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年往事——刻骨铭心吃的记忆[原创]
2021-12-30叙事散文毛地黄99
陈年往事:刻骨铭心的记忆——吃文:毛地黄99俗话说,君子一日三省。三省的目的,为的是提高自己,提高什么,素质呗。其实,我是十分讨厌我自己的。讨厌自己,羡慕别人,实在也是不得已的事。谁不想趾高气扬的过日子,谁不想在别人面前享受众星捧月的待遇呢……
陈年往事:刻骨铭心的记忆——吃
文:毛地黄99
俗话说,君子一日三省。三省的目的,为的是提高自己,提高什么,素质呗。其实,我是十分讨厌我自己的。讨厌自己,羡慕别人,实在也是不得已的事。谁不想趾高气扬的过日子,谁不想在别人面前享受众星捧月的待遇呢?可是那是有前提的,前提是官位、社会影响,要不就长得玉树临风,风流倜傥,再不济也应该腰缠万贯,一掷千金,可惜我什么也没有。 人的生命活动不外乎吃、穿、住、行。平头百姓日常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更是将吃排在了首位,那就先说吃。 小时候,吃不饱饭,除了逢年过节,肠胃总是处于半饥饿等待中,等待着一次大快朵颐的填充,好享受一次被塞得满满的舒服。饥饿状态下的人,是逮着什么都往肚子里填的,好在我自小生长在农村,生茄子、生玉米、白薯、花生、枣子、苹果随处可见,但是那都是公家的。好在我是小孩子,即便被人看见,人家见我一张蜡黄干瘪的小脸,一副可怜巴巴的表情,也不会太为难我。所以虽然总是挨饿,但也没有饿死,否则我还能坐在电脑前打字、写字吗? 虽然肚子十分的受屈,可是在家里的日子还是不发愁的,至少有爸爸妈***疼爱,哥哥姐姐的袒护,于精神上是有依靠的,倒也没出什么太出格的事。后来,我升学到了重点学校,那可是一个名字被乡人们用很了不得的声调传扬着的好学校。家境贫寒,还真没影响到我智力的发育,我以全乡第一名,且是高于第二名17分的骄人成绩考入了这所有着赫赫声誉的好学校。但是,饥饿,且是无依无靠,举目无亲孤独中的饥饿,差一点断送了我的前程。 其实,真怨不得我的家人,甚至怨不得任何人。在那个时代,在那个学校,还有那个处于懵懵懂懂青涩中的我,太没见识,也很没出息。其实,我兜里有钱,可是我舍不得花钱;其实,那个时代,大家的日子都很难,没有人关注一个正处于身体发育中的孩子对食物近乎贪婪的需求;其实,如果我不是自小生长在农村,受了那种乡野文化的熏陶,排除任何一种因素,我绝不会干出那么让人感觉羞耻的事情。 那所学校离我家大约60公里,我最快的一次骑单车回家,用了1个半小时,那一次我至今记得,是中秋节的晚上。凉爽的清风,一尘不染的月光,还有归心似箭的骑单车飞翔的少年,给我留下很深的记忆。学校的食堂伙食很差,收费也就很低。一个月伙食费7元钱,一周吃两天窝头,其余是黑馒头,是那种白面掺了麸子蒸的,倒也甜香,但是口感粗剌。早晨一个窝头或一个黑馒头,咸菜,中午和晚上两个,简单的大锅菜,有点肉也是白白的肥肉片。感觉没有米饭,我小时候。北方人对米饭几乎没什么概念,还总说米饭吃不饱,南方人肠子细,面食硬,所以他们才吃米饭,吃不惯面食。这样的饮食,一个月的费用是7元,现在想想就爱你只觉得不可思议。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吃到十元的,可是学校就这样规定,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为的是什么,我至今也搞不懂。是为了培养我们艰苦朴素的作风?也许是吧。 那个时代,刚刚改革开放,国家经济刚刚从十年浩劫中缓过劲来,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处于起步阶段,电力特别紧张。我们这代人,谁没有在煤油灯下学习,被烟熏黑鼻子和脸的?我想没有人的。我所在的重点中学,也是三天两头的停电,一停电,大家就每人拿出自己准备的煤油灯或者事先买好的蜡烛,放在课桌一角,上晚自习。一时间整个教室煤油灯的亮光、小小一圈的烛光婆娑闪烁,人影曈曈,倒也是一片安静。那是都习惯用“掉在地上一根针也能听见”来形容,其实是过分了。大家学习都十分用功,毕竟都来自各学校的尖子,到了一个竞争力十分严峻的新环境,谁也不甘心落后。 有时候,吃晚饭之前就停了电,食堂大师傅们只能也在卖饭窗口点上煤油灯或蜡烛卖饭。那时候,我们不用饭票,而是一张硬纸板卡片,如同小学生使用的课程表,印着几月几号,还标明早、中、晚,你买了某一天某一顿的饭,大师傅手里的一支红蓝铅笔,就在那一个格子里打一个对勾,表明这一顿饭,你买了。因为停电,也因为大师傅岁数大,眼神不好,再也是人多,想快一点,增加工作效率,有时候,那红蓝铅笔只是轻轻的划了一道,或者干脆就没有印痕。每当这种机遇出现,我就赶快跑到没人的地方吃完了,然后洗净饭盆,赶在食堂关门前,再去“骗”一顿饭吃。 饥肠辘辘的躺在床上,睡不着觉的日子,实在是太多了,也很可怕的。现在我回想起来,还觉得刻骨铭心的酸痛。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我的为人不齿的秘密终于被人发现了。那一天,我在教室里自习,班长来到我面前,告诉我,班主任要我去。 接下来该发生的就都发生了。我在全班同学面前做了检讨,深批恨剜了自己的占公家便宜的“剥削阶级”思想。可是让我惊奇的是,那一次,和我一起做检讨的不是我独一个,呵呵,一下子齐刷刷站起来6个。这是我没有思想准备的。回想起来,可能有这种不可告人秘密的可能不止我们6个,我们班40人,我想应该差不多半数都有这样的“占便宜、剥削”思想,并把这种思想偷偷的“指导”了自己的行动。 再后来,我们几个通过了详细的调查研究,终于搞清楚了谁告的密。小孩子报仇雪恨的心理十分强烈的,这可能也是那个时代阶级斗争爱憎分明烙印的结果。于是就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我和一个于我“志同道合”的要好同学,悄悄地埋伏在教室回寝室必经之路一个无人的拐角处,事先准备了一个装化肥的塑料袋子,等那位告密者,在他茫然无措的嗷嗷乱叫中,给了他一顿臭揍。第二天上课,老师问鼻青脸肿的他怎么了,他没有说挨了黑拳报复,说是不小心撞到了墙角。由此可见这位老兄还是满有心机的,后来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他考入了北京大学法律系,现在京城里开了一家很有名望的律师事务所。我去过他那里,17楼的三间工作室不是很大,却在楼下的电梯旁有个很大的金光闪闪的招牌。问起早年发生的是,他说已经不记得了。怎么可能不记得呢?只是他不愿意提起罢了。可见他还是那么有城府的人。人和人之间在处理问题上,就是有着这么大的差别。性格决定一生,这句话,该是不错的。 这便是我学生时代关于吃的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现在回想起来依然是那么清晰,之所以清晰是不断的被眼前正在发生的事情提醒着。 那是去年的年夏天,离开了学校生活20年我在京城某一所高校进修,得以有机会再一次走进校园,走进学校的食堂。学校优雅的人群,优美的环境,令人赏心悦目,感慨不已。同行的同事都不愿意去学生食堂进餐,他们大多三五一群的去学校附近的餐馆,我则更愿意重新体验一下学生生活。那天中午,在食堂排队买饭的学生实在也不像我求学时候那样排着长队,稀稀落落的也没有我记忆中学生食堂的人声鼎沸不是有人敲着饭盆的吵闹场面。我注意到两个着装很朴素的女学生,显然两人要好,一人买了一份菜饭,一人买的是肉菜,另一个买的是素菜,然后两个人坐一起,共同享受这一荤一素,边吃边低声说笑。我很为她们的节省和友爱感动,投掷以钦佩的目光,那纯朴的外表之下,该是有着多么精细远大的人生目标,祝福她们又一个美好的未来!但当我安静地吃完了,离开食堂前,在门口处发现了两个大塑料桶,狼籍的盛满了学生们因为不喜欢吃而倒掉的剩饭和剩菜,招引许多苍蝇嗡嗡的飞落着,我本来感觉很舒服的肠胃不禁一阵折腾难过。浪费粮食的人和事总是让我十分的厌恶! 现在,我早已经不再为吃而多花费心思,但是和吃沾边的事,却也时时牵动着我。我家的剩饭剩菜都是我的,妻子戏笑我是剩饭剩菜的垃圾桶,我也一笑而不理。赶上家里只有我一人,我也是打扫剩饭剩菜为第一要素,很少独自做饭,给人留下懒惰的印象,我也不与争辩。和朋友一起在大饭店吃饭,我总提醒朋友菜要少点,不够再要,浪费饭菜实在让人看了心疼。有时朋友不听我的劝,最后要服务员“DOGBAG”的总是我。就在前几天,我去南京旅游,一位朋友请我吃饭,我跟他说,不用了,我更喜欢在街边的小摊上吃,一碗馄饨,一碗面条,一碗米粉,一块小饼,煮得时间长点短点都很随便,临时要点什么佐料也是有求必应,同时和老板老板娘说说笑笑,问问路,聊聊当地的风土人情,花钱不多,也没有半点浪费。那样的一顿饭吃下来,你感到的是浑身冒汗的惬意和舒坦。在大饭店,虽然你享受精美的饮食,但是服务生和老板老板娘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花了很多钱,而你也未必就能吃好,吃舒服了。朋友听了我的话,说:如今,像你这样活的真实的人,实在已不多见了。是赞美还是嘲讽,我也不去多想。 夫子曰:民以食为天。此言蕴含深广,令人回味无穷。俗语有云:人是铁,饭是刚,一顿不吃饿的慌!由是当知,有关吃的回忆焉能不使人刻骨铭心乎?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俗话说,君子一日三省。三省的目的,为的是提高自己,提高什么,素质呗。其实,我是十分讨厌我自己的。讨厌自己,羡慕别人,实在也是不得已的事。谁不想趾高气扬的过日子,谁不想在别人面前享受众星捧月的待遇呢?可是那是有前提的,前提是官位、社会影响,要不就长得玉树临风,风流倜傥,再不济也应该腰缠万贯,一掷千金,可惜我什么也没有。 人的生命活动不外乎吃、穿、住、行。平头百姓日常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更是将吃排在了首位,那就先说吃。 小时候,吃不饱饭,除了逢年过节,肠胃总是处于半饥饿等待中,等待着一次大快朵颐的填充,好享受一次被塞得满满的舒服。饥饿状态下的人,是逮着什么都往肚子里填的,好在我自小生长在农村,生茄子、生玉米、白薯、花生、枣子、苹果随处可见,但是那都是公家的。好在我是小孩子,即便被人看见,人家见我一张蜡黄干瘪的小脸,一副可怜巴巴的表情,也不会太为难我。所以虽然总是挨饿,但也没有饿死,否则我还能坐在电脑前打字、写字吗? 虽然肚子十分的受屈,可是在家里的日子还是不发愁的,至少有爸爸妈***疼爱,哥哥姐姐的袒护,于精神上是有依靠的,倒也没出什么太出格的事。后来,我升学到了重点学校,那可是一个名字被乡人们用很了不得的声调传扬着的好学校。家境贫寒,还真没影响到我智力的发育,我以全乡第一名,且是高于第二名17分的骄人成绩考入了这所有着赫赫声誉的好学校。但是,饥饿,且是无依无靠,举目无亲孤独中的饥饿,差一点断送了我的前程。 其实,真怨不得我的家人,甚至怨不得任何人。在那个时代,在那个学校,还有那个处于懵懵懂懂青涩中的我,太没见识,也很没出息。其实,我兜里有钱,可是我舍不得花钱;其实,那个时代,大家的日子都很难,没有人关注一个正处于身体发育中的孩子对食物近乎贪婪的需求;其实,如果我不是自小生长在农村,受了那种乡野文化的熏陶,排除任何一种因素,我绝不会干出那么让人感觉羞耻的事情。 那所学校离我家大约60公里,我最快的一次骑单车回家,用了1个半小时,那一次我至今记得,是中秋节的晚上。凉爽的清风,一尘不染的月光,还有归心似箭的骑单车飞翔的少年,给我留下很深的记忆。学校的食堂伙食很差,收费也就很低。一个月伙食费7元钱,一周吃两天窝头,其余是黑馒头,是那种白面掺了麸子蒸的,倒也甜香,但是口感粗剌。早晨一个窝头或一个黑馒头,咸菜,中午和晚上两个,简单的大锅菜,有点肉也是白白的肥肉片。感觉没有米饭,我小时候。北方人对米饭几乎没什么概念,还总说米饭吃不饱,南方人肠子细,面食硬,所以他们才吃米饭,吃不惯面食。这样的饮食,一个月的费用是7元,现在想想就爱你只觉得不可思议。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吃到十元的,可是学校就这样规定,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为的是什么,我至今也搞不懂。是为了培养我们艰苦朴素的作风?也许是吧。 那个时代,刚刚改革开放,国家经济刚刚从十年浩劫中缓过劲来,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处于起步阶段,电力特别紧张。我们这代人,谁没有在煤油灯下学习,被烟熏黑鼻子和脸的?我想没有人的。我所在的重点中学,也是三天两头的停电,一停电,大家就每人拿出自己准备的煤油灯或者事先买好的蜡烛,放在课桌一角,上晚自习。一时间整个教室煤油灯的亮光、小小一圈的烛光婆娑闪烁,人影曈曈,倒也是一片安静。那是都习惯用“掉在地上一根针也能听见”来形容,其实是过分了。大家学习都十分用功,毕竟都来自各学校的尖子,到了一个竞争力十分严峻的新环境,谁也不甘心落后。 有时候,吃晚饭之前就停了电,食堂大师傅们只能也在卖饭窗口点上煤油灯或蜡烛卖饭。那时候,我们不用饭票,而是一张硬纸板卡片,如同小学生使用的课程表,印着几月几号,还标明早、中、晚,你买了某一天某一顿的饭,大师傅手里的一支红蓝铅笔,就在那一个格子里打一个对勾,表明这一顿饭,你买了。因为停电,也因为大师傅岁数大,眼神不好,再也是人多,想快一点,增加工作效率,有时候,那红蓝铅笔只是轻轻的划了一道,或者干脆就没有印痕。每当这种机遇出现,我就赶快跑到没人的地方吃完了,然后洗净饭盆,赶在食堂关门前,再去“骗”一顿饭吃。 饥肠辘辘的躺在床上,睡不着觉的日子,实在是太多了,也很可怕的。现在我回想起来,还觉得刻骨铭心的酸痛。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我的为人不齿的秘密终于被人发现了。那一天,我在教室里自习,班长来到我面前,告诉我,班主任要我去。 接下来该发生的就都发生了。我在全班同学面前做了检讨,深批恨剜了自己的占公家便宜的“剥削阶级”思想。可是让我惊奇的是,那一次,和我一起做检讨的不是我独一个,呵呵,一下子齐刷刷站起来6个。这是我没有思想准备的。回想起来,可能有这种不可告人秘密的可能不止我们6个,我们班40人,我想应该差不多半数都有这样的“占便宜、剥削”思想,并把这种思想偷偷的“指导”了自己的行动。 再后来,我们几个通过了详细的调查研究,终于搞清楚了谁告的密。小孩子报仇雪恨的心理十分强烈的,这可能也是那个时代阶级斗争爱憎分明烙印的结果。于是就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我和一个于我“志同道合”的要好同学,悄悄地埋伏在教室回寝室必经之路一个无人的拐角处,事先准备了一个装化肥的塑料袋子,等那位告密者,在他茫然无措的嗷嗷乱叫中,给了他一顿臭揍。第二天上课,老师问鼻青脸肿的他怎么了,他没有说挨了黑拳报复,说是不小心撞到了墙角。由此可见这位老兄还是满有心机的,后来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他考入了北京大学法律系,现在京城里开了一家很有名望的律师事务所。我去过他那里,17楼的三间工作室不是很大,却在楼下的电梯旁有个很大的金光闪闪的招牌。问起早年发生的是,他说已经不记得了。怎么可能不记得呢?只是他不愿意提起罢了。可见他还是那么有城府的人。人和人之间在处理问题上,就是有着这么大的差别。性格决定一生,这句话,该是不错的。 这便是我学生时代关于吃的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现在回想起来依然是那么清晰,之所以清晰是不断的被眼前正在发生的事情提醒着。 那是去年的年夏天,离开了学校生活20年我在京城某一所高校进修,得以有机会再一次走进校园,走进学校的食堂。学校优雅的人群,优美的环境,令人赏心悦目,感慨不已。同行的同事都不愿意去学生食堂进餐,他们大多三五一群的去学校附近的餐馆,我则更愿意重新体验一下学生生活。那天中午,在食堂排队买饭的学生实在也不像我求学时候那样排着长队,稀稀落落的也没有我记忆中学生食堂的人声鼎沸不是有人敲着饭盆的吵闹场面。我注意到两个着装很朴素的女学生,显然两人要好,一人买了一份菜饭,一人买的是肉菜,另一个买的是素菜,然后两个人坐一起,共同享受这一荤一素,边吃边低声说笑。我很为她们的节省和友爱感动,投掷以钦佩的目光,那纯朴的外表之下,该是有着多么精细远大的人生目标,祝福她们又一个美好的未来!但当我安静地吃完了,离开食堂前,在门口处发现了两个大塑料桶,狼籍的盛满了学生们因为不喜欢吃而倒掉的剩饭和剩菜,招引许多苍蝇嗡嗡的飞落着,我本来感觉很舒服的肠胃不禁一阵折腾难过。浪费粮食的人和事总是让我十分的厌恶! 现在,我早已经不再为吃而多花费心思,但是和吃沾边的事,却也时时牵动着我。我家的剩饭剩菜都是我的,妻子戏笑我是剩饭剩菜的垃圾桶,我也一笑而不理。赶上家里只有我一人,我也是打扫剩饭剩菜为第一要素,很少独自做饭,给人留下懒惰的印象,我也不与争辩。和朋友一起在大饭店吃饭,我总提醒朋友菜要少点,不够再要,浪费饭菜实在让人看了心疼。有时朋友不听我的劝,最后要服务员“DOGBAG”的总是我。就在前几天,我去南京旅游,一位朋友请我吃饭,我跟他说,不用了,我更喜欢在街边的小摊上吃,一碗馄饨,一碗面条,一碗米粉,一块小饼,煮得时间长点短点都很随便,临时要点什么佐料也是有求必应,同时和老板老板娘说说笑笑,问问路,聊聊当地的风土人情,花钱不多,也没有半点浪费。那样的一顿饭吃下来,你感到的是浑身冒汗的惬意和舒坦。在大饭店,虽然你享受精美的饮食,但是服务生和老板老板娘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花了很多钱,而你也未必就能吃好,吃舒服了。朋友听了我的话,说:如今,像你这样活的真实的人,实在已不多见了。是赞美还是嘲讽,我也不去多想。 夫子曰:民以食为天。此言蕴含深广,令人回味无穷。俗语有云:人是铁,饭是刚,一顿不吃饿的慌!由是当知,有关吃的回忆焉能不使人刻骨铭心乎?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