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老刘
2021-12-31抒情散文安永红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59 编辑
老刘老刘,四十有三,不老。国子型脸上棱角分明,左腿稍短右腿稍长走路略向一边倒,背稍驼胸稍隆说话出气略重,常穿蓝色中山上装蓝色……
老刘老刘,四十有三,不老。国子型脸上棱角分明,左腿稍短右腿稍长走路略向一边倒,背稍驼胸稍隆说话出气略重,常穿蓝色中山上装蓝色……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59 编辑 <br /><br /> 老刘
老刘,四十有三,不老。国子型脸上棱角分明,左腿稍短右腿稍长走路略向一边倒,背稍驼胸稍隆说话出气略重,常穿蓝色中山上装蓝色裤子。有点儿老气横秋。
熟知他的人都叫他刘鬼儿。我曾在几个人当面驳斥:老刘不鬼么!有人反问:还不鬼?刘鬼儿刘鬼儿,姓刘的没一个不鬼的!我和老刘认识两年相处一载,到底没有看出他鬼在哪里。我只看出了他的为人稳重处世老练。
不足二百元的待遇要糊口还要养家。上高中的大女儿不戴助听器听不清当面问语,还有正上小学的一儿一女。人们都感叹神服他推日子的本事:推得能!我曾经问,要是好好儿做你的医生,早就小康了,咋又钻到教育上来了?他说,我爱教书,教书是天底下最神圣的事业,教书能使我与书与知识为伍,学生的进步与成长便是对我最大的安慰。初听他的话,觉着似乎与口号相近,不太悦耳。但随着与他的日渐相知,他的人品也就在日常琐事中凸现出来。
老刘好文。每日记写生活感悟,是他雷打不动的习惯,无论多忙多累。他曾从几十本日记中挑出了几篇让我看过。他的杂文,引例自然,用词深受鲁迅影响,“确乎”、“颇”、“大抵”、“倘是”等词的使用恰切而普遍,逻辑明晰,思辩雄健,说理充分,短小精悍。散文《心病》描写入微,真实而又矛盾困惑的自我形象,道出了他在生存之路上的艰辛与苦闷。《悟痛》有别离贤妻的思念,有对小儿憨态的痴迷追忆,有对老母不能尽孝的负疚,有对作为人生启蒙老师的生父的深切缅怀,有对不平现实的愤激,有无法改变命运的悲苦。
老刘重情。中学撤并,老刘分流到小学。老刘说,一二年级娃娃心疼得很,我还爱。有人说,一天的官司都断不及,麻烦得很,还有啥心情着爱哩?老刘一字一顿一板一眼地说,因为我有妻子,我便爱天下所有的女人,因为我有孩子,我便爱天下所有的儿童——我知道这是他活用了朱自清《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一文中的话——下午自习上,李文辉状告张亚龙把他打了一拳,我把张亚龙叫了上来。张亚龙供认不讳。我问李文辉:打疼了没有?李文辉说不疼。我说,不疼么告啥状哩?我又问张亚龙,打好了没有?两个碎鬼都不敢言语。我瓦着脸开了个玩笑:没打好了再打,一二,开始!李文辉一扑,扑过来拦腰抱住张亚龙,就要往倒里摔。慌得我赶忙喊暂停。他们停住了,我就训:把你两个碎家伙,我说打,你们就真格打?连正话反话都听不来?学生爱老刘。老刘成了老顽童。
老刘能说。有同事说小王幸福,小王说我还不知道幸福是啥滋味。老刘说,你让他说啥叫幸福他当然不会说。丁玲说,啥叫幸福,幸福不在自身,在旁人的羡慕里。小王自己身在幸福中,习以为常了,就熟视无睹了。不知丁玲是否说过这样的话,话是不是真的这样说,我无法考证,也无暇考证。我虽然怀疑老刘有时言之凿凿的信口引用,但却深深地记住了有关幸福的这么一个定义。
老刘爱唱。爱唱的老刘并不是天天唱或者你让他唱他就唱,老刘只给学生唱,给自己唱。一次春游,歇缓在一个村学的小院,学生围在老刘的身旁,要老刘唱歌。老刘接过一个男生递来的塑料瓶凑向嘴边,右手捧着一大把女生递来的紫丁香,唱竹子开花,唱中国心。歌连着歌,掌声接着掌声。站在后面高处的我,看着老刘的满头白发,心中诵着的是沧桑二字。老刘最投入最动情的是独处时独唱《渴望》主题歌,让人听到的是生活的五味子。
老刘喜乐。课余的老刘妙语连珠,能把人惹着笑死。抿嘴而笑,笑意渐浓,笑得出了声抖起了肩,我们知道他又有连篇笑话了,就眼瞅着等待下文——红眼睛大鼻子的外国人,见面拥抱,男人吻女人的手,都是礼节,自然得很。假若有一个妙龄女郎,向你老王伸过来一只手,你就咋哩?还吻哩?就啃了猪蹄子了。老王咳嘿一笑一口茶水喷到了地上,笑骂:这谝子手真格能谝!
老刘易怒。学校循了惯例偶尔向学生伸手,老刘就冷冷地从着,默默地恨着。有时站起,把裤子往起一提,左脚一跺,一个左转弯,复又重重地坐下。他把自己的这个动作名之为怒毛冲裆。他也只能这样表示自己的义愤与无可奈何,因为他明白自己只是一个还没有过河的小卒子。
老刘联合全县县聘和乡聘的三百多名代课教师集体签名,到县政府“请愿”,要求提高工资待遇。县政府把事情推到教体局。局长假话诓人空话蒙人大话压人。他就以情动这位局长,以理服这位局长。这位局长就像张天翼笔下的华威先生,每天腋下夹着一个皮包,走得急急忙忙,终日忙得不可开交,能指望他为弱势群体办实事?他就和这位当代华威先生当面对骂,去信痛骂。
无果而终之后,联合五县两区将近两千名“同类”,准备到市政府“请愿”,但他人有心无胆,大多做了缩头乌龟,只有他和另一名有胆欠谋的同道于一个并非周日的雨天去了市上。市长的影子都没见上,他俩就被“小鬼”挡在了门外。于是,趁着午休,他俩溜到市长办公楼上,他像贼一样,打开并未插闩的窗子,跳进去,把一份由他起草的万言书和七张县区教师签名名单放在市长办公桌上,用一个磨瓶压住,摆于市长大人一眼能看到的地方。
事后他把自己描述成了一位为民请命的侠客。我说,别吹了,堂堂一位市长办公的地方能让你自由出进,小偷就畅通无阻了,那能叫市政府吗?如果人家把你抓住,定你一个谋杀或盗窃罪,少说关你五六七八年,你不怕吗?吹得像都不像!他说,不信了你去问万帮。此事我在他曾经的同伙处得到了证实。
他的日子终是推不下去了,去年春天去了南方,立足于浙江一家私立学校,月薪八百,周课时几乎排满。去年秋天,他又把妻子和三个儿女也叫了过去。老刘背井离乡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我能说什么,人家有些老师出去是为了创收求小康,一年净落四五万,他呢,仅仅只是为了活口求温饱,仅仅是为了不愿久呆伤心之地。
这就是我所认识的老刘,一位八五年从教默默奉献青春于三尺讲台的县聘教师。
2000年,民办教师这个名词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据最近有人说,西北数万代课教师的待遇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务院的高度重视,相关政策正在研究中。我想,代课教师这个名词也该到了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了,因为这不仅关乎一个人的个人生存问题,更是涉及到了一个人的生存人权问题。老刘是在为人权而“战”。
但愿来春春暖花也开!
老刘,四十有三,不老。国子型脸上棱角分明,左腿稍短右腿稍长走路略向一边倒,背稍驼胸稍隆说话出气略重,常穿蓝色中山上装蓝色裤子。有点儿老气横秋。
熟知他的人都叫他刘鬼儿。我曾在几个人当面驳斥:老刘不鬼么!有人反问:还不鬼?刘鬼儿刘鬼儿,姓刘的没一个不鬼的!我和老刘认识两年相处一载,到底没有看出他鬼在哪里。我只看出了他的为人稳重处世老练。
不足二百元的待遇要糊口还要养家。上高中的大女儿不戴助听器听不清当面问语,还有正上小学的一儿一女。人们都感叹神服他推日子的本事:推得能!我曾经问,要是好好儿做你的医生,早就小康了,咋又钻到教育上来了?他说,我爱教书,教书是天底下最神圣的事业,教书能使我与书与知识为伍,学生的进步与成长便是对我最大的安慰。初听他的话,觉着似乎与口号相近,不太悦耳。但随着与他的日渐相知,他的人品也就在日常琐事中凸现出来。
老刘好文。每日记写生活感悟,是他雷打不动的习惯,无论多忙多累。他曾从几十本日记中挑出了几篇让我看过。他的杂文,引例自然,用词深受鲁迅影响,“确乎”、“颇”、“大抵”、“倘是”等词的使用恰切而普遍,逻辑明晰,思辩雄健,说理充分,短小精悍。散文《心病》描写入微,真实而又矛盾困惑的自我形象,道出了他在生存之路上的艰辛与苦闷。《悟痛》有别离贤妻的思念,有对小儿憨态的痴迷追忆,有对老母不能尽孝的负疚,有对作为人生启蒙老师的生父的深切缅怀,有对不平现实的愤激,有无法改变命运的悲苦。
老刘重情。中学撤并,老刘分流到小学。老刘说,一二年级娃娃心疼得很,我还爱。有人说,一天的官司都断不及,麻烦得很,还有啥心情着爱哩?老刘一字一顿一板一眼地说,因为我有妻子,我便爱天下所有的女人,因为我有孩子,我便爱天下所有的儿童——我知道这是他活用了朱自清《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一文中的话——下午自习上,李文辉状告张亚龙把他打了一拳,我把张亚龙叫了上来。张亚龙供认不讳。我问李文辉:打疼了没有?李文辉说不疼。我说,不疼么告啥状哩?我又问张亚龙,打好了没有?两个碎鬼都不敢言语。我瓦着脸开了个玩笑:没打好了再打,一二,开始!李文辉一扑,扑过来拦腰抱住张亚龙,就要往倒里摔。慌得我赶忙喊暂停。他们停住了,我就训:把你两个碎家伙,我说打,你们就真格打?连正话反话都听不来?学生爱老刘。老刘成了老顽童。
老刘能说。有同事说小王幸福,小王说我还不知道幸福是啥滋味。老刘说,你让他说啥叫幸福他当然不会说。丁玲说,啥叫幸福,幸福不在自身,在旁人的羡慕里。小王自己身在幸福中,习以为常了,就熟视无睹了。不知丁玲是否说过这样的话,话是不是真的这样说,我无法考证,也无暇考证。我虽然怀疑老刘有时言之凿凿的信口引用,但却深深地记住了有关幸福的这么一个定义。
老刘爱唱。爱唱的老刘并不是天天唱或者你让他唱他就唱,老刘只给学生唱,给自己唱。一次春游,歇缓在一个村学的小院,学生围在老刘的身旁,要老刘唱歌。老刘接过一个男生递来的塑料瓶凑向嘴边,右手捧着一大把女生递来的紫丁香,唱竹子开花,唱中国心。歌连着歌,掌声接着掌声。站在后面高处的我,看着老刘的满头白发,心中诵着的是沧桑二字。老刘最投入最动情的是独处时独唱《渴望》主题歌,让人听到的是生活的五味子。
老刘喜乐。课余的老刘妙语连珠,能把人惹着笑死。抿嘴而笑,笑意渐浓,笑得出了声抖起了肩,我们知道他又有连篇笑话了,就眼瞅着等待下文——红眼睛大鼻子的外国人,见面拥抱,男人吻女人的手,都是礼节,自然得很。假若有一个妙龄女郎,向你老王伸过来一只手,你就咋哩?还吻哩?就啃了猪蹄子了。老王咳嘿一笑一口茶水喷到了地上,笑骂:这谝子手真格能谝!
老刘易怒。学校循了惯例偶尔向学生伸手,老刘就冷冷地从着,默默地恨着。有时站起,把裤子往起一提,左脚一跺,一个左转弯,复又重重地坐下。他把自己的这个动作名之为怒毛冲裆。他也只能这样表示自己的义愤与无可奈何,因为他明白自己只是一个还没有过河的小卒子。
老刘联合全县县聘和乡聘的三百多名代课教师集体签名,到县政府“请愿”,要求提高工资待遇。县政府把事情推到教体局。局长假话诓人空话蒙人大话压人。他就以情动这位局长,以理服这位局长。这位局长就像张天翼笔下的华威先生,每天腋下夹着一个皮包,走得急急忙忙,终日忙得不可开交,能指望他为弱势群体办实事?他就和这位当代华威先生当面对骂,去信痛骂。
无果而终之后,联合五县两区将近两千名“同类”,准备到市政府“请愿”,但他人有心无胆,大多做了缩头乌龟,只有他和另一名有胆欠谋的同道于一个并非周日的雨天去了市上。市长的影子都没见上,他俩就被“小鬼”挡在了门外。于是,趁着午休,他俩溜到市长办公楼上,他像贼一样,打开并未插闩的窗子,跳进去,把一份由他起草的万言书和七张县区教师签名名单放在市长办公桌上,用一个磨瓶压住,摆于市长大人一眼能看到的地方。
事后他把自己描述成了一位为民请命的侠客。我说,别吹了,堂堂一位市长办公的地方能让你自由出进,小偷就畅通无阻了,那能叫市政府吗?如果人家把你抓住,定你一个谋杀或盗窃罪,少说关你五六七八年,你不怕吗?吹得像都不像!他说,不信了你去问万帮。此事我在他曾经的同伙处得到了证实。
他的日子终是推不下去了,去年春天去了南方,立足于浙江一家私立学校,月薪八百,周课时几乎排满。去年秋天,他又把妻子和三个儿女也叫了过去。老刘背井离乡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我能说什么,人家有些老师出去是为了创收求小康,一年净落四五万,他呢,仅仅只是为了活口求温饱,仅仅是为了不愿久呆伤心之地。
这就是我所认识的老刘,一位八五年从教默默奉献青春于三尺讲台的县聘教师。
2000年,民办教师这个名词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据最近有人说,西北数万代课教师的待遇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务院的高度重视,相关政策正在研究中。我想,代课教师这个名词也该到了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了,因为这不仅关乎一个人的个人生存问题,更是涉及到了一个人的生存人权问题。老刘是在为人权而“战”。
但愿来春春暖花也开!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