讹误
2020-09-20叙事散文昨日时光
母亲快八十岁了,是个文盲。因为没有文化,除了动植物和农具以外,她经常会叫错东西的名字,惹得我和老婆在心里暗笑好长时间,却又不好意思去纠正她,只好将错就错,任凭她乱说一气。比如说,她会把“香樟树”叫成“香港树”,把“银耳汤”叫成“婴儿汤”,把
母亲快八十岁了,是个文盲。因为没有文化,除了动植物和农具以外,她经常会叫错东西的名字,惹得我和老婆在心里暗笑好长时间,却又不好意思去纠正她,只好将错就错,任凭她乱说一气。比如说,她会把“香樟树”叫成“香港树”,把“银耳汤”叫成“婴儿汤”,把“摩托车”叫成“木头车”,把我的奥迪车叫成“滴滴车”……好多次,我跟老婆说:“走,去坐我的滴滴车。”
耳聋倒听的人啊,都是愚昧惹的祸。不只是老母亲,我小时候也是那样的。
那时候,我不知道冒犯领袖会是什么下场。好在我只是心里想一下,根本没有说出来。否则的话,一定是“领导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乡下人说的全是家乡话——我们的老师经常用家乡话读课文,听起来怪怪的。贫下中农经常念叨“毛泽东”,可这三个字辗转传到我耳朵里,竟成了“猫扯洞”。到现在我还坚信,如果给家乡话注音的话,毫无疑问就是那三个字。猫扯洞我见过的,那是猫守在洞口抓老鼠,实在等不急了就用爪子扯。可我不明白,猫人怎么也能当领袖?恕我愚昧,我竟然不知道毛主席和毛泽东是一个人。终于上小学了。第一篇课文只有五个字:“毛主席万岁!”在老师的要求下,我们很多人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却必须先学会写“毛主席”三个字。我每次写“毛”总会多写一横,老也改不过来,为这事没少挨老师批评。妖里妖气的语文老师批评我:“敢把伟大领袖的名字写错。往轻里说是你不用心,往重里说,你就是现行反革命!”回去跟家里人一说,把家人和我都吓个半死——反革命是坏人,要坐牢的啊!我始终没跟别人说,我听到的是“猫扯洞”。
似我这等耳聋倒听的人,一旦在语言方面闹出什么笑话,肯定会被同学和老师瞧不起的。为了避免露出更多破绽,很多时候我只好装聋作哑,只听不说。敏于行而讷于言,这倒也符合儒家传统。我亲眼见他们捉弄一个口齿不清的人,不惜编了歌谣,下课后追逐着人家来取笑:“夹舌子,咬舌子,黄狗是你老婆子。”一遍又一遍的,念经一样。所以,即使有再多疑问,我也不敢乱说乱动。
听别人唱歌,心中的疑问就更多了。电影《白毛女》我看了不知多少遍,但喜儿的歌声传到我耳朵里竟成了这副模样:“北风拿个锤锤(那个吹),雪花拿个瓢瓢(那个飘)……”我以为北风和雪花要打架,我还预测了结果:肯定是北风赢,葫芦做的瓢瓢怎么能打得过铁做的锤锤?我就一直盯着银幕看,盼望着北风和雪花赶快出来打,可他们一直不出来,就看见长辫子的喜儿立起脚尖在那跳。我看着看着就起了瞌睡。散场后醒来,脑子里仍然是一团乱麻。
我们这里给很多动物起的有名字,叫法跟教科书上大相径庭。比如说,我们把蜻蜓叫作“麻狼”,把蛇叫作“长虫”,把赖蛤蟆叫作“盖巴子”,最奇怪的是把蝙蝠叫作“盐老鼠”。那种鸟不像鸟,兽不像兽的动物,原来是会飞的老鼠。可是,它为什么要吃盐呢?难道像我们这些乡下人一样,不吃盐干活就没劲吗?“盐老鼠”被我们叫了很多年,直到有一次,黄昏时分,我看见从我家屋檐下飞出几只盐老鼠,才忽然明白,原来应该是“檐老鼠”,躲在人家屋檐下,只在黄昏出来活动的老鼠。
由此看来,语言上的讹误是经常发生的。发生讹误的原因很复杂,但一定跟见识浅陋有关系。随着年龄和学识的增长,人的理解能力上来了,语言上的讹误自然就消除了。讹误是语言中的童年,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扇窗户,虽然漏洞百出、破烂不堪,却也不乏童趣。多少年后,回想那些曾经的讹误,就像回忆自己小时候犯过的错,因为幼稚,竟显得非常可爱了。
2013年10月30日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昨日时光 于 2013-10-30 16:41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