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跟写作的关系——与令箭和fonyuan商榷
2021-12-30叙事散文蝉衣cy
关于读书跟写作的关系——与令箭和fonyuan商榷两位都是做饭的大厨(写者),我只是一个食客(读者)。到你们的饭馆吃过了,得说一下感觉——说说与你们不同的感觉。你们觉得色香味俱佳,我觉得不全是,至少在读书与写作的方法上,是有所遗漏的,不够完……
关于读书跟写作的关系
——与令箭和fonyuan商榷 两位都是做饭的大厨(写者),我只是一个食客(读者)。到你们的饭馆吃过了,得说一下感觉——说说与你们不同的感觉。你们觉得色香味俱佳,我觉得不全是,至少在读书与写作的方法上,是有所遗漏的,不够完美。 在小说版看了令箭和fonyuan两位老师(为了行文便捷,以下直呼其名)论述读书与写作之间关系的帖子,觉得二位很用心,写得各有特色。但是,观点似乎有点偏颇。换句话说,只能算一家之言。当然,对于你们正在阅读的这个帖子,也应该这样对待。如此,才有利于争鸣并提升自己的格局。 fonyuan谈读书,是抓住一点铺展开来,所论有着线性特点。介绍书目,文学作品多,理论类书籍太少。感觉像是为令箭的帖子做补充。令箭阐释读书的意义与写好文章的关系,逻辑紧密,介绍的书,以理论为主,开慧于大家如何看待世界,为大家写好文章启智。必须说:呈现的都是二位结合多年实践的经验之谈,是真知铄见!值得认真阅读,深入思考。 可是,我的观点跟你们存在部分差别,想阐述一下。二位可能都认为我喜欢空谈阔论,那么,不妨再多一次。对于读书读出什么,写文章写出什么,我说一下自己的认知。跟你们这样的智者,不能耍嘴皮子,更不能诡辩,关键处,还是得摆事实讲道理。所以,先举一个例证。 电视剧《大宅门》是郭宝昌先生的毕生心血。作者郭宝昌谈及此作时,说了两个重点:首先是写了几十年。16岁动手写,1964年24岁时因为这部书稿获刑3年。“文革”开始后,被判无期徒刑,又写《大宅门》,被红卫兵给烧了。1969年接受监督改造,再次开始写《大宅门》,1980年,因与妻子离婚,手稿被其妻子焚毁。“三次所写原稿被毁于政治风波、社会动乱和家庭变迁”(郭宝昌语)。1996年完成的版本,1988年开始,想拍摄改编的剧本。为了找到合适的投资人,历经磨难(郭宝昌被80多个有钱人欺骗,欠债300多万,说自己反复遇到“下三滥”)后,最终被央视的于胜利发现并看中,于2001年4月15日在中央电视台首播,夺得2001年央视年度收视冠军。⑴ 人生历经曲折坎坷、命运多舛、感悟丰富、“泸州大曲泡大”的郭宝昌,编剧不少,最看重的是他用生命谱写的《大宅门》。他说“为拍这部戏,我苦等了40年!从16岁到56岁,从小说到电视剧本,《大宅门》耗尽了大半生的心血!”“拍出《大宅门》,我死也瞑目了!”郭宝昌读书很多,后来谈及《大宅门》的创作历程,他认为:影响最大的是《红楼梦》,《红楼梦》这部书也陪伴了他几十年。 使用这样的事例,想说明两个问题: 第一,人生经历是写作的“底版”。没有经历或遇到类似的好脚本,不容易写出伟大的作品,多数人会因读书多而成为优秀的学者。 没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扎实的生活基础,写不出最好的东西,《红楼梦》是这样,《大宅门》也是。郭宝昌原姓李,遇到养母郭榕,是其写出《大宅门》的关键因素。两位提出的读好书就可以写好文章的论断,都忽视了这个根本,有舍本求末之嫌。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都是扎根于作者最熟悉的原乡生活,就是最好的注脚。令箭先生喜欢刘亮程的散文,不少人认为余秋雨的散文写到头了。刘亮程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散文家,而余秋雨更像一位优秀的学者,二人的不同,根源也与此有关吧? 第二,令箭的帖子,体现的是动与思;fonyuan谈读书,养动大于养静。我觉得,为了写好文章,读书的关键是养静。 郭宝昌被抄家的时候,21800多册书,他读那么多书,为什么重视《红楼梦》?《大宅门》和《红楼梦》,都是写大家族内部生活的,《大宅门》文学语言的精妙、审美情趣、艺术境界以及哲学背景的广阔特点等,都有《红楼梦》的影子。因此,令箭说的“某本书对你触动很大,说明你的实质生活和这本书的某些观点契合度很高”,在这里,具有明显的印证。但是《大宅门》所透出的精神,之前的以及同时代的许多存在浅薄化、粗鄙化创作的电视剧,是不能与其比肩的。其中峰谷之别的差距,来自郭宝昌创作状态的不同,他能够写出这种沉静的气韵,离不开各类书籍的滋养,尤其是类同于《大宅门》的《红楼梦》。 静宜养心,静能养气。而能否得“静”,是读书的关键。不如此,难以静气养心,进而也难以写出佳作。可是,“静”在哪儿?其实,就在“动”中!比如: 1、人生经历。正在经历的时候,是“动”,经历之后的沉淀,就是“静”。动的时候,可能有脑子,但是只有静的时候,才有思想。 2、一年四季。四季变化的过程是“动”,每一年都是这样的顺序进行变化,这个规律就是“静”。动的时候,很炫彩,但是只有静的时候,才能发现哲理。 可以看出:静,都是来自于“动”的。而对于写作,文友们是否应该努力让“动”为“静”服务呢? 现代人多是匆忙的,一直在动,很少见到低头思索的时候。学习创作戏剧小说时,老师讲课,也是不断地强调“动”:剧情冲突吗?情节在走吗?不这样,故事怎么发展?是的,动是必须的。可是,只有动的热闹,没有静的思想力量,没有精神寄存其中,写得闹哄哄的,有多少韵味在?这样的文章是好作品吗? 读书,不是我们这一代人在读,是两千多年来,人们一直在读,前人积淀的读书经验,更重要。比如古人阅读学习经与史的方法,为什么先读经而后读史呢?如何理解先人对这种顺序的过分强调?史,是记录变化的;经,是讲述常道的。用数学概念表示的话,史,展现的多是变量;经,呈现的就是常量。对于读经,前辈们读的首先是《易》,此书是阐释变化规律的,让人可以明白所有的变化之道,包括合理的预测。掌握了这样的常道(经书都有这样的特点:常道),能够给你“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自信。有了这样的自信,就有了因应变化的沉着,达成静以制动的境界。 所以,两位谈读书与写文章,偏于讲究变量,我觉得应该同时重视常量,没有常量,变量就失去灵魂!可以说,文学的“大浪淘沙”,根本上是常量是否存在的问题。相对的,变量则是枝节性的。在根本上得静守常,产生的因动才是合理的。当今的大多数小说等文学作品,是有势却无气的、有味而少韵的,作者们应该回望鲁迅、沈从文的写作,就像品味《红楼梦》的宏大气势与幽然韵味,明白其中所有“动”的因子都是臣服于“静”的主旨,这,应该是得“道”的。 窃以为,写作与读书等各种因素的关系,是复杂的对应,不能直接简化为二者的对位。即使拿二者说事,也不能偏废,只要一偏,全部都废。得罪了。从今晚开始,我不出门。因为我知道,一个人干不过你俩。 ⑴内容参见视频《鲁豫有约·郭宝昌》
相关链接:
1、怎样才能写好小说?http://bbs.zhongcai.com/thread-1303765-1-1.html
2、小说的感觉与个人推荐书目 http://bbs.zhongcai.com/thread-1356470-1-1.html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