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原创] 品读张乃光先生的散文意境

2021-12-30抒情散文北雁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14 编辑

  好几年了,一直都非常喜欢品读白族作家张乃光先生的散文。那种文字,洗净清丽,总能让人在轻快的阅读中读到一种宁静淡雅的意境;那种意境,却还悠远绵长,总能……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14 编辑 <br /><br />  好几年了,一直都非常喜欢品读白族作家张乃光先生的散文。那种文字,洗净清丽,总能让人在轻快的阅读中读到一种宁静淡雅的意境;那种意境,却还悠远绵长,总能让人在享受过文字的精彩之后又萌生无限的感思。
  语言优美,以学问入文,这是张先生散文给人的第一点感慨。北宋黄庭坚倡导学问入诗,开创了江西派乃至整朝宋诗的创作风格;散文大家秦牧则是将知识性、文采性和趣味性汇成创作的特色。张先生的散文创作,文采和知识并重,我想是皆得了两位大家的所长。所以每次阅读他的文章,先让人沉醉在那优美的文字之中,然后又有很多知识的收获。在这一点上,首先让人感叹的是张先生知识的广博,多用、巧用、化用、借用佳词丽句是一大语言特色,《小河淌水》、《寻找月光》就有这样的美感。同时又富于联想,能将学问贯穿在行文之中,比如《城市的树》就让人知道白族风水树的内涵和大理悠久灿烂的历史,《望夫云升起的夜晚》却能让人感动于白族民间文化中那个动听感人的故事。另一方面,就是张先生对待学问的严谨态度,他的文字中没有丝毫含糊的语言。读过《亲眼目睹一种植物的入侵》一文就深为感慨:张先生无论是自己上网查资料,还是翻书用典,总能把他要讲的事物细致明白地说个透。
  情感细腻,善托物言志,张先生又特别能用文字渲染出一种清静唯美的意境。这便是让人对他那些文字特别感动的原因。无论表达怎样的情愫,张先生都能找得到那种最能表达他心境的事物,比如他借用山乌龟表达了一种类似“心远地自偏” 的闲适心境;描写故乡的天井的狭小和外面传来女士高跟鞋走路的声音,突出了幼小的心灵对外面天地的憧憬和追求,也表达了对美好童年的追忆;从童年虔诚的想象和几番亲身经历的鸡足山作对比,又可见张先生唯美主义的思想和对世俗的感慨;最让人感动的是那篇《小巷深处有眼井》,作者写自己与弟弟的感情,那种特别优美的情境,是通过对兄弟俩人少时用一根扁旦挑水的故事:下坡时弟弟把水桶往他的方向拉,平路时自己又把水桶往自己的方向拉。如此细小的情节,作者时时在怀,足可见他情感的细腻与感悟的至深;《滇西的峡谷》,是游记的题目,却是用遥远的滇西好几个神秘的峡谷,贯穿了一个曲折的真情故事,大散文的笔法,小说的行文,给人的又是一种特别悠长的意境美。
  同时我又发现,张先生的文字总透给人一种绵绵的感思。张先生创作的游记为数不少,文字的美我们见得到,风景的美我们也想象得到,而他的文字之中,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忧心一直让人警醒。此外,就前面提到的作品,如《想象鸡足山》,便让人感慨时代和金钱在给古老神奇的鸡足山文化造成莫大的破坏;《滇西的峡谷》让人向往滇西人们的纯朴和可贵的真情;《小巷深处有眼井》就老让人感动在兄弟的情分之中;还有《爬山虎》、《一条深刻的大江》、《心灵的倾诉》等等,那种优美的意境并留给人的思考,总是让人陶醉不尽。
  我对张先生的阅读,是从五六年前的学生时代开始的,但直到今日都只能从那些大大小小的报刊上翻寻然后就跟着贪婪地享受那种难言的感动,听说张先生出版过《秋天的湖》和《走进视野》等一些文集,却从来没在书店遇过。在中财论坛上点击到了他的散文专辑,就收藏下来看了好长时间,的确,每每都能在那种唯美的意境之中陶醉很深。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