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墓碑归属的尴尬 

2022-01-01抒情散文徐得荣
墓碑归属的尴尬  --飞虎英雄李文耀墓碑如何存放引争议 文/老榆木李文耀,男,中共党员,山西省黎城县东社村人,黎城漳南渠著名“飞虎英雄”,1972年12月7日因公殉职。1973年1月5日,李文耀被中共黎城县委授予“模范共产党员”光荣称号,并……

墓碑归属的尴尬  
  --飞虎英雄李文耀墓碑如何存放引争议 
  文/老榆木
  李文耀,男,中共党员,山西省黎城县东社村人,黎城漳南渠著名“飞虎英雄”,1972年12月7日因公殉职。1973年1月5日,李文耀被中共黎城县委授予“模范共产党员”光荣称号,并追记一等功。
  英雄早日归土,然而一块木制的墓碑,既没有立在老英雄的坟头,也没有存放在漳南渠纪念馆里,40年过去了,直到现在这块墓碑仍然被冷冰冰地闲置在老英雄的家里。怎么处置这块具有特殊意义的木制墓碑?成为李文耀子女们无法化解的难题。
  英雄孤苦有谁知?唯有明月与清风。
  2019年夏天,老英雄的儿子委托笔者为他老父亲整理先进事迹时,笔者才全面了解到这个当年叱咤风云的飞虎英雄李文耀,同时也获知了老英雄木制墓碑“存放”引发争议的缘由。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初期,年已六旬的李文耀为了解决家乡有河无水,用水困难问题,积极投身于轰轰烈烈的漳南渠修建工程。在艰苦卓绝的修渠过程中,李文耀顾大家而舍小家,一心扑在工地上,连续四年没回过家一次,把全部的精力和心血全部贡献给了修建漳南渠。特别是在高崖山工地,由于悬崖陡峭根本无法立足,工程建设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关键时刻,李文耀以年近六旬的高龄,和年轻民工硬争强夺,把高空作业的任务争取到自己的手中。他从家里拿出唯一的一条大绳,一端栓在自己的腰间从山顶飞身下崖,将身子吊在半空,艰难地打钢钎、凿炮眼、点炮、排险。在当时,他是唯一一个敢于飞下高崖,也是唯一个有能力悬挂在高崖上悬空作业的人。三年多时间里,他累计下崖施工五千多次,创造了漳南渠建设史上高空作业的奇迹,为漳南渠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由于李文耀事迹突出,因此声名远播,闻名全国,被人们称之为“飞虎英雄”。
  那时候,李文耀与著名全国劳模李顺达、申纪兰齐名,且李顺达、申纪兰两劳模还呼李文耀为“大哥”。鉴于李文耀成绩显著,事迹感人,1973年7月人民日报曾专版刊登了他勇敢飞越险峰,带领飞虎队战胜困难,克服艰险,冒险进行高空作业的事迹,对他敢于冒险,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精神进行了大力度的宣传。其后,许多国家级和省级报刊杂志先后对他的英雄行为和先进事迹转载宣传,飞虎英雄李文耀由此声名大振,远播华夏。
  由于飞虎英雄李文耀的事迹特别典型,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马峰、山西作家孙谦、晋东南地区作家张国太、著名摄影家韩宽秦等前来东社村,纷纷为李文耀留字题词。
  为弘扬英雄精神,1972年12月7日,长春电影制片厂艺术副厂长、著名导演苏里以李文耀的事迹为背景,由山西省歌舞团孙惠远带队,地区歌舞团张福明等众多艺术家和演员齐集黎城,会聚上遥,筹划拍摄《飞虎英雄》专题纪录片和人物传记电影。
  是好事吧?是,绝对是好事。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没想到,恶魔悄悄降临在李文耀的头上,好事变成意想不到的灾难。
  12月7日下午14时,在摹拟高空作业时,系在李文耀腰上的绳索从崖顶莫名其妙地突然断裂,李文耀从高空坠落,重重地摔在高崖下,不幸身亡。在场的各级领导和艺术家们先是目瞪口呆,随之一片惊呼声四起,人们纷纷向老英雄奔去。
  一个闻名华夏的修渠英雄,就这样献出了宝贵生命。
  飞虎英雄李文耀牺牲后,12月12日,省、地、县领导及全县各单位以及社会各界在上遥召开追悼会,将老英雄安葬于上遥镇省道石漳线路边。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马峰为英雄专门题词:“飞虎英雄李文耀,雄心壮志胆略高,飞身下崖五千次,修渠献身立功劳。”
  1990年,山西电视台新闻部主任赵有田带领新闻采访组一行,深入山西省黎城县上遥镇东社村,就漳南渠飞虎英雄李文耀的先进事迹进行专题采访。不久后,县里送到李文耀家用五合板制作的墓碑一块。令人不解的是,老伴没有把墓碑埋到李文耀的坟头,而是把墓碑存放在家里。老伴的意思,可能是把墓碑视作李文耀其人,早晚相伴,感到不再寂寞吧?
  李文耀的老伴离世后,子女们发愁了:墓碑如何安置?是埋在父亲的坟头,还是交给镇政府的漳南渠纪念馆?作为子女,他们认为墓碑是用五合板制作的,像极一块光荣“牌扁”,应将木质墓碑存放在漳南渠纪念馆以供后人瞻仰,便于后人充分了解英雄事迹,学习和传承英雄精神,不失为一种对后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一个实例。况且,木质墓碑埋在土里,加上风吹雨淋,很快就会腐烂,再说了,坟头埋一块五合板制作的墓碑不类不沦,成何体统?最好的办法是把木质墓碑放在纪念馆里,子女们另行用青石雕刻一座墓碑埋在老英雄坟头,这样就两全其美了。
  然而,镇里似乎不愿将李文耀的木质墓碑存放在漳南渠纪念馆,认为墓碑不属于革命文物,纪念馆里放置一个墓碑不太合适,还是埋在李文耀的坟头为好。而李文耀的子女们坚持把李文耀存放在漳南渠纪念馆,两种意见一直未能融合,多次交涉无果。
  一座修渠英雄的木质墓碑存放问题,竟成为一件尴尬事久而未决,一直拖到到现在仍无着落。
  如果九泉之下的老英雄有灵的话,不知作何感想?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