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的小站
2021-12-31抒情散文周施梅
--看见这个小站时,我遗憾着自己,既不是一个画家,可以用丹青绘出它的样子,也不是摄影家,用镜头将瞬间留住。我只能在心里,将对它的印象保存下来。许多时候,小站,就像展开的画一样,在我眼前闪现。确切地说,这是个火车站。说到火车站,你一定想到大……
--
看见这个小站时,我遗憾着自己,既不是一个画家,可以用丹青绘出它的样子,也不是摄影家,用镜头将瞬间留住。我只能在心里,将对它的印象保存下来。
许多时候,小站,就像展开的画一样,在我眼前闪现。
确切地说,这是个火车站。说到火车站,你一定想到大城市熙熙嚷嚷、人来人往的火车站。不,这只是一个小小的火车站。每天只有几辆火车经过。火车经过此站,两分钟的停留时间里,下车、上车,无非是十几个、甚至三五个乘客罢了。
这些乘客,无须争先恐后地奔跑,两分钟的时间,从检票到火车门口只有几步远,没有推推搡搡的拥挤,又不用分几号站台,一个站台就足够。一分钟的时间里,他们可以从容不迫地登上火车。习惯了在大火车站匆忙如冲刺的运动员一般跑向站台的人,倘若见到这里的乘客那份安闲走向火车的样子,一定诧异且羡慕。
上了火车的人,找好座位,大约也还有一分钟的时间无事可做。望着站台,倘若想做一点临行前的观望,可惜站台上冷清清的,并没有出现送别的人依依不舍甚至有些凄凄然的场面,这未免有些遗憾,于是,车上的人又将视线转回车厢,或者干脆稳稳坐好,闭目养神。但还没等安稳睡上一觉,顶多就是打了个小盹儿,就到目的地了。
一个既不是始发站,也不是终点站的小站而已,说出来,除了本地人,大约也很少有人知道。从这个小站坐上火车,是无法直接到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的,只能先到附近的某个城市,然后再转乘火车才能去大城市。在这里上下车的乘客,大多是本地人去附近城市、或从附近城市返回的短途行程,很少有外地人在此下车。
离城大约有五公里远的小站,红屋顶的建筑,远远看去像教堂,又像童话里的房子。小站不像大城市的火车站,设在热闹的市区,而是建在离城有那么一段距离的地方,四处是种了庄稼的田地,只有几条马路,带子一样将小站与其他道路连接。
小站建起来之后,成为一处比较吸引人的风景,也一度引起许多人的好奇,甚至专门跑来看看个究竟。因为没有在此坐火车的需要,再加上没有空暇,因此,在小站建起来很长时间里,我一直未能去过。偶尔路过,也只是远远看见小站的红屋顶,有时也碰巧看见有火车慢腾腾地经过,心里就对小站生出几份神往,很想有那么一个自然的机会走进小站看看。
这样想着,之后不久,果然就有了一个机会。一个秋夜,因为朋友的孩子去青岛,是晚上十点多的火车。想着那时也许没有出租车可搭乘,就约定我们一起开车去送。那天晚上,先跟朋友一起吃过晚饭,又闲聊了会儿,看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发动车子,向火车站驶去。
通往火车站的马路非常静,只有我们的车子行驶在路上。路两旁是田地,夜里看不到田里是些什么庄稼,但从开着的车窗吹进的带点清香的风中,我猜想着,应该是快要成熟的玉米或高粱吧?有些地里种的地瓜,大的也该有拳头那么粗了。成熟的玉米露出黄黄的玉米粒儿,灿若黄金,红红的高粱沉甸甸地垂着头,羞涩的女子一般,亭亭在田野里,地瓜在泥土里悄然生长,地面上的长满叶子的秧子拉扯在一起,绿油油的一片。这些情景,是非常动人的,可惜皆隐在夜色里看不清了,但它们的气息在夜风中氤氲四散。
此刻,小站大约已被田野发出的各种气息包围了吧?
或许黑夜更容易让人想象。尤其是置身喧嚣的城市时间久了的人,忽然在一个夜里,经过这样一条宽阔而又幽静的马路,怡人的气息中,回望身后城市的灯火渐渐暗淡,又有那么一点稀薄的光亮在远处指引,并且,随着车子的行驶,远处的光愈来愈强,红红的屋顶遥遥可见,不免让人产生些奇异的想法,心情欢愉无比,不禁轻哼起来:“啊,星光引路,风之语,轻轻听―――”仿佛自己是生着翅膀的鸟儿,向着一个带点光晕的硕大而神秘的巢飞去。
汽车很快就驶进了小站。停车场上早有几辆汽车停着,还是显得比较冷清。走进候车室,寥寥几个人或站或坐,只是带着随身用的包,几乎连行李箱都没有。两三个工作人员看上去不忙碌,但也在各负其责地做着应做的事。来的时间恰好,没等坐上几分钟,火车就进站了。在此经过的火车都是慢车,两分钟的停留时间,送行的人可以将坐火车的人送到火车门口,再眼看着火车慢慢启动离去,彼此并不会产生一点离伤,因为离开的人不是去远方,并且很快又会回来。
朋友的孩子隔着车窗笑眯眯地向我们挥手,似乎是临睡前说一句晚安一样淡然。火车慢慢启动,渐渐消失在夜色里。空旷的站台上,只有我们的脚步声,时钟一般敲打着地面,显得更加寂静。那一刻,让人觉得置身在梦里一般。以至于后来想起那天夜里的情景,会觉像是梦游的人,去了一个地方,醒来后,即使没有全然忘记,大约也会觉得梦游的不真实。也因着那份不真实的感觉,生出许多美丽的想象,似乎那夜走进的,不仅是一个远离城市的小站,更像是一个安静而神奇、梦一样的地方。
又过了不久,一位女友跟我讲起她经过的一件事,不仅让我觉得小站安静而神奇,也觉出了它的美好。
女友因为感情上出现挫折,心生悲戚绝望,离家出走了。那个夜晚,走上通往火车站的那条幽静马路,她一路哭泣,加上心中悲愤,她忽略了夜的黑,也没有顾及独行黑夜的恐惧,竟一气奔到了小站。等到进了小站,坐在候车室的椅子上,她一时不知该何去何从,伏在椅子上哭泣。
这时,就走过来一名乘客关切地询问,她只顾着哭,没有理睬。接下来又来了一名工作人员,问她去哪,她还是嘤嘤地哭,并不回答。再后来,就来了一名警员,询问、劝导,终于让她情绪平稳下来,接受劝阻,被送回到家。其时,已是深夜,家人正焦急万分,看到她回来,才知道她安然无恙。
她说,那晚,如果是在一个大车站,不会有人留意到她的神情,也不会有人劝阻并将她送回家。哭过之后,也许她会随便买上一张火车票,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一走了之,不再回来。那么,她的人生也将从此改变了,说不定此刻在哪儿流浪呢。
后来,她的家人陪她一起去了小站,特意去感谢小站的工作人员。
听完她的讲述,我悬着的心也落了下来,想到,这真是一个温馨的小站。
想起那年送女儿去北京读书、返回时在北京火车站的情景。虽然知道女儿所在的大学各方面条件都非常好,临走时,心中还是放心不下,万般不舍。从小没有离开过我们的女儿,从此独自生活在这里,吃饭穿衣都要靠自己不说,要是想家了怎么办?生病了怎么办?想到这些,我和先生坐在火车站前的花坛边,心如刀绞一般痛,眼泪就落了下来。热闹的火车站,熙熙攘攘的人,来来往往,没有谁注意到神情落寞的我们,更不曾有谁走来询问一句。灯火辉煌的火车站,那时,在我们眼里,竟然清冷无比!
而这个小站,远离城市,没有多少乘客,却是安静而温馨的。下车,上车,静静地来,静静地去,没有喧哗,甚至连小贩的叫卖声也没有。候车室里等车的人,各自坐在椅子上,看似互不相干,之间却并不缺少关心。
小站的路边,树木繁茂,四周的田野生长着庄稼。远处些,是村庄,再远些,有山,春天开着红艳艳的杜鹃花,还有大大小小有鱼有虾的河和高高低低的桥。夜晚,火车慢悠悠地开过来,又慢悠悠地开走,不下车的人皆沉沉睡着,或做着梦,并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小站,即使醒来,也看不到小站的红屋顶,更看不清楚周围有些什么景色。大约只有白天经过时,车上的人会稍微留意下这个小站,看到周围田地里的庄稼,又会因这些庄稼遮挡了视线,因此,未等对这个地方产生什么印象,火车已经“咣当!咣当!”地开过去了。
山水之间,田野之中,蓝天之下,红屋顶的小站静静存在着,一点也不张扬。就像田间的一处茅屋,不醒目,不精巧,朴素静默地立着,却可以让农人或行人避风遮阳,抵挡雨雪。也许它觉得自己的存在不那么重要,却不知道,早已成了一处温暖所在和风景。
我常想,当初主张和争取建这个小站的人,一定是喜欢并爱着这个地方的,也定是为这个地方的未来预想和打算。将来,这个地方会发生变化,像那些大城市一样繁华。想必也会有许许多多的人来到这里,参与到这个地方的建设和发展,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也会喜欢和爱上这个山清水秀的地方。
只是那时,小站也许早已扩建,从全国各地来此的人们,大约并不知道,在鲁东南这个名叫五莲的地方,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宁静而温馨的小站了。
( 施梅写于2013年6月18日傍晚) [ 本帖最后由 周施梅 于 2013-6-22 22:26 编辑 ]
看见这个小站时,我遗憾着自己,既不是一个画家,可以用丹青绘出它的样子,也不是摄影家,用镜头将瞬间留住。我只能在心里,将对它的印象保存下来。
许多时候,小站,就像展开的画一样,在我眼前闪现。
确切地说,这是个火车站。说到火车站,你一定想到大城市熙熙嚷嚷、人来人往的火车站。不,这只是一个小小的火车站。每天只有几辆火车经过。火车经过此站,两分钟的停留时间里,下车、上车,无非是十几个、甚至三五个乘客罢了。
这些乘客,无须争先恐后地奔跑,两分钟的时间,从检票到火车门口只有几步远,没有推推搡搡的拥挤,又不用分几号站台,一个站台就足够。一分钟的时间里,他们可以从容不迫地登上火车。习惯了在大火车站匆忙如冲刺的运动员一般跑向站台的人,倘若见到这里的乘客那份安闲走向火车的样子,一定诧异且羡慕。
上了火车的人,找好座位,大约也还有一分钟的时间无事可做。望着站台,倘若想做一点临行前的观望,可惜站台上冷清清的,并没有出现送别的人依依不舍甚至有些凄凄然的场面,这未免有些遗憾,于是,车上的人又将视线转回车厢,或者干脆稳稳坐好,闭目养神。但还没等安稳睡上一觉,顶多就是打了个小盹儿,就到目的地了。
一个既不是始发站,也不是终点站的小站而已,说出来,除了本地人,大约也很少有人知道。从这个小站坐上火车,是无法直接到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的,只能先到附近的某个城市,然后再转乘火车才能去大城市。在这里上下车的乘客,大多是本地人去附近城市、或从附近城市返回的短途行程,很少有外地人在此下车。
离城大约有五公里远的小站,红屋顶的建筑,远远看去像教堂,又像童话里的房子。小站不像大城市的火车站,设在热闹的市区,而是建在离城有那么一段距离的地方,四处是种了庄稼的田地,只有几条马路,带子一样将小站与其他道路连接。
小站建起来之后,成为一处比较吸引人的风景,也一度引起许多人的好奇,甚至专门跑来看看个究竟。因为没有在此坐火车的需要,再加上没有空暇,因此,在小站建起来很长时间里,我一直未能去过。偶尔路过,也只是远远看见小站的红屋顶,有时也碰巧看见有火车慢腾腾地经过,心里就对小站生出几份神往,很想有那么一个自然的机会走进小站看看。
这样想着,之后不久,果然就有了一个机会。一个秋夜,因为朋友的孩子去青岛,是晚上十点多的火车。想着那时也许没有出租车可搭乘,就约定我们一起开车去送。那天晚上,先跟朋友一起吃过晚饭,又闲聊了会儿,看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发动车子,向火车站驶去。
通往火车站的马路非常静,只有我们的车子行驶在路上。路两旁是田地,夜里看不到田里是些什么庄稼,但从开着的车窗吹进的带点清香的风中,我猜想着,应该是快要成熟的玉米或高粱吧?有些地里种的地瓜,大的也该有拳头那么粗了。成熟的玉米露出黄黄的玉米粒儿,灿若黄金,红红的高粱沉甸甸地垂着头,羞涩的女子一般,亭亭在田野里,地瓜在泥土里悄然生长,地面上的长满叶子的秧子拉扯在一起,绿油油的一片。这些情景,是非常动人的,可惜皆隐在夜色里看不清了,但它们的气息在夜风中氤氲四散。
此刻,小站大约已被田野发出的各种气息包围了吧?
或许黑夜更容易让人想象。尤其是置身喧嚣的城市时间久了的人,忽然在一个夜里,经过这样一条宽阔而又幽静的马路,怡人的气息中,回望身后城市的灯火渐渐暗淡,又有那么一点稀薄的光亮在远处指引,并且,随着车子的行驶,远处的光愈来愈强,红红的屋顶遥遥可见,不免让人产生些奇异的想法,心情欢愉无比,不禁轻哼起来:“啊,星光引路,风之语,轻轻听―――”仿佛自己是生着翅膀的鸟儿,向着一个带点光晕的硕大而神秘的巢飞去。
汽车很快就驶进了小站。停车场上早有几辆汽车停着,还是显得比较冷清。走进候车室,寥寥几个人或站或坐,只是带着随身用的包,几乎连行李箱都没有。两三个工作人员看上去不忙碌,但也在各负其责地做着应做的事。来的时间恰好,没等坐上几分钟,火车就进站了。在此经过的火车都是慢车,两分钟的停留时间,送行的人可以将坐火车的人送到火车门口,再眼看着火车慢慢启动离去,彼此并不会产生一点离伤,因为离开的人不是去远方,并且很快又会回来。
朋友的孩子隔着车窗笑眯眯地向我们挥手,似乎是临睡前说一句晚安一样淡然。火车慢慢启动,渐渐消失在夜色里。空旷的站台上,只有我们的脚步声,时钟一般敲打着地面,显得更加寂静。那一刻,让人觉得置身在梦里一般。以至于后来想起那天夜里的情景,会觉像是梦游的人,去了一个地方,醒来后,即使没有全然忘记,大约也会觉得梦游的不真实。也因着那份不真实的感觉,生出许多美丽的想象,似乎那夜走进的,不仅是一个远离城市的小站,更像是一个安静而神奇、梦一样的地方。
又过了不久,一位女友跟我讲起她经过的一件事,不仅让我觉得小站安静而神奇,也觉出了它的美好。
女友因为感情上出现挫折,心生悲戚绝望,离家出走了。那个夜晚,走上通往火车站的那条幽静马路,她一路哭泣,加上心中悲愤,她忽略了夜的黑,也没有顾及独行黑夜的恐惧,竟一气奔到了小站。等到进了小站,坐在候车室的椅子上,她一时不知该何去何从,伏在椅子上哭泣。
这时,就走过来一名乘客关切地询问,她只顾着哭,没有理睬。接下来又来了一名工作人员,问她去哪,她还是嘤嘤地哭,并不回答。再后来,就来了一名警员,询问、劝导,终于让她情绪平稳下来,接受劝阻,被送回到家。其时,已是深夜,家人正焦急万分,看到她回来,才知道她安然无恙。
她说,那晚,如果是在一个大车站,不会有人留意到她的神情,也不会有人劝阻并将她送回家。哭过之后,也许她会随便买上一张火车票,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一走了之,不再回来。那么,她的人生也将从此改变了,说不定此刻在哪儿流浪呢。
后来,她的家人陪她一起去了小站,特意去感谢小站的工作人员。
听完她的讲述,我悬着的心也落了下来,想到,这真是一个温馨的小站。
想起那年送女儿去北京读书、返回时在北京火车站的情景。虽然知道女儿所在的大学各方面条件都非常好,临走时,心中还是放心不下,万般不舍。从小没有离开过我们的女儿,从此独自生活在这里,吃饭穿衣都要靠自己不说,要是想家了怎么办?生病了怎么办?想到这些,我和先生坐在火车站前的花坛边,心如刀绞一般痛,眼泪就落了下来。热闹的火车站,熙熙攘攘的人,来来往往,没有谁注意到神情落寞的我们,更不曾有谁走来询问一句。灯火辉煌的火车站,那时,在我们眼里,竟然清冷无比!
而这个小站,远离城市,没有多少乘客,却是安静而温馨的。下车,上车,静静地来,静静地去,没有喧哗,甚至连小贩的叫卖声也没有。候车室里等车的人,各自坐在椅子上,看似互不相干,之间却并不缺少关心。
小站的路边,树木繁茂,四周的田野生长着庄稼。远处些,是村庄,再远些,有山,春天开着红艳艳的杜鹃花,还有大大小小有鱼有虾的河和高高低低的桥。夜晚,火车慢悠悠地开过来,又慢悠悠地开走,不下车的人皆沉沉睡着,或做着梦,并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小站,即使醒来,也看不到小站的红屋顶,更看不清楚周围有些什么景色。大约只有白天经过时,车上的人会稍微留意下这个小站,看到周围田地里的庄稼,又会因这些庄稼遮挡了视线,因此,未等对这个地方产生什么印象,火车已经“咣当!咣当!”地开过去了。
山水之间,田野之中,蓝天之下,红屋顶的小站静静存在着,一点也不张扬。就像田间的一处茅屋,不醒目,不精巧,朴素静默地立着,却可以让农人或行人避风遮阳,抵挡雨雪。也许它觉得自己的存在不那么重要,却不知道,早已成了一处温暖所在和风景。
我常想,当初主张和争取建这个小站的人,一定是喜欢并爱着这个地方的,也定是为这个地方的未来预想和打算。将来,这个地方会发生变化,像那些大城市一样繁华。想必也会有许许多多的人来到这里,参与到这个地方的建设和发展,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也会喜欢和爱上这个山清水秀的地方。
只是那时,小站也许早已扩建,从全国各地来此的人们,大约并不知道,在鲁东南这个名叫五莲的地方,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宁静而温馨的小站了。
( 施梅写于2013年6月18日傍晚) [ 本帖最后由 周施梅 于 2013-6-22 22:26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