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礼令[原创]

2021-12-30叙事散文张生全
礼令张生全对不起自从来到这个机关,她就深深为黄段子苦恼。机关里的男人们,说黄段子像他们呼吸一样,哪一天要断了,就憋屈,难受。尤其当女人们在场,简直就是饥渴的鼻子遇到一大丛林野花,鼻翼不扇两扇是过不去的。女人们呢,也未必就怕那黑揪揪的鼻翼。机……
  礼令   张生全   对不起   自从来到这个机关,她就深深为黄段子苦恼。机关里的男人们,说黄段子像他们呼吸一样,哪一天要断了,就憋屈,难受。尤其当女人们在场,简直就是饥渴的鼻子遇到一大丛林野花,鼻翼不扇两扇是过不去的。女人们呢,也未必就怕那黑揪揪的鼻翼。机关里的女人可分为三类:一类是结了婚,甚至儿孙满堂的,一类是没结婚但已经有男友的,一类是没结婚也没男朋友的。结了婚的女人,那是提过枪上过阵拼得血迹满身过的,曾经沧海,久经沙场,谁怕谁啊。往往这时候,败下阵去的首先是男人。我曾经在村头看见过一群健壮的妇人,她们合力把一个说黄段子的汉子摁在地上,由另一新乳妇人掏出饱胀的乳房把奶水挤进他嘴里——机关里的情形大约也是这个样子。未婚但有男友的女人,也未必怯场。现在的男女青年,不扯票先上车,未婚享受已婚待遇,这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情。所以男人们要挑衅,虽不至于接阵,却也用不着躲闪。大可在一边拉开嘴笑,很痛快的样子。独有那未婚也无男友的姑娘,通常情况是,她们迅速红脸,然后默默避开。
  但这对她无效的。好好地做着事呢,任凭男人一句三不点的话就走开,这成什么样子!而且她并不脸红。脸红往往是感到兴奋或者害羞,脸部毛细血管扩张,血液流动加快。问题是她不兴奋,也不害羞,她只是感到厌恶、恶心。吞下去的不是春药,而是苍蝇。脸非但不红,反是苍白,青灰,汗毛一根一根竖起来。她又是一个有洁癖的女人,容不得乌烟瘴气在耳边乱舞,常常是一瓢冷水兜头就泼过去。男人们说黄段子,那是心里有火。被浇得几次,火自然灭了,成了冷灰。谁爱碰一鼻子冷灰呢!   没人在她面前说黄段子了,她自然是喜悦的,从此耳根清净,空气清新,风物清纯,形容清正。不过,这样的喜悦并没维持多久,渐渐地,她感觉似乎机关里的人都在疏离她,隔绝她,孤独她。原本花枝乱颤,波涛汹涌,她刚一走近,立马落红不起,波澜不惊。她背过身去,一千只麻雀便在她身后唧唧喳喳闹起来;她一回转头,却又是人去楼空,鸟粪满地。   她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刚来这个机关的时候,她是有想法的,她想凭着她谦虚好学、吃苦耐劳、真诚友善、乐于奉献这样一些好品质,博得大家的喜爱、信任和尊重,甚至得到重用提拔。但是这些品质只是一块璞玉,没有一双发现并雕琢的眼光,同事没有,领导也没有。机关里的人际关系不在工作中,拼搏中,奋斗中,而是在八小时以外,在饭桌上、酒桌上、喝茶上、打牌上、卡拉OK上。这些场合不需要谦虚好学吃苦耐劳,这些东西太沉闷,太缺乏娱乐性。这些场合自有它的流行语言——黄段子。黄段子一说出,沉闷的气氛立马轻舞飞扬,压抑的心情立马欢蹦乱跳。在一阵嘻嘻哈哈的搅拌之后,他们的关系变得亲密无间,水乳交融。
她陷入了另一份深深的苦恼中。   你好   这个绰号已经跟随他大半生。他一直反感别人喊他绰号,因为绰号直接指向他的生理缺陷。一个人生得不完整就已经很使他介怀了,而这个不完整还不断被提起,念叨,强调,突出,甚至放大成为他的全部指代。就像头上的一块伤疤,还没愈合,又给揭开,撕得鲜血淋淋,那持续不断的痛楚让他锥心彻骨。他不想要别人知道他有伤疤,他用了一顶帽子将那伤疤遮住,火辣辣热天也不揭下来。但是这反而欲盖弥彰。一顶反常的帽子,在别人看来,唯一的作用就是要指示那伤疤的存在和方位。   最让他绝望的是,别人并不觉得他那是伤疤,并不觉得喊他绰号就是撕他伤疤,并不觉得撕他伤疤是一件让他痛苦的事情。起先是孩子们喊。孩子们没有是非心,觉得顺口,有趣,唱儿歌一样。有趣和顺口是所有儿歌的共同特征。儿歌并不一定有什么实际内容,孩子们也并不一定理解,但是顺口和有趣吻合他们的嘴形,勾起了他们游戏的欲望——是的,他们(包括他身边的人,他的同事,朋友,老婆、父母,孩子)都把它当游戏了,善意的有趣的活泼的生动的游戏。介绍了半天,别人也不清他是谁。他老婆急了,如果别人想不起她丈夫,这件事她就办不成。她脸涨得通红,她用力比划,她指着那个地方说,这样!哦,这里是这样的!听话的人一下就明白过来,那里是那样的哦?哎呀,晓得了晓得了,原来是他!那还用说,他的事就是我的事,你的事就是我嫂子的事,我们谁跟谁啊,立即就办立即就办!   他老婆终于明白,这是她老公唯一特别的地方。最初的时候,她还脸红,因为老公的缺陷,心里有一丝自卑。但是说得多,她自己也麻木了,平常了。我是这个人的老婆!她喊着她老公的绰号,怕别人不明白,还用手指着那地方,做了个撕伤疤的动作。绰号彻底取代了他的名字。一个人取名字,原本就是为了把他和别人区别开来,但是他的名字太普通,太大众化,他又没做过什么了不起的英雄事迹(面对生活中的那些琐碎和些小,他既没有成为英雄的能力,也没有遇上那些事情的机遇),因此,要把他从众人中识别出有多么困难的。而绰号,多么与众不同。   连他自己的心理也渐渐起了变化。起初他非常反感,当别人喊他绰号的时候,他不回答,不开腔,做出这个绰号与自己无关的神色。但是那些人也有一股子韧劲,撵上门来,脸对着脸喊。他生气了,回顶一句,不惜撕破几十年的交情。别人却是温和的,嘻嘻哈哈着,不以为意,依旧是喊。他绝望了。他发现自己成了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老虎,笼子是人们为了保护它,免得它受到伤害设置的一个摇篮,因而它所有的挣扎和撕咬都是无效的,还是不识时务的。老虎悲哀地嘶吼一声,伏下身子,闭了闭眼。后来,它喜欢了笼子里的生活,用舌头舔一下布满油腻的嘴唇,咧一咧嘴,长伸一下腿。它喜欢在这时候躺下来睡个懒觉。   那天早上,他碰到他的朋友。他的朋友没有像往常一样猛拍他的肩膀,大声喊他的绰号。他的朋友向他伸过手来,微俯身子,彬彬有礼说,你好!他突然有些不知所措,转回头去看,他以为朋友在和别人打招呼。但是身后并没有人,朋友固执地向他伸着手,微笑着。他突然有些不舒服,好像脖子扭了一样。铁笼子被打开,老虎项上的铁圈子被解除。但是老虎并不出来,它在门口犹豫着,张望着,试探着把一只脚伸出去,又很快缩回来,像是怕了笼外的风……这时候,他突然醒过来,原来是做了一个梦。但是脖子真是扭了,姿势不对,落枕了。他推了推睡在旁边的老婆,他想老婆帮他揉揉。老婆正睡得迷迷糊糊,很不满,半夜三更的,你发什么疯!他听到老婆喊他的绰号,突然感到脖子一下就不疼了。他转过身去,呼呼睡着了。   请   作为一把手,“指示”是摆在他办公桌上最显眼位置的专用工具。   最初他不太适应。那时候他还是副职。副职在机关是微妙的,名义上也是领导,其实只能协助一把手“领导”。打个比喻,机关的人员是一座金字塔,一把手在塔顶,副职在二层,中层干部在三层,一般工作人员在底层。塔顶是一口泉,泉水先流到二层,再三层,一直到底层这个大容器。二层、三层都只是传递,是接力棒,不可能“领”不可能“导”。他明白这一点,他的下层也明白这一点,他在向下层传递时,总要加一句,你们要按照一把手的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下层在汇报时,也总要加一句,为全面贯彻落实一把手的讲话精神——其实话是他讲的,即便传递,话也是从他口中传递出来的,但下层从不说为贯彻落实他的讲话精神,这是潜规则,他也是明白的,是不能计较的。他是副职,副职是协助一把手负责的,副职永远只能是个隐身人。   不过有时候他又总是忍不住要发出一点声音,在做了渠堰之余想要做一做泉眼。就像一个文学爱好者,不只是读,读着读着自己忍不住也要搞一篇出来,让别人读一读。但显然效果不佳。他把文章贴在网上,别人并不当范文佳构去学习,反而是指手画脚当老师。因为他不是名家,贴上也不管用。因此,作为副职的他,和下层之间总有一股隐隐的斥力,他常常要为消除这股斥力费劲。他拉拽着,跌跌撞撞,呼哧呼哧。他加大声音,涨红脸,唾沫星子飞。
现在做了一把手,他突然发现,那股力量似乎在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他用不着再费劲,再加大声音,手下一下子成了不是一个量级的对手;连对手也不是,反而是帮手,推手,抓手。他甚至用不着开口说话。指示,是不适宜用口的,“指示”就是用手指“示”。既然叫一把手,那自然就是用手,用指。既然叫手下,那自然是手指之下。手指是一样笨拙的表达工具,它没有牙齿、舌头、嘴唇、前腭后腭小舌这些发声器官,不能明确区别唇齿音和舌尖音,爆破音和闭口音。它是退而求其次的表达工具,比如聋哑人,他们迫不得已,只能凑合着用,他们把这个称为“手语”。但是一把手的手完全是两回事。一把手的手指是属于大巧若拙、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那种,是根本不需要那些功能的。往谁身上一点,那人立马呼哧呼哧跑到跟前,或软着腰,满眼微笑,或埋着头,一脸愧疚。往前一指,全机关的人都争先恐后往那个方向迅跑。   这样的状况让他吃惊。最初的那段时间,他是有些不好意思的。就像一个小孩玩泡塑,刚用手去触了触那一大块泡塑,那泡塑就骨碌碌滚动起来。小孩赶紧把手缩回去,满眼震恐,不断地绞着手,像是无意中干了件大坏事。他也不敢轻易伸手,不敢“指”不敢“示”,还习惯用嘴,偶尔用一用手,还总是添一张笑脸。手下递上报告,请指示。他签署了承办人。又额外地在承办人前面加一个“请”字。   不过,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当他加一个“请”字时,办事效率反而下降了。“请”和“指示”显然是不协调的。“指示”用的是手,而“请”只能用嘴巴,而且除了嘴巴外,脸上的其他器官必须配合,才能把这个字说出来。比如眼睛必须变弯,肌肉必须放松,额头必须舒展,身子必须低俯、柔和、有弹性。“请”需要低姿态,需要耐心。而机关作风则是雷厉风行令行禁止,是执行力。这时候,“请”必须取消。   他开始收敛嘴巴,学习用指头说话。他高昂起头,后仰身躯、头、脖子、胸腹,整个上半身,被他炼成一块铁板。眼皮是铁的眼皮,不能轻易抬动的,从眼睑后面出来的目光是铁的品质,冷硬,锐利,刚强。嘴唇是铁的嘴唇,像两扇大闸门,紧紧地咬合在一起。他成了一名剑客,手指是他的剑。剑客从不轻易拔剑,拔剑即让山岳失色,河水断流……   他终于把自己练成一名剑客。最高的剑客是手中无剑,最冷血的杀手是笑面杀手。这时候,他反而变得和蔼可亲,笑容满面,不再伸手指示,而爱上了说话,同时,“请”字重新回到他的口中……   谢谢   “相敬如宾”是他读初中那会儿学到的。老师说,这个成语出自古代一本叫《左传》的书,里面写一个叫邓缺的人在田里除草,他妻子送饭来,恭恭敬敬双手捧给他,他也恭恭敬敬接过去,说过“谢谢”以及其他祝福之类的话后才动筷吃。老师说,这个成语表示的是夫妻之间互相尊重的意思。老师说,这是表现夫妻恩爱的最好的一个成语,与它意思相近的成语还有“举案齐眉”,也有一个典故……老师讲这个典故的时候,他的思想已经走神了。他刚进入青春期,“夫妻”俩字让他脸热心跳。相敬如宾,噢,相敬如宾是什么样子呢?但他迅速阻止了自己的胡思乱想。不要想,以后自然就明白了,不要走神!他提醒自己,上课走神是导致成绩落后的最大原因。考试的时候,老师出了一道题:辨析“相敬如宾”、“相濡以沫”、“相依为命”这三个成语的异同,并各造一句子。结果那题全班就他一个人对了,他也因此考了个第一名。老师表扬了他,要求全班同学向他学习。他埋着头,安安静静坐着,其实心里早已狂跳不止。他几乎是飞奔着跑回家,手里旗帜一样挥舞着那张满分卷。   后来他爱上了,而且立刻就进入了“相濡以沫”状态。唾沫与唾沫是可以交换的,而且是乐意交换的,哪一天要不交换,心里就空荡荡直发慌。最怕的就是分别。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捱这三秋的办法就是不断念叨她的名字。那时候他对她有很多称呼,亲爱的,宝贝儿,乖乖,心肝……甚至超越辈分,喊妈妈,喊女儿。默默地一声声地喊,每喊一声,心底就荡起一圈涟漪,涟漪推涟漪就推起了波浪,就把他的心涨得满满当当。分别的时候,他喊一声,她就答应一声。他说像吃东西,每喊一声,就够他活一天。但是喊着喊着她却用嘴把他嘴堵住了,她说不要喊了,他们不要分别那么长时间!   结婚后,他对她的称呼似乎渐渐地变少了。妈妈、女儿之类不能喊了,那是特别的称谓。妈妈原本就多了一个,再多一个不是添乱吗?乖乖、宝贝也不能喊了,那是女儿的专属名词。宝贝,偶尔喊一声对方,那也只能是悄悄地。但是女儿却听见了,一阵风跑进来,爸爸,你喊我吗?脸腾一下就红了……噢,宝贝,当然是喊你,当然是……从此不敢再喊,从此称谓变了,孩子她妈,孩子她爸,要通过孩子来转换。不但称谓要通过孩子来转换,手也要通过孩子来转换。他捏女儿左手,她捏女儿右手,他们的体温通过女儿来传递,心跳通过女儿来感知。那一日,女儿把他们的手放在一起,然后跑到前面,捂着嘴直笑。可是他们并没有为女儿把手还给他们感到高兴,他们突然警惕起来,女儿长大了,心里有些东西发芽了。   是不是一些事情没注意,让女儿看见了?他们开始检点自己的言行举止,手是不能随便拉了,互相的称呼要规范,要给女儿做出举止优雅、言行端庄的榜样。让别人做事情,要多说“请”,别人为自己做了事情,要说“谢谢”。要把女儿培养成懂礼貌,知感恩的人。相敬如宾,噢,要给女儿做出相敬如宾的榜样。现在他终于明白什么是“相敬如宾”了,现在他终于明白老师为什么说“相敬如宾”是表现夫妻恩爱最好的词,晋国的那个大夫为什么要把他看到的这件事讲出来,《左传》为什么要郑重其事记下来了。立法,立规矩,原来《左传》和《论语》一样,也是一本教人立规矩的书。   女儿结婚了,搬出去了。后来女儿又有了女儿,他们又帮着把女儿的女儿带大。等外孙女也结婚离开后,家里就完完全全只剩下他们两个人了。她说,老头子,过来帮我捶捶肩。他说,老婆子,快,快把药给我拿来,我心脏快受不了了……他们相互搀扶着下楼,走到山口坐下来。夕阳把他们的影子长长地拉在身后,她依偎着他,把头轻轻靠在他肩上。他突然扑哧一声笑起来。老头子,你笑啥?她迅速把头抬起来,脸腾一下就红了。没,我没笑你,我笑我那时候怎么就考了一个满分呢!   再见   她发现,她的身边始终是敌人。   母亲给她买了一件新衣服。母亲很少给她买衣服,她以前一直都穿姐姐穿过的,或者是城里亲戚不穿了扔她的旧衣服。这次不知啥原因,母亲给她买了件新的。她那个得意哟!她穿上新衣服,感觉自己成了小天使,双脚是踩在云彩上的,绵软软,轻飘飘。但是那女孩不高兴了,黑眼珠都到了眼角,嘴角拉到下巴。女孩一头扎到其他女同学堆里,像一只麻雀飞进麻雀林里,立刻,鸟粪雨点一样洒满她全身。她的衣服成了质地很差,穿在身上会长红丘疹的(现在没长等不了多久就会长);别人穿过送她,因而沾满病毒的(说不定是从死人身上扒下来的);式样老套难看,十年前就流行过的(那时她还没生呢)……从此这件衣服再也没洗干净过。   她考了第一名。她怎么可能考第一名呢?她那样子怎么配考第一名呢?她那第一名肯定是考试时照抄别人的,肯定是她向老师发嗲,老师漏了答案的。其实对这样的流言,她大可不必理会。如果她是抄的,那她抄谁的呢?抄题的人是第一名,被抄的人该是第几名呢?如果老师向她漏题,老师还考什么?这些都是常识性问题,不理,流言自然不攻自破。但她不,她是有仇必报。她不把这件事情澄清她寝食难安,她不让造谣者受惩罚她气闷难顺。她到老师那里告状,她添油加醋渲染着那人的恶行。直到老师把她的敌人罚站示众,写检讨,给处分。她在那女孩的狼狈相中获得了极大的快乐。   她讨厌现有的生活,讨厌这布满敌人的环境,她是凤凰落到鸡窝里,龙游浅水遭虾戏,她渴望尽快离开那浅水,到深水中去,到属于她的空间里去。读初中时,她渴望初中快点毕业,高中快点到来。高中在县城里,高中是全县最优秀的初中学生的集中,那里一定是个高雅的纯粹的环境。但是到高中后,她又发现,同学变了,敌人却没有变,敌人不知怎么又钻到高中来了,而且越来越多,那情形几乎就是镇上初中生活的复制和翻版。于是她又开始渴望大学,渴望省城。于是她又渴望学生时代尽快结束,渴望参加工作,过成年人的日子。   她参加工作的地方是一个机关。这里的人穿着打扮庄重得体,言行举止礼貌温良。领导给她布置任务时总要说一个“请”,当她把任务完成向领导汇报时领导都对她说“谢谢”。同事们每天见面时说“你好”,下班回家时说“再见”,别人要做错了事情,不管是领导还是同事,当她给他们指出来以后,他们都对她说“对不起”。她长舒了一口气,她感觉她终于来到梦寐以求的地方了。
第一次上酒桌,领导和同事们都端过酒来,酒杯放得低低的,杯口矮下去,在她杯身上脆脆一碰,笑着脸,对她说热烈的赞美的词。这样的词让她兴奋,但也让她不适应,她慌乱地表示着她的谦虚。她没料到的是,她的谦虚却让她的领导和同事们很下不了台,他们说,我说的都是真心话,你要觉得我说得不对我给你道歉,自罚一杯。说着把杯中的酒一饮而尽。他们笑着离开她,去敬别人。留下她在那里,端着酒杯,不知所措。   她开始有些不舒服。他们都对她彬彬有礼,客客气气,高频率地使用着礼貌词语。不过,她总觉得这有些别扭,似乎她和他们隔着一张皮,这张皮阻碍了她的呼吸,她要时时站起来,大口大口吸气。这皮又薄又软,像没有一样,但她就是无法透进去,无法把她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她憋着,憋得难受,但是脸上还必须保持着微笑。她真想冲谁嚎一嗓子,但是冲谁呢?谁也没有得罪她。她想到她的学生时代,当她感到委屈的时候,会去告老师,老师立刻把她的敌人揪出来,和她对质,讲理,列出一二三,谁对谁错,谁该向谁道歉,一清二楚,泾渭分明。可是现在,没有敌人,也没有朋友,没有一个可以发泄的对象,连自己的老公也不是。老公不喜欢她说单位上的那些事情,老公为她在单位上不得志而丧气,总是教训她,要她学会怎么做人。   那一天,她突然伏在桌上大声痛哭起来。办公室里的人全都默不做声,终于有个人小心翼翼走过去,问她是不是不舒服。她又哭又说,是的,我想念我的敌人,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再见到她们……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