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蚂蚁上树

2021-12-31经典散文
[db:简介]
蚂蚁上树
石广田


       很多人应该都见过蚂蚁上树:一只只蚂蚁沿着树干往上爬,爬过粗树枝,再爬上细树枝,密密麻麻聚拢在枝尖的嫩叶处,吮吸蚜虫泌出的蜜露。

       或许是对这样的场景太熟悉,有人就给肉末炒粉条,起了个生动的名字“蚂蚁上树”——当筷子挑起长长的粉条,粘在粉条上的肉末,与沿着枝条爬行的蚂蚁颇有几分相似。

       在家乡豫北,“蚂蚁上树”不是贵菜,却是名菜。很多人下馆子都爱点这道菜,小孩子尤其喜欢,成年人却稍有尴尬:要想用筷子把长长的粉条夹到自己面前,很多时候得站起身。一不小心,滑溜溜的粉条还可能会半道从筷子上掉下去。夹菜人的样子显得既贪吃又笨拙,不得不大声直呼解嘲:“这真是一道丢人菜啊!”

       小孩子不嫌丢人,他们站起身,用整个手掌攥住筷子,在盘子里夹住粉条使劲儿转圈,缠绕到筷子上的粉条很容易吃到嘴里。这种吃菜的办法,只在意了味道,把“蚂蚁上树”的神韵,完完全全破坏掉了。

       “蚂蚁上树”并不难做。先把红薯粉条用开水焯软,当肉末在油锅里炒熟后,再将软粉条倒入锅里一起翻炒,最后加入酱油、五香粉和食盐,就可以出锅了。

       这道菜看似简单,火候却不好把握。火大了粉条容易粘锅,火小了汁水又太淡少了滋味;时间短了粉条发硬,时间长了粉条就会变碎挑不起来。有经验的大厨一次就能做成,一般人估计得加两三次热水,反复翻炒才能成功。

       “蚂蚁上树”还有一种改良版本——黄豆芽、粉条炒肉末。加入黄豆芽以后,这道菜就清爽了许多,粉条也不容易粘成一团囚在盘子里。不过,口感的变化会很明显,闻起来、吃起来几乎都是黄豆芽的味道。但在我看来,这个改良版,更接近“蚂蚁上树”的原貌。

       与“蚂蚁上树”类似,很多菜名都是聪明人想出来的。雅或俗并不重要,只要有人愿意听,有人愿意叫,那名字就能流传开来。比如,花生米叫“奉陪到底”可以流行,削皮黄瓜叫“美人脱衣”就传不开,大概是俗不可耐吧。在赵丽蓉老师表演的小品《打工奇遇》中,把各色萝卜片拼盘叫“群英荟萃”,就有些太言过其实,也怪不得被“萝卜开会”点透玄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