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我的大学
2021-12-30叙事散文雪笑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31 编辑
我的大学我的大学,考上得容易也不容易。说不容易,是因为1981年我应届高考的时候,考的是理科,预选的时候即出师未捷。这让我小学和初中的老师大吃一……
我的大学我的大学,考上得容易也不容易。说不容易,是因为1981年我应届高考的时候,考的是理科,预选的时候即出师未捷。这让我小学和初中的老师大吃一……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31 编辑 <br /><br /> 我的大学
我的大学,考上得容易也不容易。
说不容易,是因为1981年我应届高考的时候,考的是理科,预选的时候即出师未捷。这让我小学和初中的老师大吃一惊,因为我的学习一直是不错的。但我的高中老师则认为不出所料,因为高中两年,我常常连作业也完不成。比如有一年国庆节放假四天,我的作业竟然没有写成,气得我的老师高尚信先生直跺脚:“你这样子,瞎费了狗的心!你这样的学生,能考上大学,就成了出出怪事(他一直把‘咄’故意读成‘出’)”
我含着眼泪,但是我没有说出我一连四天都在帮家里种麦子的事。
1981年,正是包产到户的时候,面对着生产队分给我们的那一块一块山坡地,正在上高中的我不得不腾出一只手来握住锄头。同时,我自然也在烈日下听懂了土地对我的暗示:如果你考不上大学,你就要在这片土地上成为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然而衣食不保的农民!
现在想来,那年我没有考好,除了大量的时间花在了家里的农业上,原因还有三,一是数理化这三门课我本身就没有学好,二是考试时我正好在生病,三是当时县上是分片分名额预选,我属于县城考生,名额有限,高手如林,所以竞争空前激烈,我算是只摸了一下高考的门边就“落第”了,只得第二年再补习。
说考得容易,是1982年我考得一路顺利,第一县上再没有分片分名额预选,第二我自己考试时也没有生病,第三因为我转考文科扬长避短了,于是,就考上了。出榜那天早上在山上挖地,父亲说:“昨天晚上我梦见我进了兰州的师大,学校里长满了挂露的西瓜,你今年一定会考上的。”父亲为了我的学习,显然寝食不安。挖地挖到中午,回家听说出榜了,跑去看,不仅榜上有名,而且是第二名。第二名这个名次不是很光荣,因为过了两年,我弟弟考了个全县第一名。但让我觉得光荣的是:我是秦安二中恢复高考以来考上的第一个文科大学生!最光荣的是我考上以后,我的班主任竟不认识我!因为当年的秦安二中大概只有四五个人报考文科。只有四五个文科考生,所以就不可能有文科班,于是就插在一个90多人的理科班了事。于是曾经有一个物理老师上课,发现我不听他讲的,就向我提问,我竟然也能回答一点,同学们大笑,老师却不明究里。
收到通知的那天,我正在小河湾里给白菜地浇水,看到妹妹拿来的录取通知书,果然是西北师大。妹妹一路跑来,满头大汗,满脸是笑。她是在为我高兴呢。然而我好像并没有很激动。是啊,一年前,我就应该考上的。或者说我应该考得更好的。
不过我总算是幸运的。1982年的时候,高中毕业生能够考入大学的比例,是4%多一点,其竞争之激烈的程度,被人们形容为千军万马争过一个独木桥。幸运的是,我通过了这个独木桥。多少年来我坚信这一点:我的生命从那时候开始,获得了一个良好的起点,步入了一片广阔的美好天地。
我上大学的时候,正是我家里最困难的时候。我只说一件事。当时上学都是要自己带被褥的。我母亲特意给我做了一床绿色缎子被面的被子,我一直记着她说的一句话:“你是咱们家里第一个盖这么好的被面的”。我永远不能忘记当年我的同学朋友亲戚邻居大家帮助我的情景。他们有给我送刷牙缸的,有送我笔记本的,也有自己在矿上做苦工却把钱借给我的。我远在山西的六叔给我捎来了一些民警蓝的布料,让我做一身衣服。到兰州后,我在兰州的姨姨给我腾了一个小木箱,又给了我一双表哥的网球鞋……我在这里无法一一列举那些帮助了我的人,我只想在此表示一下对他们真诚的感谢。在他们的帮助下,我顺利地完成大学的学业。对别人来说,这不算什么,但对我来说,应该是成功中之尤其成功者。
现在想来,家境的贫寒最终还是不可逃避地影响了我。这种影响主要有:第一,考大学的目的,当时只是考大学,正所谓的为大学而大学。只要能考上!第二,填报志愿的时候是保守了再保守,一点也不敢冒险。第三,到大学之后,想到家里的力量不可能再供给自己上研究生,于是就目光短浅胸无大志地放弃了对外语的学习——并且错误地认为外语唯一的作用就是考研。第四,影响到了我的心理:多少年来我一直在自卑和因为自卑的自尊之间徘徊,也许正是因为我自闭,于是我后来就选择了写作来释放自己的内心积虑。应该说这种影响至今尚在延续。
到了大学以后,渐渐地我也有些改变,比如学着说普通话——口音有些变;比如朋友们换着穿衣服——衣着有些变……生活方式、思维习惯,应该都在一种渐渐的改变之中。而最大的变化,就是人生方向的改变。刚刚上大学的时候,我于默默之中不无悲观地认为:我是命中注定了毕业后到县上去做一个中学语文教员的。可是,渐渐地我的心里就产生了一种人生的不安。似乎仅仅做一个中学语文教员,对自己来说是有些亏了。于是我就悄悄地给自己增加了一项人生的使命:写作!现在,我大学毕业已近20年了,虽然也经历了从中师教员到大学教员的工作变化,但是,“一边教书,一边写作”的这两个人生的基本原则,我却始终没有再改变。而且,我对自己的这种人生选择无怨无悔。我甚至还要感谢我的生活玉成了我的这种选择——一个人能够在自己所选择与喜欢的方向上生活,应该是人生的最大幸运。
生活中有一个绝对的真理,那就是行行出状元。这个真理的次生真理,就是一个人不一定非要考上大学不成。也就是说,如果我那一年未能考上大学,可能我并不比现在生活得差、工作得累,在我的同学朋友当中,没有考上大学的是绝大多数,然而他们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现在也都在各自的行业与单位上工作稳定、收入不菲、家庭美满且事业上有所成就。在人生的条条罗马大道上,都闪动着奋斗者与成功者的可敬身影。
可是,我还是为我自己能够考上大学而感到幸运,因为大学学习的经历,加上我之后持续不断的努力,渐渐地让我明确了自己的人生道路,那就是“读书而又教书,教书而又写书”。这条路显然不是唯一的人生之路,不喜欢这样生活的人显然多了去了,然而,我觉得我喜欢这条路。我觉得自己之所以能够走在一条自己喜欢走的路上,这就是人生的一大幸运,我的这种人生幸运,首先自然要归功于我的大学经历。我知道,有好多同样喜欢像我一样生活的人们,仅仅是由于没有考上大学,而不得不放弃了这样的道路转而踏上了其它的道路。现在,我在一所大学里教书,我觉得这里正是适合于我的地方——以我的性格与思想,以我的能力和秉赋,世界之大,我觉得我只宜在这样的地方工作与生活。我不能想象在其它的地方我会生活成什么样子。这也应该归功于我的大学经历。所以我要真诚地说:谢谢我的大学!
我今年刚刚40岁。古人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我认为三十而立,不是立业而是立志;四十不惑,不是看破了红尘而是明确了自己今后的人生方向。所以,我认为我准备要在一生里做的事情,才刚刚开始,此前的所有努力,都是准备,都是在大学(包括当年求学的大学、后来工作的大学以及更为广泛意义上的生活这所大学)里学习的阶段与摸索的阶段。既然是开始,就谈不上成功。是的,我自己是一点点的成功感也没有——失败感倒是接二连三。不过我并不痛苦,因为我的所谓失败,都是在世俗意义上的失败。在超世俗的意义上,我坚信我比好多人都要成功。
我的大学,考上得容易也不容易。
说不容易,是因为1981年我应届高考的时候,考的是理科,预选的时候即出师未捷。这让我小学和初中的老师大吃一惊,因为我的学习一直是不错的。但我的高中老师则认为不出所料,因为高中两年,我常常连作业也完不成。比如有一年国庆节放假四天,我的作业竟然没有写成,气得我的老师高尚信先生直跺脚:“你这样子,瞎费了狗的心!你这样的学生,能考上大学,就成了出出怪事(他一直把‘咄’故意读成‘出’)”
我含着眼泪,但是我没有说出我一连四天都在帮家里种麦子的事。
1981年,正是包产到户的时候,面对着生产队分给我们的那一块一块山坡地,正在上高中的我不得不腾出一只手来握住锄头。同时,我自然也在烈日下听懂了土地对我的暗示:如果你考不上大学,你就要在这片土地上成为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然而衣食不保的农民!
现在想来,那年我没有考好,除了大量的时间花在了家里的农业上,原因还有三,一是数理化这三门课我本身就没有学好,二是考试时我正好在生病,三是当时县上是分片分名额预选,我属于县城考生,名额有限,高手如林,所以竞争空前激烈,我算是只摸了一下高考的门边就“落第”了,只得第二年再补习。
说考得容易,是1982年我考得一路顺利,第一县上再没有分片分名额预选,第二我自己考试时也没有生病,第三因为我转考文科扬长避短了,于是,就考上了。出榜那天早上在山上挖地,父亲说:“昨天晚上我梦见我进了兰州的师大,学校里长满了挂露的西瓜,你今年一定会考上的。”父亲为了我的学习,显然寝食不安。挖地挖到中午,回家听说出榜了,跑去看,不仅榜上有名,而且是第二名。第二名这个名次不是很光荣,因为过了两年,我弟弟考了个全县第一名。但让我觉得光荣的是:我是秦安二中恢复高考以来考上的第一个文科大学生!最光荣的是我考上以后,我的班主任竟不认识我!因为当年的秦安二中大概只有四五个人报考文科。只有四五个文科考生,所以就不可能有文科班,于是就插在一个90多人的理科班了事。于是曾经有一个物理老师上课,发现我不听他讲的,就向我提问,我竟然也能回答一点,同学们大笑,老师却不明究里。
收到通知的那天,我正在小河湾里给白菜地浇水,看到妹妹拿来的录取通知书,果然是西北师大。妹妹一路跑来,满头大汗,满脸是笑。她是在为我高兴呢。然而我好像并没有很激动。是啊,一年前,我就应该考上的。或者说我应该考得更好的。
不过我总算是幸运的。1982年的时候,高中毕业生能够考入大学的比例,是4%多一点,其竞争之激烈的程度,被人们形容为千军万马争过一个独木桥。幸运的是,我通过了这个独木桥。多少年来我坚信这一点:我的生命从那时候开始,获得了一个良好的起点,步入了一片广阔的美好天地。
我上大学的时候,正是我家里最困难的时候。我只说一件事。当时上学都是要自己带被褥的。我母亲特意给我做了一床绿色缎子被面的被子,我一直记着她说的一句话:“你是咱们家里第一个盖这么好的被面的”。我永远不能忘记当年我的同学朋友亲戚邻居大家帮助我的情景。他们有给我送刷牙缸的,有送我笔记本的,也有自己在矿上做苦工却把钱借给我的。我远在山西的六叔给我捎来了一些民警蓝的布料,让我做一身衣服。到兰州后,我在兰州的姨姨给我腾了一个小木箱,又给了我一双表哥的网球鞋……我在这里无法一一列举那些帮助了我的人,我只想在此表示一下对他们真诚的感谢。在他们的帮助下,我顺利地完成大学的学业。对别人来说,这不算什么,但对我来说,应该是成功中之尤其成功者。
现在想来,家境的贫寒最终还是不可逃避地影响了我。这种影响主要有:第一,考大学的目的,当时只是考大学,正所谓的为大学而大学。只要能考上!第二,填报志愿的时候是保守了再保守,一点也不敢冒险。第三,到大学之后,想到家里的力量不可能再供给自己上研究生,于是就目光短浅胸无大志地放弃了对外语的学习——并且错误地认为外语唯一的作用就是考研。第四,影响到了我的心理:多少年来我一直在自卑和因为自卑的自尊之间徘徊,也许正是因为我自闭,于是我后来就选择了写作来释放自己的内心积虑。应该说这种影响至今尚在延续。
到了大学以后,渐渐地我也有些改变,比如学着说普通话——口音有些变;比如朋友们换着穿衣服——衣着有些变……生活方式、思维习惯,应该都在一种渐渐的改变之中。而最大的变化,就是人生方向的改变。刚刚上大学的时候,我于默默之中不无悲观地认为:我是命中注定了毕业后到县上去做一个中学语文教员的。可是,渐渐地我的心里就产生了一种人生的不安。似乎仅仅做一个中学语文教员,对自己来说是有些亏了。于是我就悄悄地给自己增加了一项人生的使命:写作!现在,我大学毕业已近20年了,虽然也经历了从中师教员到大学教员的工作变化,但是,“一边教书,一边写作”的这两个人生的基本原则,我却始终没有再改变。而且,我对自己的这种人生选择无怨无悔。我甚至还要感谢我的生活玉成了我的这种选择——一个人能够在自己所选择与喜欢的方向上生活,应该是人生的最大幸运。
生活中有一个绝对的真理,那就是行行出状元。这个真理的次生真理,就是一个人不一定非要考上大学不成。也就是说,如果我那一年未能考上大学,可能我并不比现在生活得差、工作得累,在我的同学朋友当中,没有考上大学的是绝大多数,然而他们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现在也都在各自的行业与单位上工作稳定、收入不菲、家庭美满且事业上有所成就。在人生的条条罗马大道上,都闪动着奋斗者与成功者的可敬身影。
可是,我还是为我自己能够考上大学而感到幸运,因为大学学习的经历,加上我之后持续不断的努力,渐渐地让我明确了自己的人生道路,那就是“读书而又教书,教书而又写书”。这条路显然不是唯一的人生之路,不喜欢这样生活的人显然多了去了,然而,我觉得我喜欢这条路。我觉得自己之所以能够走在一条自己喜欢走的路上,这就是人生的一大幸运,我的这种人生幸运,首先自然要归功于我的大学经历。我知道,有好多同样喜欢像我一样生活的人们,仅仅是由于没有考上大学,而不得不放弃了这样的道路转而踏上了其它的道路。现在,我在一所大学里教书,我觉得这里正是适合于我的地方——以我的性格与思想,以我的能力和秉赋,世界之大,我觉得我只宜在这样的地方工作与生活。我不能想象在其它的地方我会生活成什么样子。这也应该归功于我的大学经历。所以我要真诚地说:谢谢我的大学!
我今年刚刚40岁。古人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我认为三十而立,不是立业而是立志;四十不惑,不是看破了红尘而是明确了自己今后的人生方向。所以,我认为我准备要在一生里做的事情,才刚刚开始,此前的所有努力,都是准备,都是在大学(包括当年求学的大学、后来工作的大学以及更为广泛意义上的生活这所大学)里学习的阶段与摸索的阶段。既然是开始,就谈不上成功。是的,我自己是一点点的成功感也没有——失败感倒是接二连三。不过我并不痛苦,因为我的所谓失败,都是在世俗意义上的失败。在超世俗的意义上,我坚信我比好多人都要成功。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