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功 课

2020-09-21叙事散文李兴文
把手机凑近“签到器”,举手之劳就换取了一声甜美圆润的语音提示“谢谢”。崭新的一个工作日就这样开始了。走向办公室的路上,猛然想起刚才听到的那一声“谢谢”甚为不妥。怎么能说“谢谢”呢?难道上班签到的过程是人为机器服务的过程?服务得好了,就对服务
  把手机凑近“签到器”,举手之劳就换取了一声甜美圆润的语音提示“谢谢”。崭新的一个工作日就这样开始了。
  走向办公室的路上,猛然想起刚才听到的那一声“谢谢”甚为不妥。怎么能说“谢谢”呢?难道上班签到的过程是人为机器服务的过程?服务得好了,就对服务员说声“谢谢”,并以此作为服务质量的验证性总结?或者,人只是手段、方式,而机器、乃至机器所代表的“管理理念”才是目的?如果这是一个错误,也是一个持续了整整一年的错误,竟然无人发觉——今天猛然发觉,进而认定自己这个发现者应该算作智者。由此也想到诸如此类的许多现象实在令人费解,也会想到一些电脑程序工程技术人员想象力的贫乏和创造力的低下——当然也许是管理阶层的想象力欠佳——机器是为人服务的,机器是管理阶层管理意识的具体物化,而“以人为本”的本意是一切都必须从人的实际需要和感受出发,必须以关照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现状为中心目的。证明“签到”成功的提示语音完全可以预设为“您好”,或者“早上好”、“下午好”之类,如果这样,签到者由此获得的心灵温暖可能会更加真实且充盈一些,而“谢谢”,则显得有些装腔作势、惺惺作态,多有敷衍、搪塞的嫌疑,总有些毫无精神实质的胡言乱语。
  不过也无伤宏旨,新的一天毕竟开始了。
  打扫完办公室,回到操场开始绕场散步。陆续到校的孩子们如晨鸟一般喧哗、骚动。按理,到校以后他们应该捧书而读的,却少有,大多数孩子在吃、喝,在嬉戏、追逐、打闹,在聊天。很明显,经过一夜的酣睡,他们的身体疲劳已经完全消除,他们身上的少年气息大都以相当强烈的交流欲望和交流行为等方式表现出来,他们体内的消化酶也被辘辘空肠全面激活,他们的青春荷尔蒙完全处于亢奋状态。孩子们在一夜深眠之后能够这样朝气蓬勃,至少说明他们的身心都很健康。早起进食是无可厚非的,而早起玩耍、嬉戏、谈天说地,则会无一例外地被看作不求上进的劣迹。晨读、晨读,从校长到教师都有这样明确的要求和期望,远远不是三令五申了,但孩子们总是对之充耳不闻。再说,常常声色俱厉地要求孩子们到校之后应该如何如何的人这时候还没有进入校园,上操之前的这段时间无疑就成了管理上的时间空挡,而一些老师们的匆匆而来非要等到上操铃即将大响或者已经大响的时候。但这也不是老师们的过错,有家有室、拉家带口,这是不容回避的生活实际,而孩子们无所顾忌地追求自由与快乐的天性又是无可阻拦的,即便在老师们紧紧跟随他们的时候也莫不如此。
  铃声大作,学生集合站队,俨然朝着蜂王迅速聚集的蜂群。晨起锻炼者们的绕场散步即告结束。距离学生队列远远地站定,仿佛一棵无比孤独的老树。东北方向的山垭口,太阳露出一张酡红的脸庞,宛如一夜沉醉犹未清醒,却又不得不强撑着站起来,虽然头重脚轻,虽然睡眼惺忪,虽然一部分脑细胞还在酒精的麻痹下作着奇奇怪怪的梦,但也必须站起来,因为黑夜已经过去,该它轮值了。
  那张铁锈色的脸真是憨态可掬的。似乎想要证明它自己并没有烂醉如泥,就睁大眼睛四处张望,并且咧开嘴呆滞地发笑。那一瞬间,太阳熔金一样的亮白让人触目惊心。但是,毕竟是“醉”得不轻,勉为其难地“笑”过之后,还是无可奈何地瘫软下去,浓浓的晨雾迅速闭合,仿佛为头晕眼花、四肢无力的太阳拉上了一重厚厚的帐幕来遮羞,让太阳继续沉睡,让它的酒醉慢慢清醒。
  今天的太阳就这样完成“签到”了。
  秋天的光景尚不是十分的鲜明,醉意沉沉的太阳一晃而去之后,漫天还是灰色的浓云,闷热的势头越来越强烈,仿佛躲在云层里的太阳隔着帐幕在悄然靠近。
  学生散去,操场空旷得像一大块收割过的田野,那种空旷具有足够的安全感。于是,操场周边树木上的麻雀相继飞临,俨然在拣食散落于土地上的谷粒——食物是有的,但不是谷粒,而是来孩子们撒落在地上的食物碎屑。那些机敏的家伙夜里就栖止在操场边的大树上,显然,它们属于有吃有住的野生阶层,它们与操场、与大树已经难舍难分,惟其在食而不足的情况下,它们才肯飞向远处。或者远处的农田,或者河滨的荒滩乃至更远的山岭,它们在那里寻求食物上的补充。却无人知道,在漫长的寒暑假里,它们都是在哪里觅食的,但凭它们滚圆的身形可想而知它们并没有挨饿,甚至,它们觅得的食物相当的充足。
  麻雀,如今显然与人有一定的瓜葛了。也许它们生来不善于迁徙,也许它们在很早以前就找到了有保障的觅食途径和方式,它们的禀性就开始悄悄转移。至于野性十足的寒鸦,至今都不违节令,正是秋日,它们早就开始成群结队从城市上空飞过、飞过。有时候,它们也会悠闲地在城市上空集体盘旋、逡巡,看上去好像暂无目的或者并无目的,飞上几圈之后,忽然步调一致地向南方飞去,踏上了远徙的路程。
  寒鸦,那些勇敢者的后代至今都不会亲近人类,它们一直生活在杳无人迹的山林、泽国,并且,他们一直在绝对蛮荒的旷野里觅食、栖止、求偶、生育。寒鸦的长途迁徙是为了寻求可以觅食的、安全可靠的水草丰茂之处,也在追逐温暖,目的当然是为了保证群体和个体生命的发达和平安,也是为了有效地保证种的延续。它们依然凭借原始的生命本能和强大的适应能力以它们独有的方式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它们的生存状态与人类并无多少直接的联系。在这些方面,一直保留高度野性的寒鸦远远胜过城市里那些已经学会依赖人而求得生存的麻雀。
  去水房打开水。回办公室的时候再次经过走廊,就听见两间教室里都在发出满腔怒火的呵斥声,呵斥声当然是老师们发出来的。紧接着就传来撕碎作业本的破裂声和重重摔在地上的挫败声,继而就是忍无可忍的“噼啪”的掌责声——目未触,心先惊。快步上前,只见一间教室的讲台上已经站了长长的一排学生,他们的脚下是一大片乱糟糟的纸屑。他们被“示众”的原因是没有完成老师安排在双休日里的家庭作业。
  偷懒的显然不是个别人,而是相当可观的一群。
  老师生气是应该的,它们即便不考虑到“教学质量”的重压,他们做人的良知和从业的道德同样要求他们必须这样对工作高度负责。应该说,作为教师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和要求来严格管束学生的行为,已经是当今社会堪足称道的职业道德和价值操守了。然而,正由于此,老师们也就显得无比的茫然且盲然。其实,老师们应该知道,所谓“80后”、“90后”、乃至“新千年后”这些新名词所代表的的群体的人生作为和精神境界已经远远不是教材内容和新课程标准以及广大教师的育人理想所共同期望的了。“80后”是饱食暖衣的一代,“90后”是喝牛奶、喝可乐长大的一代,而“新千年后”则是听MP3、上网、“K歌”、玩智能手机的一代,尤其是,“新千年后”是需要全面供养的“伸手”的一代,他们对物质以及对物质世界的依赖,他们对钱财利益的迷恋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在这一点上,他们的依赖习性已经远远超过了飞到操场上寻觅食物碎屑的麻雀。对相当一部分孩子来说,上学读书不是他们心灵的本愿,更不是他们人生的需要,学知识、学做人,当然也就不是他们人生的必修课,也不是成长的必要阶段和必要的心智准备,对他们来说,上学不是为了实现或完成生存能力的基础性能力训练,而是一种带有强迫性的年龄阶段性的“时尚”行为,他们中的一部分上学的目的和意义仅仅是为了证明他们在上学,证明他们并没有脱离同一年龄段的群体而在形式上“上学”。如同他们中间有大量嗜好零食的孩子厌食以后必须经由家长给他们强行灌输食物一样,它们的知识学习和心灵成长也是需要老师来强行“灌输”的,虽然他们的确拥有史上最好的学习条件、享有最丰厚的教育资源——“70后”甚至“60后”们艰苦奋斗、自食其力,并在连续不断的逆境之中顽强打拼出自己人生天地的景况,在这些孩子们心目中怎么能不成为神乎其神的传奇,甚至,怎们能不成为他们闻所未闻的笑料呢?
  当然,有些智力超强者看到这样的结论肯定会义正词严地反驳: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生活在改变,这是必然的,固守贫穷,让历史倒退的做法和想法都是行不通的,再说,也没有人能够让历史倒退。但是,那些持质疑和反对观点的人仍然忽略了一个中心问题: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是否必然与之同步呢?抱持这些观点的人,大约应该同样属于不会自主觅食的一群。
  在这个星球上,因为在新环境中不会或者再也不会觅食而灭绝的动物已经不计其数,包括无比强大的恐龙。
  去清洗茶杯,再次经过那间教室,那些学生还在讲台上站着,老师在继续上课。那些学生仿佛一群垂头丧气的战俘,散落一地的破碎的作业本纸张,仿佛被打得七零八散的甲胄残片——那些孩子的自制力和创造力似乎被富足的生活打败了,但他们还将在繁重的课业负担的层层重压下继续“服役”。也许,其中的一些会很快适应、逐渐醒悟,会沿着现行教育体制的轨道走出他们的人生之路;还有一些,也许将在不堪忍受被动学习的艰难困苦后彻底地败下阵去。
  课间操,和孩子们同去操场活动一下。几乎每一棵树上都有麻雀在聒噪、在翻飞、在跳跃,很明显,它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规律,它们将会等待学生们再次离开操场以后继续啄食孩子们遗落在地上的食物碎屑。
  今天注定是个阴天了,但天气的闷热还没有丝毫的减退,毕竟,太阳曾经按时和这个世界打了一个照面,虽然是一副毫无责任心的惺惺醉态。天上的寒鸦,还在一群一群地飞来,又一群一群地飞去。它们飞临城市上空的时候差不多都会盘旋、逡巡,可能是在利用来自城市的上升热气流的巨大浮力稍事休息,它们不会在城市上空逗留太久,更不会降落,城市不是它们的栖止之所,因为城市对它们来说不是足够自由无忧且舒展广袤的旷野之地,它们的目的地在遥远的南方温暖的林畔、泽国,它们能在那里觅得丰富的食物,也能在那里获得更大程度的平安,在那里传宗接代,在那里成长壮大。对繁华的人的世界来说,它们是不屑一顾的,而对于纯粹的天然环境,它们永远都是自来自往、无拘无束的,它们并不清楚它们是否需要赶着去“签到”,但有一点却是无需证明的:自由成长,应节繁育,按时觅食,尽享天年,一定是它们必做的功课吧。
  2013-9-20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