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地方戏曲文化的尴尬守护

2021-12-31经典散文
[db:简介]
地方戏曲文化的尴尬守护
        ——从地方戏曲节的展演说起
        黄叶斌        

      地方戏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如何更好地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更多的接受者、欣赏者和承继者呢?由湖北省文化厅主办的“第二届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惠民展演”就是一种有益的探索。该活动于6月21日至7月8日,以113场剧目,全省15个市州39个院团及2个省直单位参演,涉及19个地方戏曲剧种,深入全省各地社区、学校、农村、企业、广场、剧场等地开展基层惠民演出。无疑,这些展演(即凭身份证在社区和单位免费领取戏票),给在酷暑中的百姓增添了一些文化视觉的清凉和精神愉悦的谈资,同时,也使人们在赏心悦目中获得一种历史记忆的唤醒、一种潜移默化的回味、一种传统伦理的灌输、一种文化韵味的滋润,一种精神化石的展示。

      七月六日下午,在武汉楚剧院(即楚乐戏苑),笔者携老婆一起有幸观看了一场地方戏曲展演。尽管这是武汉七个场馆中最小的一个,但是,仍然座无虚席,观众热情高涨。有一个太婆是我的邻坐,她已经七十四岁了,说是几乎每场必看,而且步行七八里路,把孙子女的呵护权力都移交给儿女了。当天,她因为没有戏票,在上午十点就来到剧场等候,看看是否有余票,结果如愿以偿。

       在观众席中,我大致浏览了一下,以头发花白的老年人居多,而中青年人大约只占一成。有的是夫妻两人搀扶而来,有的是拄着拐杖蹒跚而来,有的是朋友结伴而来。一些没有座位票的老人,就只好站立在剧场两边的过道上。

      当天下午的演出,是由荆州花鼓戏、汉剧、越调演出的六个折子戏(分别由荆州、洪湖、谷城、仙桃和湖北艺术职业学院代表队演出)。这些传统戏曲,对于老人来说,他们听得津津有味,聚精会神,而对于我来说,却是一种启蒙式的灌输教育,甚至在中途昏昏欲睡打盹了一会儿。因为对于剧情的不了解,对于唱腔特点的盲区,对于折子戏艺术的陌生,所以,我的收获不是很大。只是觉得感受了一下戏曲文化的氛围,领略了一番戏曲传人的风采,同时,也让我滋生出一丝难言的尴尬之痛。

                                                                          二

      

      这次的戏曲演出,有湖北越调《琴房送灯》、汉剧《活捉三郎》、荆州花鼓戏《清风亭》、《蜈蚣岭》、《秦琼观阵》和《赵玉贞装疯》。其主题是对传统道德伦理观念的传诵与张扬:或是冲破宗族专制观念束缚的婚姻自由、或是因果报应的民间传奇、或是惩恶扬善的英雄义举、或是智慧超人的虎胆雄心、或是蒙冤受屈的弱者抗争。这些人物形象大多是民间口头文化的艺术结晶,也是中国精神血脉的一种延续。因此,这些传统戏曲能够代代相传深入人心,也就不难理解了。

      据说,湖北省的地方戏曲有22种,有的已经濒临失传了,有的举步维艰,有的处于散兵游勇状态,有的拼命抗争自生自灭。究其原因,可能会找出许多主客观理由。但是,笔者以为,其中的传统表现方式与声腔设计的凝滞固化,与时代的求变求新求活的要求可能有些间距和隔膜,尤其是与年轻一代人的生活情趣和社会风尚融合得不够紧密有关。当然,其艺术特质和表演风格的普及与宣传不够,更是其被现代青年人忽视、抛弃和远离的缘由之一吧。

      戏曲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是一个陷入悖论的社会文化命题:经过时代检验和时间淘洗的中国地方戏曲文化,有一套相对固定的声腔设计模式和程序规范,也是受到地方百姓喜爱和传承的原因之一。如果不纯粹、不纯洁、不地道,就会被百姓嗤之以鼻,被诅咒被抛弃;如果以嫁接渗透融合的方式进行改进,可能其原始味道和神韵将大打折扣,甚至成为一种面目全非的“怪物”。君不见,近年来的戏曲舞台上,已经出现了这种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试验产品,比如花鼓戏与话剧的嫁接,芭蕾舞与音乐剧的联姻,京剧声腔与民歌旋律的渗透等等。这些形式的试验或探索,不管其效果如何,总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回应和进步吧。

       送戏下乡,对百姓是一种精神食粮的补偿或心灵慰藉的点缀,在某种意义上,有点画饼充饥的味道。尽管现在的电视频道上开设有戏曲专题节目,但是,许多地方因为地理位置的偏僻,却不能及时有效地收看收听。在有条件的地方,戏曲进校园,也是一种不错的启蒙普及工作和传承文化高招。另外,在目前的文化体制和机制下,地方戏曲的演出受到很多方面的制约,百姓观看和欣赏的机遇十分有限、条件十分简陋;同时,地方戏曲的演出团队也常常陷入演出经费捉襟见肘和主创人员青黄不接的困境。现在,有的地方政府已经开始重视这个问题了,在后备人才力量的储备上,舍得花气力,与省级艺术院校合作,定向培养青年戏曲骨干(据悉,此次演出人员都是二十岁以下的演员担当,而音乐原创、伴奏和司鼓人员都是中老年艺术家或离退休人员)。但是,在传承者和受众之间产生的巨大数字落差,却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文化生态之尴尬境地。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也是戏曲的未来。随着老年人口的逐步自然减员,中青年人将是戏曲艺术的主要或重要的潜在接受者和传承者。现在,如果对此认识不足或自我陶醉于虚假的繁荣之中,将是一种历史视野的白内障或近视眼,其苦果将会由后人来品尝。


       演出完毕,走出剧场,观众的脸上洋溢着一种愉悦满足的神情。只有两个多小时的观摩和品尝,仿佛在历史的隧道里穿越了一番(演出内容和形式全是古装戏的定式),随即又进入了现代的高速公路上。

      时尚的诱惑与传统的传承,哪一个更是急迫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好像是一个无解题。两者之间的相互排挤、相互抵消、相互影响和相互较量,在较长时间内恐怕还难以取得满意的答案。看来,地方戏曲艺术的知音者,必须到广大的农村市场去寻找,因为那里的文化资源贫乏艺术人才稀有精神生活单调,从而就会诞生一个潜在而庞大的文化需求气场;而城市的戏曲艺术需要者,相对集中于老年人中,所以其市场就会相对零散和弱小。作为休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文化自觉的一个使命担当,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领域,戏曲文化在中国、尤其是在农村的历史命运是值得关注的时代话题之一。

       戏曲艺术的未来在哪里?戏曲文化的前景和发展趋势何在?从此次的地方戏曲观摩中,我似乎找到了一点自信和希望,同时,也在欣慰和祝愿中产生了些许的文化焦虑与时代叩问。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