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烟雨走镇江
2021-12-30叙事散文墨雨my
京囗烟雨走镇江.文/ 墨雨my所谓"梅子黄时雨",泛指江南地区,在毎年农历五月端阳之后的一个长长的雨季。逢其时,刚好梅子成熟,所以又称"梅雨"。但并非这之前就不下雨,我们这一路上晃晃悠悠从昆山经溧阳赶到镇江,恰好赶上一连几天的小雨。当然,雨……
京囗烟雨走镇江.
文/ 墨雨my
所谓"梅子黄时雨",泛指江南地区,在毎年农历五月端阳之后的一个长长的雨季。逢其时,刚好梅子成熟,所以又称"梅雨"。但并非这之前就不下雨,我们这一路上晃晃悠悠从昆山经溧阳赶到镇江,恰好赶上一连几天的小雨。当然,雨中出行多有不便。但雨中的风景,却会弥补上你的所有遗憾。甚至于,过后还会有几分沾沾自喜。
要说起来,这个小小的三线城市名头并不响亮。人们往往记住了白娘子与法海和尚斗法金山寺的故事,而忽略了故事发生的地方。加之当下的几级政府,并不着力于对外宣传与推广,一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样子。使这座除了历史就是人文的小城,几几乎,湮没于江南的民俗文化与山水文化中。其实,这小城并不出酒,倒是产醋。名扬天下的恒顺老醋,其各类衍生产品,早已销往海外。几百年来,也一直稳坐中华名醋的头把交椅。
镇江,古称京口,润州。建城历史,,可以上溯至先秦时期(前473年-前223年)。可真正的繁荣,是从京杭大运河通航之后。大运河与长江的交汇处,就在这镇江(京口)。彼时,南北的水路贯通,兴盛的不仅仅是漕运与经济,在带动了南北文化的柤融与交流的同时,顺运河而来的漕帮与沿长江而下的盐帮,因势而起,在苏浙皖地区形成一片新的江湖。不仅仅是达官贵人文人墨客与英雄痞子,就连皇城中的康熙与乾隆,也三番五次地舟楫下江南。成就一段段人文佳话的同时,这座江南的小城,也入了天子之眼。
各旅行社的攻略中,对镇江的介绍,口径非常的一致:三山一渡。所谓三山,指金山,焦山,北固山。一渡,指的是西津渡(唐宋时为瓜洲渡口)。并且攻略中的建议游览时间皆为两天。但是如果按推介制定行程,我敢肯定最终的结果是:累个半死,还不知道自己究竟看到些什么。所以,我有自己的攻略,来一次只去两个景点,并且,绝对不能着急。
要贴近一座城市的呼吸,最快捷的方式,莫过于去逛菜市场与乘坐公共交通。
早上起来,天空飘着细细的雨丝。在酒店大堂借了一把伞,并通过门童的指点,得知距酒店五站公交的地方,有个朱方路大菜场。坐公交逛菜场,两个目的合为一路行进,挺好。
对于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城来说,时光总是缓慢而悠长的。
镇江的公交车,早上六点半开出首班。我上车时是八点半,但车中并不拥挤,也没人在车上用方便早餐。这个季节车上开了空调,投币两元。乘客,基本是上班一族。彼此的聊天,也是以天气和单位中的八卦为主。车速慢慢悠悠,道路也还通畅。上下车的乘客彼此礼让,车中也是客客气气地尊老爱幼。镇江人,是谦和的。生活节奏,亦贴合这古城的氛围。我想,这跟城市的文化底蕴与传承有关。毕竟,这是一座诞生过《文心雕龙》,《梦溪笔谈》与《昭明文选》等巨著名篇的城市。潜移默化,功不可没。
但走进菜市场,气氛就大不一样了。外面阴雨绵绵,市场内却灯火通明人声喧哗。色彩丰富的果蔬,以及门类众多的河鲜海鲜,加上此起彼伏的讨价还价声,氛围,恍如过年。菜场中的各色人等,年龄,老中青皆有,而且年轻人还不在少数。河鲜中以鲥鱼为贵,七十元左右一斤。海鲜以对虾价最高,超出一百二十。肉类仍以牛肉价最高,这在哪个城市都一样。随机问了问,这里城镇居民可支配的年收入,人均二至三万。家庭收入五至六万,房价大致六千一平米。而从菜场上看,物价不高,生活指数充满诱惑力。
菜场内有数家快餐小吃店,买了蟹黄小笼汤包做早点。店家给了姜丝醋碟,蘸着吃,一去蟹黄之腥二解油腻。另有随送的骨汤,点缀着碧绿的香葱,勾人食欲。走出菜场时雨仍下着,正好,去金山寺上妙高台,无风无雨会少了情绪。出租车师傅却说,雨天游金山呀,没劲,不过人少。
在中国的民俗文化中,有四大爱情传说。其中的白蛇传中,水漫金山的故事,就发生在镇江的金山寺。梁山伯与祝英台,董永与七仙女,牛郎织女,这些传说都与这城市有着丝丝缕缕的关联。另外北固山上的甘露寺,也讲述着刘备招亲的佳话。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赛珍珠,在这个城市与自己所爱的人结婚生活。 所以呀,这也是一座充满爱情故事的小城。想来,生活在镇江的人们,可以天天都是情人节的。
数百年前的金山,是长江南岸边的一座小岛,后因江水改道才与陆地柤连。金山寺,整个建筑群沿山势而筑建,从远处看上去,见寺不见山,所以有“寺裏山”之说。而金山,说是山,海拔仅仅四十多米。因孤岩突兀嶙峋,又因顶端有塔,所以在视觉上给人山峰直上的错觉。当然,因为有法海和尚这位“仙”,这金山便有了灵气。加之从梁武帝设道场开始,之后的唐宋名家频频相顾,再有了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的极力推崇,想不名扬天下都难。
天下寺庙都同样,来金山的目的,并非是要拜法海和逛庙,而是想上妙高台。“妙高”二字为梵语,译过来即为“须弥”。金山寺妙高台(浙江奉化的溪口,也有个妙高台,此台非彼台。),位于伽蓝殿后侧的峭壁之间。台上有阁,原阁毁于流寇兵灾与大火,现存的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重建。此阁,专为雨季过后晾晒经卷之用。所以,旧时又称“晒经台”。
雨天专门寻来,是为高台之下的大江雨景。
当我站立于烟雨四合的峭壁之上时,雨幕悬垂天地之间,眼前的江面,变得迷离。耳边涛声虽然依旧,帆影却不知所踪。空濛的心境中,仿佛追溯一种盛放后败落的寂寞,透射出销魂蚀骨的美。浪涛声中,努力地,去倾听梁红玉在台上擂鼓退金兵的声声震撼。亦于烟云里,寻找苏东坡高台吟月舞月的洒脱丰姿。品味那“把酒问青天”的千古绝唱。等眼前的一切变得不再真实,那种于空灵之中脱尘出世的感觉,重叠闪现。这一刻,便把所有的人生之路,视为了风雨中的暖意归途。
从山上下来时,一路探访法海洞,白龙洞,朝阳洞与仙人洞。所谓金山大名洞,故事,无非仙家与佛家,各洞各有记述。还是留一丝悬念,等各位自上金山时再去探査吧。
我是金牛座,而金牛是美食主义者。所以对我而言,美食,绝不可辜负。
镇江,与苏北的淮安,扬州隔江相望,同属江淮文化圈,也是淮扬菜的发源地区。淮扬菜的发展成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以追溯到西汉。宋代经文人们的推崇,进入快速发展期。后明朝立国,明太祖朱元璋将其带入宫中。但从清代中期开始,淮扬菜系,才正式风行宫廷。其高超的烹饪技艺,精细的制作,使成菜清鲜平和风格雅丽,深得龙廷拥宠,进而名满江湖。这次到镇江,专门入住观海楼大酒店,是冲着这家宾馆的中餐厅来的。餐厅虽然扛着浙菜的招牌,却是以淮扬菜最为精到。在这里的几天中,毎晚都在这家用餐。清蒸鲥鱼,清炖蟹粉狮子头,松鼠鳜鱼,还有糖醋排骨平桥豆腐羮,大煮干丝等等。一天两样地吃过来,优雅的环境加美食,好不快活!所以,在我来说,爱上镇江,便是理所当然。
而去西津渡,却是为了去吃“锅盖面”(面锅中煮一木制锅盖,浇头花哨繁多)和去吃茶,而非是为了“一眼看千年”。
说实话,如今重建的西津渡,只是一片中式建筑形成的商业区和步行街。虽然是旧渡口的原址之上,但文化氛围早已被商业化,商品化。加上数百年间的江水改道,原先的瓜洲古渡,离江面已有一里之遥。那晚喝过茶登上“待渡亭”,也只能于细雨晚风中去遥想当年。看不到江灯渔火的古渡,已被时光湮没。就连拍出的片片,也像似舞台剧的场景道具了。
此次的镇江行,留下了焦山南山和北固山没去。倒不是时间不够,是为再次前来留下理由,留下念想。
流年,是光阴的游走也是採撷。带着三分的倦心归去时,有着七分的冥想。只愿在有限又并不辽远的未来里,当我因为一种向往,而注目于一个摇曳在梦幻中的小城时。能够在一份喜欢里,沉浸于一份暖意之中。
再见,镇江!
2018.06.09.于南京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