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之鱼腥草
2021-12-30叙事散文青青湖边草
鱼腥草,又名折耳根,全株鱼腥味,产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多生长于沟溪边及疏林下。初识鱼腥草,是在2014年第一次来山城的时候。一天午餐,儿子指着一盘貌似茅根的菜问我们,知道这是什么菜吗?我和爱人几乎异口同声:这是菜?明明是茅根嘛。儿子呵呵……
鱼腥草,又名折耳根,全株鱼腥味,产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多生长于沟溪边及疏林下。
初识鱼腥草,是在2014年第一次来山城的时候。一天午餐,儿子指着一盘貌似茅根的菜问我们,知道这是什么菜吗?我和爱人几乎异口同声:这是菜?明明是茅根嘛。儿子呵呵地笑,摇了摇头说,这不是茅根,是鱼腥草。
鱼腥草?!其实,我知道鱼腥草的名字由来已久,因为儿子年幼时曾患上“毛支”,医生开的药方中就有针剂鱼腥草,所以多年来仍还记得。
山城地处亚热带,温暖湿润,恰好符合鱼腥草的生长习性。鱼腥草在这里不算稀罕,山野、药铺、超市甚至挑夫的担子里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山城的米粉店数不胜数,任意走进一家米粉店,小菜中必有凉拌的鱼腥草。吃几口米粉,再来一筷子微辣的鱼腥草,胃妥帖帖的舒服,身心通泰畅达。
来山城以后,出去挖鱼腥草共三次。一次是前年仲夏,跟着邻居老刘到小区前边挖鱼腥草。香樟树下,一片鱼腥草长势喜人,非常鲜嫩。鱼腥草的叶多根短,加上刚下过大雨,工具用不上,只好直接用手拽。老刘干活利索,一会她的袋子装满了,又过来帮我们。
另外一次是今年春去岩门景区旅游,在谷底发现草丛里混生着鱼腥草,叶子酷似红薯叶,不仔细看的话还真看不出来。爱人和儿媳有说有笑,连根带叶整个挖了出来。十来分钟功夫,收获大半袋子鱼腥草,够一餐的了,给旅行增添了意外惊喜。
最后一次是今年初夏。儿媳的同事说郊区一个山里有鱼腥草,她们上周刚挖过,问了问大概位置,我们一家走进山里。山路狭窄,两边杂木丛生,鸟的啼鸣更显得幽静。我拄着棍子前边开路,爱人他们带着小孙子后边紧跟着。走了三十多分钟,前边豁然开朗,一块小田呈现在我们面前。这块田看上去是开发后又废弃的,田里的鱼腥草恣意地生长。这次收获的鱼腥草最多,除留够自己吃的以外,还送一部分给了邻居。
鱼腥草的吃法很多,可生食亦可熟食,凉拌、炖肉、煮粥、熬汤、炒菜、泡茶均可。
我们挖的鱼腥草适合做汤。将鱼腥草的叶子和根洗净切碎,放到锅里水煮,待水滚后倒入打碎的鸡蛋搅拌,再加适量的盐和香油,别有一番风味的鱼腥草汤就做好了。
超市只卖鱼腥草的根,白色,很长,捆成一把把的。本地最常见的传统吃法是凉拌,我家惯常的吃法也是如此。首先,把鱼腥草一根一根地仔细清洗干净,沥干水掐成段后放进菜盆里。然后,把姜和蒜剁碎,与油辣子一起搅拌均匀。最后,将搅拌均匀的油辣子等倒进菜盆,与鱼腥草一起再次搅拌均匀即可。这样做法简单,原汁原味,鱼腥草的功效可发挥到极致。
无论哪种鱼腥草的吃法,各有滋味。其实,食无定味,适者为珍。人间有味是清欢。
鱼腥草富含铜、铁、镁、锌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还有必要的维生素。它既是一种中药材,又是一种菜蔬。鱼腥草味辛、性寒凉,入肺肝经,能清热解毒、排痛消肿疗疮、利尿除湿、健胃消食。鱼腥草含有多种天然的抗菌成分,能抑制人体内多种病菌的活性,抗菌消炎的功效特别出色。除此之外,鱼腥草既能提高人体免疫力,也能减少射物质对人体的伤害。
关于鱼腥草名字的来历,还有一段历史传说。相传,当年越王勾践做了吴王的俘虏,被放回去以后,他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发誓一定要使越国强大起来。不巧的是,他回国的第一年就碰上了罕见的荒年,百姓无粮可吃,饿殍遍野。为百姓计,勾践亲自上山寻找食物,终于发现一种可以食用的野菜。最后,越国靠着这不起眼的野菜总算度过了难关。因为这种野菜有鱼腥味,便被越王勾践命名为鱼腥草。
当初吃鱼腥草的风尚,从越国到吴国,从吴国到楚国,又从楚国延续到了更靠南方和西南的地区,却始终没有传入中原。因为中原人以为,鱼腥草味异,会导致口臭,是种令人失却礼仪的食品。南北饮食文化的差异,形成地域上的味觉定位。
昨天与故乡的老岳哥手机通话,谈及鱼腥草,问他吃过没有?爱养花种草的老哥哥说,咦!我小院里种的鱼腥草,发的很快,吃的时候有点腥味。我原本以为鱼腥草只在南方,没想到它也落户到了故土。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空距离缩小,各民族深度融合,饮食文化的差异也将逐渐缩小。就像来自中原的我们,入乡随俗,早已融进了山城丰富多彩的生活。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