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马老太

2021-12-30抒情散文潇湘渔父
马老太这里说的马老太决非“马列主义老太太”之谓,而是指昔日湘潭师专受人尊敬和爱戴的一位副校长,因她姓马,叫马骏,年纪又已经五十大几,故人们尊称她为马老太太,为了省事,后来人们干脆称她“马老太”。她原是北京外交学院的一位业务干部,文革中下放到……
马老太

  这里说的马老太决非“马列主义老太太”之谓,而是指昔日湘潭师专受人尊敬和爱戴的一位副校长,因她姓马,叫马骏,年纪又已经五十大几,故人们尊称她为马老太太,为了省事,后来人们干脆称她“马老太”。

  她原是北京外交学院的一位业务干部,文革中下放到外交部办在湖南攸县的“五、七”干校。七三年落实干部政策,她被就地安排在湘潭师专工作。刚开始时担任教务处长,旋即提为副主任(即副校长),主管教学。

  她来校时,我还在农村搞学校斗批改。中间回校,与我同时留校的同学告诉我,学校来了一位女干部,姓马,担任教务处长,特别平易近人,尤其喜欢年轻老师,要我去拜会她。我怀着一种好奇心理去见这位新来的马处长。她当时住在一室一厅的小套间里,身边还有一个读初中的女儿。

  进去后,我首先自我介绍了一番,她一听就高兴地说:“我早就听说你这个郭大胆了,好,不错,欢迎你以后来玩。”没想到第一次见面就留下了愉快的印象。

  结束农村斗批改的工作后,我回到了学校。原想着可以安下心来教书了,没想到学校接到地委宣传部的通知,要我校派一名主管宣传工作的党委委员(那时还未成立党委宣传部)去五七干校学习,学校一时无人可派,见我刚从工作队回来,尚无具体工作,就点名要我去,我一听不禁哑然失笑:“我党员都不是,那能代表党委委员去学习。”学校说:“我们相信你,你去就是。又不要填表,谁知道你是不是党员。”见党委这种口气,我不再犹豫,背上行囊就去了“五、七”干校。

  来到干校后,我意外地碰上了高中时的政治老师,他已是县委委员。师生相见,自然无话不谈,他无意中说到前次在干校学习时结识了马骏同志,并得知她已在我校任教务处长,嘱托我回去后一定向马骏问好。
干校学习结束后,我回到了学校,并很快去了马主任家(此时她已是学校的革委会副主任了),听我带来刘老师的口信,她大为高兴,立即谈起她与刘老师在“五、七”干校的交往。从这以后,她似乎就特别喜欢我了。

  她是天津人,解放前毕业于北京大学,对京剧有着特别的爱好,尤其喜欢马派(马连良)。那时,文艺生活非常单调,看的、听的无非是八个样板戏,特别是京剧样板戏,学校的文艺演出主要是学唱京剧样板戏。我本来没有多少文艺细胞,可唯独哼京剧有板有眼,而我的嗓音又接近于马派,这么一来,我与马老太的接触就更多了。有空时,她就让我到她那里去,同她一起唱《沙家浜》。来往一多,我也就比较放肆,经常到她那里噌饭吃、噌酒喝。有一次,熟人送了她一瓶好酒,她对我说:“小郭,橱櫃里有瓶好酒,你打开喝吧。”我本有酒兴,听说有好酒自然是按捺不住,于是手忙脚乱地就去开瓶,未曾想左手没拿稳,结束“砰”的一声,把酒瓶打了个粉碎,酒则流了一地。我的脸腾地就红了,站在那里愣了半天,觉得太对不起人了。马老太见我这个样子,连忙哈哈一笑,说:“小郭,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不过是一瓶酒嘛。没酒喝,我们就喝茶嘛。”听马老太这样说,我才自我解嘲地说:“真倒霉!眼看着一瓶好酒就这样报销了。”

  我在年青老师中是出了名的“郭大胆”,什么场面也不怕,什么时候也敢上台去讲话。七五年评《水浒》,我竟然代表地委宣传部作了十几个报告。马老太很欣赏我的这种大胆,觉得我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有股冲劲。那时我校还没有历史专业,马老太觉得学中文的不懂历史不行,就要中文科开设中国古代史,可问来问去,竟然没有一个人愿意接手。马老太不由得急了,就找到我说:“小郭,既然没有人愿意开这门课,那就你来吧。”我一听,急了,赶忙说:“哪那成啊!我又不是学历史的,那能讲中国古代史啊。”她鼓励我说:“我平日听你的谈吐,你对中国古代史还蛮有兴趣,你就大胆地干吧。讲不好也没关系,责任由我来负。”我还想推辞,经不住马老太的一再打气,只好壮起胆子接受下来。没想到,经过我的一番准备,开课的效果还不错。马老太听了学生的反映后,对我来了信心,于是又对我说:“你干脆再开一门世界史吧!”我瞪大眼睛看着她,对她说:“马老太,您没发烧吧,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她听出我的话里有些火气,就赶忙解释。我知道自己的底子,胆子再大,也不敢接这样的磁器活,不管马老太怎么劝说、鼓励,最终我还是没答应。

  马老太喜欢年青老师,并不限于我,而是把年青老师都当朋友看待,经常与年青老师接触、聊天,与他们谈心。年青老师在她面前也毫无拘束,往往无话不谈,即算是恋爱、婚姻问题也毫无隐瞒。

  我因一直想调回家乡工作,而家乡教育部门也总想调我回去,故一直也没谈对象。到了77年,我已经28岁了,还是单打一,老师、领导一见都有点急了,总想给我找个对象,稳住我。

  我的一个老师及师母对我印象不错,正好师母的一个妹妹比我小一岁,老师和师母就找到马老太和科主任,说是请他们俩个出面做个介绍,马老太和科主任一听正中下怀,立即点头答应。第二天,马老太就打电话给我(当时我在湖南师院进修),要我当天赶回学校,并在她那里吃晚饭,口气则是命令式的。我以为有什么大事,上完课就赶回来了。

  我直接赶到马老太家里,一进门,她就笑着对我说:“小郭啊,喜事,我要当红娘了。”然后就跟我说起某老师托他把姨妹子介绍给我做朋友的事,我一听着实很感动,一者感谢老师对我的厚爱,二者感谢马老太对我的关心,并立即说:“谢谢你们,听你们安排吧。”吃过饭,马老太就带着我到了老师家里,老师一家子正等着我呢,他姨妹子也早来了。第一印象还过得去,以后就开始了书信来往。没想到我与她的性格都好强,谁都不服软,说是通信还不如说是打笔仗,弄到后来,我忍无可忍,宣布散火。可到了这个时候,她又不干了,仍旧坚持要与我好。我的性格中本就有几份傲气,说过的话从不收回。她见我这种态度,知道凭她自己的力量已无法挽回局面,就通过她姐夫找到马老太和科主任,要他们出面做工作,希望我能回心转意。

  这时我已经结束进修,回到了学校。马老太和科主任找到我,苦口婆心地劝我,要我珍惜这段交往,也珍惜与某老师一家的关系。我知道他俩是为我好,但我对这事已经烦透了,于是很直率地说:“我对你们感恩戴德,但这事关乎我一辈子,轻率不得。别的事我都可以听你们的,唯独这件事恕难从命。”他们俩位见我这种口气,知道挽回无望,只好叹了口气,然后向我的老师说明了情况。

  经过这件事,我与那位老师及科主任的关系都有所疏远,但与马老太的关系却未受到影响,照样来往密切。

  七八年底,经老同学介绍,我与学校的一位女职工建立了恋爱关系。因党委书记很喜欢她,一家子都对她亲如家人,而马老太与党委书记属不同类型的领导干部,马老太属学者型,书记是军队转业干部,两人老说不到一块,因此关系一直很紧张。因为这个原因,马老太不大喜欢那位女职工。得知我与她谈恋爱,马老太不置可否,态度不冷不热。后来我与那位女职工不顾周围的压力,还是办理了结婚手续。到了这个时候,马老太倒是不计前嫌,开始关心我的婚礼。她对我说:“小郭,婚礼的事不用你管,我要教务处给你张罗,你只须买点婚礼上必备的东西。”就因为我的婚礼是由她出面经教务处一手办理的,故规模之大,来人之多,在师专可谓创造了纪录,连调走的三位校领导都送了礼,拍了祝贺电报。

  一年后,我做了爸爸,爱人给我生下一个女儿。我当时有点失望,在马老太面前说了几句不中听的话,她一听狠狠地训了我一顿。爱人生产后,马老太让她女儿送来一包桂园肉和一包奶粉。这可真是雪中送炭,我与爱人都深深地感动了。小孩样子象我,不大好看,马老太见了也有点皱眉头,说:“活象小郭,就是个丑八怪。”自那以后,她就称我那孩子为“丑八怪”。

  本来我与马老太相识七年,关系一直很好,好得就象母子一般。可后来却因调工资的事闹翻了。

  一九八0年,全国第一次调工资,每个拿工资的人就象盼星星盼月亮一样盼着能调一级工资,可当时的指标只有百分之四十,这就意味着有一大半的人轮不上。据实而论,按工龄,按表现,我与妻子都排得上号。加上家里新增了人口,负担陡然增加,我与妻子自然盼着都能加上一级。而且从两个单位投票的情况看,我俩这一级也的确靠得住。没想到多年来最关心我的马老太却出来作梗,她上门来对我和妻子说:“小郭这一级是靠得住的,但小魏这一级就难说了。到时如果没调上,也不要有什么意见;提意见也没用。”妻子一听急了,说:“教务处投票时我是高票,为什么我这一级反而靠不住?”马老太说:“投票只是一个方面的依据,校领导还得平衡呢。”我知道马老太心里对妻子有成见,有些话她是不会当着妻子说出来的,于是我示意妻子先不忙着与马老太论短长。

  到了晚上,我独自去找马老太,非常真诚地对她说:“马副校长,我感念您多年来对我的关心、爱护,我也知道您对小魏心里有疙瘩,但我与她现在已经是一家了,您就看在我的面子上放过她一回吧。”可她却用一种从未有过的冷冰冰的语气说:“这事与你我的关系无关,一切都公事公办。”一听她的这种口气,我知道妻子这次是要吃亏了,忍不住来了气,带着怨愤的口气说:“没想到我那样尊敬的马副校长竟是这样一副小肚鸡肠,既然这样,你我的交往也就到此为止吧。”

  果不其然,调资的结果我榜上有名,而妻子则是名落孙山。为了这事,我与妻子的确气得不行。从那以后,我与马老太的关系也冷到了极点,相互间再不往来,即使在路上碰见,我也把脸一扭,决不搭理;即使她喊我,我也装作没听见。可在我心里也经受着感情的煎熬,我怎么也忘不了马老太七年多来象母亲对儿子一样的关心、爱护,以及作为领导对我的信任与鼓励;但我又着实难以化解对她的怨气,觉得她对妻子太过冷漠了,我觉得她不该把领导间的矛盾转嫁到普通百姓头上。

  马老太文革前就是外交学院的副教授,外交学院重新挂牌、招生后,因师资缺乏,就以外交部的名义把她调回北京。知道她就要离开学校了,我心里就象打翻了五味瓶一般,很不好受。可我又是宁折不屈的臭脾气,就强忍着不去向她送别。没想到科主任找到我说:“马老太知道你对她有意见,可她心里实在放你不下,如果你不去送她的话,她会一辈子不安的。”听到这里,我的眼框都湿了。我想一个老人对后辈有这份感情,我还能说什么呢,于是在马老太离开师专、乘火车去北京时,我一直把她送上卧铺车箱。

  后来她写信给师专的朋友、同事,也常常忘不了让人转达向我问好。

  这些都不断地震撼着我的心灵和感情。我在想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谁能没有一点缺点、弱点呢,即使是备受人们尊敬的领导,在处理人际关系上要真正做到一碗水端平也难啊,那怕是心胸再宽阔的人,也难免在某个人的问题上存在感情倾向。同是父母所生,有了两个以上的孩子,父母还难免有所偏爱呢。将心比心,自己在人际交往上不也照样有亲有疏,有爱有怨嘛。作为一个老学者、老领导,马老太能这样对我,已是十分难得,我何必因一件事的不如意而耿耿于怀呢。想到这里,我也就慢慢释怀了。

  八二年我去北师大进修,临行前好些人对我说:“郭瑞林啊,到了北京,你可要去看望马老太啊。”我说:“请放心,我一定会去看望她的。”

  到北京后,我天天想着要去看望马老太,但因我的住地太远(靠近通县),而她却住在展览路,我又天天有课,一时间未能抽出空来,一直拖到国庆的那一天。

  十月一日,我与一位同事前往外交学院,一路询问,一路寻找,好不容易才在办公室见到马老太,推门进去,见到她的背景,我俩习惯性地喊了句:“马主任。”她回头一看是我们两个,惊喜地说:“是什么风,把你们刮来了?”我随即回答说:“是南风把我们刮来了。”她又说了句:“我还以为你不会再来见我了。”我说:“那能呢,我早就想来了。”她立即把手中的笔一丢,起身说:“走,到我家去。”随即拉着我俩的手,离开了办公室,朝她家走去。   到得她家,她立即给我俩泡茶,然后面对面地坐下来,急切地问我们两家的情况,然后又询问师专其他人的情况。听说大家都好,她才放下心来。过了一阵,因我们未见到她女儿杨军,就问杨军那去了,她告诉我们杨军回天津老家去了,只有准女婿小李(她带的研究生)在家,过一阵就回来。快到十一点了,她说:“我们一起来做饭。”我俩说:“鱼、肉、蔬菜,我们都买了,我们还带了湖南的茶油,您只管坐,现在我俩都是有家的人了,都学会了做菜,到时请您品尝品尝。”她高兴地说:“那好,让我看看你俩的厨艺。”
我俩刚开始做饭,小李就回来了。马老太立即介绍说:“这是杨军的朋友,姓李,辽宁人。”我俩一看,只见小李高挑的身材,方正的脸庞,真是一表人材。我笑着说:“马老太真有眼力,挑上这么好的女婿。”马老太不无得意地说:“马马虎虎吧。”她又把我俩介绍给小李,要小李喊我俩做叔叔,我说:“不敢当,我俩才大他几岁呢。”马老太说:“你俩是我的同事,他自然该喊你们为叔叔。”相互认识后,小李就与我俩一起动手做饭、做菜。

  十二点刚过,饭菜就做好了。马老太说:“小郭是喝酒的,我们已两年没见面了,今天又是国庆节,该好好地喝上两杯。”我立即说:“好呀!是该喝上两杯,一者庆祝国庆,二者祝贺我们的相见。”于是我们边喝边谈,又象是回到了七八年以前的时候,气氛特别融洽。   以后我俩又去过两次,每次马老太都很兴奋,嘴里都有说不完的话。

  元旦时,我俩又去了。那天,她一个人在家,正感到寂寞,一见我们格外高兴,说:“杨军、小李出差没回,我一个人在家真没意思,有你们两个,我就好过了。”我在想,俗话说老人怕寂寞,果然如此,看来我们来对了。于是,我俩就不停地同她讲进修情况、北京见闻、师专人情,她就象听新闻式的听得很入神。后来我俩告诉她,本来准备在北师大进修一年,因家里实在有难处,明年上期只好转到湘潭大学进修。她听了,半天没吭声,停了一阵,才幽幽地说:“可惜你们不能在北京多呆了,这次见了面,还不知啥时候才能再相见呢。”我赶忙安慰她说:“别担心,以后有的是见面机会。”

  八九年五月,我与另一位老教师去北师大做访问学者,原定的时间是三个月,后来发现情况不对,只呆了十三天,就早早返回湘潭。本想去见马老太,可当时是特定时期,交通被堵,走路又太远,只好作罢。这在我心里总感到是种遗憾。

  等再一次相见时,已是九年之后。我与妻子送女儿到首都师大读书,同行的还有另一家,与马老太的关系特别好。我们两家一共五口一齐去看望马老太。一见到我女儿,她很是惊讶,说:“这就是那个丑八怪呀,怎么变成了小天鹅了?比你爸爸好看多了。”我女儿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她让女儿杨军专门在饭店预订了一桌酒席,为我们两家接风。落座时,她还是让我坐在她的身边,因为她随时都要与我讲话。那天,她自己只吃了几小口,只是用喜爱的眼光看着大家吃,特别叮嘱两个刚进大学门的小青年多吃一点。

  我见她吃的那么少,说话的中气也不如以前了,就对她说:“马主任,人是铁,饭是钢,您吃那么一点,那来的好身体,一定要勉强自己多吃一点,这样才能支撑自己。”她点点头。

  后来我听女儿说马老太很喜欢她,经常打电话要她去玩,并让杨阿姨带她去买衣服,还说杨阿姨有的是钱,别跟她讲客气。我女儿考研究生时,马老太还特地给北京语言大学的一位老教师写信,嘱托他多加关照。我想,这大概也是一种爱屋及乌吧。

  一九九九年五月七日深夜,美国悍然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造成我人员、财产的重大伤亡,全国人民极为愤慨地举行大规模的抗议、示威。中央电视台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在四频道作访谈节目,马老太是研究国际法的专家,她应邀参加。上电视的前两天,她打来电话,告诉我她将在什么时候、什么频道、什么栏目作访谈节目,要我好好地看一看。我自然牢记在心,并准时观看了她的访谈。我见她还是那样从容,那样条理清晰,一派学者风范,感到莫大的安慰。   二零零二年,因小孩考研,我爱人又去了一趟北京,并特地去看望了马老太。听爱人回来说,老太太身体差多了,基本上不吃什么东西,人已开始消瘦,讲话的气力也不足了。我心里产生一种不祥的感觉,担心老太太挺不了多久了。于是赶忙给她打了电话,首先向她问安,然后则一再劝她说:“老太太呀,您可要多吃点呀,不然身体怎么挺得住啊。”她连连答应说:“好,好!”

  第二年,她女儿杨军在郊区买了别墅,她也住进了别墅。我打电话给女儿,要她多去看看马老太,女儿答应下来。但因路程太远,往来很不方便,她好不容易去了两次。每去一次,都觉得老太太身体在走下坡路。我听了女儿的电话,心情也越来越沉重,感到今生今世再要见她只怕难了。

  果不其然,二零零四年八月的一天,马老太的女儿打来电话,告诉我们马老太已经去世。我当时一听,眼泪就下来了。我因每周有三门、十四节课。一时脱不了身,加上时间上也来不及了,只好同几位马老太生前关系最好的同事一起拍了一份唁电,表达我们的哀悼之情。同时,我又叮嘱女儿无论如何也要代表我们一家参加老太太的追悼会,见老太太最后一面,女儿遵嘱去了。这样,我的心才稍稍得到一点安慰。

  在我的一生中,虽也遇到一些关心群众,亲近下属,作风平易的好领导,但象马老太那样既能得到大多数下属的好评,又能象母亲一样关心、爱护我的好领导却找不到第二个。虽然我们之间也发生过不快,但她对我母亲般的关怀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间。我至今也常常默念着:“马老太,小郭祝您一路走好!”

[ 本帖最后由 潇湘渔父 于 2010-5-21 16:26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