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同样没有梅花
2020-09-20叙事散文青衫子
巷子安静地躺着,面对着一片天空。巷子不宽不窄,不短不长。白天和夜晚,日出和日落,巷子时而安静,时而嘈杂。风从这头走到那头,不费吹灰之力,将巷子灌得满满的。然后就溢了,溢进了院子。院子安静地卧着,日出和日落,白天和夜晚,时而嘈杂,时而安静。一
巷子安静地躺着,面对着一片天空。巷子不宽不窄,不短不长。白天和夜晚,日出和日落,巷子时而安静,时而嘈杂。风从这头走到那头,不费吹灰之力,将巷子灌得满满的。然后就溢了,溢进了院子。
院子安静地卧着,日出和日落,白天和夜晚,时而嘈杂,时而安静。一只猫从这边走到那边,没有一点声响,角角落落印下梅花朵朵。
风是见过梅花的,不是在这里,是在别处,在远方;在冬天。雪挂在枝头,梅花掩映其间,是实实在在的梅花傲雪。梅花树下,一个女子仰起头,将一树梅花印在心上。有一个声音说,这样的雪天,心不冷。
天永远在天上,高高的;地永远在地上,厚厚的。天地之间,有梅花傲雪,也有穷乡僻壤。穷乡僻壤间有村子,有巷子,有院子,有悄然行走的猫------其实呢,天地之间有着的,更多的,不是巷子,不是院子,不是猫,而是虚空------随处可见的虚空------虽然,更多时候,人对这种虚空并不习惯,本能地抗拒着、逃离着,以各种方式,各种手法。
巷子安静地躺着,躺在穷乡僻壤,处在天地之间,没有梅花,没有傲雪,没有踏雪赏梅的女子。有风从远处走来,灌满巷子,溢进院子,看到印在地上的朵朵梅花------这样的梅花,无法绽放枝头,没有疏影暗香------风懂,猫懂,女子也懂,惟独奶奶和父亲不懂------我以为是这样。
没有的,岂只是踏雪赏梅、疏影暗香,没有的比有的要多得多,从来都是。有些东西注定在天上,有些东西注定在地上,有些东西注定在纸上,有些东西注定在梦中。风这样想,猫也这样想。
可惜人不是风,也不是猫,总是不习惯于虚无,不甘于寂寞,总习惯于被某些东西灌得满满的,用风,用雨,用梅花,用落叶,用雪天心不冷------且不只这些------在这一方面,奶奶和父亲更甚------且不只她们。
人总是习惯于被某些镜像束缚着,联系着,牵扯着,否则,便像是陷入诸种怕,怕迷失了自己,找不到来处,觅不到去处。于是,那只猫,一只记忆中的猫,一只毫不起眼的猫,便被赋予了灵性,赋予了温度,它的脚下便有了梅花,且是梅花朵朵。也于是,那阵风,一阵记忆中的风,一阵毫无特点的风,便被寄予了人性,寄予了时空特征,便有了力量,有了过往,有了见过梅花,见过女子仰起头……
走过多少路,便有了多少镜像。在这些镜像中,巷子是其一。巷子的历史并不长,区区几十年的时间。仔细想想甚至有些可怕,人在竭力对抗虚无的时候,却无时无刻不被虚无包裹着,侵蚀着。在这种过程中间,人习惯于用心和手去触摸坚厚的墙壁,渐渐旧了的木门,却不习惯于用心和手去感知巷子里的虚空。虚空似乎被在无意中过滤了,以某种价值的名义。
对于过滤这种手法,奶奶是习惯的,熟悉的。某一天,她端着簸箕,一下一下簸着,将混于粮食中的杂物簸出去。那些杂物里偶尔会有星星点点的粮食碎屑,吸引了鸡们贼贼地啄。对于这种手法,鸡们也是熟悉的,本能的。杂物被鸡啄食过后,似乎成了真正的杂物,被扔进猪圈里,经由猪的进一步过滤、筛选,杂而更杂,混进污秽里,成为污秽的一部分。在不特定的某一天,在奶奶的注视下,杂物成了肥料,被父亲从粪坑里挖出来,运到地里,成为庄稼的营养食粮。筛选、过滤继续进行着,延续着。一些镜像也在继续着,延伸着,扩展着,像中了魔法的树。于是,不知不觉中,在不特定的某一天,我走到了树下,回到了巷子里,被某些镜像牵扯着,充满着,轮回着,从这头走到那头,再从那头走到这头,像巷子里的那阵风,不费吹灰之力。
于是,透过这些镜像,我看到了奶奶,看到了父亲------她们生活在地上,生活在村子里,生活在巷子里,生活在院子里,生活在穷乡僻壤,没有见过梅花------对于这种遭遇,并非她们的主动过滤和筛选,浮在最上层的实在理由是,穷乡僻壤没有梅花------对于这种穷乡僻壤,对于这种没有,似乎是命中注定,不必追,不必想,不必问------有的只是庄稼,是菜蔬,是树木,是土坷垃。巷子被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充满着,联系着,牵扯着,从春天走到秋天,从落叶到霜雪。奶奶和父亲也被充满着。后来有一天,奶奶离开了巷子,被嵌入村南那片穷乡僻壤,与庄稼为伴,仍旧没有梅花。
父亲又一次离开了巷子。他打来电话,说是又去打工了,说是在家没事闲得慌。他活了六十多年了,比巷子还老,仍旧不习惯虚空,像奶奶养的那些鸡们一样,抽空贼贼地啄一下,再啄一下,即便牙口不再年轻。我不知道父亲去的地方什么样,可以肯定的是,那里同样没有梅花。
[ 本帖最后由 青衫子 于 2013-11-5 17:52 编辑 ] 人间, 天空
院子安静地卧着,日出和日落,白天和夜晚,时而嘈杂,时而安静。一只猫从这边走到那边,没有一点声响,角角落落印下梅花朵朵。
风是见过梅花的,不是在这里,是在别处,在远方;在冬天。雪挂在枝头,梅花掩映其间,是实实在在的梅花傲雪。梅花树下,一个女子仰起头,将一树梅花印在心上。有一个声音说,这样的雪天,心不冷。
天永远在天上,高高的;地永远在地上,厚厚的。天地之间,有梅花傲雪,也有穷乡僻壤。穷乡僻壤间有村子,有巷子,有院子,有悄然行走的猫------其实呢,天地之间有着的,更多的,不是巷子,不是院子,不是猫,而是虚空------随处可见的虚空------虽然,更多时候,人对这种虚空并不习惯,本能地抗拒着、逃离着,以各种方式,各种手法。
巷子安静地躺着,躺在穷乡僻壤,处在天地之间,没有梅花,没有傲雪,没有踏雪赏梅的女子。有风从远处走来,灌满巷子,溢进院子,看到印在地上的朵朵梅花------这样的梅花,无法绽放枝头,没有疏影暗香------风懂,猫懂,女子也懂,惟独奶奶和父亲不懂------我以为是这样。
没有的,岂只是踏雪赏梅、疏影暗香,没有的比有的要多得多,从来都是。有些东西注定在天上,有些东西注定在地上,有些东西注定在纸上,有些东西注定在梦中。风这样想,猫也这样想。
可惜人不是风,也不是猫,总是不习惯于虚无,不甘于寂寞,总习惯于被某些东西灌得满满的,用风,用雨,用梅花,用落叶,用雪天心不冷------且不只这些------在这一方面,奶奶和父亲更甚------且不只她们。
人总是习惯于被某些镜像束缚着,联系着,牵扯着,否则,便像是陷入诸种怕,怕迷失了自己,找不到来处,觅不到去处。于是,那只猫,一只记忆中的猫,一只毫不起眼的猫,便被赋予了灵性,赋予了温度,它的脚下便有了梅花,且是梅花朵朵。也于是,那阵风,一阵记忆中的风,一阵毫无特点的风,便被寄予了人性,寄予了时空特征,便有了力量,有了过往,有了见过梅花,见过女子仰起头……
走过多少路,便有了多少镜像。在这些镜像中,巷子是其一。巷子的历史并不长,区区几十年的时间。仔细想想甚至有些可怕,人在竭力对抗虚无的时候,却无时无刻不被虚无包裹着,侵蚀着。在这种过程中间,人习惯于用心和手去触摸坚厚的墙壁,渐渐旧了的木门,却不习惯于用心和手去感知巷子里的虚空。虚空似乎被在无意中过滤了,以某种价值的名义。
对于过滤这种手法,奶奶是习惯的,熟悉的。某一天,她端着簸箕,一下一下簸着,将混于粮食中的杂物簸出去。那些杂物里偶尔会有星星点点的粮食碎屑,吸引了鸡们贼贼地啄。对于这种手法,鸡们也是熟悉的,本能的。杂物被鸡啄食过后,似乎成了真正的杂物,被扔进猪圈里,经由猪的进一步过滤、筛选,杂而更杂,混进污秽里,成为污秽的一部分。在不特定的某一天,在奶奶的注视下,杂物成了肥料,被父亲从粪坑里挖出来,运到地里,成为庄稼的营养食粮。筛选、过滤继续进行着,延续着。一些镜像也在继续着,延伸着,扩展着,像中了魔法的树。于是,不知不觉中,在不特定的某一天,我走到了树下,回到了巷子里,被某些镜像牵扯着,充满着,轮回着,从这头走到那头,再从那头走到这头,像巷子里的那阵风,不费吹灰之力。
于是,透过这些镜像,我看到了奶奶,看到了父亲------她们生活在地上,生活在村子里,生活在巷子里,生活在院子里,生活在穷乡僻壤,没有见过梅花------对于这种遭遇,并非她们的主动过滤和筛选,浮在最上层的实在理由是,穷乡僻壤没有梅花------对于这种穷乡僻壤,对于这种没有,似乎是命中注定,不必追,不必想,不必问------有的只是庄稼,是菜蔬,是树木,是土坷垃。巷子被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充满着,联系着,牵扯着,从春天走到秋天,从落叶到霜雪。奶奶和父亲也被充满着。后来有一天,奶奶离开了巷子,被嵌入村南那片穷乡僻壤,与庄稼为伴,仍旧没有梅花。
父亲又一次离开了巷子。他打来电话,说是又去打工了,说是在家没事闲得慌。他活了六十多年了,比巷子还老,仍旧不习惯虚空,像奶奶养的那些鸡们一样,抽空贼贼地啄一下,再啄一下,即便牙口不再年轻。我不知道父亲去的地方什么样,可以肯定的是,那里同样没有梅花。
[ 本帖最后由 青衫子 于 2013-11-5 17:52 编辑 ] 人间, 天空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