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沉甸甸的母爱
2021-12-31叙事散文云中燕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19 编辑
沉甸甸的母爱 文/云中燕秋收刚过,母亲便从遥远的乡下来到我所居住的县城。母亲一生辛劳。才年过……
沉甸甸的母爱 文/云中燕秋收刚过,母亲便从遥远的乡下来到我所居住的县城。母亲一生辛劳。才年过……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19 编辑 <br /><br /> 沉甸甸的母爱 文/云中燕
秋收刚过,母亲便从遥远的乡下来到我所居住的县城。
母亲一生辛劳。才年过五十,背驼了,腰也弯了。
妻子还在乡下。为了不误我的工作和四岁小女儿的成长,母亲来了,在一个秋风萧瑟的清晨。
单位尚无住房,两年里,我租赁了朋友的楼房以栖身。这小楼位于县城边缘,周围的住户几乎全是工薪族,尽管家家门户相对,近在咫尺,却极少相互往来。八年前,母亲仅来过一次县城,也很少去赶乡街,几乎所有的时光都在老家度过。乡下的日子容易打发,生活也不十分讲究,很随意,所以,我时常担心母亲初来乍到会不适应,不习惯。
事实证明了我的担心。可是,也很快,母亲便从中解脱出来。按时接送孩子的事,自不必说。她每天都把房间清扫得干干净净,每天都煮好喷香的饭菜等我回家,每天都不忘给我的几株兰草浇水……甚至连我书桌上的钢笔、稿纸、茶杯,她都统统给我收拾好了。
针线,是母亲的绝活。下班回家,总是见到母亲坐在阳台上缝补些东西,日子久了,我渐渐地发现母亲的白发愈白了,脸上的皱纹更深了,背也更驼了。在老家,母亲的针线活是小有名气的。那年月,我们一家八口人穿的布鞋、鞋垫几乎全都出自母亲一人之手,她缝制的布鞋和鞋垫,既耐穿耐磨,又暖和舒适,比街市上买到的强多了。如今,母亲的双手已不象以前那样麻利了,视力也大不如前,不多时,她那爬满皱纹的眼角便会溢出一串串泪水。我于心不忍,只好劝道:“妈,多歇一会儿吧,别太劳累了!”母亲没说什么,揉了一下眼角,看看窗外的那些稻田,又继续着她的针线活。
时光一天天流逝。大半个冬季,母亲就这样一针一线地缝补着,从十月初始到冬月中旬,她一共缝制了8双鞋垫。最后,母亲把最大号,缝得最好的两双绣花鞋垫给了我。因了母亲的关爱,这个季节,我似乎不觉得十分寒冷。
母亲初来时,我们一家三人经常在外吃早点。我曾固执地认为:既不须动手烹调,也不须洗刷碗筷,每天6元钱,挺方便的。可是,不到一星期,母亲反对了。理由是:在乡下,她每个月还不花费6块钱。她还说:要么,买些原料自己煮吃;要么,热点炒饭;要么,她不吃早点了,反正也不饿。我拗不过母亲,只好同意。那天中午,我便骑车前往市场购买。当我提了鸡蛋、面条和米线,出现在门口时,她终于露出了笑容。母亲起得最早,煮早点仿佛天经地义地就是她的义务。这些早点,尽管说还不上是色香味俱佳,可是吃了饱人,吃着放心,而且耐饿。
当月完了,我在心里一算:不计水电费,单单购买早点的原料、佐料共计支出30元,比计划节约150元。这个数字,已相当于我每月支付的房租。而且,吃了一个月后,我发现小女儿的眼珠儿愈是黑亮,面色更是红润;同时,我也感觉浑身通泰、精神倍增,阅读时更有心情,写作时更有了灵感。
厨房中藏了一只土罐子,那是妻子给我盛油的用具。油吃完后,便一直悄悄地躺在餐桌下,很少引起我的注意。妻子来了几次,也没有仔细观察。一年之后,罐壁上的灰尘竟然厚达一毫米。母亲知道我爱吃腊腌菜。母亲也早想做点吃吃,只是苦于没有罐子,她几次催我去买,我都忘了。那个下午,母亲终于发现了“新大陆”:那只闲置了一年之久的脏罐子。真是欣喜之致,如获至宝!于是,找来刷子和洗涤剂,一刷子一刷子地刷,一遍又一遍地冲洗。刷洗了三道,油腻腻的。再洗刷了三遍,里面仍有些油污。腌菜最忌油。最后,她把抓脊背的功夫都使上了!那天,我真不知道母亲到底洗刷了多少次?!
那天,可真苦了母亲!几根手指甲撕裂了不说,连先前治愈的皮肤病也复发了,一颗颗红斑从两臂漫延,到腋窝,到肩膀,到腹部……我回家时,母亲的脸色苍白如纸,双眼微闭着,躺在沙发上哆嗦成一团……
时隔半个多月,一位朋友来家里做客。吃饭前,我发现餐桌上突然多了一道菜:腊腌菜。我心里先是一怔!进餐时,朋友一边吃着,一边赞叹不已,一边夸很我有福气。我默默地点头。我很理解朋友:两年前,他的母亲已永远离开他,去到了另一个世界。
是啊,自母亲来了之后,我的生活观得以根本的转变,生活质量大大改观,学习和工作也更有了信心。细细思量,难道我还不幸福吗?!
春节前夕,家里忙于修茸正房,听村里进城的人说,由于人手紧缺,施工进度十分缓慢。不几天,家里终于来电话说,父亲也病了,要母亲回家一趟。我想了想,于是转告了母亲。母亲顿时心急如焚,手足无措,几乎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当天晚上,母亲仅仅吃了一碗饭。
翌日清晨,我送母亲到车站。老天阴着脸,让人见了就想流泪,寒风吹来,像小尖刀刮在脸上一般刺疼。车子启动了,小女儿哭喊着、挣扎着,拚命拉紧母亲的手不肯放松。在座的乘客无不为之感动。母亲埋着头,始终没有看我一眼。
返回的途中,我的鼻子酸酸的,心里空落落的,感觉那是有生以来最寒冷的一天。尽管我知道半个月以后,母亲还会再来。
秋收刚过,母亲便从遥远的乡下来到我所居住的县城。
母亲一生辛劳。才年过五十,背驼了,腰也弯了。
妻子还在乡下。为了不误我的工作和四岁小女儿的成长,母亲来了,在一个秋风萧瑟的清晨。
单位尚无住房,两年里,我租赁了朋友的楼房以栖身。这小楼位于县城边缘,周围的住户几乎全是工薪族,尽管家家门户相对,近在咫尺,却极少相互往来。八年前,母亲仅来过一次县城,也很少去赶乡街,几乎所有的时光都在老家度过。乡下的日子容易打发,生活也不十分讲究,很随意,所以,我时常担心母亲初来乍到会不适应,不习惯。
事实证明了我的担心。可是,也很快,母亲便从中解脱出来。按时接送孩子的事,自不必说。她每天都把房间清扫得干干净净,每天都煮好喷香的饭菜等我回家,每天都不忘给我的几株兰草浇水……甚至连我书桌上的钢笔、稿纸、茶杯,她都统统给我收拾好了。
针线,是母亲的绝活。下班回家,总是见到母亲坐在阳台上缝补些东西,日子久了,我渐渐地发现母亲的白发愈白了,脸上的皱纹更深了,背也更驼了。在老家,母亲的针线活是小有名气的。那年月,我们一家八口人穿的布鞋、鞋垫几乎全都出自母亲一人之手,她缝制的布鞋和鞋垫,既耐穿耐磨,又暖和舒适,比街市上买到的强多了。如今,母亲的双手已不象以前那样麻利了,视力也大不如前,不多时,她那爬满皱纹的眼角便会溢出一串串泪水。我于心不忍,只好劝道:“妈,多歇一会儿吧,别太劳累了!”母亲没说什么,揉了一下眼角,看看窗外的那些稻田,又继续着她的针线活。
时光一天天流逝。大半个冬季,母亲就这样一针一线地缝补着,从十月初始到冬月中旬,她一共缝制了8双鞋垫。最后,母亲把最大号,缝得最好的两双绣花鞋垫给了我。因了母亲的关爱,这个季节,我似乎不觉得十分寒冷。
母亲初来时,我们一家三人经常在外吃早点。我曾固执地认为:既不须动手烹调,也不须洗刷碗筷,每天6元钱,挺方便的。可是,不到一星期,母亲反对了。理由是:在乡下,她每个月还不花费6块钱。她还说:要么,买些原料自己煮吃;要么,热点炒饭;要么,她不吃早点了,反正也不饿。我拗不过母亲,只好同意。那天中午,我便骑车前往市场购买。当我提了鸡蛋、面条和米线,出现在门口时,她终于露出了笑容。母亲起得最早,煮早点仿佛天经地义地就是她的义务。这些早点,尽管说还不上是色香味俱佳,可是吃了饱人,吃着放心,而且耐饿。
当月完了,我在心里一算:不计水电费,单单购买早点的原料、佐料共计支出30元,比计划节约150元。这个数字,已相当于我每月支付的房租。而且,吃了一个月后,我发现小女儿的眼珠儿愈是黑亮,面色更是红润;同时,我也感觉浑身通泰、精神倍增,阅读时更有心情,写作时更有了灵感。
厨房中藏了一只土罐子,那是妻子给我盛油的用具。油吃完后,便一直悄悄地躺在餐桌下,很少引起我的注意。妻子来了几次,也没有仔细观察。一年之后,罐壁上的灰尘竟然厚达一毫米。母亲知道我爱吃腊腌菜。母亲也早想做点吃吃,只是苦于没有罐子,她几次催我去买,我都忘了。那个下午,母亲终于发现了“新大陆”:那只闲置了一年之久的脏罐子。真是欣喜之致,如获至宝!于是,找来刷子和洗涤剂,一刷子一刷子地刷,一遍又一遍地冲洗。刷洗了三道,油腻腻的。再洗刷了三遍,里面仍有些油污。腌菜最忌油。最后,她把抓脊背的功夫都使上了!那天,我真不知道母亲到底洗刷了多少次?!
那天,可真苦了母亲!几根手指甲撕裂了不说,连先前治愈的皮肤病也复发了,一颗颗红斑从两臂漫延,到腋窝,到肩膀,到腹部……我回家时,母亲的脸色苍白如纸,双眼微闭着,躺在沙发上哆嗦成一团……
时隔半个多月,一位朋友来家里做客。吃饭前,我发现餐桌上突然多了一道菜:腊腌菜。我心里先是一怔!进餐时,朋友一边吃着,一边赞叹不已,一边夸很我有福气。我默默地点头。我很理解朋友:两年前,他的母亲已永远离开他,去到了另一个世界。
是啊,自母亲来了之后,我的生活观得以根本的转变,生活质量大大改观,学习和工作也更有了信心。细细思量,难道我还不幸福吗?!
春节前夕,家里忙于修茸正房,听村里进城的人说,由于人手紧缺,施工进度十分缓慢。不几天,家里终于来电话说,父亲也病了,要母亲回家一趟。我想了想,于是转告了母亲。母亲顿时心急如焚,手足无措,几乎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当天晚上,母亲仅仅吃了一碗饭。
翌日清晨,我送母亲到车站。老天阴着脸,让人见了就想流泪,寒风吹来,像小尖刀刮在脸上一般刺疼。车子启动了,小女儿哭喊着、挣扎着,拚命拉紧母亲的手不肯放松。在座的乘客无不为之感动。母亲埋着头,始终没有看我一眼。
返回的途中,我的鼻子酸酸的,心里空落落的,感觉那是有生以来最寒冷的一天。尽管我知道半个月以后,母亲还会再来。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