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贵有自知之明

2021-12-30经典散文
[db:简介]
人贵有自知之明,然而,当今之社会有自知之明者,少之又少。当然,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的不自知之明者也不多。大体知道自己斤两,却不能把握度者,则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亦如人生有度,误在失度,坏在过度,好在适度。
前些天参加一个笔会,给人的感觉是满世界都是文人,阿猫阿狗凡是能码几个字的都被冠以文人的头衔,只要你能把说的话写出来,连成句就行。对于那些连不成句的,话都写不完整,一行一段的,那就厉害了,上档次了,那都是诗人。每行一边长的,古典式诗人;长短不一的,自由诗人。写得像流水账索然无味的,是记叙诗人;写的云山雾罩不知所云的,是朦胧诗人;写的晦涩难懂,乱用典故,让人望而生畏的最牛,是哲理诗人。如果要在报章上登个一两篇,那就不得了了。那感觉,巍巍乎,高山仰止;鼾鼾然,一梦黄粱。当然这类人本不是太多,只不过在文学圈子里恃才傲物仿佛成为常态,实在令人感慨:呜呼,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
写作是一件很清苦的事,成败与否要靠作品说话。当前网络写手大约有二百多万,月收入能够糊口,2000元以上的,不到两千人;年入百万以上的不到20人;年入千万级别的仅仅数人。有人做过计算,要想进入顶级文人的行列,概率跟买彩票中大奖差不多。但是买彩票却不像写文章那么劳心费神。你若真的感觉好何不一试耳,称称自己的斤两。
那么世人中是否有自知之明者呢?有,姜太公算一位。相传姜子牙72岁时在渭水之滨的磻溪垂钓,钓到了求贤若渴的周文王,而且是直钩。姜子牙辅佐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纣他是首席智囊、最高军事统帅。他还是西周的开国元勋和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法、兵、纵横等诸子百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另一位就是蜀相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费尽周折,而诸葛亮一介布衣,一首:“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表现了诸葛亮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大智大贤,沉稳与自信。出山后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
他们的自信来自于学富五车的积累,太公未名之前著有《太公六韬》。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称:“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孔明一纸“隆中对”,身在垅亩已知天下三分。自信不是浮夸而是能力和胆识。
最后说说芸芸众生吧,俗人就不提了,今天就拿京剧名伶孟小冬说事。孟小冬,梨园名老生是梅兰芳的三房。此二人一个男扮女装,一个女扮男装,而且都是当世名伶。尽管她在舞台为爷,在市井为妾,但在当时那个年代也属正常。其实她也很想以三房的身份融入梅家,但最终由于二房福芝芳的刁难和梅兰芳的软弱伤害了她。
梅兰芳让孟小冬一度伤心欲绝,最后选择结束四年的婚姻。 “我今后要么不唱戏,再唱戏不会比你差;今后要么不嫁人,再嫁人也绝不会比你差!”这句是孟小冬诀别梅兰芳时狠话。后来她嫁给上海滩鼎鼎大名的杜月笙,杜月笙要求自己的孩子跪拜孟小冬,给了她一个女人所有的尊重。
孟小冬的所作所为大抵上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从小学艺终有所成。首次婚姻虽说为妾也算是门当户对。二次婚姻介绍不多,不过感觉也还算行吧,杜月笙也是当年上海滩的名人。虽说如此,总感觉还是有一点眼高手低,心高命薄。她婚后还唱戏,戏是唱得不错,也算顶尖行列,但比梅兰芳还是要差一点;至于嫁人,这杜月笙就真的比梅兰芳强,那就不好说了。用她自己的话说“梅兰芳是伪君子,杜月笙是真流氓”。伪君子和真流氓,半斤八两好吧。一个女人说嫁给了流氓,是好是坏就不言自明了。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红尘之中,世人大多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但多少也都有点不切实际的想法。就像孟小冬与梅兰芳,在情感纠葛的四年里,耐得住寂寞,抛的了富贵,忍得了轻视,骨子里的傲让后人只有陪泪的份,可最后还是嫁给了一个流氓。看来真有自知之明实属不易,不要老想着命中没有的东西,那是要付出代价的。
最后,以红楼梦里的《好了歌》作结: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2018年9月9日星期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