崮之魅
2020-09-20抒情散文鲁小鱼
崮之魅金秋十月的岱崮,神秘中带了点苍凉。从踏上征程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在寻找一个答案:为什么叫崮呢,好奇怪呀!崮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样形成的呢?翻开辞海的一页,是这样解释的:崮是四周陡峭顶端较平的山,山东省中南部山区多用作地名。初步的印
崮之魅
金秋十月的岱崮,神秘中带了点苍凉。
从踏上征程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在寻找一个答案:为什么叫崮呢,好奇怪呀!崮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样形成的呢?翻开辞海的一页,是这样解释的:崮是四周陡峭顶端较平的山,山东省中南部山区多用作地名。初步的印象在脑海中勾勒了出来,只限于对崮的想象,想象往往很美好,却极容易失真。
山路弯弯,两岸悬崖峭壁,平缓处,偶或有一两个石碾子闯入眼帘,思绪就一下子被拉回了久远的年代。那个年代里有饥饿,却不乏温情,那时的人贫穷却品性高洁。眼前忽然豁然开朗,岱崮镇快到了,“崮”闯进了眼帘,那就是梦想中的“崮”吗?真得难以置信:那不是一顶顶巨型的帽子杵在那儿吗?那不是一座座城堡连成池吗?那不是躺在天地之间的母亲丰满的乳房吗?一个连着一个,氤氲的雾气升腾着,白烟袅袅,间或有飞鸟掠过,留下了光和影的线条。村居里的红瓦白墙在阳光的映衬下格外的悦目,层层的梯田极富层次地延伸着,从山脚到山坡。山顶披着绿色的植被,像层厚厚的棉被给崮以温暖。尽收眼底的是崮的大概风景,谈不上多么地有风情,我却在这晚秋里迷醉。
我迷醉于山路旁的那些花儿,漫山遍崮的野菊,黄的醒目,白的纯净、紫的安宁,散发出独特的幽香,沁人心脾;随处可见的牵牛藤,随意地缠绕着灌木树,凌霜傲寒地吹着些粉的、紫的、白的小喇叭,顽强而独立的品性令人钦佩;还有那如地毯平展般的薰衣草花丛,只想在上面躺上一辈子。至于那些叫不出名字的花儿和结出的果实开裂后露出毛茸茸的如花一般的棉絮,都让人心生爱意,忍不住撷一束来,在镜头前随意地摆个美丽的pose,留念。照片里,花映人,人衬花。现实中,花映崮,崮敬花。我在卧龙崮的顶端,花海里识得了崮的真面目。
远观的形象被距离割裂了,上到了崮顶,山头上的帽子飞了,只见一些岩石。山不过是石头的堆积,崮也如此。心底里才知道“距离产生美”绝不是一句瞎话。观崮如观荷,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矣!远则美感顿生,近则要生出略略的失望的,但不近,又怎能解“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心结?又怎能甘心不在崮顶用脚印写上:“XXX到此一游”的印记?旅游,说到底就是为一探究竟。美的地方,到底有多美,为什么美?险的地方到底有多险?为什么险?奇的地方到底有多奇,为什么奇,秀的地方到底有多秀,为什么秀……。这些悬念永远能促人奋进,不畏艰险。
构成崮的岩石很特别,坚硬的石灰岩构成了结实的崮体,高度在10~100米之间,崮的下部岩层则由易侵蚀的浅海相泥质灰岩、粉砂质泥岩和页岩等碎屑岩层组成。紫红色的页岩似层层叠叠的巧克力薄片重叠,美感而又悦目,泥质灰岩在岁月这把刻刀的侵蚀下不断的风化,断面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画面,任凭想象:有的似飞鸟展翼,有的似刀枪剑戟乱舞,有的似骏马奔腾……,各种岩石交错混杂,时而在这里聚集,时而在那里出没,沂蒙72崮,岱固就占18的优势面前,岩石也仿佛有了骄傲的资本,兀自横躺或者竖立着,毫不羞涩地展露着原本的姿态。就是这些岩石让人识得了崮的年龄。崮如人,也分期,幼年-中年-老年。
立在一块摇摇欲坠的岩石前,风化的底座倾斜着,庞大的岩体给人一种沉重的压迫感,构成崮体的石块外层剥离着,一触即落,如锈蚀透了的锅子,动则粉碎。我仿佛看到了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拄着拐杖在焦急地等待它迟归的家人。同行的副镇长告诉我,这是一个老年崮。真担心有一天它会轰然倒塌,虽然谁也不能阻止所有有生命的东西慢慢变老,渐失光华,但每当有生命华丽谢幕的时候,总会在心底里感到悲伤,尽管这悲伤无助于任何人、任何物事,却难以抑制得住。
风从远处吹来,带着花香,和着晚秋的阵阵清凉,也捎来了曾经金戈铁马的号角。南北岱固之间曾经发生了历史上值得称道的以连抵师、以少胜多的典范:南北岱崮保卫战。有的崮还沦为了日本鬼子的杀人场。所谓的“红色圣地”,就是这样用人民的鲜血染成的,是以牺牲生命、焚毁家园为代价的。英勇无畏的先人的誓死保卫家园、敢于抗争的精神值得学习,但永远希望这样的残酷不再重演。生者在缅怀历史的时候当思量自己总有一天也会成为历史,会给后人留下些什么呢?纵是曾经昙花一现,也曾经在黑夜里熏香过一颗等待的灵魂,更何况我们拥有风雨近百年的时光?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不过是价值观跟抉择的双重作用而已。
脚下的杂草已败黄,身畔的黄叶在阵风里开始飘零,一片,两片,片片有诗行,诗行在落叶之外,诗行在行走的诗人心里,出口成章。有票友亮起了嗓子,一声惊四座,乃《贵妃醉酒》的经典段子,好专业!且赏且行,群崮如画,赏美景,小路如台,赏段子。忽有柿林入目,好耀眼!如千千万万个灯笼高高挂,橙黄、金黄、青黄,像山的眼睛,瞪圆了瞅着我们这些入侵者:看我们在蜿蜒的山路上笑闹、拍照,看我们去雪枣树上打枣、争抢,看我们对着不识名的植物尖叫、讨论,看我们对着凄美骇人狐仙传说感动、发呆……。人的到来搅动了山的记忆,苏醒的不止有柿子,还有红果满树的山楂和那山楂树上的鸟儿,大概那些鸟儿刚从午睡中醒来,看见游人的到来,激动地不停拍打翅膀,用最动听的叫声表示欢迎。一种久违的放松跟愉悦的心情油然而生。
偶遇山民,古铜色的脸蛋上条条皱纹如刀刻,但皱纹还是难掩身体的健硕,声如洪钟的一句话就能暴露一切。他在放一群红毛山羊,特稀罕,问品种,却答不上来,只知道他养的羊是蒙阴县有名的烤全羊的地方品种,肉质细嫩、肥而不腻。但对当地的各种典故传说、历史人文、民俗风情、饮食特产却都了如指掌,话语汩汩如山泉流淌,跟他攀谈,如沐春风。当问及山上这么多的柿子为什么没人摘时,他憨憨的一笑,说没人把这个当作好东西。
原本可以摘下来卖钱的东西,在他和山民们眼里并不当作好东西,而任其零落成泥碾作尘。在别人的眼里是落后和愚昧,是没有经济头脑。在我眼里却是纯净和朴质的象征。市场经济是把双刃剑,搞活了经济的同时也让一些人的头脑被金钱锈蚀,变成了“一切向钱看”。而在这儿生活的山民们还保有纯朴而厚道的秉性,是多么令人欣喜的事情啊!
跟随村里的妇女主任一起下山,山下的房子依势而建,像城堡一样的高大,均用石块垒成,极富特色。更富特色的当属村民们用来拾草的篮子,用红色的荆条编成长方形,状如古船带横梁,人在它面前格外显小,若是一个裹着小脚的老奶奶挎着,竟有些企鹅摇摆的喜感。我的笑被山民门前的大丽花学了去,竟不能掩口。村落有些原始,但从不缺乏生气:鸡鸣狗吠,猫羊乱窜,大人忙着秋收,孩童天真烂漫……,一派忙碌景象。
途径燕窝村,有好几处是红瓦白墙的院落,自与山脚下的房屋有别,一问才知此村人才辈出,先后出过五个博士教授。名川故里出秀士的预言就是准。那些漂亮而气派的院落乃是它们中有人想告老还乡时预备的住地。人都说“大隐隐于市”,但在闹市区里再怎么建个花园式的府第也不及在故土上建个院落这般的好,清净还是次要的,主要是空气清新,良辰美景日日新,还有故土乡音。
终于到达了最佳的看台:群崮观景台。只见团圆崮如情人手牵,卧龙谷似巨龙腾渊,荷叶崮如莲叶铺展,望岱崮如礼帽扣首,蝙蝠崮似狐蝠展翼……。崮之魅尽收眼底:崮连崮、山连山、谷连谷……,群崮环绕,气势磅薄,恢宏之美在眼前竞现,犹如立体的画卷;红黄橙褐、绿蓝白黑,在金色的阳光下交相辉映,尽显丰饶之美,山路如飘带,溪流如线缕,奇山怪石罗列,呈现飘逸之美;雾霭迭起,村居错落、梯田隐现,崮峰腾云……,尽呈神秘之美……。
观崮如观人,需从多角度、多层面观之。每个角度、层面的美都是独特而唯一的。始知中国第五大地貌“岱崮地貌”这个称谓绝无虚言。这里的地貌是独特而绝无仅有的,其美,不可复制。
下榻的地方是笊篱坪,曾经的三线军工企业的旧址所在。曾经的繁华早就归云烟,只有高低错落的建筑群还在沐雨栉风。踏进宾馆的那一刻就被丰富的军工文化、三线文化所触动:色彩以紫红和白为基调,厚重而大气,墙上贴满毛主席时代的将帅人物和战斗图画,宾馆的服务员统一穿着带盘扣的白底蓝色碎花的上衣,让我一下子就想起了沂蒙红嫂。记忆在不经意间就被拉回了抗战和知青下乡时轰轰烈烈的年代。我房间的墙上的水粉画更有意思:头上包着白头巾的汉子携了两个人各自拿着大刀长矛,准备投入战斗的模样儿,毫不畏惧却一脸的英武神气,充分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虽然我不曾亲历过那个年代,一幅幅画就是一个个活教材,教人时刻铭记历史。无论怎样的历史,光荣亦或屈辱,都是值得尊重的。
不得不和岱崮说再见的时候,心里有诸多的不舍,山民淳朴的笑脸一直在眼前晃悠,提着他们送我的柿子、桃子上了车。迫不及待地拿出一个来,嚯,最大的一个竟有一斤三两这么重,咬一口来:鲜脆香甜,哦,“中华蜜桃第一镇”的称号真不是盖的。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鲁小鱼 于 2013-10-27 11:37 编辑 ]
金秋十月的岱崮,神秘中带了点苍凉。
从踏上征程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在寻找一个答案:为什么叫崮呢,好奇怪呀!崮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样形成的呢?翻开辞海的一页,是这样解释的:崮是四周陡峭顶端较平的山,山东省中南部山区多用作地名。初步的印象在脑海中勾勒了出来,只限于对崮的想象,想象往往很美好,却极容易失真。
山路弯弯,两岸悬崖峭壁,平缓处,偶或有一两个石碾子闯入眼帘,思绪就一下子被拉回了久远的年代。那个年代里有饥饿,却不乏温情,那时的人贫穷却品性高洁。眼前忽然豁然开朗,岱崮镇快到了,“崮”闯进了眼帘,那就是梦想中的“崮”吗?真得难以置信:那不是一顶顶巨型的帽子杵在那儿吗?那不是一座座城堡连成池吗?那不是躺在天地之间的母亲丰满的乳房吗?一个连着一个,氤氲的雾气升腾着,白烟袅袅,间或有飞鸟掠过,留下了光和影的线条。村居里的红瓦白墙在阳光的映衬下格外的悦目,层层的梯田极富层次地延伸着,从山脚到山坡。山顶披着绿色的植被,像层厚厚的棉被给崮以温暖。尽收眼底的是崮的大概风景,谈不上多么地有风情,我却在这晚秋里迷醉。
我迷醉于山路旁的那些花儿,漫山遍崮的野菊,黄的醒目,白的纯净、紫的安宁,散发出独特的幽香,沁人心脾;随处可见的牵牛藤,随意地缠绕着灌木树,凌霜傲寒地吹着些粉的、紫的、白的小喇叭,顽强而独立的品性令人钦佩;还有那如地毯平展般的薰衣草花丛,只想在上面躺上一辈子。至于那些叫不出名字的花儿和结出的果实开裂后露出毛茸茸的如花一般的棉絮,都让人心生爱意,忍不住撷一束来,在镜头前随意地摆个美丽的pose,留念。照片里,花映人,人衬花。现实中,花映崮,崮敬花。我在卧龙崮的顶端,花海里识得了崮的真面目。
远观的形象被距离割裂了,上到了崮顶,山头上的帽子飞了,只见一些岩石。山不过是石头的堆积,崮也如此。心底里才知道“距离产生美”绝不是一句瞎话。观崮如观荷,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矣!远则美感顿生,近则要生出略略的失望的,但不近,又怎能解“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心结?又怎能甘心不在崮顶用脚印写上:“XXX到此一游”的印记?旅游,说到底就是为一探究竟。美的地方,到底有多美,为什么美?险的地方到底有多险?为什么险?奇的地方到底有多奇,为什么奇,秀的地方到底有多秀,为什么秀……。这些悬念永远能促人奋进,不畏艰险。
构成崮的岩石很特别,坚硬的石灰岩构成了结实的崮体,高度在10~100米之间,崮的下部岩层则由易侵蚀的浅海相泥质灰岩、粉砂质泥岩和页岩等碎屑岩层组成。紫红色的页岩似层层叠叠的巧克力薄片重叠,美感而又悦目,泥质灰岩在岁月这把刻刀的侵蚀下不断的风化,断面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画面,任凭想象:有的似飞鸟展翼,有的似刀枪剑戟乱舞,有的似骏马奔腾……,各种岩石交错混杂,时而在这里聚集,时而在那里出没,沂蒙72崮,岱固就占18的优势面前,岩石也仿佛有了骄傲的资本,兀自横躺或者竖立着,毫不羞涩地展露着原本的姿态。就是这些岩石让人识得了崮的年龄。崮如人,也分期,幼年-中年-老年。
立在一块摇摇欲坠的岩石前,风化的底座倾斜着,庞大的岩体给人一种沉重的压迫感,构成崮体的石块外层剥离着,一触即落,如锈蚀透了的锅子,动则粉碎。我仿佛看到了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拄着拐杖在焦急地等待它迟归的家人。同行的副镇长告诉我,这是一个老年崮。真担心有一天它会轰然倒塌,虽然谁也不能阻止所有有生命的东西慢慢变老,渐失光华,但每当有生命华丽谢幕的时候,总会在心底里感到悲伤,尽管这悲伤无助于任何人、任何物事,却难以抑制得住。
风从远处吹来,带着花香,和着晚秋的阵阵清凉,也捎来了曾经金戈铁马的号角。南北岱固之间曾经发生了历史上值得称道的以连抵师、以少胜多的典范:南北岱崮保卫战。有的崮还沦为了日本鬼子的杀人场。所谓的“红色圣地”,就是这样用人民的鲜血染成的,是以牺牲生命、焚毁家园为代价的。英勇无畏的先人的誓死保卫家园、敢于抗争的精神值得学习,但永远希望这样的残酷不再重演。生者在缅怀历史的时候当思量自己总有一天也会成为历史,会给后人留下些什么呢?纵是曾经昙花一现,也曾经在黑夜里熏香过一颗等待的灵魂,更何况我们拥有风雨近百年的时光?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不过是价值观跟抉择的双重作用而已。
脚下的杂草已败黄,身畔的黄叶在阵风里开始飘零,一片,两片,片片有诗行,诗行在落叶之外,诗行在行走的诗人心里,出口成章。有票友亮起了嗓子,一声惊四座,乃《贵妃醉酒》的经典段子,好专业!且赏且行,群崮如画,赏美景,小路如台,赏段子。忽有柿林入目,好耀眼!如千千万万个灯笼高高挂,橙黄、金黄、青黄,像山的眼睛,瞪圆了瞅着我们这些入侵者:看我们在蜿蜒的山路上笑闹、拍照,看我们去雪枣树上打枣、争抢,看我们对着不识名的植物尖叫、讨论,看我们对着凄美骇人狐仙传说感动、发呆……。人的到来搅动了山的记忆,苏醒的不止有柿子,还有红果满树的山楂和那山楂树上的鸟儿,大概那些鸟儿刚从午睡中醒来,看见游人的到来,激动地不停拍打翅膀,用最动听的叫声表示欢迎。一种久违的放松跟愉悦的心情油然而生。
偶遇山民,古铜色的脸蛋上条条皱纹如刀刻,但皱纹还是难掩身体的健硕,声如洪钟的一句话就能暴露一切。他在放一群红毛山羊,特稀罕,问品种,却答不上来,只知道他养的羊是蒙阴县有名的烤全羊的地方品种,肉质细嫩、肥而不腻。但对当地的各种典故传说、历史人文、民俗风情、饮食特产却都了如指掌,话语汩汩如山泉流淌,跟他攀谈,如沐春风。当问及山上这么多的柿子为什么没人摘时,他憨憨的一笑,说没人把这个当作好东西。
原本可以摘下来卖钱的东西,在他和山民们眼里并不当作好东西,而任其零落成泥碾作尘。在别人的眼里是落后和愚昧,是没有经济头脑。在我眼里却是纯净和朴质的象征。市场经济是把双刃剑,搞活了经济的同时也让一些人的头脑被金钱锈蚀,变成了“一切向钱看”。而在这儿生活的山民们还保有纯朴而厚道的秉性,是多么令人欣喜的事情啊!
跟随村里的妇女主任一起下山,山下的房子依势而建,像城堡一样的高大,均用石块垒成,极富特色。更富特色的当属村民们用来拾草的篮子,用红色的荆条编成长方形,状如古船带横梁,人在它面前格外显小,若是一个裹着小脚的老奶奶挎着,竟有些企鹅摇摆的喜感。我的笑被山民门前的大丽花学了去,竟不能掩口。村落有些原始,但从不缺乏生气:鸡鸣狗吠,猫羊乱窜,大人忙着秋收,孩童天真烂漫……,一派忙碌景象。
途径燕窝村,有好几处是红瓦白墙的院落,自与山脚下的房屋有别,一问才知此村人才辈出,先后出过五个博士教授。名川故里出秀士的预言就是准。那些漂亮而气派的院落乃是它们中有人想告老还乡时预备的住地。人都说“大隐隐于市”,但在闹市区里再怎么建个花园式的府第也不及在故土上建个院落这般的好,清净还是次要的,主要是空气清新,良辰美景日日新,还有故土乡音。
终于到达了最佳的看台:群崮观景台。只见团圆崮如情人手牵,卧龙谷似巨龙腾渊,荷叶崮如莲叶铺展,望岱崮如礼帽扣首,蝙蝠崮似狐蝠展翼……。崮之魅尽收眼底:崮连崮、山连山、谷连谷……,群崮环绕,气势磅薄,恢宏之美在眼前竞现,犹如立体的画卷;红黄橙褐、绿蓝白黑,在金色的阳光下交相辉映,尽显丰饶之美,山路如飘带,溪流如线缕,奇山怪石罗列,呈现飘逸之美;雾霭迭起,村居错落、梯田隐现,崮峰腾云……,尽呈神秘之美……。
观崮如观人,需从多角度、多层面观之。每个角度、层面的美都是独特而唯一的。始知中国第五大地貌“岱崮地貌”这个称谓绝无虚言。这里的地貌是独特而绝无仅有的,其美,不可复制。
下榻的地方是笊篱坪,曾经的三线军工企业的旧址所在。曾经的繁华早就归云烟,只有高低错落的建筑群还在沐雨栉风。踏进宾馆的那一刻就被丰富的军工文化、三线文化所触动:色彩以紫红和白为基调,厚重而大气,墙上贴满毛主席时代的将帅人物和战斗图画,宾馆的服务员统一穿着带盘扣的白底蓝色碎花的上衣,让我一下子就想起了沂蒙红嫂。记忆在不经意间就被拉回了抗战和知青下乡时轰轰烈烈的年代。我房间的墙上的水粉画更有意思:头上包着白头巾的汉子携了两个人各自拿着大刀长矛,准备投入战斗的模样儿,毫不畏惧却一脸的英武神气,充分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虽然我不曾亲历过那个年代,一幅幅画就是一个个活教材,教人时刻铭记历史。无论怎样的历史,光荣亦或屈辱,都是值得尊重的。
不得不和岱崮说再见的时候,心里有诸多的不舍,山民淳朴的笑脸一直在眼前晃悠,提着他们送我的柿子、桃子上了车。迫不及待地拿出一个来,嚯,最大的一个竟有一斤三两这么重,咬一口来:鲜脆香甜,哦,“中华蜜桃第一镇”的称号真不是盖的。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鲁小鱼 于 2013-10-27 11:37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