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都市随笔)边缘人

2021-12-30经典散文
[db:简介]

边缘人

     社会与人际往往分成许多个圈子,比如城市规划中行政圈、商业圈、交通住宅圈;工作上有工作圈、朋友圈;文学上有各自地域特色的文学圈,影视娱乐有各自派别的影视娱乐圈等,形形色色的圈子,就有了形形色色的圈中人与圈外人之分,圈外的自不必议论,圈中人也有中心与边缘之分。生活在中心的人有充沛的自信与优越,生活在边缘的人则终日望穿秋水,挤榨脑子奋斗屁股的位置。
     在《蜗居》、《裸婚时代》卖座的同时,也折射出了社会的另一种社会角色——房奴。在庞大的房地产帝国中,房奴属于圈内人,但显然的是圈内的边缘人。我暂时还没跃居房奴的社会地位,只因我还是租住着廉价的屋子,没见过房子的房产证,更别谈在房产证上署上自己的姓名,房奴在我看来已经是成功人士圈中的边缘人了!
     有位朋友结婚好几年,夫妻俩日夜打拼,终于攒够了首付的“巨款”,成了“有房一族”,连年的疲惫在乔迁新居后一扫而空,按他们俩的话说,“连出门腰板都挺实多了”,尽管每月的房贷供给十分吃力,但他们显然对这个城市已经拥有了“主人”的心态,这些吃力也就不足挂齿。
     前阵子朋友的妻子临产,之后得到消息称是对双胞胎,两个小男孩,我们一众好友连忙登门道贺,朋友却是愁眉苦脸的,原先买房后的意气风发荡然无存。问起缘故,他痛心地说,两个男孩以后又得两套房子娶媳妇,眼下自己的房贷还要二十年还清,“拼爹”的世态下,他这个“新爹”怕是不够拼了。这一番言论诚令人哭笑不得,孩子才出生,他就愁着怎么为孩子娶媳妇!
     不过细细想来,朋友的这番话不无道理。受传统的小农观念影响,几千年来国人都渴望上有片瓦遮身,下求立锥之地。尤其在人口密集,房地产资源供难以求的当下,女性择偶的标准也从多元化的长相、身高、年龄等硬件实力趋转为软实力,即:有无车房。一般情况下,有了房子,工作收入也不难差劲;有了车子,存折数字也小不到哪去,那么一辈子物质供给不发愁,男方的硬件实力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因此,越来越多的圈外人不惜削尖了脑袋往房车圈中挤,又不惜咬紧牙关扛得头破血流只为在圈中的边缘站稳脚跟,边缘人的存在,取决于社会常态且由于边缘化而自惭形秽!
     泰戈尔曾写过:“把灯笼背在背上的人,有黑影遮住前路”。那么,边缘人是否也是背负着灯笼匍匐前行呢?在他的眼前,是一潭死水的现实,未来的美好飘渺而难以触及,而过去尽管清晰,却已无能为力,边缘人能做的,就是在城市的路上,走出自己的身影,在城市的角落,追求自己的安栖,尔后,在心里将城市与自己的姓名以及今后的命途牢牢捆绑在一起……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