近、得与失、乐与忧、憧憬与幻灭等凡尘俗念一股脑儿尽洗如空。说不定,酒儿一喝,又在船头长啸三声,舞之蹈之了。否则,绝不会写出名传千古的诗作——“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那种潇洒出尘、物我两忘的气息刹地弥散开来,一下子,把一湖秋水覆盖了,也连通了天上人间的路。与其说那是上天赐给他的美景,不如说是从他内心深处照出的月光。我又想,他面对一湖绝美的景致,到底是在赊无边的月色去买酒呢,还是在还原一个返璞归真的自我?
       李白走了,带着他的月色隐入历史的幕后,但时间还活着,在打量夜夜升起的月光。湖的北岸耸了个亭子,叫“赊月亭”。也许是月光到达大湖的入口,又像一个瞭望湖光月色的最佳视角。“明月赊无价一脉青山一脉水,灉湖应有情也宜诗酒也宜仙。”,这对联不知出自何人之手?字里行间倒也写出了一番月光的味道和山水的韵致。曾有几回,趁着月圆之夜,我从郊外驱车而来,也学着诗仙李白的样子把身子一挺,酒杯一端,只想乘了酒兴向大湖赊点什么。此刻,月儿上来了,还是千余年前的那枚月亮,在静静挥洒着它的光辉,把我的面盘照得轮廓分明。恍惚间,我清楚看见天上挂着一个月亮,湖面浮着一个月亮,彼此之间,形成一种对视,或在传递着不可知的秘语。这种状态,就像每个人都隐藏着两个自己,白天是一个,晚上是一个,它们之间又在进行怎样的对话呢?我在亭子上朝大湖望了好久,不知哪一片月光属于李白,更不知哪一条水路是他行进的方向。
      四下里,只有月光漫天挥洒,在丈量着一个人和一个大湖之间的长度。
   散文(8290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