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扯蟹足
2021-12-29经典散文
[db:简介]
用骨头当铠甲,执双戟于进退之中迎战一切来敌,不时摆显出耀武扬威的架势;甚至行走也另当别类,摆显出任性的特点。它炫耀自己非凡功力的目的,无非是想靠此装扮和霸道之气,来震慑、恐吓敢于挑战的对手,它就是令无数吃货为之倾倒的蟹子。歇后语:一群螃蟹过街——横行霸道。
鲁迅曾感叹说:“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
这不是拉大旗扯虎皮。蟹子的形象着实可畏,但在可食蟹类大家族中,其味美程度最能吊人胃口的当属大闸蟹,说起它的名字有些人就唾涎几尺。章太炎夫人汤国黎女士有诗曰:“不是阳澄蟹味好,此生何必住苏州!”此语可与苏东坡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新加坡,辣椒螃蟹是他们的国菜。足见螃蟹的相貌虽有些不尽人意,哪且知另一族对其敬爱有加。
受视野所限,小时候也偶尔见过沟渠里的蟹子,压根没在意蟹子有多少腿。后来从课本上荀卿的《劝学篇》里了解到“蟹六跪而二螯。”蟹六跪的概念从此植入脑际,再也没有改动过。及至不再学艺的年龄,偶有一次山吃海喝,有个叫真的知识分子吃货,仔细地数了数蟹的腿脚,竟然与荀老先生说的不一致,咋呼道:“蟹是八跪!”此时才认为,荀卿这个国学巨臂,可能数学功夫不怎么样,把蟹腿数错了。再后来,得知著述《说文解字》的许叔重亦步亦趋,煞有介事说蟹六足。难道他们对常见的蟹子熟视无睹吗?查,荀卿为赵人,仕齐三为稷下学宫祭酒(可理解为即今的北京、清华大学校长),后在楚为兰陵令。赵、齐皆有蟹,而楚又蟹之乡。他说蟹六跪,是不是“六”字乃“八”字之误?
有工具典籍上说螃蟹种类可达500余种。有记载的,中国人吃螃蟹有久远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周天子时代。《周礼》中有“蟹胥”的称谓,有人论证认为就是一种螃蟹酱。可见早在2000多年前,螃蟹已作为食物(并且经过加工)已出现在我们祖先的食谱上了。北魏高阳太守贾思勰专门著述了一本《齐民要术》,详尽介绍了腌制螃蟹的“藏蟹法”。令人遗憾之处在于,上述均未提及“蟹跪”的确数,哪怕有类似一片甲骨、一简文字可考,后生可省却多少繁文赘述。古人惜墨如金。
《世说新语》记载了这么一个人:晋毕卓嗜酒,“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醉眼望螃蟹如同千手观音,怎能说得清几“跪”?《红楼梦》里薛宝钗也有蟹宴咏句:“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顺姜。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被认为“食螃蟹的绝唱”,也忽略了“跪“的细节。刘姥姥说他们:“一顿螃蟹宴够我们庄稼人过一年!”,那么蟹宴上细数起来有多少“跪”?如此算来够庄稼人过多长时间?曹老先生的高明之处就在这里,任各位看官自去寻味罢了。
荀卿的《劝学篇》诞生了2000多年,其间不是没有人怀疑“蟹六跪”之说,国人有捍卫经典的传统,持异议者必须小心翼翼,非议妄议一则有乱礼之嫌,二来还有可能招来麻烦缠身。太岁头上不能动土,管他六跪、八跪,圣人说啥就是啥,说它十跪也得乖乖听着,不就是一只蟹子嘛,何必那么认真!也许是孔老夫子的缘故,搞什么“一字褒贬”、“为尊者讳”,他为了宣扬先前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与春秋的“礼崩乐坏”相比较,不惜扼腕叹息。孔子曾因此呼:“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人们比较认同的说法是,在秦代全国崇尚“用数六”,更何况必须同文同书,否则的话后果可以想象。李斯“讳”秦始皇帝所“忌”,把其稷下学宫导师的教诲置之脑后,将荀卿老师原文里的“八”字改为“六”字因循至今。
此外,从某些民俗的发音上,“八”字音准非俗即忌,大雅之堂难容俗忌也是其中的缘由。及至汉武之际,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圣者讳”,“为尊者讳”,“一字褒贬”等等,为后世史学家所效法,就连太史公司马老先生在《史记》中也将田齐桓公午十八年卒,形误作“六年卒”(陈侯午敦文字为证)。所以说,一切皆有可能。
当然,不能用现代人的视觉去评判古人的所为,历史既有横断面,也有纵连面。其实大体上蟹有两种:河蟹除螯外,其余四对儿爪子均为尖尖的,可以认为是足;而海蟹的最后一对步足是一副片状的浆,主要功能是用来划水。估计荀卿和许叔重两位老人家,压根就没有把海蟹的浆当成脚来算。海蟹的游泳足并不符合常人对腿的认知,所以说“蟹六跪”也不是没有道理。但从生物学的角度说,海蟹的游泳足确属于腿。
扯得远一点说,世上确有二鳌六足的螃蟹,且世界各地并不鲜见。比如日本的北海道、加拿大的阿拉斯加以及挪威的帝王蟹确是如此,但它们属于海蟹;而诡异的是在非洲莫桑比克的溪水里,也生存着一种二鳌六足的淡水蟹。
依荀卿那个年代,尽管他经纶满腹,不可能掌握如此广泛的世界性生物知识;圣人孔丘不晓得朝午日之大小为何因,被荒野孩儿讥笑;哥白尼的日心说,当时满世界碰了个灰头土脸;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试图证明自然“天择”和人工家养“选择”的变异,成为当时备受争议的焦点。
然,还可为荀老先生说点补充理由。据《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药物学文献描述,古代确有一种被称为“蛫”的蟹类动物,是否就是今天人们所指的蟹子,是六跪、八跪却也没有下文。退一步说,用进化理论作支撑,时空差异非人之所为,沧桑巨变、世事难料,“蟹六跪”或许在荀卿时代实有其事。那些如我等之辈的好事者,啰里啰嗦出些无厘头东西,可谓之曰自寻烦恼。
鲁迅曾感叹说:“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
这不是拉大旗扯虎皮。蟹子的形象着实可畏,但在可食蟹类大家族中,其味美程度最能吊人胃口的当属大闸蟹,说起它的名字有些人就唾涎几尺。章太炎夫人汤国黎女士有诗曰:“不是阳澄蟹味好,此生何必住苏州!”此语可与苏东坡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新加坡,辣椒螃蟹是他们的国菜。足见螃蟹的相貌虽有些不尽人意,哪且知另一族对其敬爱有加。
受视野所限,小时候也偶尔见过沟渠里的蟹子,压根没在意蟹子有多少腿。后来从课本上荀卿的《劝学篇》里了解到“蟹六跪而二螯。”蟹六跪的概念从此植入脑际,再也没有改动过。及至不再学艺的年龄,偶有一次山吃海喝,有个叫真的知识分子吃货,仔细地数了数蟹的腿脚,竟然与荀老先生说的不一致,咋呼道:“蟹是八跪!”此时才认为,荀卿这个国学巨臂,可能数学功夫不怎么样,把蟹腿数错了。再后来,得知著述《说文解字》的许叔重亦步亦趋,煞有介事说蟹六足。难道他们对常见的蟹子熟视无睹吗?查,荀卿为赵人,仕齐三为稷下学宫祭酒(可理解为即今的北京、清华大学校长),后在楚为兰陵令。赵、齐皆有蟹,而楚又蟹之乡。他说蟹六跪,是不是“六”字乃“八”字之误?
有工具典籍上说螃蟹种类可达500余种。有记载的,中国人吃螃蟹有久远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周天子时代。《周礼》中有“蟹胥”的称谓,有人论证认为就是一种螃蟹酱。可见早在2000多年前,螃蟹已作为食物(并且经过加工)已出现在我们祖先的食谱上了。北魏高阳太守贾思勰专门著述了一本《齐民要术》,详尽介绍了腌制螃蟹的“藏蟹法”。令人遗憾之处在于,上述均未提及“蟹跪”的确数,哪怕有类似一片甲骨、一简文字可考,后生可省却多少繁文赘述。古人惜墨如金。
《世说新语》记载了这么一个人:晋毕卓嗜酒,“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醉眼望螃蟹如同千手观音,怎能说得清几“跪”?《红楼梦》里薛宝钗也有蟹宴咏句:“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顺姜。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被认为“食螃蟹的绝唱”,也忽略了“跪“的细节。刘姥姥说他们:“一顿螃蟹宴够我们庄稼人过一年!”,那么蟹宴上细数起来有多少“跪”?如此算来够庄稼人过多长时间?曹老先生的高明之处就在这里,任各位看官自去寻味罢了。
荀卿的《劝学篇》诞生了2000多年,其间不是没有人怀疑“蟹六跪”之说,国人有捍卫经典的传统,持异议者必须小心翼翼,非议妄议一则有乱礼之嫌,二来还有可能招来麻烦缠身。太岁头上不能动土,管他六跪、八跪,圣人说啥就是啥,说它十跪也得乖乖听着,不就是一只蟹子嘛,何必那么认真!也许是孔老夫子的缘故,搞什么“一字褒贬”、“为尊者讳”,他为了宣扬先前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与春秋的“礼崩乐坏”相比较,不惜扼腕叹息。孔子曾因此呼:“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人们比较认同的说法是,在秦代全国崇尚“用数六”,更何况必须同文同书,否则的话后果可以想象。李斯“讳”秦始皇帝所“忌”,把其稷下学宫导师的教诲置之脑后,将荀卿老师原文里的“八”字改为“六”字因循至今。
此外,从某些民俗的发音上,“八”字音准非俗即忌,大雅之堂难容俗忌也是其中的缘由。及至汉武之际,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圣者讳”,“为尊者讳”,“一字褒贬”等等,为后世史学家所效法,就连太史公司马老先生在《史记》中也将田齐桓公午十八年卒,形误作“六年卒”(陈侯午敦文字为证)。所以说,一切皆有可能。
当然,不能用现代人的视觉去评判古人的所为,历史既有横断面,也有纵连面。其实大体上蟹有两种:河蟹除螯外,其余四对儿爪子均为尖尖的,可以认为是足;而海蟹的最后一对步足是一副片状的浆,主要功能是用来划水。估计荀卿和许叔重两位老人家,压根就没有把海蟹的浆当成脚来算。海蟹的游泳足并不符合常人对腿的认知,所以说“蟹六跪”也不是没有道理。但从生物学的角度说,海蟹的游泳足确属于腿。
扯得远一点说,世上确有二鳌六足的螃蟹,且世界各地并不鲜见。比如日本的北海道、加拿大的阿拉斯加以及挪威的帝王蟹确是如此,但它们属于海蟹;而诡异的是在非洲莫桑比克的溪水里,也生存着一种二鳌六足的淡水蟹。
依荀卿那个年代,尽管他经纶满腹,不可能掌握如此广泛的世界性生物知识;圣人孔丘不晓得朝午日之大小为何因,被荒野孩儿讥笑;哥白尼的日心说,当时满世界碰了个灰头土脸;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试图证明自然“天择”和人工家养“选择”的变异,成为当时备受争议的焦点。
然,还可为荀老先生说点补充理由。据《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药物学文献描述,古代确有一种被称为“蛫”的蟹类动物,是否就是今天人们所指的蟹子,是六跪、八跪却也没有下文。退一步说,用进化理论作支撑,时空差异非人之所为,沧桑巨变、世事难料,“蟹六跪”或许在荀卿时代实有其事。那些如我等之辈的好事者,啰里啰嗦出些无厘头东西,可谓之曰自寻烦恼。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