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梵音与涛声
2021-12-31叙事散文平芜尽处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0:34 编辑
我喜欢雨雾中的鱼山。
第一次游鱼山在八十年代中期,是陪同山东省诗人采风团一行人去的,那也是第一次知道“建安之杰”曹植原来葬在鱼山。随着时光的流逝,许多细……
我喜欢雨雾中的鱼山。
第一次游鱼山在八十年代中期,是陪同山东省诗人采风团一行人去的,那也是第一次知道“建安之杰”曹植原来葬在鱼山。随着时光的流逝,许多细……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0:34 编辑 <br /><br />我喜欢雨雾中的鱼山。
第一次游鱼山在八十年代中期,是陪同山东省诗人采风团一行人去的,那也是第一次知道“建安之杰”曹植原来葬在鱼山。随着时光的流逝,许多细节已经淡如轻烟了,却清晰地记得那是一个秋日,没有秋雨缠绵,而是青空丽日。下午的阳光像一位迟暮的老人,将鱼山的苍凉展现在我青春的眼前。那时的我也许正如当年曹子建写《白马篇》时一样,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哪有多少心思怀古伤今?伫立残破的曹植墓前,没有多少感觉,只有倒流的时间,轻轻地、轻轻地将我擦伤……
再一次去鱼山已届而立之年,那感觉就是敬仰了。作为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诗人,“建安之杰”曹植自然是我这个习诗者敬仰的对象。
第三次感觉到的是同情和激愤的交织。此时的我对曹植已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在此之前,仅是浮光掠影地“看”见了古代一位大诗人,这之后,我就是透视到了他的灵魂,触摸到了他的诗魂。不是去游鱼山,而是去拜谒,拜谒诗魂。
第四次,第五次……在鱼山之颠,在曹植墓前,我感觉到的有沧桑,有凄楚,有白云苍狗之慨,有世事无常之叹,有血雨腥风之伤。总之,多的是叹惋、沉重,少的是愉悦、轻快。
这些次,都没有赶上下雨,都不是雨中的鱼山,至多只是云横四野阔,雨意锁青山而已。
惟有最后一次,也是一个秋日,是21世纪的第一个年头的仲秋。这次下雨了。雨不大,那雨丝轻柔如梦,向我轻声絮语着什么……它其实什么也没有说,而又什么都说了。我知道,那是曹植不死的灵魂在低语,在吟诵。
在雨雾中,自山颠向山下望去,蒙胧中,只见黄河和小清河汇流在一起,我虽然听不到激越的涛声,但用心之耳听到了。那也是一种声音。
曹植在鱼山听到了梵音,也就是梵呗,我想,这细雨声,这涛声,这天籁之音,恐怕也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梵音吧。 而此刻的曹植,就在我的身边,“瞻焉在前,忽焉在后”,我不仅看到了诗魂,更看到了一个人的本来面目,看到了一个人的灵魂。
再看雨中的鱼山,它是那般平实,不事雕饰,以它天然的本真的面目,裸露在我的面前。
是的,鱼山不能高,不能大,不能雄奇。鱼山就是曹植的一个陵墓,一个永远的居住地。俄国女诗人茨维塔耶娃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些人到墓地来――学习学习,另一些人――感受一下恐惧,第三种人(我)――寻找一下安慰。”茨维塔耶娃到墓地“寻找安慰”,那应该是一种对生命追问下的努力,是勘破生死的一种企图。今天的我,到这座墓地,我寻找到的倒不是安慰,而是一种平静,平恒,安谧,圆融,寻找到的是时空的非直线型走向。
而就是这小小的鱼山,成就了高山仰止的曹植。这鱼山,为泰山余脉,海拔仅82.1米,曹植墓就在山的西侧,墓门西向。就在鱼山脚下,曹植安葬于此时,有济水和汶水两水萦绕。一千七百余年后的今天,济水、汶水没有了,代之涌流的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以及小清河。总之,水,在这里从来没有断流过。魏明帝太和三年,也就是公元229年,备受打击,命途多舛,神沮气丧的曹植曹子建来到了济水畔。他被徙封为东阿王,当时的东阿县治在现在阳谷县的阿城西北,封地内的鱼山就在县治东三十华里处。我想,他极有可能是刚到封地,便登临了鱼山的。
他是以一个失败者、至少是失意者的姿态登临鱼山的。那年离他涉过洛水,与“洛神”相遇而创作《洛神赋》已过去了七载,而离他当年志得意随,潇洒倜傥,恃才傲物的形象更是恍若隔世。此时的他悲观无奈,抑郁低沉,在皇兄皇侄不断的打压下,锋芒尽销,只图苟活。何以消解积郁胸中的块垒?除了借酒浇愁,除了诗文排遣,还有就是 骋怀寓目,踏青赏景了。《三国志.陈思王植传》载:“植初登鱼山,临东阿,喟然有终焉之心,遂营为墓。”
与鱼山一水之隔的东南方,就是绵延的群山,那里该有多少秀美的峻岭,多少巍峨的高山,曹植为何对这样一座既矮且小的小山丘情有独钟呢?鱼山,就像被东南雄伟壮观的泰山山脉群山所抛弃的一个病弱孤子,隔着济水给孤零零地抛在了鲁西平原上,它的北边西边再也没有其他山峰与他为伴。或许他看到了山脚下的济水、汶水,便如同隔着时光的幔账揭开了七年前洛水之滨与洛神相会的情形?或许他惊悚于险恶的世事,不平的人间,也便恐惧于崇山的崎岖,峻峰的蜿蜒?或许这些因素都有,但我想,他第一眼便选择这里做他永远的归宿地,是因为他看到了他自己的形象。他在曹丕父子的打压迫害之下,“每四节之会,块然独处。左右唯仆隶,所对唯妻子。”
好一个块然独处!鱼山不也是如此吗?与大山分离开来,与群山不相为伍。而且,这难道不是一个天然的陵墓吗?隔着几多世纪的云烟,我仿佛看到曹植首次面对鱼山时那激动的神情,他得遇知音了,天然的知音。
果不出其然,第二年,他不知是第几次登临鱼山时,听到了梵音。《法苑珠林》里这样描述道:“陈思王曹植尝游鱼山,忽闻空中梵天之响,清雅哀婉,其声动心。独听良久,及摹其声节,写为梵呗,撰文制音,传为后式。”梵呗的创制,为我国佛教音乐的形成和发展尊了基,成为汉佛教音乐创制的始祖。
我不相信他会真的听到了梵音,或者确切地说,不相信他用向上的双耳听到了梵呗。那种虚无飘渺的东西,只能是产自幻觉。“戮力上国,流惠下民”的理想破灭,由一个王位继承人的人上人,沦落为苟且偷生、惶惶不可终日、生活在惊惧和噩梦中的“非人”,留给他的惟有一条路没有“监国使者”,任其驰骋纵横,那就是幻想的世界。在民间传说中,他在鱼山上与一位鱼姑相知相交,这鱼姑是仙女下凡;我无从查证,这是否是他写的《洛神赋》的一种变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将曹植赋予瑰丽的神话色彩,是人们同情他爱戴他的一种表现。而他自己创造了与曼妙娇美无比的洛神的邂逅的神话,则是他要从苦闷的现实中挣脱出来,到幻想的世界寄托自己的一种方式,一种努力,绝望中的挣扎。而此时他眼中的鱼山,也成了他的一种寄托,连接现实与梦幻,生与死,冥界与今世的一个介质。他伫立鱼山之颠,俯视浩茫大地,仰察昊天苍穹,环顾四方云烟,一刹间,这些都没有了,有的只是四大皆空,有的只是六蕴清净。于是,悲从中来化作了山涧清流,人生的浩叹化作了清婉之声,――梵音就这样产生了。
艺术也就这样产生了。
一个伟大的诗人也就这样产生了。
司马宫而著《史记》,左丘盲而成《左传》,三十九岁的曹植完成了一次人生的嬗变,这时的他,是真的可以与洛神相拥相亲了。“翩若惊鸿,矫若游龙”的洛神,已从洛水驾临济水,在汶水之上凌波微步,在鱼山之畔罗袜生尘,与一代诗魂追逐嬉戏,轻歌曼舞。
他进入了一个自由的王国。
再不用七步成诗以求偷生,再不是七年前写《洛神赋》时的“人神之道殊”了。
他沉浸在这自由的王国――艺术和宗教的世界里,两年后,他就永远地告别了人世。在以前的资料中,都称他是衔恨离开的人世,我却看到他是含笑走的,因为有洛神从另一个世界伸过她的皓腕和纤指,领他去的。
一千七百年之后的2001年的仲秋,我也伫立在鱼山之颠,霏霏的细雨轻洒在我身上,再透过我的身,洒在我的心上、灵上,洒在我的听觉上,视觉上。我听到天籁之音是否就是曹植听到的所谓梵呗?而何为天籁之音何为梵呗?何为我,何为天,何为地?
拾级而下,再转到曹植墓前。一阵秋风轻飏,将细若游丝的雨滴吹在我的眼镜片上,蒙胧了我的视野。曹植就在那里,就在我看不到什么的时候看到了他,在身前,在身后;在云里,在雾中;在草丛里,在雨滴中;在我的呼吸里,在黄河的涛声中。在我的眼前,他决不是一个失意失败落魄者的形象,而是摆脱了羁绊的超然者的形象。
这次登临鱼山,我感觉到的是轻松,是平静,因为我随着曹植一起笑了。是微笑。当然大笑也无妨!
就在此文即将结束之时,在一则电视广告中看到这样一句话:“我们没有时间同情失败者”。那么,谁是失败者呢?这个界定其实不是最难的吗?那么,同情又是什么?没有时间同情,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活在这个世上?
告别鱼山,告别曹植,我走了,是沿着黄河大堤走的。乘车。我一路伴着涛声,涛声一路伴着我。我看到黄河里的波浪,向前走七步,走七步,再走七点,永远没有驻足的时候。
天好像晴了,又好像没有晴。
2004年11月25日 大雪中
第一次游鱼山在八十年代中期,是陪同山东省诗人采风团一行人去的,那也是第一次知道“建安之杰”曹植原来葬在鱼山。随着时光的流逝,许多细节已经淡如轻烟了,却清晰地记得那是一个秋日,没有秋雨缠绵,而是青空丽日。下午的阳光像一位迟暮的老人,将鱼山的苍凉展现在我青春的眼前。那时的我也许正如当年曹子建写《白马篇》时一样,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哪有多少心思怀古伤今?伫立残破的曹植墓前,没有多少感觉,只有倒流的时间,轻轻地、轻轻地将我擦伤……
再一次去鱼山已届而立之年,那感觉就是敬仰了。作为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诗人,“建安之杰”曹植自然是我这个习诗者敬仰的对象。
第三次感觉到的是同情和激愤的交织。此时的我对曹植已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在此之前,仅是浮光掠影地“看”见了古代一位大诗人,这之后,我就是透视到了他的灵魂,触摸到了他的诗魂。不是去游鱼山,而是去拜谒,拜谒诗魂。
第四次,第五次……在鱼山之颠,在曹植墓前,我感觉到的有沧桑,有凄楚,有白云苍狗之慨,有世事无常之叹,有血雨腥风之伤。总之,多的是叹惋、沉重,少的是愉悦、轻快。
这些次,都没有赶上下雨,都不是雨中的鱼山,至多只是云横四野阔,雨意锁青山而已。
惟有最后一次,也是一个秋日,是21世纪的第一个年头的仲秋。这次下雨了。雨不大,那雨丝轻柔如梦,向我轻声絮语着什么……它其实什么也没有说,而又什么都说了。我知道,那是曹植不死的灵魂在低语,在吟诵。
在雨雾中,自山颠向山下望去,蒙胧中,只见黄河和小清河汇流在一起,我虽然听不到激越的涛声,但用心之耳听到了。那也是一种声音。
曹植在鱼山听到了梵音,也就是梵呗,我想,这细雨声,这涛声,这天籁之音,恐怕也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梵音吧。 而此刻的曹植,就在我的身边,“瞻焉在前,忽焉在后”,我不仅看到了诗魂,更看到了一个人的本来面目,看到了一个人的灵魂。
再看雨中的鱼山,它是那般平实,不事雕饰,以它天然的本真的面目,裸露在我的面前。
是的,鱼山不能高,不能大,不能雄奇。鱼山就是曹植的一个陵墓,一个永远的居住地。俄国女诗人茨维塔耶娃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些人到墓地来――学习学习,另一些人――感受一下恐惧,第三种人(我)――寻找一下安慰。”茨维塔耶娃到墓地“寻找安慰”,那应该是一种对生命追问下的努力,是勘破生死的一种企图。今天的我,到这座墓地,我寻找到的倒不是安慰,而是一种平静,平恒,安谧,圆融,寻找到的是时空的非直线型走向。
而就是这小小的鱼山,成就了高山仰止的曹植。这鱼山,为泰山余脉,海拔仅82.1米,曹植墓就在山的西侧,墓门西向。就在鱼山脚下,曹植安葬于此时,有济水和汶水两水萦绕。一千七百余年后的今天,济水、汶水没有了,代之涌流的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以及小清河。总之,水,在这里从来没有断流过。魏明帝太和三年,也就是公元229年,备受打击,命途多舛,神沮气丧的曹植曹子建来到了济水畔。他被徙封为东阿王,当时的东阿县治在现在阳谷县的阿城西北,封地内的鱼山就在县治东三十华里处。我想,他极有可能是刚到封地,便登临了鱼山的。
他是以一个失败者、至少是失意者的姿态登临鱼山的。那年离他涉过洛水,与“洛神”相遇而创作《洛神赋》已过去了七载,而离他当年志得意随,潇洒倜傥,恃才傲物的形象更是恍若隔世。此时的他悲观无奈,抑郁低沉,在皇兄皇侄不断的打压下,锋芒尽销,只图苟活。何以消解积郁胸中的块垒?除了借酒浇愁,除了诗文排遣,还有就是 骋怀寓目,踏青赏景了。《三国志.陈思王植传》载:“植初登鱼山,临东阿,喟然有终焉之心,遂营为墓。”
与鱼山一水之隔的东南方,就是绵延的群山,那里该有多少秀美的峻岭,多少巍峨的高山,曹植为何对这样一座既矮且小的小山丘情有独钟呢?鱼山,就像被东南雄伟壮观的泰山山脉群山所抛弃的一个病弱孤子,隔着济水给孤零零地抛在了鲁西平原上,它的北边西边再也没有其他山峰与他为伴。或许他看到了山脚下的济水、汶水,便如同隔着时光的幔账揭开了七年前洛水之滨与洛神相会的情形?或许他惊悚于险恶的世事,不平的人间,也便恐惧于崇山的崎岖,峻峰的蜿蜒?或许这些因素都有,但我想,他第一眼便选择这里做他永远的归宿地,是因为他看到了他自己的形象。他在曹丕父子的打压迫害之下,“每四节之会,块然独处。左右唯仆隶,所对唯妻子。”
好一个块然独处!鱼山不也是如此吗?与大山分离开来,与群山不相为伍。而且,这难道不是一个天然的陵墓吗?隔着几多世纪的云烟,我仿佛看到曹植首次面对鱼山时那激动的神情,他得遇知音了,天然的知音。
果不出其然,第二年,他不知是第几次登临鱼山时,听到了梵音。《法苑珠林》里这样描述道:“陈思王曹植尝游鱼山,忽闻空中梵天之响,清雅哀婉,其声动心。独听良久,及摹其声节,写为梵呗,撰文制音,传为后式。”梵呗的创制,为我国佛教音乐的形成和发展尊了基,成为汉佛教音乐创制的始祖。
我不相信他会真的听到了梵音,或者确切地说,不相信他用向上的双耳听到了梵呗。那种虚无飘渺的东西,只能是产自幻觉。“戮力上国,流惠下民”的理想破灭,由一个王位继承人的人上人,沦落为苟且偷生、惶惶不可终日、生活在惊惧和噩梦中的“非人”,留给他的惟有一条路没有“监国使者”,任其驰骋纵横,那就是幻想的世界。在民间传说中,他在鱼山上与一位鱼姑相知相交,这鱼姑是仙女下凡;我无从查证,这是否是他写的《洛神赋》的一种变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将曹植赋予瑰丽的神话色彩,是人们同情他爱戴他的一种表现。而他自己创造了与曼妙娇美无比的洛神的邂逅的神话,则是他要从苦闷的现实中挣脱出来,到幻想的世界寄托自己的一种方式,一种努力,绝望中的挣扎。而此时他眼中的鱼山,也成了他的一种寄托,连接现实与梦幻,生与死,冥界与今世的一个介质。他伫立鱼山之颠,俯视浩茫大地,仰察昊天苍穹,环顾四方云烟,一刹间,这些都没有了,有的只是四大皆空,有的只是六蕴清净。于是,悲从中来化作了山涧清流,人生的浩叹化作了清婉之声,――梵音就这样产生了。
艺术也就这样产生了。
一个伟大的诗人也就这样产生了。
司马宫而著《史记》,左丘盲而成《左传》,三十九岁的曹植完成了一次人生的嬗变,这时的他,是真的可以与洛神相拥相亲了。“翩若惊鸿,矫若游龙”的洛神,已从洛水驾临济水,在汶水之上凌波微步,在鱼山之畔罗袜生尘,与一代诗魂追逐嬉戏,轻歌曼舞。
他进入了一个自由的王国。
再不用七步成诗以求偷生,再不是七年前写《洛神赋》时的“人神之道殊”了。
他沉浸在这自由的王国――艺术和宗教的世界里,两年后,他就永远地告别了人世。在以前的资料中,都称他是衔恨离开的人世,我却看到他是含笑走的,因为有洛神从另一个世界伸过她的皓腕和纤指,领他去的。
一千七百年之后的2001年的仲秋,我也伫立在鱼山之颠,霏霏的细雨轻洒在我身上,再透过我的身,洒在我的心上、灵上,洒在我的听觉上,视觉上。我听到天籁之音是否就是曹植听到的所谓梵呗?而何为天籁之音何为梵呗?何为我,何为天,何为地?
拾级而下,再转到曹植墓前。一阵秋风轻飏,将细若游丝的雨滴吹在我的眼镜片上,蒙胧了我的视野。曹植就在那里,就在我看不到什么的时候看到了他,在身前,在身后;在云里,在雾中;在草丛里,在雨滴中;在我的呼吸里,在黄河的涛声中。在我的眼前,他决不是一个失意失败落魄者的形象,而是摆脱了羁绊的超然者的形象。
这次登临鱼山,我感觉到的是轻松,是平静,因为我随着曹植一起笑了。是微笑。当然大笑也无妨!
就在此文即将结束之时,在一则电视广告中看到这样一句话:“我们没有时间同情失败者”。那么,谁是失败者呢?这个界定其实不是最难的吗?那么,同情又是什么?没有时间同情,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活在这个世上?
告别鱼山,告别曹植,我走了,是沿着黄河大堤走的。乘车。我一路伴着涛声,涛声一路伴着我。我看到黄河里的波浪,向前走七步,走七步,再走七点,永远没有驻足的时候。
天好像晴了,又好像没有晴。
2004年11月25日 大雪中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