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古城隍庙
2021-12-31抒情散文刘居荣
安定古城隍庙刘居荣安定古城隍庙永远珍藏在人们的美好记忆中。如今,当地的老百姓一提起古城隍庙,还仍然津津乐道于那古老的往事里。安定古城隍庙,在定西县城西北中段(今大城小学),由兵马都总管爱申始建于金兴定年间(1218——1222)。明朝洪武……
安定古城隍庙
刘居荣
安定古城隍庙永远珍藏在人们的美好记忆中。如今,当地的老百姓一提起古城隍庙,还仍然津津乐道于那古老的往事里。
安定古城隍庙,在定西县城西北中段(今大城小学),由兵马都总管爱申始建于金兴定年间(1218——1222)。明朝洪武中期,安定知县周德,正德年间知县刘宠,嘉靖年间知县胡文化再修,其规模占地20余亩。万历年间,有川尹王植辈开拓鼎新,颇具规模。门内的子孙堂、痘疹祠,在万历二十三年(1595),由知县恽应冀移于城东三元宫,改祀祈迎雨泽及四乡土地之神。这座古城隍庙历经宋元明清几代,直到民国15年(1926),国民军旅长梁冠英进驻两廊,,内殿遭到损坏、戏楼与大殿卷棚都被烧。民国21年(1932),南安镇第一学校(今大城小学)迁移到此处,这就是古城隍庙在今大城小学的缘由。
大城小学在古城隍庙内,是利用城隍庙作教室的。据老一代定西人讲,大城小学那时,城隍庙几个大的建筑尚存,主要有大殿、后殿、药王殿和和尚住的几间房子,其余都改成了教室。大殿雄伟富丽堂皇,前面正中悬巨幅龙边匾额一块,上书“明声笃庆”四个大字。大殿的神龛中供奉着民族英雄文天祥塑像——这就是定西县城隍。文天祥头戴交天翅,身穿黄龙袍,腰系玉带,足蹬朝鞋,端正而座。神龛前是四大判官。后殿正中是隍爷父母的塑像,两个侧门进去就是隍爷的卧室和隍爷父母的卧室。人们还传说,晚上隍庙的曾师给隍爷铺好床,早晨曾师进去时被子中间一个洞,是隍爷睡觉留下的。人们还感到很是神秘,常来进香的人爬在窗子上偷看,隍爷是不是真的睡觉,当然,谁也没有看见。我想,这是人们按照生活习惯,所做的程式,明眼人知道隍爷是不会到此睡觉的,这是定西人寄寓隍爷的特殊殊誉罢了。
曾师就是悟参大师,俗姓曾,法名心安,定西内官泉坪人,为定西大城城隍庙最后一代住持。他于民国22年(1933)参加原兰州普照寺(原址在今兰园,1939年被日机炸毁)大方丈悟明法师在五泉山举行的大法会,数百名佛教徒受戒,会上选定心安大师为南大和尚为法嗣。亲授禅杖、袈裟等物,即“传授衣钵”。在法会上选定为法嗣,不仅为所有参加受戒的佛教徒所敬仰,也是至为荣幸的,尤其普照寺位于省会兰州中心,历史悠久,殿宇高大雄伟,素以建筑艺术和造型艺术精湛而著称。如此规模的佛寺住持,选定大师为法嗣,诚为一生难逢的机缘。大师解放后圆寂。
关于定西城隍到底是何人,如今已无史料可考。民间传说,清康熙年间从福建赴安定任知县的许铁堂途中夜渡孟津河时,见对方船有一官灯亦书“安定县正堂”。许茫然,遂问何人之船?答曰:新授安定县城隍文天祥赴任。须臾,灯船俱无。许恍然大悟。到任后,便尊文天祥为城隍,并亲自书写“自信飘零如武部,不知昭假有文山”的联语,篆刻在城隍大殿圆柱上。(这个传说见于民国十八年版《定西县志》)至于清朝康熙之前,定西城隍是不是文天祥,谁也说不清。
昨日是印象,明日是想象,今日就是纷乱的思绪和意象;昨天是回忆,明天仍是空照的记忆。
民国时期,安定城隍庙门上,有三个木质雕刻的大牌坊,分左中右掩映在绿荫中,这就是城隍庙的前门。牌坊门前有铁狮子一对,旗杆高约十五米。门内的通道用青石子铺成,边子是用大青砖镶成。大门的对面,映入眼帘的是刻有犀牛望月图的照壁,十分壮观。进入牌坊后,就进入了正门。北门三间,进深月三米有余。中间是正门,两侧两门是拉马殿,里面塑着红、白两匹大马和拉马役使的塑像,工艺精巧,形象栩栩如生。北面有过殿五间,过殿两侧是钟楼和鼓楼,左挂铁钟,右置巨鼓,真乃是神明居住之处也。
过了正门,就到前院,可以看见一座砖木结构的大牌坊三间,巍然矗立于高2米,宽6米,长约7米的台基上。台基四周是用砖砌的勾栏,牌坊正中悬挂着巨型匾额,上书“开泰明道”几个大字。据说是清朝乾隆年间隍中观察使杨应举的手迹。过此牌坊,沿主轴线北行,是城隍庙的二堂和卧室。再步向南北垂带式台阶,拾级而上,便见对面雄伟壮丽的大殿五间。前面正中悬挂巨幅龙边匾额一块,书有“明声笃庆”四个潇洒有力的大字,牌坊、正殿和两廊榆榴花卉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真是妙趣横生。
步入大殿,场面更加开阔,令人为之大振。大殿两侧,雕着金锁套梅和八仙过海的图案。当中是神龛,上悬挂“信国灵长”的匾额,两边是“自信飘零如武部,不知昭假有文山”的对联。神龛中供奉着民族英雄文天祥塑像,体形魁梧,气宇轩昂,头戴交天翅,身穿黄龙袍,腰系玉带,足蹬朝鞋,端然而坐,目光炯炯,有着正直无私、心地善良、平易耿直的风度。这就是数百年来,定西民众崇敬的城隍爷。过大殿向右,就进入药王殿,再过观音殿,就是坐北向南的禅堂院,这是住持僧和禅师修道之地,除日常用具外,还存有给民众治病的古医方手抄本及乐器、乐谱等。
安定城隍庙是仿唐、宋宫殿的寺庙建筑,前檐挑角,格扇雕刻,造型精巧,华丽美观,单檐歇山顶,正脊两端饰龙吻,尾向内,脊兽齐全,。中央放置宝瓶,脊身饰缠枝牡丹。显得古朴典雅、玲珑剔透,其制作工艺和艺术价值极高,引起许多游人和建筑家的赞誉。
隍庙后面的小院是和尚的住处,坐东向西一排三间,两头住人,中间是神龛。好多人在隍爷那里摇了签,就到和尚住的地方去查对,由和尚与《签簿》查对后,用黄表印一张签的内容,再然后作解释,一般民众到隍庙,不是求神还愿,就是求药问卦。隍庙里的和尚是曾师和苏师,另外有光泽和光吉两个小和尚。人们一进隍庙,敬的是隍爷,受益的是和尚,最怕的是隍爷面前的四大判官,塑像约有三米高,需要两个人才能抱住,个个青面獠牙,齿牙咧嘴,让本来阴森森的大殿更加显得恐怖,使人望而生畏。据说,人们最怕的是黑爷。黑爷一手举“令牌”,一手提铁链,如果你犯了罪,黑爷就会把你的魂用铁链捆走。黑爷吃大烟,敬神的民众就投其所好,偷偷把大烟抹在黑爷的嘴里。但大烟只要抹进黑爷的嘴,马上被苏师刮走。大概是抽大烟的原因,苏师的脸都抽黑了。可苏师没有那些毛病,他不抽烟喝酒,也不抽大烟,只收蜡和清油,经过刨制,供食用。有句顺口溜说道:“苏师抽大烟,抽的黑了脸;曾师嗍蜡杆,清油吃不完”。
在定西老百姓的心里,对隍爷很崇敬,很神秘。隍庙的戏楼在大城小学进校门靠左,在大殿对面。这是定西城当时唯一的戏台。每逢隍爷圣诞,农历五月十八,就在台上唱三天大戏。传说城隍庙的戏楼初建于康熙四年(1665)。当地老百姓为了感恩隍爷的佑护,为城隍庙建起一座脊顶直竖,四条瓦带向四面延伸,拱斗飞檐,四角风铃鸣响,台基高悬,由十多根脊柱支撑的小巧戏台。可是,这座经历了三百年历史沧桑的戏台,在民国三十五年(1946),因本城周家千金和纪家公子的婚姻纠纷诉讼官司,因周家所得的巨额赔偿金而完成使命。邀请当地著名的木匠郭、侯两家和高级瓦工荣某于是年吉日破土重建城隍庙戏楼。这次重建换掉了戏楼的全部椽檩门窗,建筑材料全是新的,雕梁画栋,飞檐出阁,斗拱叠起,四角铁马,声音清脆洪亮,气派非凡。秦腔著名演员麻子红,九龄童王晓玲多次登台献艺;当地自乐班的名角李成绪、张玉成、安勋等在此演出亮相。
可惜的是,1958年,这座具有明清建筑艺术特色的城隍庙建筑群,毁坏殆尽,荡然无存。第三代城隍庙戏台坐落于今玉湖公园今城隍庙正殿对面,但每年农历五月十八文天祥诞辰,当地民众扶老携幼,纪念南宋民族英雄——定西城隍文天祥。
天如清池,云如莲花,天庭里宫阙檐角清晰可辨。忽一阵清风徐来,如一只画舫往移近前,但观荷撼水影,只觉波映月乱,还未及看得明白,俄尔又见万籁俱寂,仙女默然,群星隐约相语,光色暗淡如喑,银河浩瀚若渺,动静倏忽之间,虚实易幻形变,不知是月隐于云后,还是云行于月前。
气节当年九寰动,
人间古来壮悲肠。
生作宋朝一宰相,
死为安定县城隍。
百勋麟阁倾湖水,
万众香烟奠国殇。
丹心豪亮忠魂铸,
正义英名自奕芳。
[ 本帖最后由 刘居荣 于 2011-4-24 12:18 编辑 ]
刘居荣
安定古城隍庙永远珍藏在人们的美好记忆中。如今,当地的老百姓一提起古城隍庙,还仍然津津乐道于那古老的往事里。
安定古城隍庙,在定西县城西北中段(今大城小学),由兵马都总管爱申始建于金兴定年间(1218——1222)。明朝洪武中期,安定知县周德,正德年间知县刘宠,嘉靖年间知县胡文化再修,其规模占地20余亩。万历年间,有川尹王植辈开拓鼎新,颇具规模。门内的子孙堂、痘疹祠,在万历二十三年(1595),由知县恽应冀移于城东三元宫,改祀祈迎雨泽及四乡土地之神。这座古城隍庙历经宋元明清几代,直到民国15年(1926),国民军旅长梁冠英进驻两廊,,内殿遭到损坏、戏楼与大殿卷棚都被烧。民国21年(1932),南安镇第一学校(今大城小学)迁移到此处,这就是古城隍庙在今大城小学的缘由。
大城小学在古城隍庙内,是利用城隍庙作教室的。据老一代定西人讲,大城小学那时,城隍庙几个大的建筑尚存,主要有大殿、后殿、药王殿和和尚住的几间房子,其余都改成了教室。大殿雄伟富丽堂皇,前面正中悬巨幅龙边匾额一块,上书“明声笃庆”四个大字。大殿的神龛中供奉着民族英雄文天祥塑像——这就是定西县城隍。文天祥头戴交天翅,身穿黄龙袍,腰系玉带,足蹬朝鞋,端正而座。神龛前是四大判官。后殿正中是隍爷父母的塑像,两个侧门进去就是隍爷的卧室和隍爷父母的卧室。人们还传说,晚上隍庙的曾师给隍爷铺好床,早晨曾师进去时被子中间一个洞,是隍爷睡觉留下的。人们还感到很是神秘,常来进香的人爬在窗子上偷看,隍爷是不是真的睡觉,当然,谁也没有看见。我想,这是人们按照生活习惯,所做的程式,明眼人知道隍爷是不会到此睡觉的,这是定西人寄寓隍爷的特殊殊誉罢了。
曾师就是悟参大师,俗姓曾,法名心安,定西内官泉坪人,为定西大城城隍庙最后一代住持。他于民国22年(1933)参加原兰州普照寺(原址在今兰园,1939年被日机炸毁)大方丈悟明法师在五泉山举行的大法会,数百名佛教徒受戒,会上选定心安大师为南大和尚为法嗣。亲授禅杖、袈裟等物,即“传授衣钵”。在法会上选定为法嗣,不仅为所有参加受戒的佛教徒所敬仰,也是至为荣幸的,尤其普照寺位于省会兰州中心,历史悠久,殿宇高大雄伟,素以建筑艺术和造型艺术精湛而著称。如此规模的佛寺住持,选定大师为法嗣,诚为一生难逢的机缘。大师解放后圆寂。
关于定西城隍到底是何人,如今已无史料可考。民间传说,清康熙年间从福建赴安定任知县的许铁堂途中夜渡孟津河时,见对方船有一官灯亦书“安定县正堂”。许茫然,遂问何人之船?答曰:新授安定县城隍文天祥赴任。须臾,灯船俱无。许恍然大悟。到任后,便尊文天祥为城隍,并亲自书写“自信飘零如武部,不知昭假有文山”的联语,篆刻在城隍大殿圆柱上。(这个传说见于民国十八年版《定西县志》)至于清朝康熙之前,定西城隍是不是文天祥,谁也说不清。
昨日是印象,明日是想象,今日就是纷乱的思绪和意象;昨天是回忆,明天仍是空照的记忆。
民国时期,安定城隍庙门上,有三个木质雕刻的大牌坊,分左中右掩映在绿荫中,这就是城隍庙的前门。牌坊门前有铁狮子一对,旗杆高约十五米。门内的通道用青石子铺成,边子是用大青砖镶成。大门的对面,映入眼帘的是刻有犀牛望月图的照壁,十分壮观。进入牌坊后,就进入了正门。北门三间,进深月三米有余。中间是正门,两侧两门是拉马殿,里面塑着红、白两匹大马和拉马役使的塑像,工艺精巧,形象栩栩如生。北面有过殿五间,过殿两侧是钟楼和鼓楼,左挂铁钟,右置巨鼓,真乃是神明居住之处也。
过了正门,就到前院,可以看见一座砖木结构的大牌坊三间,巍然矗立于高2米,宽6米,长约7米的台基上。台基四周是用砖砌的勾栏,牌坊正中悬挂着巨型匾额,上书“开泰明道”几个大字。据说是清朝乾隆年间隍中观察使杨应举的手迹。过此牌坊,沿主轴线北行,是城隍庙的二堂和卧室。再步向南北垂带式台阶,拾级而上,便见对面雄伟壮丽的大殿五间。前面正中悬挂巨幅龙边匾额一块,书有“明声笃庆”四个潇洒有力的大字,牌坊、正殿和两廊榆榴花卉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真是妙趣横生。
步入大殿,场面更加开阔,令人为之大振。大殿两侧,雕着金锁套梅和八仙过海的图案。当中是神龛,上悬挂“信国灵长”的匾额,两边是“自信飘零如武部,不知昭假有文山”的对联。神龛中供奉着民族英雄文天祥塑像,体形魁梧,气宇轩昂,头戴交天翅,身穿黄龙袍,腰系玉带,足蹬朝鞋,端然而坐,目光炯炯,有着正直无私、心地善良、平易耿直的风度。这就是数百年来,定西民众崇敬的城隍爷。过大殿向右,就进入药王殿,再过观音殿,就是坐北向南的禅堂院,这是住持僧和禅师修道之地,除日常用具外,还存有给民众治病的古医方手抄本及乐器、乐谱等。
安定城隍庙是仿唐、宋宫殿的寺庙建筑,前檐挑角,格扇雕刻,造型精巧,华丽美观,单檐歇山顶,正脊两端饰龙吻,尾向内,脊兽齐全,。中央放置宝瓶,脊身饰缠枝牡丹。显得古朴典雅、玲珑剔透,其制作工艺和艺术价值极高,引起许多游人和建筑家的赞誉。
隍庙后面的小院是和尚的住处,坐东向西一排三间,两头住人,中间是神龛。好多人在隍爷那里摇了签,就到和尚住的地方去查对,由和尚与《签簿》查对后,用黄表印一张签的内容,再然后作解释,一般民众到隍庙,不是求神还愿,就是求药问卦。隍庙里的和尚是曾师和苏师,另外有光泽和光吉两个小和尚。人们一进隍庙,敬的是隍爷,受益的是和尚,最怕的是隍爷面前的四大判官,塑像约有三米高,需要两个人才能抱住,个个青面獠牙,齿牙咧嘴,让本来阴森森的大殿更加显得恐怖,使人望而生畏。据说,人们最怕的是黑爷。黑爷一手举“令牌”,一手提铁链,如果你犯了罪,黑爷就会把你的魂用铁链捆走。黑爷吃大烟,敬神的民众就投其所好,偷偷把大烟抹在黑爷的嘴里。但大烟只要抹进黑爷的嘴,马上被苏师刮走。大概是抽大烟的原因,苏师的脸都抽黑了。可苏师没有那些毛病,他不抽烟喝酒,也不抽大烟,只收蜡和清油,经过刨制,供食用。有句顺口溜说道:“苏师抽大烟,抽的黑了脸;曾师嗍蜡杆,清油吃不完”。
在定西老百姓的心里,对隍爷很崇敬,很神秘。隍庙的戏楼在大城小学进校门靠左,在大殿对面。这是定西城当时唯一的戏台。每逢隍爷圣诞,农历五月十八,就在台上唱三天大戏。传说城隍庙的戏楼初建于康熙四年(1665)。当地老百姓为了感恩隍爷的佑护,为城隍庙建起一座脊顶直竖,四条瓦带向四面延伸,拱斗飞檐,四角风铃鸣响,台基高悬,由十多根脊柱支撑的小巧戏台。可是,这座经历了三百年历史沧桑的戏台,在民国三十五年(1946),因本城周家千金和纪家公子的婚姻纠纷诉讼官司,因周家所得的巨额赔偿金而完成使命。邀请当地著名的木匠郭、侯两家和高级瓦工荣某于是年吉日破土重建城隍庙戏楼。这次重建换掉了戏楼的全部椽檩门窗,建筑材料全是新的,雕梁画栋,飞檐出阁,斗拱叠起,四角铁马,声音清脆洪亮,气派非凡。秦腔著名演员麻子红,九龄童王晓玲多次登台献艺;当地自乐班的名角李成绪、张玉成、安勋等在此演出亮相。
可惜的是,1958年,这座具有明清建筑艺术特色的城隍庙建筑群,毁坏殆尽,荡然无存。第三代城隍庙戏台坐落于今玉湖公园今城隍庙正殿对面,但每年农历五月十八文天祥诞辰,当地民众扶老携幼,纪念南宋民族英雄——定西城隍文天祥。
天如清池,云如莲花,天庭里宫阙檐角清晰可辨。忽一阵清风徐来,如一只画舫往移近前,但观荷撼水影,只觉波映月乱,还未及看得明白,俄尔又见万籁俱寂,仙女默然,群星隐约相语,光色暗淡如喑,银河浩瀚若渺,动静倏忽之间,虚实易幻形变,不知是月隐于云后,还是云行于月前。
气节当年九寰动,
人间古来壮悲肠。
生作宋朝一宰相,
死为安定县城隍。
百勋麟阁倾湖水,
万众香烟奠国殇。
丹心豪亮忠魂铸,
正义英名自奕芳。
[ 本帖最后由 刘居荣 于 2011-4-24 12:18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