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厕或厕所革命
2021-12-29经典散文
[db:简介]
如厕或厕所革命
王清铭
人有三急,内急犹甚。小时候我们都懂得一个谜语:脚踏黄河两岸,手拿机密文件,前面机枪扫射,后面炮火连天。这一战在内外交困时,速战速决,战果辉煌。也有对联为证:来前百步紧,出后一身松。横批是:愉悦身心。
莆仙民间传说中有个阿凡提式的人物,绰号“小蘑菇”,他作弄为富不仁的财主有一套办法。一次,他对财主说,他找到一处拉屎特别舒服的地方,财主好奇,又刚好想如厕,就跟他去了。“小蘑菇”把他带上山,绕了一大圈,看他脸色青一阵黄一阵的,才随便指一个地方说这是屙屎宝地。财主憋得慌,问题突然解决,那种快意就不用多说了,所以就翘起大拇指称赞。
听说以前上海繁华的南京路厕所匮乏,路上某位步履蹒跚,脸色苍白,冷汗淋漓,然又昂首挺胸,装做若无其事的,其睥睨的余光一定在暗中搜索解除体内“警报”的地方。作家叶兆言还由此演绎出一部洋洋洒洒的中篇小说《关于厕所》,我就不赘述了。
中国城市化建设日新月异,但在十年前,我到一座陌生的城市,不是入乡问俗,也是先注意厕所所在。后来也摸索到一种方法,就是注意肯德基和麦当劳的位置。我一度认为,肯德基对中国最大的贡献不是洋口味的快餐,而是干净整洁的厕所和“洗手间”这种厕所的雅称。
厕所的重要性不言自明。有一副对联说得十分幽默:天下英雄豪杰到此俯首称臣;世间贞烈女子进来宽衣解裙。关山难越,失路之人还可登高望远栏杆拍遍,至于英雄气短,可能不因一文钱被难倒,而是区区一张草纸。进厕,宽衣解带、俯首称臣,其时也没有什么嶙峋风骨可敲响。颇有反讽意味的是这付对联的横批写着:天地正气。
少时生活在广阔天地,可以随处取材,对厕所的重要性不很在意。农村的厕所都很简陋,土里埋一个陶瓮,再围一圈篱笆或废弃的草席,一个厕所就落成了。冬天寒风凛冽夏天大雨滂沱,这些都没有什么。在陶瓮上蹲点,脚步不能趔趄,排泄的节奏也不能太急促,否则扑通一声,水花四溅,你得马上到河里搓澡。这里最适宜低吟浅唱,狂轰乱炸,受伤的只有你自己。
读中学时老师教《赤壁之战》,说到曹操八十万大军压境东吴君臣在战与和重大问题上持而未决,突然“权起更衣”。老师解释说:更衣,就是上厕所。我们哄堂大笑。我很奇怪古人为什么要用文绉绉的词语,直接写成如厕不更省事?老师说这是委婉说法,我们更纳闷:古人真是麻烦,管天管地,还管拉屎放屁!不过我们对厕所的认识加深了。
以后比较注意古人对厕所的描述。大家都知道“洛阳纸贵”的典故,对左思穷十年之功写出《三都赋》的状况不一定清楚。据《晋书•左思传》称:“(左思)构思十年,门庭藩溷,皆著笔纸,遇得一句,即便疏之。”这里提到的“藩溷”就是厕所,左思在写《三都赋》时,门、庭及厕所等地方都放上纸笔,一有所得便写下来。古人之勤奋可见一斑。大概藩溷里的卫生保持得不错,不需掩鼻,能腾出手来挥毫。不过有一个问题:按理说蹲点容易疲劳,延续时间不长,像现在某些下乡镀金的干部。况且写字也不方便。所以我揣摩,左思的藩溷里安设的应该是马桶之类的便器。宋代文豪欧阳修生平所作文章,多在三上(马上、枕上、厕上)。看来厕所不单纯具备排泄功能。
读大学时听著名文艺评论家南帆先生的讲座,其中他谈到的书籍分类印象颇深。他说大凡书可分为两类:桌上读的和厕上读的,他还说能够被带进厕所读的,一定是好书,最少是受读者欢迎的书。看来作家不要牛皮哄哄的,要看一看读者是否赐你挟书如厕的礼遇。李敖女儿在《我和李敖一起骂》书中写到一个细节:“爸爸的家里全都是书……甚至连他的厕所里都放上书架,放上他的书。”喜欢在厕所里读书的人看来为数不少。也有对联这么写:静坐觅诗句;放松听清泉。厕所里的清静倒是很适合读书的氛围。
小坐片刻,便会放松意念;清闲一会,即成造化神仙。厕所的原有功能在淡化,休闲色彩越来越浓。厕所的名称也逐渐雅化,从更衣室到洗手间再到女厕前悬挂的“化妆间”牌子,还有与国际接轨的“WC”指示牌,显示社会生活的进步。我们可以给前面的对联加上横批:此即桃源。
生活好的人家对厕所是比较讲究的。左思的厕所在当时可以算是星级的,因奇巧合理,还被时人冠以“溷轩”之名。五代时孟昶用珍贵的七宝装潢精致溺器,大概其造价跟现在某些贪官的豪华厕所差不多。现在的厕所设备高档化、装饰化,环境人性化、休闲化,这都是社会的进步。有人甚至说厕所是城市的“名片”,当年北京市为了办好奥运会,投资两亿多元增建和更新两千多个公厕。
在我老家,原先的堡垒式的露天厕所被简易厕所代替,大开方便之门,解决了村人的“后股之忧”。虽然里面多了老军医治病的花花绿绿的广告,社会的进步无庸置疑。
但我还是有隐忧。十年前看过一则报道,上海建造了350万元的星级豪厕,里面装置了化妆、淋浴、电视、音响、空调、沙发、地毯等设备,豪厕造价是普通公厕的10倍多。同样,在很多城市,污染空气的脏乱差公厕随处可见,仿佛城市美丽躯体上的疤痕。厕所的两极分化使我们不得不反问:厕所是做什么用的?2011年我去长春,火车站的厕所应在地下室吧,要下长长的台阶,灯光又很黯淡。更难忍受的是强烈的异味熏遍五脏六腑,怎么掩鼻也掩不住。走出来后,差点吐了。后来一说到长春,我就想起恶臭的厕所。六七年过去了,长春的厕所应该早就改造了吧。
不知道左思活到现在在豪华的厕所了还写不写《三都赋》?我倒很想光顾那金碧辉煌的豪厕,吹吹空调听听音响看看书本,只不知道羞涩的口囊是否能承受门票的压力?
哈佛大学遗传学家加利•拉夫昆认为,在延长人类寿命的诸多因素中,厕所是最大的变量,现代公共卫生设施使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了20年。因此,过去200年中,医学界的最大里程碑,既不是青霉素也不是避孕药,而是“卫生设备”。 我不是专家,对厕所仅局限于直观感受,上述结论是科学论证的结果,还是博眼球的故作惊人之语,我难以评判。但我敢断言,厕所在城市文明建设中早已从幕后走向前台,厕所也是城市特殊的窗口,是城市文化的另类标杆。
2015年4月1日,习近平对“厕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后来每年的4月1日被有关部门确定为中国“厕所革命”推进日。今年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我国“厕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他说:“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关乎民生的事情就是大事,希望城市建设补齐这个短板。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11月24日发言,题目很长,《坚持不懈推进“厕所革命” 真抓实干“推动旅游业大发展”》,发言稿也很长,六千多字。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的一句话:“‘厕所革命’仍然在路上,需要我们不断努力。”
闲话少说,一起共同努力吧。
王清铭
人有三急,内急犹甚。小时候我们都懂得一个谜语:脚踏黄河两岸,手拿机密文件,前面机枪扫射,后面炮火连天。这一战在内外交困时,速战速决,战果辉煌。也有对联为证:来前百步紧,出后一身松。横批是:愉悦身心。
莆仙民间传说中有个阿凡提式的人物,绰号“小蘑菇”,他作弄为富不仁的财主有一套办法。一次,他对财主说,他找到一处拉屎特别舒服的地方,财主好奇,又刚好想如厕,就跟他去了。“小蘑菇”把他带上山,绕了一大圈,看他脸色青一阵黄一阵的,才随便指一个地方说这是屙屎宝地。财主憋得慌,问题突然解决,那种快意就不用多说了,所以就翘起大拇指称赞。
听说以前上海繁华的南京路厕所匮乏,路上某位步履蹒跚,脸色苍白,冷汗淋漓,然又昂首挺胸,装做若无其事的,其睥睨的余光一定在暗中搜索解除体内“警报”的地方。作家叶兆言还由此演绎出一部洋洋洒洒的中篇小说《关于厕所》,我就不赘述了。
中国城市化建设日新月异,但在十年前,我到一座陌生的城市,不是入乡问俗,也是先注意厕所所在。后来也摸索到一种方法,就是注意肯德基和麦当劳的位置。我一度认为,肯德基对中国最大的贡献不是洋口味的快餐,而是干净整洁的厕所和“洗手间”这种厕所的雅称。
厕所的重要性不言自明。有一副对联说得十分幽默:天下英雄豪杰到此俯首称臣;世间贞烈女子进来宽衣解裙。关山难越,失路之人还可登高望远栏杆拍遍,至于英雄气短,可能不因一文钱被难倒,而是区区一张草纸。进厕,宽衣解带、俯首称臣,其时也没有什么嶙峋风骨可敲响。颇有反讽意味的是这付对联的横批写着:天地正气。
少时生活在广阔天地,可以随处取材,对厕所的重要性不很在意。农村的厕所都很简陋,土里埋一个陶瓮,再围一圈篱笆或废弃的草席,一个厕所就落成了。冬天寒风凛冽夏天大雨滂沱,这些都没有什么。在陶瓮上蹲点,脚步不能趔趄,排泄的节奏也不能太急促,否则扑通一声,水花四溅,你得马上到河里搓澡。这里最适宜低吟浅唱,狂轰乱炸,受伤的只有你自己。
读中学时老师教《赤壁之战》,说到曹操八十万大军压境东吴君臣在战与和重大问题上持而未决,突然“权起更衣”。老师解释说:更衣,就是上厕所。我们哄堂大笑。我很奇怪古人为什么要用文绉绉的词语,直接写成如厕不更省事?老师说这是委婉说法,我们更纳闷:古人真是麻烦,管天管地,还管拉屎放屁!不过我们对厕所的认识加深了。
以后比较注意古人对厕所的描述。大家都知道“洛阳纸贵”的典故,对左思穷十年之功写出《三都赋》的状况不一定清楚。据《晋书•左思传》称:“(左思)构思十年,门庭藩溷,皆著笔纸,遇得一句,即便疏之。”这里提到的“藩溷”就是厕所,左思在写《三都赋》时,门、庭及厕所等地方都放上纸笔,一有所得便写下来。古人之勤奋可见一斑。大概藩溷里的卫生保持得不错,不需掩鼻,能腾出手来挥毫。不过有一个问题:按理说蹲点容易疲劳,延续时间不长,像现在某些下乡镀金的干部。况且写字也不方便。所以我揣摩,左思的藩溷里安设的应该是马桶之类的便器。宋代文豪欧阳修生平所作文章,多在三上(马上、枕上、厕上)。看来厕所不单纯具备排泄功能。
读大学时听著名文艺评论家南帆先生的讲座,其中他谈到的书籍分类印象颇深。他说大凡书可分为两类:桌上读的和厕上读的,他还说能够被带进厕所读的,一定是好书,最少是受读者欢迎的书。看来作家不要牛皮哄哄的,要看一看读者是否赐你挟书如厕的礼遇。李敖女儿在《我和李敖一起骂》书中写到一个细节:“爸爸的家里全都是书……甚至连他的厕所里都放上书架,放上他的书。”喜欢在厕所里读书的人看来为数不少。也有对联这么写:静坐觅诗句;放松听清泉。厕所里的清静倒是很适合读书的氛围。
小坐片刻,便会放松意念;清闲一会,即成造化神仙。厕所的原有功能在淡化,休闲色彩越来越浓。厕所的名称也逐渐雅化,从更衣室到洗手间再到女厕前悬挂的“化妆间”牌子,还有与国际接轨的“WC”指示牌,显示社会生活的进步。我们可以给前面的对联加上横批:此即桃源。
生活好的人家对厕所是比较讲究的。左思的厕所在当时可以算是星级的,因奇巧合理,还被时人冠以“溷轩”之名。五代时孟昶用珍贵的七宝装潢精致溺器,大概其造价跟现在某些贪官的豪华厕所差不多。现在的厕所设备高档化、装饰化,环境人性化、休闲化,这都是社会的进步。有人甚至说厕所是城市的“名片”,当年北京市为了办好奥运会,投资两亿多元增建和更新两千多个公厕。
在我老家,原先的堡垒式的露天厕所被简易厕所代替,大开方便之门,解决了村人的“后股之忧”。虽然里面多了老军医治病的花花绿绿的广告,社会的进步无庸置疑。
但我还是有隐忧。十年前看过一则报道,上海建造了350万元的星级豪厕,里面装置了化妆、淋浴、电视、音响、空调、沙发、地毯等设备,豪厕造价是普通公厕的10倍多。同样,在很多城市,污染空气的脏乱差公厕随处可见,仿佛城市美丽躯体上的疤痕。厕所的两极分化使我们不得不反问:厕所是做什么用的?2011年我去长春,火车站的厕所应在地下室吧,要下长长的台阶,灯光又很黯淡。更难忍受的是强烈的异味熏遍五脏六腑,怎么掩鼻也掩不住。走出来后,差点吐了。后来一说到长春,我就想起恶臭的厕所。六七年过去了,长春的厕所应该早就改造了吧。
不知道左思活到现在在豪华的厕所了还写不写《三都赋》?我倒很想光顾那金碧辉煌的豪厕,吹吹空调听听音响看看书本,只不知道羞涩的口囊是否能承受门票的压力?
哈佛大学遗传学家加利•拉夫昆认为,在延长人类寿命的诸多因素中,厕所是最大的变量,现代公共卫生设施使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了20年。因此,过去200年中,医学界的最大里程碑,既不是青霉素也不是避孕药,而是“卫生设备”。 我不是专家,对厕所仅局限于直观感受,上述结论是科学论证的结果,还是博眼球的故作惊人之语,我难以评判。但我敢断言,厕所在城市文明建设中早已从幕后走向前台,厕所也是城市特殊的窗口,是城市文化的另类标杆。
2015年4月1日,习近平对“厕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后来每年的4月1日被有关部门确定为中国“厕所革命”推进日。今年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我国“厕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他说:“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关乎民生的事情就是大事,希望城市建设补齐这个短板。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11月24日发言,题目很长,《坚持不懈推进“厕所革命” 真抓实干“推动旅游业大发展”》,发言稿也很长,六千多字。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的一句话:“‘厕所革命’仍然在路上,需要我们不断努力。”
闲话少说,一起共同努力吧。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