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 谣
2021-12-30经典散文
[db:简介]
歌 谣
贾志红
有一年的秋天,我暂居在一座离故乡很近的南方城市。那座城市在整个秋季里总是飘着细雨,也总有月桂的淡淡芳香,随着细雨一起飘扬,像我记忆中的故乡一样。
一天的深夜,我在沙沙的雨声中安静地醒来,如同在每一天的晨光铺展中宁静地睁开眼睛一般自然。眼前有一只蝴蝶在飞,在一条山路上,扑闪扑闪地飞。山路弯弯绕绕,有竹林和溪水。那只蝴蝶闪着鹅黄的翅膀,在竹林里穿行,在溪水上流连,又在桂树的枝影里陷入迷途。我在那个暗夜里安静地看着它飞,并不担心细雨打湿它的翅膀。我知道那是一只从我的梦境里飞出的蝴蝶,所有的风雨都淋不湿它,连岁月都不会令它退去娇艳的色彩。
只是我恍然地竟记不起那个梦的全貌了。只记住了那样的一条山路、竹林、溪水和桂树。
那是一条通往故乡的路。我走过那样的山路。很多次。记得是和祖母一起,从武汉出发,去她的娘家咸宁泉塘的刘家老屋。刘家老屋大门前是一条哗哗流淌的小河,河上有一座吱吱作响的木桥。祖母站在桥的这一端,指着河对岸的一所青砖黛瓦的老房子对我说:“对面就是你们贾家,小时候,你爸妈带你回去过的,你不记得了?”然后她看着我走过木桥,看着我被另一双大手牵起,就折身进了刘家老屋。她从不肯踏过那座小桥。
那条小河没有名字,老旧的木桥也没有名字,它们就叫河,就叫桥。也许它们有名字,只因为微小和熟识,没有人去刻意说起罢了。
小河的两岸,每逢秋天,弥漫着浓郁的桂香。那是一种令蜂蝶沉醉不知归途的浓香。
这样的一个梦,在这个多雨的秋季,像案头上几支开放在水瓶里的桂花一样,在我的黑夜里,把时光带走的一些记忆片段,归还给我。或许不只是归还,带走和归还之间,时光作祟,又牵连出一些怎样的枝枝蔓蔓呢?
(一)
那时候有多大?记不清自己到底有几岁。只记得,那时我眼里的祖母,很强壮,很有力气。她肩上背着一只帆布背包。那是一只样式很新颖的背包,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的商店里买不到这种背包。那是远在北方地质队工作的父亲回南方探亲时带给祖母的,是地质队员的专用背包,背起来又好看又结实耐用。也记不清祖母是第几次带着我走在一条长长又弯弯的山路上,只记得,那山,延延绵绵无穷无尽。山前面是山,山后面也是山,山的上面还是山。
我们坐长途汽车。汽车刚开始还在平缓的大路上行驶,后来就越来越颠簸。起初我还很好奇地透过车窗朝着外面观望,看见楼房越来越少,平房渐渐多起来,树木越来越密集。后来在这颠簸里,我就睡着了,偎在祖母的怀里。祖母一边拍着我的背,一边往车窗外张望。路越来越窄,树木低矮的枝桠不停地划过车窗的玻璃。
这很有趣,像是在森林中行驶。醒着的时候,我将小脸贴在车窗的玻璃上,明知道那树枝划不着我的脸,还是故作惊恐地紧闭眼睛,或是喊叫一声倒在祖母怀里。这样大约又过了许久吧,汽车终于踉踉跄跄地停在一座桥边,是一座石桥。
也记不清是什么时节了,是炎夏?还是隆冬?只记得,我们过了石桥,就开始爬山。一路上,穿过一片竹林,又进入下一个竹林,好像一直在竹林里绕来绕去,周围青青翠翠,遮蔽了天空。我们还常常脱了鞋子,淌过急急流淌的小溪,再坐在溪边的石头上,用一块干布擦干冰冷的脚,复又上路。
或许是冬季?否则我怎么会用冰冷这个词?是的,是冰冷。我对那些小溪的记忆,就是冰冷。但仿佛又不对,在依稀的记忆里,我们也是穿过单衣的。我是不是穿过一件鹅黄色的衬衣?图案是蹁跹的蝴蝶?萍表姑说我穿过,我一直记得她说起这件衣服时,那向往的神色。我自己却印象飘渺。祖母一直穿大襟的深蓝衣服,那种颜色和款式,掩藏了所有的季节。
健壮的祖母走路很急,她总把我的一只小手,扯得生疼,又在我赌气挣脱以后,拍拍我的背,重复那一句说了无数遍的话:“到了,就要到了。”可是,又走了许久,还是在竹林里和溪水边绕弯弯,还是没有到。我常常就在这时坚定地站住,倚着一根楠竹,倔倔地看着祖母,闭着小嘴巴一言不发。祖母只得俯下身来,把我背起。然后很夸张地把背包仍在路边,抬腿就走。我在祖母背上就会大喊:“包,包......”祖母就拖长了音调地叹口气,不紧不慢地说:“我只有一个背噢!”于是,我就会从祖母的背上挣脱下来,去捡那个我喜欢的背包。那个背包上面有父亲的味道,有遥远的北方的味道。站在溪水边的祖母,看着我吃力地驮着背包,咯咯的笑声随着溪水的叮咚声一起飘向大山的深处。
这样的场景,在那条山路上一定是反复出现的。否则,刘家老屋的那几个和我年龄相仿的表叔怎么都知道在我发倔脾气时来抢我的背包?好在在刘家老屋,有一个像大姐姐一样处处护着我的萍表姑。萍表姑是祖母的大侄女,是一个健壮又丰满的姑娘,脸庞清秀红润。在老屋的天井小院,向萍表姑学踩高跷,实在是一件充满了乐趣的事。
高跷是竹子做的,比我的身高还要高。这里到处是竹子,屋后的山坡上翠绿绿一大片,山上面还是竹子,没有尽头般一直延伸到天边。有风的时候,在天井院里就能听到竹叶刷刷的响声,像急促的步伐。
萍表姑常在小河对面的田里干活。老屋的前面就是一条潺潺的小河,从大山的里面弯弯流来,又汇集了老屋后面山上的小溪流,再急急地流走。河水清洌洌的,哗哗作响。河上面的那座小木桥,挑着竹担的人走在上面吱吱扭扭的,那节律像哼唱着的一首山歌。
一块一块的稻田,被群山环抱,有的时候灌了浅浅的水,像一面面不规则的镜子;有的时候又是一片碧绿,如柔软的毡毯。到了秋季又是金黄一片。只是在稻田金黄的季节,祖母是断然不允许我缠着表姑表叔们的,祖母说,这个季节是乡里人最苦最累的时候。
通常是在傍晚,在我急躁的等待中,萍表姑回来了。我远远地看见她走上小桥,便飞奔过去,拉了她的手,跑回刘家大院,拿起放在天井边的高跷,笨拙地踩上,不许她松手,一步一挪,从南边的墙挪到北边的墙,再从北墙挪到南墙,生生地拽疼了她的手,自己也疲惫不堪,却不肯罢休。几天的练习下来,正是我对这两根竹子做的东西最上瘾的时候。
那时我还盼着下雨。下雨天,萍表姑不用下田,我缠着她学踩高跷,不会招致祖母的责怪。
山里的雨,似乎总是下不大,薄薄的一层云,从远处的那个山头飘过来,停在天井上空,雨滴就从天井上滴滴答答地落了下来。滴滴答答,敲击起一地的心事。地台上,枯黄了一阵子的青苔,有了这细雨的滋润,又鲜活地绿了过来。
越是这样的天气,萍表姑越是没有陪我嬉戏的兴致。倒是看着天井上的那方天空,一脸的心事。或者搓着自己的手,从某根手指上捻出一根不知何时扎进去的小木刺,再拉着我的小手,揉一揉,说,真软!然后就溜进老屋,听祖母和长辈们聊天。若是她不大一会儿就羞红着脸跑出来,那一准儿是长辈们在说她的婚事呢。
正巧我又可以缠住她,充满艳羡地追问,她是不是可以在雨雪的天气里,把鞋子夹在腋下,踩着高跷,走过小桥,走过稻田中间的小路,如履平地?萍表姑的眉眼间就又有了一些鲜活,但旋即又淡了下去。她并不顺着我的话题,和我说踩高跷的事情,而是看着天井外的一方天空,说:“红儿,你那件黄蝴蝶的衣服,真好看!”她说这话时,眼睛里有一层忧郁,像天井上露出来的滴雨的天色。
老屋里,祖母还在和舅奶奶聊天。带着天井的刘家老屋,昏昏暗暗。小小的窗子,开在墙壁的最高端。一缕清淡的光线从窗口散进来。阁楼上常传来老鼠窜来窜去的声响。舅奶奶是祖母的弟媳,是萍表姑的母亲。她们坐在昏暗的老屋里,喝一种用碾碎的花椒和茶叶混合在一起的茶,用山上的泉水冲调,麻酥酥的,却很好喝。我在天井院里玩到口渴时,就溜进老屋,喝几口茶,也支起小耳朵听上几句。她们聊的,无非就是谁谁家的姑娘又嫁了,嫁到了山外的城里;谁谁家的老人又没了,睡上了上好的杉木棺材。我站在昏暗的老屋里,听着这些遥远的事情,朦胧虚幻,距我遥不可及。有时候我会很不解地想,祖母迢迢地从山外的城里赶回来,就是要和舅奶奶坐在这昏暗的老屋里,听着外面竹林的风声,或是天井里的雨滴声,说这样一些琐琐碎碎的事情吗?
我和萍表姑在那些雨天里坐在天井边的石阶上,我的不解和无趣,随着滴滴答答的雨滴一起敲打着凸凹不平的青石板。萍表姑若有所思地说:“你奶奶好像在等一个人,等那个人来过了,你们就要回武汉了。”她说完,就又看着那方小小的天空。那方天空里,还是滴雨的天色。惆怅,空寂。
(二)
祖母是在等一个人吗?我长大以后,回想和祖母一起回故乡的那些事情,也隐约地觉得,祖母是在等一个人。大木门吱吱扭扭地响起时,祖母都会喊她的侄儿们快去看看。有时她自己也在大门外,往河对岸张望,又在舅奶奶的目光里,掩饰地一笑,说着田里的稻子、山上的笋子之类的常话。
在这个暗暗的等待里,那个人来了。走过吱吱作响的小桥,进了刘家老屋。她也穿着连襟的深色大褂,瘦削,脸色白皙,挽着发髻,胳膊上挎个蓝布包袱。进门便笑着和所有的人打招呼。见了祖母,她喊一声姐姐,就把站在一边的我揽进怀里,从包袱里摸出个煮鸡蛋,塞进我的小衣袋。又拿出笋干或是腊肉,放在祖母手边的桌子上。也和舅奶奶闲聊几句,讪讪地问起表姑的婚事。祖母一直表情凝重淡漠,并不看她。这样小坐了一会儿,她便起身告辞,又把我揽进怀里,对着少言的祖母说:“姐姐,我把红儿带过去,吃餐饭,见见她爷爷?”祖母通常无语,舅奶奶连忙点头答应。她便牵着我的小手,跨过门槛,走出大门,回身和送客的舅奶奶说:“吃了饭,我让她姑姑送她回来。”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年幼的我一直弄不明白我和这个女子的关系,也茫茫然地不知道该怎样称呼她。凭着我一个孩子的感觉应该称呼她奶奶,但祖母愠怒的脸色令我不敢;若是不喊,父母又会责怪我不懂规矩。小小年纪的我,一直在这种复杂的关系里左右为难。但这似乎并不妨碍我喜欢她。她揽着我,我们朝小桥走去。她的手比祖母纤弱很多,不会把我的手扯得生疼。说话的音调也纤细悠扬,口音和祖母、舅奶奶以及萍表姑都大不一样。我猜想她的娘家距离这里,一定不会仅是一座桥的距离。有多遥远呢?像我和祖母走过的山路那么远吗?她的娘家也有刘家老屋那样的天井吗?听得见山上竹林的沙沙声吗?也在昏暗的堂屋里喝麻酥酥的花椒茶吗?她走过了多少座小桥来到这里?为什么她和祖父住着那所老房子而祖母永远不肯走过那座小桥?为什么祖母总是在暗暗地等她却又从不正眼看她?而她依然殷勤地踏入刘家老屋?这么多的不解像小河的水流一样,朝着我涌来,不容我细想又在我身后流走。但这些悬疑一点也不妨碍我怀着小小的欢喜随她一起去河对岸的贾家老屋,只是那点欢喜,我得藏着,不敢让祖母和舅奶奶看出。我装出步伐拖沓的样子。我们踏上小木桥,走向对岸的那一片青砖黛瓦。走到桥中间,回头望望,已经不见了舅奶奶的身影,那小欢喜就再难掩藏,欢快地蹦跳起来。她急忙拉紧我的手。蹦蹦跳跳中,小桥的吱吱声,越发动听了。山峦雾气迷蒙,我们身在一幅水墨画里。
下了桥,就是青石板的街巷。她也欢快起来,和刚刚在刘家老屋的拘谨判若两人。逢人便说,我家孙姑娘回来了。音调拖得长长的,像唱歌一般。又教我喊这个屋檐下站着的人三爷爷,喊那个扛着锄头往山上走的人四叔叔。巷子里挑着担子往田里去的邻人,也往往放下竹箩筐,站在巷子边,待我们走近时,问一句:“这就是红儿吧?你家大孙女?”她就更是拖了长长的音,应道:“是哦,你看和兰长得一样一样的。”她说完这些,又高声喊:“兰,快出来接红儿。”
从堂屋里就跑出个姑娘,脸盘红红的,长长的辫子,手里拎着一只正在拔毛的鸡。她让我喊这个姑娘姑姑。她蹲下来,看着我的脸,端详了好一会儿,说:“真是和兰一摸一样呢!”似自言自语又像是和我说话。她的脸也离我很近,我看见她白皙的脸上,皮肤薄薄的,几乎没有一颗斑点,眉眼也是清秀的。
兰是她的女儿,我的姑姑。她让我喊这个堂屋里跑出来的姑娘姑姑时,其实还有一句话,她一字一句地说:“红儿,她是你的亲姑姑。”这句话,在我当天返回刘家老屋,细细地向祖母讲述在贾家老屋的经历时,我听见祖母重重地哼了一声。祖母坐在刘家老屋深深的暗影里,我看不见她的表情。就像在贾家老屋里,祖父一直坐在椅子上,椅子也在暗影里,我也看不清他的表情一样。这些老屋都有那么黑魆魆的墙,厚厚实实的。都有又高又狭小的窗。小窗开在黑墙上,像一张没有表情的苍白的脸。都有那么幽深的暗影,那么幽深。坐在暗影里的人总是令我感到畏惧,我害怕走进暗影。暗影里的祖父喊我红儿,我应了一声,迟疑着,终究也没有走进那团暗影。他就那么一直坐着,看着我蹦蹦跳跳地在几间老屋子里进进出出,看着兰姑姑她们忙着在火塘的吊锅上煮饭炒菜。然后他喝酒,就着一盘黑乎乎的菜,大约是腊肉吧。我听见他很沉的吞咽酒的声音,仿佛喉头有什么东西哽着。一杯酒,他喝了很久很久。
兰姑姑的出现,解决了困扰我很久的称呼问题,我再向祖母或父母转述我在贾家老屋的经历时,每每提起那个无法正常称呼的人,不用再吭吭哧哧,我就说兰姑姑的娘。我听见兰姑姑喊她娘,就像父亲也唤祖母娘一样。虽然绕口,但祖母和父母的反应都还算平静,我知道他们默许了。
随后又来了更多的人,有本家亲戚也有村人邻居。他们聚在堂屋门前看我吃饭,看我的小嘴巴把两条鸡腿啃得干净溜光。人群里的四叔叔看我吃完了饭,冲着大伙儿说:“我家红儿会跳舞。”围观我吃饭的一帮人立刻就在堂屋门前的空地上,围了一个圈。可是我明明不会跳舞呀,我红着脸说我不会跳。兰姑姑却说:“红儿你会的,你小时候,你爸妈带你回来,你总是拍着手边唱边跳,你唱的是:红儿跳舞妈妈看。穿着蝴蝶衣服,像只小蝴蝶一样,你跳得可好看了!”四叔叔也附和道:“是啊,是啊,红儿跳舞妈妈看,红儿跳得可好看了!”
兰姑姑说话也像唱歌一样,像她娘。她长长的辫子在腰际处荡来荡去,像那个年代样板戏《红灯记》里的李铁梅。她说的是真的吗?我真的会跳舞?那一天,我又跳了吗?也穿着那件鹅黄的蝴蝶衣衫?像山路上一只蹁跹的蝴蝶?我的记忆又飘渺了,甚至是断裂了。我的记忆常常在我以为会是一马平川的时候出现一道断裂的沟坎,它陷落下去了,陷落进很深的地方。我一直指望有一件什么东西,帮助我,把那些陷落进去的记忆,打捞上来。
(三)
那一次,我们离开刘家老屋时,萍表姑拿出一根扁担,把腊肉、笋子和苕干绑在一端,又把我们的地质包绑在另一端。她挑起担子,对祖母说:“姑妈,我送你们到汽车站。”
隔了很多年,我还能记起萍表姑说这句话时,语气里的坚定。她不让她的兄弟们插手,她一个人干得沉静又麻利。她挑着担子,在山路上走得像小风一样。走一段就在路边的石头上坐下来边歇边等我和祖母。她本就话少,那一天更是沉默。她表情凝重,似在思考着一件重要的事情。又像是已经下定了决心,只是等着机会而已。
直到我们坐上开往武汉的班车,萍表姑还是没有开口说什么。她站在路边,扛着一根空扁担,看着汽车驶离。
几年以后我知道萍表姑站立的那个地方叫汀泗桥,那也是我和祖母回咸宁泉塘时下了汽车开始走山路的地方。那是从武汉开往咸宁的班车距离泉塘村最近的一个车站,一座千年古镇。石桥下的那条河流叫汀泗河。我在初中历史书里,看见汀泗桥三个字,就像年幼时看见久别的父母突然出现在我和祖母的小屋门口一样惊奇。北伐战争期间的一场著名的战役,使这个小镇多了一层光环,使它的名字得以跻身一本篇幅有限的中学课本。读完汀泗桥战役的历史记载,我这个初中生似乎意犹未尽,接着又去翻新发的地理课本,找遍角角落落,却也没有看见汀泗河之类的文字。那条石桥之下的河流太小了,地理课本对一条波澜不惊的小河来说太高远了,它流不进去。我略显失望地从地理课本里移出眼光,仍然念想着那条河,汀泗河,它汇集了横隔在刘家和贾家之间的那条更小的河流、那条无名的河流、那条有座吱吱作响的小木桥的河流,一路向北。它流啊流啊,使尽了全部的力气,注入了长江。汇入一条有足够的气势被无数次写进书里的大河,也被这条大河淹没。
那一年的秋后,晒得黑红的萍表姑从汀泗桥坐上了开往武汉的班车。她叩开我和祖母在武汉的那间小屋,站在门口,看着我们羞怯地一笑。她带来了田野的气息。她的脸黑红的时候,必是稻田里的一片片金黄已经被收藏进了谷仓的时候。她也带来了大山的气息,竹笋、腊肉和花椒茶。腊肉是山上的松枝熏制。只是这个城市里没有山泉水冲泡花椒茶。
想必没有山泉水,花椒茶的口感一定缺少一种特有的酥香吧?祖母和萍表姑在灯下絮絮交谈时并不像在咸宁泉塘的刘家老屋一样冲饮花椒茶,她们只是边闲聊边织毛线。中学生红儿在一张方桌上做功课,常常侧耳细听她们的闲谈。
“姑妈,我不想回乡下了,我要在城里,乡下太苦太冷清。”
“你爹娘许你这样么?”
“求姑妈帮帮我,我以后好好孝敬您老人家。”
“唉!乡下是苦。我和你娘说说吧,再托托亲戚朋友,给你在武汉找个婆家吧。”
......
“姑妈,你教我织蝴蝶吧,像红儿衣服上那样的黄蝴蝶。”
“嗯,巧了,正好有一团黄毛线,我教你。”
“姑妈,红儿那件衣裳呢?我想看看。”
“哦,那件衣服,小了。前几年红儿穿到北方,回来后就没有带回来。”
......
我听出了萍表姑语气里的欢喜。她提到那件蝴蝶衣衫时,已经没有刘家大院天井旁的忧郁,像天井上空的乌云被山风吹散了一样,祖母的许诺令她的天空清澈了,也让她的蝴蝶轻盈了。我没有扭身看絮絮闲聊的她们,我在橘黄的灯光下回忆那件被萍表姑念想过很多遍的蝴蝶衣衫。我想不起来那件衣服,究竟被我遗落在哪里了,甚至不记得自己穿过它。那是一只怎样飞舞的蝴蝶,有着怎样娇艳的色彩,令萍表姑念念不忘?我长大了,它小了也旧了,是到了彼此离开的时候了。现在,它在某个地方的某个角落里,陈旧、皱巴、黯然无光。
那间小屋,在那个秋天的夜晚,在辉煌的城市灯火里,我找不到一只远去的蝴蝶。
好在萍表姑就要拥有属于她的蝴蝶了。那一年的秋天,想必是祖母说服了萍表姑的父母,萍表姑在武汉定亲了。
随后而来的冬天里,在这个大都市的一间小小的房子里,祖母和萍表姑忙忙碌碌。她们买了花花绿绿的被面,买了杯杯盏盏,买了瓶瓶罐罐,这些都是萍表姑的嫁妆。祖母说她没有女儿,她要把萍表姑当做女儿一样风风光光地嫁出去。
然后在一个个夜晚,姑侄二人在灯下,编织毛衣。我一直惊奇,祖母在编织方面的天才。我常常很痴迷地看祖母沉入到她的编织世界里。我成年后认为,那是一种艺术的沉迷,是构思,不亚于任何艺术家沉迷于任何艺术形式。她戴着老花镜,竹子削的几根签子和毛线在她手里上下翻飞,不几天就是一件图案别致的毛衣。我骄傲地穿出去,总引得街坊邻居到家里来讨教织法。萍表姑像祖母一样娴熟,一样灵巧。是不是泉塘刘家老屋出来的女子,都有这种天赋的灵性?不同的是,祖母喜欢用同一种颜色的线编织暗花,而正值青春年华的萍表姑,喜欢用鲜艳的色彩编织不同色调的明花。那只鹅黄色的蝴蝶,就在那些个夜晚,在萍表姑的手指间飞舞,那不再是一种惆怅的飞舞,那是一种憧憬的飞舞,是欢喜的。
萍表姑穿着新娘的嫁衣,在一个飘雪的日子里,被婆家娶走了。大红的棉袄里是一件同样大红的毛衣,毛衣的前胸就是一只鹅黄色的蝴蝶,展翅的蝴蝶。那是一只属于她的蝴蝶,它扇动翅膀,飞过山路、飞过溪流,像汀泗河奔向长江一样,融入都市的汪洋大海。
那一天,我也穿了一件同样的毛衣,萍表姑织了两件,一模一样的红色,一模一样的蝴蝶。
(四)
也是在那一年,我穿着这件红色的蝴蝶毛衣,又回了泉塘,又走过了那座吱吱作响的小桥,沿着青石板的小路,走进贾家老屋。
也是在一个飘雪的日子,兰姑姑要出嫁了。花花绿绿的被子堆在床上,竹子做的各种用具摆满了堂屋,那都是兰姑姑的嫁妆。兰姑姑哭,兰姑姑的娘也哭。她们抱在一起,泪水打湿了兰姑姑的新嫁衣,也打湿了她娘的蓝布大襟棉袄。她们边哭边诉说,那腔调听起来像唱歌一样婉转。
“兰宝呀,你可不能像娘一样命苦呀!”
“娘呀,我走了,你可就孤单了呀!”
“兰宝呀!”
“娘呀!”
我站在傍边,听着她们哀伤的哭泣,觉得出嫁是一件生离死别的事情。其实,兰姑姑的婆家就在小河的下游,距离贾家老屋不过几里地的路程,她们却哭得这么悲伤。这种悲戚的气氛,很容易感染一个孩子,我沉浸在忧伤中,努力忍住自己的泪水。可是,一转眼,她们哭罢了,擦干眼泪,分明又透着欢喜,笑着去堂屋里招待亲朋好友了。仿佛那哭,只是一个仪式。
祖父依然坐一把竹椅,在老屋昏暗的阴影里,抽一支烟。
他把我喊过去,他说:“红儿,你是中学生了,你能听懂爷爷的故事了,爷爷给你讲讲吧?”
那一刻,中学生红儿看着这个总是坐在堂屋阴影里的人,想起了疼惜自己的祖母,心底油然而生了一些愤怒。她趁着兰姑姑和她娘不在跟前的时候,一字一句像背书一样地操着浓浓的学生腔说:“我听我奶奶说过你的故事。八年抗战,你在江西打仗,杳无音信。八年后,你凯旋而归,带回来兰姑姑的娘。你以为我奶奶已经死了,但她还活着,可是小叔叔死了。”
说完这些话,刚才强忍的眼泪,扑扑簌簌地滚落下来,落在红毛衣上,落在胸前的黄蝴蝶上。
我走出堂屋,穿过小巷,往后面的山上走。我听祖母说,山上埋着被日本鬼子的飞机炸死的小叔叔。那是祖母亲手埋葬的,在一个山坳里。
我曾经无数次地想象祖母埋葬小叔叔时的情景:冬天的山坳,寒风像尖刀一样,血肉模糊的小身体,哭泣,全然无泪的呜咽。
我不认得路。我遇见了挖笋的四叔叔。四叔叔说:“红儿别乱跑,松树林那边有老虎。”
我也听祖母说过老虎的事情:山风肆虐的夜晚,她紧紧地搂着她的儿子,战战兢兢地度过不眠之夜。
我和四叔叔说,我要找小叔叔的坟墓。四叔叔放下锄头,轻叹一声:“红儿,你还小,不知道很多事情。你爷爷也是九死一生才回来的,你别怨他。他也觉得愧对你奶奶。他做了三副棺材呢,都是上好的杉木,有你奶奶的,在你家柴房里放着,我带你去看看?”
四叔叔是祖父的亲侄子,是村学校的老师,他说的话该是真的吧?
那时,中学生红儿,很识得了一些字,正处在一个狂热的认知阶段。四叔叔说,在前线抗过日的祖父,是一场轰轰烈烈战争的组成部分,虽然微小,虽然永远不会在历史的典籍里有丝毫的显露,但他和他做过的那些事,是历史的旷野上飘动着的一缕云。四叔叔看了看天空,又极其凝重地提问中学生:“你能说历史的天空里,没有他的痕迹么?”
那一天,四叔叔还和我说了很多很多,这个乡村教师倚着一根锄头,给中学生红儿上了一堂历史课。那一天,在埋着祖宗的山上,清泉汩汩,春笋在暗暗地拔节;那一天,一个穿红毛衣的小姑娘,如同一只红色的小帆船,航行在如海的竹林里......
鞭炮声响起了,迎亲的队伍来了,兰姑姑就要被婆家娶走了。她也穿着大红的棉袄,但没有新毛衣。我迟疑了一下,把我的红毛衣脱了下来,送给了兰姑姑。兰姑姑眼睛一亮,抱住我,却无语,下巴颏顶疼了我的肩膀。我看见她眼里起了雾,迷蒙蒙的,快要下雨的样子。她穿上,她像萍表姑一样红润了圆圆的脸。那是一张乡村姑娘的脸,健康、黝黑、饱满。兰姑姑是不是也和萍表姑一样,心里藏着一只蹁跹的蝴蝶?藏着一个梦?她的梦也在远方吗?她不能像萍表姑那样,飞向山外,她得答应她娘,不走远。如门前的桂树,承接了阳光雨露也给了阳光雨露一个应允,年年秋天要芬芳一样。她把她的两根大辫子剪了下来,在两端扎上大红的头绳,放在她娘的柜子里。然后,她走了。
兰姑姑的娘倚着门框,看着小河发呆。她慢慢地坐下,坐在门槛上,一只手揽住我,依然用唱歌一样的声调说:“还是离娘家近了好啊,你看,我没有娘家,多孤单。”她似自言自语又像是和我说话,像很多年前一样。她往远处看了看,又收回目光,看着我。我看见她眼里也起了雾,像兰姑姑一样,茫茫的,潮潮的。我知道,她的目光,走过了小桥,走进了飘着花椒茶香的刘家老屋。
堂屋的暗影里,祖父划亮一根火柴,点燃他的烟。在那亮光里,我看清了他的脸。我看清了他走了多少路。他把他走过的沟沟坎坎,都移到了这张脸上。
(五)
我把一首秋天的歌谣,唱给一株北方的桂树。
桂树这树种,喜暖喜湿。北方是少有桂树的。庆幸的是,我家门前刚好有一株。树形不是很大,小小的、弱弱的。一年中的三个季节,它很少被人识出,隐在几株石榴树和柿子树中,不知是谁有意或是无意间植下了它。秋天,那芬芳的小碎花,势单力薄的样子,远没有故乡的桂树开得浓稠。但这淡淡芳香也诱惑着一些人折个一两枝,边嗅边快步离开,做了贼一般。我在窗里看着这一幕,会心一笑,只要这支被折下的桂花,在某个案头的水瓶里能够延续它的芬芳,便好。祖母却不然,她往往会冲出门去,冲着那折花人的背影,大声呵斥。
那时,我们都住在北方了。祖母追着我父亲而来。回望我们走过的路程,我发现祖母一生都在追赶她这儿子,用她的大脚,那双布满了老茧的、走惯了山路的大脚。她一直在追赶。她在咸宁泉塘的刘家老屋时,我父亲在武汉读书,相距一百公里;她去到武汉,我父亲却奔向北方工作,已是千里之遥;她略作迟疑而后北上,她唯一的儿子又远赴异国,两下万里相念。祖母追赶不上那前方的脚步,便停下了自己的脚步,她变追赶为等待,她留在了北方。
时光在祖母的追赶和等待里,走得不急不躁,钟表一格一格地跳动,它不似祖母这般焦急,它拥有无限。祖母是等不得的,也等不起,祖母一日日老去。
我一直觉得是那株北方的桂树帮我留住了祖母。她第一次走进北方,走近我家,就在门口的这株桂树下停住了脚步。她用手挡在额前,眯起眼睛,细细瞅,念叨一声:真是一株桂树呢。
然后她开始施爱。只一株,那么柔弱单薄的样子,像个发育不良的小姑娘。你看,幸亏她来了,祖母心里准这么想。春天,祖母拿一把剪刀和喷壶之类的工具,给这株桂树剪枝除虫,碰巧有邻居们在傍边的时候,祖母便说起她的家乡,说起满山满坡的桂树,说起她亲手做的糖桂花。秋天来临时,这个小姑娘仿佛要感谢祖母似地,在它的整个花期里,拼了命一样,满树满树开得认真,开得筋疲力竭,开得令人心疼。祖母将一把大黑伞,倒挂在树枝上,收集花儿。她舍不得摇晃那树,她等着花儿们自然落下。做好的糖桂花,一小碟一小碟地送给邻居们,学袁家奶奶收了树上的石榴每家每户送一个一样。她用这种方式,证明这株桂树是她的,或者是暗暗地向这株桂树真正的主人示意,请求一份监护权。日子久了,邻居们便以为这株桂树是我家的,是祖母的。
祖母在这株桂树下编织毛衣。那时,家人已经不大喜欢穿她织的毛衣了,我们嫌她织得式样太老旧,我们买商店里的羊毛衫穿。她便把我们的旧毛衣都翻出来,在桂树下拆了它们。毛线弯曲着扯起一些轻尘,像陈年里理不清的往事。祖母把拆下的毛线绕在相距一尺左右的两截短枝桠上,够一束时,从枝桠上取下来,捆好,用滚烫的开水把曲曲弯弯的毛线烫直,再挂到一根竹竿上,晒干,后又缠成线团,放进她的小竹筐。她要来我的羊毛衫,拿尺子比比划划,一五一十念念叨叨地数针脚。她戴着老花镜,坐在桂树下,从眼镜上方的空隙里打量偶然走来的路人,又盯着人家的背影,问石榴树下择菜的袁家奶奶,那人的毛衣外套,是手织的还是商店里买来的。
有一天阳光很好,她在桂树下的椅子里打盹儿,毛衣针从前胸滑落到膝盖。我走过去,给她披一件外衣。她从睡意里醒来,好像刚刚从过去走来一样,无比清醒地问我:“红儿,你那件红颜色黄蝴蝶的毛衣呢?我怎么找不到了?”
想来那一天也正是秋季,桂花开着,这种她熟悉的芳香,令她忽然间就想起了一件旧衣裳和罩在旧衣裳外的旧时光吧?
我就打岔,我说:“奶奶你再给我织一件吧,那件就是找到也旧了。”她便有些欣欣然,便忘记了追究那件衣裳,便会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用那些洗得干干净净的旧毛线全力编织一只展翅的新蝴蝶。
可是她却忘记了编织蝴蝶的针法。她生怕我反悔,不让她织。她天天坐在桂树下,织了又拆,拆了再织。几根竹签子扭打在一起,毛线球在小竹筐里也急作一团,滚来滚去。
我在窗里细细看她。秋天的阳光很温煦,照在祖母花白的头发上。这时,她才像一个真正的老祖母,有了一种叫做慈祥的面相。慈祥总是和苍老伴生的。在慈祥跟着苍老爬上她的面容之前,她一直是刚毅的,是果敢的,是在山路山如履平地的,是在家里说一不二的。现在她老了,老得再不和儿孙起争执。她老成了一个真正的祖母。老在一株桂树旁,老在她的编织里。
衰老的祖母一直在等待一个时刻,等待她的儿子从远方归来。祖母以为,一定会有一个时间,是属于他们母子团聚的。
在过去的那些年月里,我父亲从来就没有一个完整的时间是属于她的。他们一直隔着山河,或许也隔着误解。我是父亲安放在祖母身边的一个替代品。只是,从祖母寥落的神情上,我明白,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够真正替代谁。
但是祖母没有等到这一天。出问题的不是我苍老的祖母,而是我壮年的父亲。
谁能料到呢,未知世界的一只大手,颠覆了正常的次序。
这对母子,他们隔得越来越远了,无法相见了。以前他们隔着山河,现在他们隔着阴阳。以前距离的数字以几何级数增长,现在没有数据了。没有数据,在这里不是意味着零,而是无限,无法抵达。
她追不上了,她一生没有追赶上她的儿子。距离的数据彻底消失的那一年,祖母年近古稀,父亲正是英年。
在哀伤平静过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避免谈起父亲,只当他是又出长差了,去了远远的某个地方,有保密的任务,不能和家人联系。
日子也就那么过去了。
在不起风也无雨雪的天气里,祖母依旧坐在桂树下。她在编织一件黑色的毛衣,式样是开襟的。这件毛衣不是用旧毛线织的,是祖母特意买来的新线。
也依旧在阳光暖和的午后,她打盹儿。她不去屋里的床上午睡,她说屋里太阴太冷,她越来越贪恋阳光。我也依旧走过去,捡起掉落的毛衣针,为她披一件外衣。她醒来的瞬间,有长长的一声啜泣,是从梦里带出来的尾音。在梦里没有哭完,带到了梦外。只一声,随后就咽下去了。依旧织毛衣。
父亲真的去了远远的某个地方了,连梦都不曾托付,走得决绝。
他葬在了家乡,在家乡的竹山上。他绕过祖母,独自回了家乡。
我们都不去想,也不去说,用一层脆弱的纸包住一个大大的水球,生怕想多了、说多了,那纸破碎了,悲伤的汪洋淹没我们。
祖母的新毛衣织好了,针法细密,样式简洁。
她在一个打盹儿醒来的午后,咽下那声梦里带出的呜咽,平静地对我说:“红儿,你清明节去给你爸爸扫墓吧?把这件毛衣带给你兰姑姑的娘,说是我送给她的。还要告诉你爷爷,说我以后回去睡他做的棺材。我要和你爸爸埋在一起。”祖母口齿清晰,思维条理,不像是刚从梦里初醒。她接着干打盹儿前手里的活计,往新毛衣上缝纽扣。黑色的亮晶晶的玻璃纽扣。她缝得一丝不苟。
此前,祖母是发誓不再走过连接刘家老屋和贾家老屋的那座吱吱扭扭的小桥、不再踏进贾家的门槛的,她用这种方式抗议祖父对她的伤害,维护自己那风雨飘摇的自尊。她常常走几十里山路回刘家老屋,除却亲情的需要,隔河相望,她是不是也在时时提醒小桥那边的人家,她、她的儿孙以及那伤害的存在?我在这个过程里,一直充当着一个信使,传递着祖母的暗示。
现在,这一切恩怨,因了一个人的死亡而归于尘土了吗?
此后,祖母再也不回故乡了,刘家老屋,在她生命的残年里,是一所空房子。她在积攒她剩余的力气,最后的那点力气。她要倚着这点力气,走过那座小桥。她只等着最后的一回,这一回,便是永远。
那一年的清明,我将开襟的黑毛衣,交给兰姑姑的娘。她摸着像黑眼睛一样的黑纽扣,眼里又起了我见过的雾。
此后,我也久不回故乡了。
我们定居北方。北方也有桂树。秋天,桂花洒落我们的肩头。
(六)
一件黑开襟毛衣,成了祖母的收山之作。从此她不再织毛衣了。她从柜子里找出一个旧布袋子,把所有的剩毛线都收进去,又把一捆竹针用皮筋儿扎好,一起塞进了衣柜最底层的角落。她站起身,拍拍前襟的灰尘,倚着衣柜歇了片刻,似乎是刚做完一件很累人的事。一束窗外照进来的光线里,那些灰尘在轻轻地飞舞。
这很好,我想让她这样。我想让她把过去的记忆,都塞进一个角落,永远不再翻找。
只是记忆这东西,由不得人,它不在白天窜出来,也会在夜间游走在梦境里。
我不知道祖母是不是做过关于故乡的梦。有没有那样的一个个暗夜,往事弥漫,刻骨的思念像荒草一样疯长?
在那些年里,我在梦里是回过家乡的。
弥漫在河上的轻雾揭开了梦的序幕,小桥带着吱吱扭扭的声响一头撞了进来,天井老屋、青石板小路,总是这幅梦的背景,推也推不开。我也梦见过祖父,他仍旧坐在堂屋浓重的暗影里抽烟、沉默,像真实的一样。他一直都没有离开过那团暗影,他在暗影里躲藏了半辈子,他觉得那里安全,没有鬼子的追杀,也不必面对棘手的家庭纠葛。
那个梦境过后不久,兰姑姑就来了电话,祖父过世了。他留下遗言,不劳我们千里奔丧。他睡进自己做好的棺材,葬在了我父亲的身边,他住进了真正的黑暗和安宁。
兰姑姑的电话似乎总和丧事有关。不久以后,她又来电说,四叔叔的儿子,一个好端端的青年,竟然出车祸死了。兰姑姑在电话的那头,语气很平静,她说:“红儿,你不用回来了,只是个堂亲,已经悄悄土葬了。”
我和故乡,被这些讯息维系着,它们把我和故乡的关系,弄成了一个人和一座坟山的关系。这或许是一个人和他故乡的最深刻的关系?
兰姑姑在那个电话里,还告诉了我由这件事引发的另一个问题:那个突然意外死亡又匆匆土葬的青年,急忙之间用了我祖父做的一副棺材。那棺材,一共是三副的,现在只剩下一副了。那棺材预定的主人却还有两位:祖母和兰姑姑的娘。
我意识到兰姑姑那个电话的真实意图,其实是把一道算术题摆在了我的面前。多么简单,我却想不出它的答案。
那年月,祖母已经改在桂树下做她的寿衣了。她告别了过去,开始酝酿她的未来。她在蓝色和紫色的缎子上,细致地绣花,一朵一朵地,绣得密实,也绣得艳丽。她问我:“红儿,你看这朵花绣得平展么?”
平展,平展,那花儿,像躺在缎子上一样平展,朵朵都睁着眼睛,望着老屋后面柴房里上好的杉木棺材。
有时候我会试探地问她:“奶奶,咱以后不回咸宁泉塘了吧?我在这儿给您买一块墓地,这儿多近呀,我可以经常去给您上供呢。”
祖母就沉默许久。再开口,语调里便带了一些气愤:“怎么可以?你爸爸在那里等我呢。你爷爷一辈子亏欠我,我也该睡他做的棺材。”
我们在阳光下谈寿衣、谈棺材、谈墓地,毫不避讳,也不恐惧。一条长长的路,通向一脉绵延着的山岗,祖母走得缓慢。不用急,到达是瞬间,行走却是一生的事情。
祖母在北方的暖阳里,慢慢地活着,缓缓地绣她的寿衣。那绝不是一件简单的衣服,那仿佛是一项繁琐的工程。我依然习惯站在屋里,隔窗看着她,看着蓝蓝紫紫的缎子,在太阳下发出幽幽的光芒。祖母是不是在这项走向山岗的筹划里,一步一步,预演了某个仪式?又在这仪式里,增添了对它的向往?
我无从知道千里之外的家乡,兰姑姑的娘,现在是一番何样的情景。只听说,这个一生活得柔弱隐忍的女人,在四叔叔的儿子用了祖父做的棺材之后,曾冲进刘家老屋,抓着回娘家的萍表姑的手,用力摇晃,脸色苍白地说:“你姑妈,她不会让我的。”萍表姑的手腕上留下了她深深的指痕。从此,她不再殷勤地踏入刘家老屋,不再像往昔那般,常常去刘家老屋和舅奶奶喝一碗花椒茶,唠一些陈年的旧事,听听天井院里滴答的雨声。
她是不是活在孤独无助和死后无所依托的痛苦中?她不害怕死亡本身,她恐惧的是那份寒冷吧?她也会在某个有暖阳的日子里,坐在门前的那株大桂花树下,像祖母一样,为自己绣一套参加生命里最后一个仪式的礼服吗?
尽管后来,从失子之痛中走出来的四叔叔,背着村干部,偷偷摸摸地新打制了一副棺材,还了那早先挪用的,但在祖母和兰姑姑的娘看来,那不是祖父亲自做的,那是毫无意义的。她们一生都在争夺,争夺一个人的爱,争夺一片家园,争夺一块归宿之地。但她们不会争着去死,她们缓慢地活着,她们都走在那条通往永恒之地的路上,她们听凭上天的安排。这个时候,走向死亡的先后,在她们看来,是上天格外的眷顾还是无情的惩罚?
我找不到答案,找不到的。那些我们不知道的,我们把它叫做命运吗?
(七)
许多年以后的一个清明,我带着一个少年行走在回故乡的路上。少年从海外刚刚回国,他从未来过这片楠竹茂盛之地,他是城市移民,他从小在迁徙中成长,他对什么是故乡毫无概念。一路上,我们探讨故乡这个话题。我想起故乡这个词,传统的解释似乎是“出生且长大的地方”, 这个解释于我,完全不相符合。
那条山路早就通了公共汽车,汽车便捷地一直把我们送到小河边。站在小河边,我在河水的哗哗声中找寻一座小木桥。木桥在哪里?桥上那动听的吱吱声又在哪里?我找不到木桥,找不到通向桂花树下贾家老屋的唯一通道,我回不了我的家。少年嘲笑我:“妈妈,故乡就是站在这里遥望,看得见门却找不到路的地方。”
小山村寂静空落,少有喧哗。只有小河依旧哗哗地流淌,四面的山上,风正走过竹林。小块的稻田、茵茵的秧苗、慢条斯理的老水牛,是这里几十年不变的风景。
少年说:“我喜欢这里,像一首歌谣。”
小木桥没有了。新修的石桥足以承载往来的汽车,只是再也不会有挑担的人和着那遥远的旋律,走进一幅水墨画了。很多老房子都空了,在山脚下仿佛成了一个故事里的道具。死去的人们埋进了山里,活着的人们大多数走向了山外。
半疯的四叔叔在屋檐下晒暖。他竟然还认得我,他的记忆停留在过去。因为停留在过去而成为了疯子。他呵呵地看着我笑,拉住我的手,睁着直直的眼睛,悠悠地说:“红儿跳舞妈妈看...红儿跳舞妈妈看...”。
我眼前飞舞起一大片蝴蝶,一大片。
我对少年说:“当你老了,你童年的歌谣还在一个地方唱响,这个地方就是故乡。”
我们上山,少年在几座坟茔前,跪拜得好奇也虔诚。他仔细地看墓碑上的刻文,试着选一个合适的称呼安放在他没有见过面的先人身上。
祖父、祖母、兰姑姑的娘、父亲,他们都躺进了山里,并排躺着。他们退出了生活,也平息了恩怨,一切都有了结果。
我对少年说:“故乡,就是以前住着亲人,现在埋着亲人的地方。”
春风吹过山岗,我听见春笋拔节的声音,我也听见地下的亲人们在絮絮交谈,是乡音,像歌谣一样,他们说得悠长,我听得心动。
贾志红
有一年的秋天,我暂居在一座离故乡很近的南方城市。那座城市在整个秋季里总是飘着细雨,也总有月桂的淡淡芳香,随着细雨一起飘扬,像我记忆中的故乡一样。
一天的深夜,我在沙沙的雨声中安静地醒来,如同在每一天的晨光铺展中宁静地睁开眼睛一般自然。眼前有一只蝴蝶在飞,在一条山路上,扑闪扑闪地飞。山路弯弯绕绕,有竹林和溪水。那只蝴蝶闪着鹅黄的翅膀,在竹林里穿行,在溪水上流连,又在桂树的枝影里陷入迷途。我在那个暗夜里安静地看着它飞,并不担心细雨打湿它的翅膀。我知道那是一只从我的梦境里飞出的蝴蝶,所有的风雨都淋不湿它,连岁月都不会令它退去娇艳的色彩。
只是我恍然地竟记不起那个梦的全貌了。只记住了那样的一条山路、竹林、溪水和桂树。
那是一条通往故乡的路。我走过那样的山路。很多次。记得是和祖母一起,从武汉出发,去她的娘家咸宁泉塘的刘家老屋。刘家老屋大门前是一条哗哗流淌的小河,河上有一座吱吱作响的木桥。祖母站在桥的这一端,指着河对岸的一所青砖黛瓦的老房子对我说:“对面就是你们贾家,小时候,你爸妈带你回去过的,你不记得了?”然后她看着我走过木桥,看着我被另一双大手牵起,就折身进了刘家老屋。她从不肯踏过那座小桥。
那条小河没有名字,老旧的木桥也没有名字,它们就叫河,就叫桥。也许它们有名字,只因为微小和熟识,没有人去刻意说起罢了。
小河的两岸,每逢秋天,弥漫着浓郁的桂香。那是一种令蜂蝶沉醉不知归途的浓香。
这样的一个梦,在这个多雨的秋季,像案头上几支开放在水瓶里的桂花一样,在我的黑夜里,把时光带走的一些记忆片段,归还给我。或许不只是归还,带走和归还之间,时光作祟,又牵连出一些怎样的枝枝蔓蔓呢?
(一)
那时候有多大?记不清自己到底有几岁。只记得,那时我眼里的祖母,很强壮,很有力气。她肩上背着一只帆布背包。那是一只样式很新颖的背包,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的商店里买不到这种背包。那是远在北方地质队工作的父亲回南方探亲时带给祖母的,是地质队员的专用背包,背起来又好看又结实耐用。也记不清祖母是第几次带着我走在一条长长又弯弯的山路上,只记得,那山,延延绵绵无穷无尽。山前面是山,山后面也是山,山的上面还是山。
我们坐长途汽车。汽车刚开始还在平缓的大路上行驶,后来就越来越颠簸。起初我还很好奇地透过车窗朝着外面观望,看见楼房越来越少,平房渐渐多起来,树木越来越密集。后来在这颠簸里,我就睡着了,偎在祖母的怀里。祖母一边拍着我的背,一边往车窗外张望。路越来越窄,树木低矮的枝桠不停地划过车窗的玻璃。
这很有趣,像是在森林中行驶。醒着的时候,我将小脸贴在车窗的玻璃上,明知道那树枝划不着我的脸,还是故作惊恐地紧闭眼睛,或是喊叫一声倒在祖母怀里。这样大约又过了许久吧,汽车终于踉踉跄跄地停在一座桥边,是一座石桥。
也记不清是什么时节了,是炎夏?还是隆冬?只记得,我们过了石桥,就开始爬山。一路上,穿过一片竹林,又进入下一个竹林,好像一直在竹林里绕来绕去,周围青青翠翠,遮蔽了天空。我们还常常脱了鞋子,淌过急急流淌的小溪,再坐在溪边的石头上,用一块干布擦干冰冷的脚,复又上路。
或许是冬季?否则我怎么会用冰冷这个词?是的,是冰冷。我对那些小溪的记忆,就是冰冷。但仿佛又不对,在依稀的记忆里,我们也是穿过单衣的。我是不是穿过一件鹅黄色的衬衣?图案是蹁跹的蝴蝶?萍表姑说我穿过,我一直记得她说起这件衣服时,那向往的神色。我自己却印象飘渺。祖母一直穿大襟的深蓝衣服,那种颜色和款式,掩藏了所有的季节。
健壮的祖母走路很急,她总把我的一只小手,扯得生疼,又在我赌气挣脱以后,拍拍我的背,重复那一句说了无数遍的话:“到了,就要到了。”可是,又走了许久,还是在竹林里和溪水边绕弯弯,还是没有到。我常常就在这时坚定地站住,倚着一根楠竹,倔倔地看着祖母,闭着小嘴巴一言不发。祖母只得俯下身来,把我背起。然后很夸张地把背包仍在路边,抬腿就走。我在祖母背上就会大喊:“包,包......”祖母就拖长了音调地叹口气,不紧不慢地说:“我只有一个背噢!”于是,我就会从祖母的背上挣脱下来,去捡那个我喜欢的背包。那个背包上面有父亲的味道,有遥远的北方的味道。站在溪水边的祖母,看着我吃力地驮着背包,咯咯的笑声随着溪水的叮咚声一起飘向大山的深处。
这样的场景,在那条山路上一定是反复出现的。否则,刘家老屋的那几个和我年龄相仿的表叔怎么都知道在我发倔脾气时来抢我的背包?好在在刘家老屋,有一个像大姐姐一样处处护着我的萍表姑。萍表姑是祖母的大侄女,是一个健壮又丰满的姑娘,脸庞清秀红润。在老屋的天井小院,向萍表姑学踩高跷,实在是一件充满了乐趣的事。
高跷是竹子做的,比我的身高还要高。这里到处是竹子,屋后的山坡上翠绿绿一大片,山上面还是竹子,没有尽头般一直延伸到天边。有风的时候,在天井院里就能听到竹叶刷刷的响声,像急促的步伐。
萍表姑常在小河对面的田里干活。老屋的前面就是一条潺潺的小河,从大山的里面弯弯流来,又汇集了老屋后面山上的小溪流,再急急地流走。河水清洌洌的,哗哗作响。河上面的那座小木桥,挑着竹担的人走在上面吱吱扭扭的,那节律像哼唱着的一首山歌。
一块一块的稻田,被群山环抱,有的时候灌了浅浅的水,像一面面不规则的镜子;有的时候又是一片碧绿,如柔软的毡毯。到了秋季又是金黄一片。只是在稻田金黄的季节,祖母是断然不允许我缠着表姑表叔们的,祖母说,这个季节是乡里人最苦最累的时候。
通常是在傍晚,在我急躁的等待中,萍表姑回来了。我远远地看见她走上小桥,便飞奔过去,拉了她的手,跑回刘家大院,拿起放在天井边的高跷,笨拙地踩上,不许她松手,一步一挪,从南边的墙挪到北边的墙,再从北墙挪到南墙,生生地拽疼了她的手,自己也疲惫不堪,却不肯罢休。几天的练习下来,正是我对这两根竹子做的东西最上瘾的时候。
那时我还盼着下雨。下雨天,萍表姑不用下田,我缠着她学踩高跷,不会招致祖母的责怪。
山里的雨,似乎总是下不大,薄薄的一层云,从远处的那个山头飘过来,停在天井上空,雨滴就从天井上滴滴答答地落了下来。滴滴答答,敲击起一地的心事。地台上,枯黄了一阵子的青苔,有了这细雨的滋润,又鲜活地绿了过来。
越是这样的天气,萍表姑越是没有陪我嬉戏的兴致。倒是看着天井上的那方天空,一脸的心事。或者搓着自己的手,从某根手指上捻出一根不知何时扎进去的小木刺,再拉着我的小手,揉一揉,说,真软!然后就溜进老屋,听祖母和长辈们聊天。若是她不大一会儿就羞红着脸跑出来,那一准儿是长辈们在说她的婚事呢。
正巧我又可以缠住她,充满艳羡地追问,她是不是可以在雨雪的天气里,把鞋子夹在腋下,踩着高跷,走过小桥,走过稻田中间的小路,如履平地?萍表姑的眉眼间就又有了一些鲜活,但旋即又淡了下去。她并不顺着我的话题,和我说踩高跷的事情,而是看着天井外的一方天空,说:“红儿,你那件黄蝴蝶的衣服,真好看!”她说这话时,眼睛里有一层忧郁,像天井上露出来的滴雨的天色。
老屋里,祖母还在和舅奶奶聊天。带着天井的刘家老屋,昏昏暗暗。小小的窗子,开在墙壁的最高端。一缕清淡的光线从窗口散进来。阁楼上常传来老鼠窜来窜去的声响。舅奶奶是祖母的弟媳,是萍表姑的母亲。她们坐在昏暗的老屋里,喝一种用碾碎的花椒和茶叶混合在一起的茶,用山上的泉水冲调,麻酥酥的,却很好喝。我在天井院里玩到口渴时,就溜进老屋,喝几口茶,也支起小耳朵听上几句。她们聊的,无非就是谁谁家的姑娘又嫁了,嫁到了山外的城里;谁谁家的老人又没了,睡上了上好的杉木棺材。我站在昏暗的老屋里,听着这些遥远的事情,朦胧虚幻,距我遥不可及。有时候我会很不解地想,祖母迢迢地从山外的城里赶回来,就是要和舅奶奶坐在这昏暗的老屋里,听着外面竹林的风声,或是天井里的雨滴声,说这样一些琐琐碎碎的事情吗?
我和萍表姑在那些雨天里坐在天井边的石阶上,我的不解和无趣,随着滴滴答答的雨滴一起敲打着凸凹不平的青石板。萍表姑若有所思地说:“你奶奶好像在等一个人,等那个人来过了,你们就要回武汉了。”她说完,就又看着那方小小的天空。那方天空里,还是滴雨的天色。惆怅,空寂。
(二)
祖母是在等一个人吗?我长大以后,回想和祖母一起回故乡的那些事情,也隐约地觉得,祖母是在等一个人。大木门吱吱扭扭地响起时,祖母都会喊她的侄儿们快去看看。有时她自己也在大门外,往河对岸张望,又在舅奶奶的目光里,掩饰地一笑,说着田里的稻子、山上的笋子之类的常话。
在这个暗暗的等待里,那个人来了。走过吱吱作响的小桥,进了刘家老屋。她也穿着连襟的深色大褂,瘦削,脸色白皙,挽着发髻,胳膊上挎个蓝布包袱。进门便笑着和所有的人打招呼。见了祖母,她喊一声姐姐,就把站在一边的我揽进怀里,从包袱里摸出个煮鸡蛋,塞进我的小衣袋。又拿出笋干或是腊肉,放在祖母手边的桌子上。也和舅奶奶闲聊几句,讪讪地问起表姑的婚事。祖母一直表情凝重淡漠,并不看她。这样小坐了一会儿,她便起身告辞,又把我揽进怀里,对着少言的祖母说:“姐姐,我把红儿带过去,吃餐饭,见见她爷爷?”祖母通常无语,舅奶奶连忙点头答应。她便牵着我的小手,跨过门槛,走出大门,回身和送客的舅奶奶说:“吃了饭,我让她姑姑送她回来。”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年幼的我一直弄不明白我和这个女子的关系,也茫茫然地不知道该怎样称呼她。凭着我一个孩子的感觉应该称呼她奶奶,但祖母愠怒的脸色令我不敢;若是不喊,父母又会责怪我不懂规矩。小小年纪的我,一直在这种复杂的关系里左右为难。但这似乎并不妨碍我喜欢她。她揽着我,我们朝小桥走去。她的手比祖母纤弱很多,不会把我的手扯得生疼。说话的音调也纤细悠扬,口音和祖母、舅奶奶以及萍表姑都大不一样。我猜想她的娘家距离这里,一定不会仅是一座桥的距离。有多遥远呢?像我和祖母走过的山路那么远吗?她的娘家也有刘家老屋那样的天井吗?听得见山上竹林的沙沙声吗?也在昏暗的堂屋里喝麻酥酥的花椒茶吗?她走过了多少座小桥来到这里?为什么她和祖父住着那所老房子而祖母永远不肯走过那座小桥?为什么祖母总是在暗暗地等她却又从不正眼看她?而她依然殷勤地踏入刘家老屋?这么多的不解像小河的水流一样,朝着我涌来,不容我细想又在我身后流走。但这些悬疑一点也不妨碍我怀着小小的欢喜随她一起去河对岸的贾家老屋,只是那点欢喜,我得藏着,不敢让祖母和舅奶奶看出。我装出步伐拖沓的样子。我们踏上小木桥,走向对岸的那一片青砖黛瓦。走到桥中间,回头望望,已经不见了舅奶奶的身影,那小欢喜就再难掩藏,欢快地蹦跳起来。她急忙拉紧我的手。蹦蹦跳跳中,小桥的吱吱声,越发动听了。山峦雾气迷蒙,我们身在一幅水墨画里。
下了桥,就是青石板的街巷。她也欢快起来,和刚刚在刘家老屋的拘谨判若两人。逢人便说,我家孙姑娘回来了。音调拖得长长的,像唱歌一般。又教我喊这个屋檐下站着的人三爷爷,喊那个扛着锄头往山上走的人四叔叔。巷子里挑着担子往田里去的邻人,也往往放下竹箩筐,站在巷子边,待我们走近时,问一句:“这就是红儿吧?你家大孙女?”她就更是拖了长长的音,应道:“是哦,你看和兰长得一样一样的。”她说完这些,又高声喊:“兰,快出来接红儿。”
从堂屋里就跑出个姑娘,脸盘红红的,长长的辫子,手里拎着一只正在拔毛的鸡。她让我喊这个姑娘姑姑。她蹲下来,看着我的脸,端详了好一会儿,说:“真是和兰一摸一样呢!”似自言自语又像是和我说话。她的脸也离我很近,我看见她白皙的脸上,皮肤薄薄的,几乎没有一颗斑点,眉眼也是清秀的。
兰是她的女儿,我的姑姑。她让我喊这个堂屋里跑出来的姑娘姑姑时,其实还有一句话,她一字一句地说:“红儿,她是你的亲姑姑。”这句话,在我当天返回刘家老屋,细细地向祖母讲述在贾家老屋的经历时,我听见祖母重重地哼了一声。祖母坐在刘家老屋深深的暗影里,我看不见她的表情。就像在贾家老屋里,祖父一直坐在椅子上,椅子也在暗影里,我也看不清他的表情一样。这些老屋都有那么黑魆魆的墙,厚厚实实的。都有又高又狭小的窗。小窗开在黑墙上,像一张没有表情的苍白的脸。都有那么幽深的暗影,那么幽深。坐在暗影里的人总是令我感到畏惧,我害怕走进暗影。暗影里的祖父喊我红儿,我应了一声,迟疑着,终究也没有走进那团暗影。他就那么一直坐着,看着我蹦蹦跳跳地在几间老屋子里进进出出,看着兰姑姑她们忙着在火塘的吊锅上煮饭炒菜。然后他喝酒,就着一盘黑乎乎的菜,大约是腊肉吧。我听见他很沉的吞咽酒的声音,仿佛喉头有什么东西哽着。一杯酒,他喝了很久很久。
兰姑姑的出现,解决了困扰我很久的称呼问题,我再向祖母或父母转述我在贾家老屋的经历时,每每提起那个无法正常称呼的人,不用再吭吭哧哧,我就说兰姑姑的娘。我听见兰姑姑喊她娘,就像父亲也唤祖母娘一样。虽然绕口,但祖母和父母的反应都还算平静,我知道他们默许了。
随后又来了更多的人,有本家亲戚也有村人邻居。他们聚在堂屋门前看我吃饭,看我的小嘴巴把两条鸡腿啃得干净溜光。人群里的四叔叔看我吃完了饭,冲着大伙儿说:“我家红儿会跳舞。”围观我吃饭的一帮人立刻就在堂屋门前的空地上,围了一个圈。可是我明明不会跳舞呀,我红着脸说我不会跳。兰姑姑却说:“红儿你会的,你小时候,你爸妈带你回来,你总是拍着手边唱边跳,你唱的是:红儿跳舞妈妈看。穿着蝴蝶衣服,像只小蝴蝶一样,你跳得可好看了!”四叔叔也附和道:“是啊,是啊,红儿跳舞妈妈看,红儿跳得可好看了!”
兰姑姑说话也像唱歌一样,像她娘。她长长的辫子在腰际处荡来荡去,像那个年代样板戏《红灯记》里的李铁梅。她说的是真的吗?我真的会跳舞?那一天,我又跳了吗?也穿着那件鹅黄的蝴蝶衣衫?像山路上一只蹁跹的蝴蝶?我的记忆又飘渺了,甚至是断裂了。我的记忆常常在我以为会是一马平川的时候出现一道断裂的沟坎,它陷落下去了,陷落进很深的地方。我一直指望有一件什么东西,帮助我,把那些陷落进去的记忆,打捞上来。
(三)
那一次,我们离开刘家老屋时,萍表姑拿出一根扁担,把腊肉、笋子和苕干绑在一端,又把我们的地质包绑在另一端。她挑起担子,对祖母说:“姑妈,我送你们到汽车站。”
隔了很多年,我还能记起萍表姑说这句话时,语气里的坚定。她不让她的兄弟们插手,她一个人干得沉静又麻利。她挑着担子,在山路上走得像小风一样。走一段就在路边的石头上坐下来边歇边等我和祖母。她本就话少,那一天更是沉默。她表情凝重,似在思考着一件重要的事情。又像是已经下定了决心,只是等着机会而已。
直到我们坐上开往武汉的班车,萍表姑还是没有开口说什么。她站在路边,扛着一根空扁担,看着汽车驶离。
几年以后我知道萍表姑站立的那个地方叫汀泗桥,那也是我和祖母回咸宁泉塘时下了汽车开始走山路的地方。那是从武汉开往咸宁的班车距离泉塘村最近的一个车站,一座千年古镇。石桥下的那条河流叫汀泗河。我在初中历史书里,看见汀泗桥三个字,就像年幼时看见久别的父母突然出现在我和祖母的小屋门口一样惊奇。北伐战争期间的一场著名的战役,使这个小镇多了一层光环,使它的名字得以跻身一本篇幅有限的中学课本。读完汀泗桥战役的历史记载,我这个初中生似乎意犹未尽,接着又去翻新发的地理课本,找遍角角落落,却也没有看见汀泗河之类的文字。那条石桥之下的河流太小了,地理课本对一条波澜不惊的小河来说太高远了,它流不进去。我略显失望地从地理课本里移出眼光,仍然念想着那条河,汀泗河,它汇集了横隔在刘家和贾家之间的那条更小的河流、那条无名的河流、那条有座吱吱作响的小木桥的河流,一路向北。它流啊流啊,使尽了全部的力气,注入了长江。汇入一条有足够的气势被无数次写进书里的大河,也被这条大河淹没。
那一年的秋后,晒得黑红的萍表姑从汀泗桥坐上了开往武汉的班车。她叩开我和祖母在武汉的那间小屋,站在门口,看着我们羞怯地一笑。她带来了田野的气息。她的脸黑红的时候,必是稻田里的一片片金黄已经被收藏进了谷仓的时候。她也带来了大山的气息,竹笋、腊肉和花椒茶。腊肉是山上的松枝熏制。只是这个城市里没有山泉水冲泡花椒茶。
想必没有山泉水,花椒茶的口感一定缺少一种特有的酥香吧?祖母和萍表姑在灯下絮絮交谈时并不像在咸宁泉塘的刘家老屋一样冲饮花椒茶,她们只是边闲聊边织毛线。中学生红儿在一张方桌上做功课,常常侧耳细听她们的闲谈。
“姑妈,我不想回乡下了,我要在城里,乡下太苦太冷清。”
“你爹娘许你这样么?”
“求姑妈帮帮我,我以后好好孝敬您老人家。”
“唉!乡下是苦。我和你娘说说吧,再托托亲戚朋友,给你在武汉找个婆家吧。”
......
“姑妈,你教我织蝴蝶吧,像红儿衣服上那样的黄蝴蝶。”
“嗯,巧了,正好有一团黄毛线,我教你。”
“姑妈,红儿那件衣裳呢?我想看看。”
“哦,那件衣服,小了。前几年红儿穿到北方,回来后就没有带回来。”
......
我听出了萍表姑语气里的欢喜。她提到那件蝴蝶衣衫时,已经没有刘家大院天井旁的忧郁,像天井上空的乌云被山风吹散了一样,祖母的许诺令她的天空清澈了,也让她的蝴蝶轻盈了。我没有扭身看絮絮闲聊的她们,我在橘黄的灯光下回忆那件被萍表姑念想过很多遍的蝴蝶衣衫。我想不起来那件衣服,究竟被我遗落在哪里了,甚至不记得自己穿过它。那是一只怎样飞舞的蝴蝶,有着怎样娇艳的色彩,令萍表姑念念不忘?我长大了,它小了也旧了,是到了彼此离开的时候了。现在,它在某个地方的某个角落里,陈旧、皱巴、黯然无光。
那间小屋,在那个秋天的夜晚,在辉煌的城市灯火里,我找不到一只远去的蝴蝶。
好在萍表姑就要拥有属于她的蝴蝶了。那一年的秋天,想必是祖母说服了萍表姑的父母,萍表姑在武汉定亲了。
随后而来的冬天里,在这个大都市的一间小小的房子里,祖母和萍表姑忙忙碌碌。她们买了花花绿绿的被面,买了杯杯盏盏,买了瓶瓶罐罐,这些都是萍表姑的嫁妆。祖母说她没有女儿,她要把萍表姑当做女儿一样风风光光地嫁出去。
然后在一个个夜晚,姑侄二人在灯下,编织毛衣。我一直惊奇,祖母在编织方面的天才。我常常很痴迷地看祖母沉入到她的编织世界里。我成年后认为,那是一种艺术的沉迷,是构思,不亚于任何艺术家沉迷于任何艺术形式。她戴着老花镜,竹子削的几根签子和毛线在她手里上下翻飞,不几天就是一件图案别致的毛衣。我骄傲地穿出去,总引得街坊邻居到家里来讨教织法。萍表姑像祖母一样娴熟,一样灵巧。是不是泉塘刘家老屋出来的女子,都有这种天赋的灵性?不同的是,祖母喜欢用同一种颜色的线编织暗花,而正值青春年华的萍表姑,喜欢用鲜艳的色彩编织不同色调的明花。那只鹅黄色的蝴蝶,就在那些个夜晚,在萍表姑的手指间飞舞,那不再是一种惆怅的飞舞,那是一种憧憬的飞舞,是欢喜的。
萍表姑穿着新娘的嫁衣,在一个飘雪的日子里,被婆家娶走了。大红的棉袄里是一件同样大红的毛衣,毛衣的前胸就是一只鹅黄色的蝴蝶,展翅的蝴蝶。那是一只属于她的蝴蝶,它扇动翅膀,飞过山路、飞过溪流,像汀泗河奔向长江一样,融入都市的汪洋大海。
那一天,我也穿了一件同样的毛衣,萍表姑织了两件,一模一样的红色,一模一样的蝴蝶。
(四)
也是在那一年,我穿着这件红色的蝴蝶毛衣,又回了泉塘,又走过了那座吱吱作响的小桥,沿着青石板的小路,走进贾家老屋。
也是在一个飘雪的日子,兰姑姑要出嫁了。花花绿绿的被子堆在床上,竹子做的各种用具摆满了堂屋,那都是兰姑姑的嫁妆。兰姑姑哭,兰姑姑的娘也哭。她们抱在一起,泪水打湿了兰姑姑的新嫁衣,也打湿了她娘的蓝布大襟棉袄。她们边哭边诉说,那腔调听起来像唱歌一样婉转。
“兰宝呀,你可不能像娘一样命苦呀!”
“娘呀,我走了,你可就孤单了呀!”
“兰宝呀!”
“娘呀!”
我站在傍边,听着她们哀伤的哭泣,觉得出嫁是一件生离死别的事情。其实,兰姑姑的婆家就在小河的下游,距离贾家老屋不过几里地的路程,她们却哭得这么悲伤。这种悲戚的气氛,很容易感染一个孩子,我沉浸在忧伤中,努力忍住自己的泪水。可是,一转眼,她们哭罢了,擦干眼泪,分明又透着欢喜,笑着去堂屋里招待亲朋好友了。仿佛那哭,只是一个仪式。
祖父依然坐一把竹椅,在老屋昏暗的阴影里,抽一支烟。
他把我喊过去,他说:“红儿,你是中学生了,你能听懂爷爷的故事了,爷爷给你讲讲吧?”
那一刻,中学生红儿看着这个总是坐在堂屋阴影里的人,想起了疼惜自己的祖母,心底油然而生了一些愤怒。她趁着兰姑姑和她娘不在跟前的时候,一字一句像背书一样地操着浓浓的学生腔说:“我听我奶奶说过你的故事。八年抗战,你在江西打仗,杳无音信。八年后,你凯旋而归,带回来兰姑姑的娘。你以为我奶奶已经死了,但她还活着,可是小叔叔死了。”
说完这些话,刚才强忍的眼泪,扑扑簌簌地滚落下来,落在红毛衣上,落在胸前的黄蝴蝶上。
我走出堂屋,穿过小巷,往后面的山上走。我听祖母说,山上埋着被日本鬼子的飞机炸死的小叔叔。那是祖母亲手埋葬的,在一个山坳里。
我曾经无数次地想象祖母埋葬小叔叔时的情景:冬天的山坳,寒风像尖刀一样,血肉模糊的小身体,哭泣,全然无泪的呜咽。
我不认得路。我遇见了挖笋的四叔叔。四叔叔说:“红儿别乱跑,松树林那边有老虎。”
我也听祖母说过老虎的事情:山风肆虐的夜晚,她紧紧地搂着她的儿子,战战兢兢地度过不眠之夜。
我和四叔叔说,我要找小叔叔的坟墓。四叔叔放下锄头,轻叹一声:“红儿,你还小,不知道很多事情。你爷爷也是九死一生才回来的,你别怨他。他也觉得愧对你奶奶。他做了三副棺材呢,都是上好的杉木,有你奶奶的,在你家柴房里放着,我带你去看看?”
四叔叔是祖父的亲侄子,是村学校的老师,他说的话该是真的吧?
那时,中学生红儿,很识得了一些字,正处在一个狂热的认知阶段。四叔叔说,在前线抗过日的祖父,是一场轰轰烈烈战争的组成部分,虽然微小,虽然永远不会在历史的典籍里有丝毫的显露,但他和他做过的那些事,是历史的旷野上飘动着的一缕云。四叔叔看了看天空,又极其凝重地提问中学生:“你能说历史的天空里,没有他的痕迹么?”
那一天,四叔叔还和我说了很多很多,这个乡村教师倚着一根锄头,给中学生红儿上了一堂历史课。那一天,在埋着祖宗的山上,清泉汩汩,春笋在暗暗地拔节;那一天,一个穿红毛衣的小姑娘,如同一只红色的小帆船,航行在如海的竹林里......
鞭炮声响起了,迎亲的队伍来了,兰姑姑就要被婆家娶走了。她也穿着大红的棉袄,但没有新毛衣。我迟疑了一下,把我的红毛衣脱了下来,送给了兰姑姑。兰姑姑眼睛一亮,抱住我,却无语,下巴颏顶疼了我的肩膀。我看见她眼里起了雾,迷蒙蒙的,快要下雨的样子。她穿上,她像萍表姑一样红润了圆圆的脸。那是一张乡村姑娘的脸,健康、黝黑、饱满。兰姑姑是不是也和萍表姑一样,心里藏着一只蹁跹的蝴蝶?藏着一个梦?她的梦也在远方吗?她不能像萍表姑那样,飞向山外,她得答应她娘,不走远。如门前的桂树,承接了阳光雨露也给了阳光雨露一个应允,年年秋天要芬芳一样。她把她的两根大辫子剪了下来,在两端扎上大红的头绳,放在她娘的柜子里。然后,她走了。
兰姑姑的娘倚着门框,看着小河发呆。她慢慢地坐下,坐在门槛上,一只手揽住我,依然用唱歌一样的声调说:“还是离娘家近了好啊,你看,我没有娘家,多孤单。”她似自言自语又像是和我说话,像很多年前一样。她往远处看了看,又收回目光,看着我。我看见她眼里也起了雾,像兰姑姑一样,茫茫的,潮潮的。我知道,她的目光,走过了小桥,走进了飘着花椒茶香的刘家老屋。
堂屋的暗影里,祖父划亮一根火柴,点燃他的烟。在那亮光里,我看清了他的脸。我看清了他走了多少路。他把他走过的沟沟坎坎,都移到了这张脸上。
(五)
我把一首秋天的歌谣,唱给一株北方的桂树。
桂树这树种,喜暖喜湿。北方是少有桂树的。庆幸的是,我家门前刚好有一株。树形不是很大,小小的、弱弱的。一年中的三个季节,它很少被人识出,隐在几株石榴树和柿子树中,不知是谁有意或是无意间植下了它。秋天,那芬芳的小碎花,势单力薄的样子,远没有故乡的桂树开得浓稠。但这淡淡芳香也诱惑着一些人折个一两枝,边嗅边快步离开,做了贼一般。我在窗里看着这一幕,会心一笑,只要这支被折下的桂花,在某个案头的水瓶里能够延续它的芬芳,便好。祖母却不然,她往往会冲出门去,冲着那折花人的背影,大声呵斥。
那时,我们都住在北方了。祖母追着我父亲而来。回望我们走过的路程,我发现祖母一生都在追赶她这儿子,用她的大脚,那双布满了老茧的、走惯了山路的大脚。她一直在追赶。她在咸宁泉塘的刘家老屋时,我父亲在武汉读书,相距一百公里;她去到武汉,我父亲却奔向北方工作,已是千里之遥;她略作迟疑而后北上,她唯一的儿子又远赴异国,两下万里相念。祖母追赶不上那前方的脚步,便停下了自己的脚步,她变追赶为等待,她留在了北方。
时光在祖母的追赶和等待里,走得不急不躁,钟表一格一格地跳动,它不似祖母这般焦急,它拥有无限。祖母是等不得的,也等不起,祖母一日日老去。
我一直觉得是那株北方的桂树帮我留住了祖母。她第一次走进北方,走近我家,就在门口的这株桂树下停住了脚步。她用手挡在额前,眯起眼睛,细细瞅,念叨一声:真是一株桂树呢。
然后她开始施爱。只一株,那么柔弱单薄的样子,像个发育不良的小姑娘。你看,幸亏她来了,祖母心里准这么想。春天,祖母拿一把剪刀和喷壶之类的工具,给这株桂树剪枝除虫,碰巧有邻居们在傍边的时候,祖母便说起她的家乡,说起满山满坡的桂树,说起她亲手做的糖桂花。秋天来临时,这个小姑娘仿佛要感谢祖母似地,在它的整个花期里,拼了命一样,满树满树开得认真,开得筋疲力竭,开得令人心疼。祖母将一把大黑伞,倒挂在树枝上,收集花儿。她舍不得摇晃那树,她等着花儿们自然落下。做好的糖桂花,一小碟一小碟地送给邻居们,学袁家奶奶收了树上的石榴每家每户送一个一样。她用这种方式,证明这株桂树是她的,或者是暗暗地向这株桂树真正的主人示意,请求一份监护权。日子久了,邻居们便以为这株桂树是我家的,是祖母的。
祖母在这株桂树下编织毛衣。那时,家人已经不大喜欢穿她织的毛衣了,我们嫌她织得式样太老旧,我们买商店里的羊毛衫穿。她便把我们的旧毛衣都翻出来,在桂树下拆了它们。毛线弯曲着扯起一些轻尘,像陈年里理不清的往事。祖母把拆下的毛线绕在相距一尺左右的两截短枝桠上,够一束时,从枝桠上取下来,捆好,用滚烫的开水把曲曲弯弯的毛线烫直,再挂到一根竹竿上,晒干,后又缠成线团,放进她的小竹筐。她要来我的羊毛衫,拿尺子比比划划,一五一十念念叨叨地数针脚。她戴着老花镜,坐在桂树下,从眼镜上方的空隙里打量偶然走来的路人,又盯着人家的背影,问石榴树下择菜的袁家奶奶,那人的毛衣外套,是手织的还是商店里买来的。
有一天阳光很好,她在桂树下的椅子里打盹儿,毛衣针从前胸滑落到膝盖。我走过去,给她披一件外衣。她从睡意里醒来,好像刚刚从过去走来一样,无比清醒地问我:“红儿,你那件红颜色黄蝴蝶的毛衣呢?我怎么找不到了?”
想来那一天也正是秋季,桂花开着,这种她熟悉的芳香,令她忽然间就想起了一件旧衣裳和罩在旧衣裳外的旧时光吧?
我就打岔,我说:“奶奶你再给我织一件吧,那件就是找到也旧了。”她便有些欣欣然,便忘记了追究那件衣裳,便会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用那些洗得干干净净的旧毛线全力编织一只展翅的新蝴蝶。
可是她却忘记了编织蝴蝶的针法。她生怕我反悔,不让她织。她天天坐在桂树下,织了又拆,拆了再织。几根竹签子扭打在一起,毛线球在小竹筐里也急作一团,滚来滚去。
我在窗里细细看她。秋天的阳光很温煦,照在祖母花白的头发上。这时,她才像一个真正的老祖母,有了一种叫做慈祥的面相。慈祥总是和苍老伴生的。在慈祥跟着苍老爬上她的面容之前,她一直是刚毅的,是果敢的,是在山路山如履平地的,是在家里说一不二的。现在她老了,老得再不和儿孙起争执。她老成了一个真正的祖母。老在一株桂树旁,老在她的编织里。
衰老的祖母一直在等待一个时刻,等待她的儿子从远方归来。祖母以为,一定会有一个时间,是属于他们母子团聚的。
在过去的那些年月里,我父亲从来就没有一个完整的时间是属于她的。他们一直隔着山河,或许也隔着误解。我是父亲安放在祖母身边的一个替代品。只是,从祖母寥落的神情上,我明白,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够真正替代谁。
但是祖母没有等到这一天。出问题的不是我苍老的祖母,而是我壮年的父亲。
谁能料到呢,未知世界的一只大手,颠覆了正常的次序。
这对母子,他们隔得越来越远了,无法相见了。以前他们隔着山河,现在他们隔着阴阳。以前距离的数字以几何级数增长,现在没有数据了。没有数据,在这里不是意味着零,而是无限,无法抵达。
她追不上了,她一生没有追赶上她的儿子。距离的数据彻底消失的那一年,祖母年近古稀,父亲正是英年。
在哀伤平静过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避免谈起父亲,只当他是又出长差了,去了远远的某个地方,有保密的任务,不能和家人联系。
日子也就那么过去了。
在不起风也无雨雪的天气里,祖母依旧坐在桂树下。她在编织一件黑色的毛衣,式样是开襟的。这件毛衣不是用旧毛线织的,是祖母特意买来的新线。
也依旧在阳光暖和的午后,她打盹儿。她不去屋里的床上午睡,她说屋里太阴太冷,她越来越贪恋阳光。我也依旧走过去,捡起掉落的毛衣针,为她披一件外衣。她醒来的瞬间,有长长的一声啜泣,是从梦里带出来的尾音。在梦里没有哭完,带到了梦外。只一声,随后就咽下去了。依旧织毛衣。
父亲真的去了远远的某个地方了,连梦都不曾托付,走得决绝。
他葬在了家乡,在家乡的竹山上。他绕过祖母,独自回了家乡。
我们都不去想,也不去说,用一层脆弱的纸包住一个大大的水球,生怕想多了、说多了,那纸破碎了,悲伤的汪洋淹没我们。
祖母的新毛衣织好了,针法细密,样式简洁。
她在一个打盹儿醒来的午后,咽下那声梦里带出的呜咽,平静地对我说:“红儿,你清明节去给你爸爸扫墓吧?把这件毛衣带给你兰姑姑的娘,说是我送给她的。还要告诉你爷爷,说我以后回去睡他做的棺材。我要和你爸爸埋在一起。”祖母口齿清晰,思维条理,不像是刚从梦里初醒。她接着干打盹儿前手里的活计,往新毛衣上缝纽扣。黑色的亮晶晶的玻璃纽扣。她缝得一丝不苟。
此前,祖母是发誓不再走过连接刘家老屋和贾家老屋的那座吱吱扭扭的小桥、不再踏进贾家的门槛的,她用这种方式抗议祖父对她的伤害,维护自己那风雨飘摇的自尊。她常常走几十里山路回刘家老屋,除却亲情的需要,隔河相望,她是不是也在时时提醒小桥那边的人家,她、她的儿孙以及那伤害的存在?我在这个过程里,一直充当着一个信使,传递着祖母的暗示。
现在,这一切恩怨,因了一个人的死亡而归于尘土了吗?
此后,祖母再也不回故乡了,刘家老屋,在她生命的残年里,是一所空房子。她在积攒她剩余的力气,最后的那点力气。她要倚着这点力气,走过那座小桥。她只等着最后的一回,这一回,便是永远。
那一年的清明,我将开襟的黑毛衣,交给兰姑姑的娘。她摸着像黑眼睛一样的黑纽扣,眼里又起了我见过的雾。
此后,我也久不回故乡了。
我们定居北方。北方也有桂树。秋天,桂花洒落我们的肩头。
(六)
一件黑开襟毛衣,成了祖母的收山之作。从此她不再织毛衣了。她从柜子里找出一个旧布袋子,把所有的剩毛线都收进去,又把一捆竹针用皮筋儿扎好,一起塞进了衣柜最底层的角落。她站起身,拍拍前襟的灰尘,倚着衣柜歇了片刻,似乎是刚做完一件很累人的事。一束窗外照进来的光线里,那些灰尘在轻轻地飞舞。
这很好,我想让她这样。我想让她把过去的记忆,都塞进一个角落,永远不再翻找。
只是记忆这东西,由不得人,它不在白天窜出来,也会在夜间游走在梦境里。
我不知道祖母是不是做过关于故乡的梦。有没有那样的一个个暗夜,往事弥漫,刻骨的思念像荒草一样疯长?
在那些年里,我在梦里是回过家乡的。
弥漫在河上的轻雾揭开了梦的序幕,小桥带着吱吱扭扭的声响一头撞了进来,天井老屋、青石板小路,总是这幅梦的背景,推也推不开。我也梦见过祖父,他仍旧坐在堂屋浓重的暗影里抽烟、沉默,像真实的一样。他一直都没有离开过那团暗影,他在暗影里躲藏了半辈子,他觉得那里安全,没有鬼子的追杀,也不必面对棘手的家庭纠葛。
那个梦境过后不久,兰姑姑就来了电话,祖父过世了。他留下遗言,不劳我们千里奔丧。他睡进自己做好的棺材,葬在了我父亲的身边,他住进了真正的黑暗和安宁。
兰姑姑的电话似乎总和丧事有关。不久以后,她又来电说,四叔叔的儿子,一个好端端的青年,竟然出车祸死了。兰姑姑在电话的那头,语气很平静,她说:“红儿,你不用回来了,只是个堂亲,已经悄悄土葬了。”
我和故乡,被这些讯息维系着,它们把我和故乡的关系,弄成了一个人和一座坟山的关系。这或许是一个人和他故乡的最深刻的关系?
兰姑姑在那个电话里,还告诉了我由这件事引发的另一个问题:那个突然意外死亡又匆匆土葬的青年,急忙之间用了我祖父做的一副棺材。那棺材,一共是三副的,现在只剩下一副了。那棺材预定的主人却还有两位:祖母和兰姑姑的娘。
我意识到兰姑姑那个电话的真实意图,其实是把一道算术题摆在了我的面前。多么简单,我却想不出它的答案。
那年月,祖母已经改在桂树下做她的寿衣了。她告别了过去,开始酝酿她的未来。她在蓝色和紫色的缎子上,细致地绣花,一朵一朵地,绣得密实,也绣得艳丽。她问我:“红儿,你看这朵花绣得平展么?”
平展,平展,那花儿,像躺在缎子上一样平展,朵朵都睁着眼睛,望着老屋后面柴房里上好的杉木棺材。
有时候我会试探地问她:“奶奶,咱以后不回咸宁泉塘了吧?我在这儿给您买一块墓地,这儿多近呀,我可以经常去给您上供呢。”
祖母就沉默许久。再开口,语调里便带了一些气愤:“怎么可以?你爸爸在那里等我呢。你爷爷一辈子亏欠我,我也该睡他做的棺材。”
我们在阳光下谈寿衣、谈棺材、谈墓地,毫不避讳,也不恐惧。一条长长的路,通向一脉绵延着的山岗,祖母走得缓慢。不用急,到达是瞬间,行走却是一生的事情。
祖母在北方的暖阳里,慢慢地活着,缓缓地绣她的寿衣。那绝不是一件简单的衣服,那仿佛是一项繁琐的工程。我依然习惯站在屋里,隔窗看着她,看着蓝蓝紫紫的缎子,在太阳下发出幽幽的光芒。祖母是不是在这项走向山岗的筹划里,一步一步,预演了某个仪式?又在这仪式里,增添了对它的向往?
我无从知道千里之外的家乡,兰姑姑的娘,现在是一番何样的情景。只听说,这个一生活得柔弱隐忍的女人,在四叔叔的儿子用了祖父做的棺材之后,曾冲进刘家老屋,抓着回娘家的萍表姑的手,用力摇晃,脸色苍白地说:“你姑妈,她不会让我的。”萍表姑的手腕上留下了她深深的指痕。从此,她不再殷勤地踏入刘家老屋,不再像往昔那般,常常去刘家老屋和舅奶奶喝一碗花椒茶,唠一些陈年的旧事,听听天井院里滴答的雨声。
她是不是活在孤独无助和死后无所依托的痛苦中?她不害怕死亡本身,她恐惧的是那份寒冷吧?她也会在某个有暖阳的日子里,坐在门前的那株大桂花树下,像祖母一样,为自己绣一套参加生命里最后一个仪式的礼服吗?
尽管后来,从失子之痛中走出来的四叔叔,背着村干部,偷偷摸摸地新打制了一副棺材,还了那早先挪用的,但在祖母和兰姑姑的娘看来,那不是祖父亲自做的,那是毫无意义的。她们一生都在争夺,争夺一个人的爱,争夺一片家园,争夺一块归宿之地。但她们不会争着去死,她们缓慢地活着,她们都走在那条通往永恒之地的路上,她们听凭上天的安排。这个时候,走向死亡的先后,在她们看来,是上天格外的眷顾还是无情的惩罚?
我找不到答案,找不到的。那些我们不知道的,我们把它叫做命运吗?
(七)
许多年以后的一个清明,我带着一个少年行走在回故乡的路上。少年从海外刚刚回国,他从未来过这片楠竹茂盛之地,他是城市移民,他从小在迁徙中成长,他对什么是故乡毫无概念。一路上,我们探讨故乡这个话题。我想起故乡这个词,传统的解释似乎是“出生且长大的地方”, 这个解释于我,完全不相符合。
那条山路早就通了公共汽车,汽车便捷地一直把我们送到小河边。站在小河边,我在河水的哗哗声中找寻一座小木桥。木桥在哪里?桥上那动听的吱吱声又在哪里?我找不到木桥,找不到通向桂花树下贾家老屋的唯一通道,我回不了我的家。少年嘲笑我:“妈妈,故乡就是站在这里遥望,看得见门却找不到路的地方。”
小山村寂静空落,少有喧哗。只有小河依旧哗哗地流淌,四面的山上,风正走过竹林。小块的稻田、茵茵的秧苗、慢条斯理的老水牛,是这里几十年不变的风景。
少年说:“我喜欢这里,像一首歌谣。”
小木桥没有了。新修的石桥足以承载往来的汽车,只是再也不会有挑担的人和着那遥远的旋律,走进一幅水墨画了。很多老房子都空了,在山脚下仿佛成了一个故事里的道具。死去的人们埋进了山里,活着的人们大多数走向了山外。
半疯的四叔叔在屋檐下晒暖。他竟然还认得我,他的记忆停留在过去。因为停留在过去而成为了疯子。他呵呵地看着我笑,拉住我的手,睁着直直的眼睛,悠悠地说:“红儿跳舞妈妈看...红儿跳舞妈妈看...”。
我眼前飞舞起一大片蝴蝶,一大片。
我对少年说:“当你老了,你童年的歌谣还在一个地方唱响,这个地方就是故乡。”
我们上山,少年在几座坟茔前,跪拜得好奇也虔诚。他仔细地看墓碑上的刻文,试着选一个合适的称呼安放在他没有见过面的先人身上。
祖父、祖母、兰姑姑的娘、父亲,他们都躺进了山里,并排躺着。他们退出了生活,也平息了恩怨,一切都有了结果。
我对少年说:“故乡,就是以前住着亲人,现在埋着亲人的地方。”
春风吹过山岗,我听见春笋拔节的声音,我也听见地下的亲人们在絮絮交谈,是乡音,像歌谣一样,他们说得悠长,我听得心动。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