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重要] “我和老师”主题活动
2021-12-30叙事散文赵云
原创] “我和老师”主题活动
一颗干瘪果实对树的怀念2003年10月28日。下午4:15分。晴见多云。滇西小城大理。我们下关一中初、高中时的《数学》老师兼班主任左伯钊先生,在不该离开我们的年龄与季节,却离开了我们。翌日早10时,分散在各……
原创] “我和老师”主题活动
一颗干瘪果实对树的怀念
2003年10月28日。下午4:15分。晴见多云。滇西小城大理。我们下关一中初、高中时的《数学》老师兼班主任左伯钊先生,在不该离开我们的年龄与季节,却离开了我们。 翌日早10时,分散在各地的学子们,凡是能来的,都尽量赶来殡仪馆与先生的遗体告别。实在来不了的,亦以其他方式,寄托了他们的哀思。 哭声,此起彼落,湿润了人们的思念。先生静静地躺在告别仪式专用的玻璃棺里,接受众多虔诚的目光与鞠躬的膜拜与祭奠。我读懂了大家的目光:像先生这样的好人,灵魂一定能升入天堂。 我呆呆地凝视着先生依然慈祥如初、俊朗如初的遗体,深深地三鞠躬,忍不住的泪水一下子涌上眼眶,胸膛堵得异常难受。 身后的朋友悄悄拽着我的衣角挤出灵堂。我见师母被一壮汉抱着跑出灵堂,悲痛已将她老人家击得虚弱不堪。作为男人,我羡慕与感激那位壮汉:师母,学生不能如此关照您,那就为恩师献上这些用泪水洗亮的一颗颗黑色的汉字吧,但愿它们能和那些哭声和鞠躬一道,托举和护送先生的灵魂一路走好,给您以稍许的慰安。 第二天——即10月30日中午12:30分,先生的骨灰,在接受了原所在单位——下关一中诚挚的悼词祭奠后,被众多的亲朋好友及学生簇拥着,送往其安息地。送行的队伍,长度可以公里计算,可见先生学生之众多、师恩之厚重、师德之远播…… 这代表着民间良知的出殡队伍,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至高无上的礼仪。他们河流般向前涌动,撞开了我的记忆之门: 由于家庭情况不好,整个小学阶段,我都深陷于被孤立、嘲笑、打击的泥潭,由此形成了易怒、敏感、焦躁、与人疏远、自闭的性格。 直到考上大理市下关一中,遇到了先生和其他一些非常优秀的恩师,我才渐渐地从自闭的蛛网里挣脱出来:对生活有了向往、对集体有了信任、对学习有了兴趣…… 记得初中第一次上《数学》课时,先生以他那特有的节奏分明、数字般准确的步伐走进教室,微笑着做自我介绍。先生天庭饱满、明亮,两腮有靥,鼻梁英挺,镜片后的目光慈祥而犀利,能看透你的内心世界。而他的教学语言,幽默且富有逻辑性,那些枯燥乏味的《数学》,从他的嘴里出来,简直就成了蜜糖,能深深地吸引住小蜜蜂们。而对蜜蜂们的作业,先生批改得很细。凡是做对的,除打大红勾外,还在旁边批注英语“good”!;做错的,则在旁边打一个小小的问号,让你自惭,不得不马上去弄懂、重做。有耕耘就会有收获!就连我这么一个从小学起一见《数学》就头大的差生,也渐渐地迷上了《数学》,并屡屡考出了好成绩。 高中毕业后,我有幸考上大学,遗憾的是那种说出校名就让人脸红的大学,心里委屈得要命,整天憋在家里生闷气。 一天傍晚,我们住的老式四合院的青石板上,传来非常熟悉的节奏分明、数字般准确的脚步声。是先生!我一阵惊喜。“赵云在家吗?”先生好听的巍山方言拍开了我家年久失修的厚木门。那时我与任何青春期的少男水女们都一样,嘴巴和表情都拼命装酷、装硬,内心却最怕受到伤害且极易受到伤害。“赵云你可以呢嘛!全校就考起那么几个文科生,而你竟然是其中之一。”先生很随意的几句话,瞬间就将我推上了自信的峰顶:让我看到了无限风光和希望。很多年以后,每每忆起先生来我家的那个傍晚,那个如神话般红光闪闪的傍晚,我那颗业已被生活和苦难折磨得疲惫不堪、又冷又硬的心,就后会幸福得疼痛、温润得颤抖:先生,先生,学生赵云该怎样感激和报答您呢?! 进大学后我学的虽然是中文,却觉得学到的东西很少。尤其是《写作》课,每次考试都是“及格”。这让我破罐子破摔,非常厌恶与憎恨那些刻板烦琐的《写作》教程。 后来我能够走上创作之路并写出了一些东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先生长期的鼓励。初、高中时,我写的每一首顺口溜,先生都把它称为“诗”;每一篇稚嫩的习作,先生都赞不绝口,亲自拿到讲台上朗诵,或推荐给学校墙报和一些社会团体。 在昆明和滇南教书的10年间,每一次寒、暑假回故乡大理,每每在街上与先生不期而遇,他都会眼睛发亮地快步向我走来并关切地询问:“赵云你还写文章吗?你有这方面的天赋,千万不要放弃!” 在人生之路上,每当我走入低谷时,先生的教诲和激励,总会像闪电一样,穿透和驱散我心灵的黑暗和颓丧,使我重新获得勇气和希望。遵从先生的教导,我不断游进民间,体会和感悟底层劳动者的苦难与向往,并以率直而真诚的文字,为他们而无怨无悔地歌唱…… 感激善良,师恩难忘。伯钊恩师,请允许我们这些干瘪而真实的果实,再次向您这棵已升入云天的大树,三鞠躬。
(地址:云南省大理州农行;邮编:671000;电话:0872—2132211[办];0872—2190389[宅])
2003年10月28日。下午4:15分。晴见多云。滇西小城大理。我们下关一中初、高中时的《数学》老师兼班主任左伯钊先生,在不该离开我们的年龄与季节,却离开了我们。 翌日早10时,分散在各地的学子们,凡是能来的,都尽量赶来殡仪馆与先生的遗体告别。实在来不了的,亦以其他方式,寄托了他们的哀思。 哭声,此起彼落,湿润了人们的思念。先生静静地躺在告别仪式专用的玻璃棺里,接受众多虔诚的目光与鞠躬的膜拜与祭奠。我读懂了大家的目光:像先生这样的好人,灵魂一定能升入天堂。 我呆呆地凝视着先生依然慈祥如初、俊朗如初的遗体,深深地三鞠躬,忍不住的泪水一下子涌上眼眶,胸膛堵得异常难受。 身后的朋友悄悄拽着我的衣角挤出灵堂。我见师母被一壮汉抱着跑出灵堂,悲痛已将她老人家击得虚弱不堪。作为男人,我羡慕与感激那位壮汉:师母,学生不能如此关照您,那就为恩师献上这些用泪水洗亮的一颗颗黑色的汉字吧,但愿它们能和那些哭声和鞠躬一道,托举和护送先生的灵魂一路走好,给您以稍许的慰安。 第二天——即10月30日中午12:30分,先生的骨灰,在接受了原所在单位——下关一中诚挚的悼词祭奠后,被众多的亲朋好友及学生簇拥着,送往其安息地。送行的队伍,长度可以公里计算,可见先生学生之众多、师恩之厚重、师德之远播…… 这代表着民间良知的出殡队伍,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至高无上的礼仪。他们河流般向前涌动,撞开了我的记忆之门: 由于家庭情况不好,整个小学阶段,我都深陷于被孤立、嘲笑、打击的泥潭,由此形成了易怒、敏感、焦躁、与人疏远、自闭的性格。 直到考上大理市下关一中,遇到了先生和其他一些非常优秀的恩师,我才渐渐地从自闭的蛛网里挣脱出来:对生活有了向往、对集体有了信任、对学习有了兴趣…… 记得初中第一次上《数学》课时,先生以他那特有的节奏分明、数字般准确的步伐走进教室,微笑着做自我介绍。先生天庭饱满、明亮,两腮有靥,鼻梁英挺,镜片后的目光慈祥而犀利,能看透你的内心世界。而他的教学语言,幽默且富有逻辑性,那些枯燥乏味的《数学》,从他的嘴里出来,简直就成了蜜糖,能深深地吸引住小蜜蜂们。而对蜜蜂们的作业,先生批改得很细。凡是做对的,除打大红勾外,还在旁边批注英语“good”!;做错的,则在旁边打一个小小的问号,让你自惭,不得不马上去弄懂、重做。有耕耘就会有收获!就连我这么一个从小学起一见《数学》就头大的差生,也渐渐地迷上了《数学》,并屡屡考出了好成绩。 高中毕业后,我有幸考上大学,遗憾的是那种说出校名就让人脸红的大学,心里委屈得要命,整天憋在家里生闷气。 一天傍晚,我们住的老式四合院的青石板上,传来非常熟悉的节奏分明、数字般准确的脚步声。是先生!我一阵惊喜。“赵云在家吗?”先生好听的巍山方言拍开了我家年久失修的厚木门。那时我与任何青春期的少男水女们都一样,嘴巴和表情都拼命装酷、装硬,内心却最怕受到伤害且极易受到伤害。“赵云你可以呢嘛!全校就考起那么几个文科生,而你竟然是其中之一。”先生很随意的几句话,瞬间就将我推上了自信的峰顶:让我看到了无限风光和希望。很多年以后,每每忆起先生来我家的那个傍晚,那个如神话般红光闪闪的傍晚,我那颗业已被生活和苦难折磨得疲惫不堪、又冷又硬的心,就后会幸福得疼痛、温润得颤抖:先生,先生,学生赵云该怎样感激和报答您呢?! 进大学后我学的虽然是中文,却觉得学到的东西很少。尤其是《写作》课,每次考试都是“及格”。这让我破罐子破摔,非常厌恶与憎恨那些刻板烦琐的《写作》教程。 后来我能够走上创作之路并写出了一些东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先生长期的鼓励。初、高中时,我写的每一首顺口溜,先生都把它称为“诗”;每一篇稚嫩的习作,先生都赞不绝口,亲自拿到讲台上朗诵,或推荐给学校墙报和一些社会团体。 在昆明和滇南教书的10年间,每一次寒、暑假回故乡大理,每每在街上与先生不期而遇,他都会眼睛发亮地快步向我走来并关切地询问:“赵云你还写文章吗?你有这方面的天赋,千万不要放弃!” 在人生之路上,每当我走入低谷时,先生的教诲和激励,总会像闪电一样,穿透和驱散我心灵的黑暗和颓丧,使我重新获得勇气和希望。遵从先生的教导,我不断游进民间,体会和感悟底层劳动者的苦难与向往,并以率直而真诚的文字,为他们而无怨无悔地歌唱…… 感激善良,师恩难忘。伯钊恩师,请允许我们这些干瘪而真实的果实,再次向您这棵已升入云天的大树,三鞠躬。
(地址:云南省大理州农行;邮编:671000;电话:0872—2132211[办];0872—2190389[宅])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