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清廉生威望

2022-01-01叙事散文心湖微波
每个朝代总会出现一些清廉官员,他们犹如一面面古镜,穿过历史的时空,照耀着这片古老的土地,闪烁着中华民族最耀眼的精神光芒。近来读了一些古代典籍文献,看到了北宋三大官员的为人处世。他们的修炼人品,清廉从政,读后确实让人感动不已,并肃然起敬。明朝……

每个朝代总会出现一些清廉官员,他们犹如一面面古镜,穿过历史的时空,照耀着这片古老的土地,闪烁着中华民族最耀眼的精神光芒。近来读了一些古代典籍文献,看到了北宋三大官员的为人处世。他们的修炼人品,清廉从政,读后确实让人感动不已,并肃然起敬。
明朝郭允礼《官箴》里有言: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吾能而畏吾公。清人张聪贤亦说过:“公生明,廉生威”。是的,这些清廉官员生前有威望,身后留清名。 “吾面不过楪子(一作镜子)大,安用照二百里?”

很小时候,听闽南渔鼓就听说吕蒙正守困破窑之事。这位出身平寒的状元,他曾三次登上北宋的相位,可谓地位显赫。他宽厚正直,对上遇礼敢言,对下则宽容有雅度,对己坚守正道自律。遇事敢出来讲话,每次讨论时政,有不公允的,一定坚持反对意见,皇帝赞许他能无所隐瞒。因此他生前有很高名望。
初任参知政事,吕蒙正进入朝堂时,有一位朝中官吏在朝堂帘内指着他说,“这小子也当上了参知政事呀?”吕蒙正假装没有听见就走过去了。与吕蒙正同在朝班的同事却非常愤怒,下令追问那个人的官位和姓名。吕蒙正急忙制止,不让查问。下朝以后,那些与吕蒙正同在朝班的同事仍然愤愤不平,后悔当时没有穷追查问。吕蒙正则说:“一旦知道那个人的姓名,则终身不能忘记,不如不知道那个人的姓名为好。不去追问那个人的姓名,对我来说也没有什么损失。”当时的人听了,都深深佩服吕蒙正的胸怀大量。
吕蒙正不但胸怀大量,更重要的是他不为外物所动,保持高尚的情操。
据欧阳修《归田录》载,当时有一位朝士家里收藏一面古镜,他说自己这面古镜能照二百里地之远。言下之意,这古铜镜可不是一般的古铜镜,异常珍贵。用现代的话来说,这是大有收藏价值的古镜。有一天,这位朝士想通过吕蒙正的弟弟把古镜献给吕蒙正,以此来求得吕的赏识,加官进爵。吕蒙正的弟弟等到哥哥有空闲的时候,就把这件事告诉了他。吕蒙正笑着说:“我的脸只不过碟子般大小,哪里用得着照二百里的镜子?!”此语一出,他的弟弟就不敢再言语了。听到这件事的人,都称赞吕蒙正的高尚的人品。他能够不被外物牵累,这是过去的当官的人也很难做到的。

“吾方为御史,受而用之,则何以清流品也。”

早先对刘温叟了解甚少。读王闢之《渑水燕谈录》与《宋史》里有关于刘温叟的文字,才知道一些。刘温叟,他的名字有一段来历,他生下来的时候,他父亲已经年迈,说了一句话:“吾老矣,他无所欲,但冀世治民和,与此儿皆为温、洛之叟,耕钓烟月,酣咏太平之化足矣。”后来,刘温叟回忆起父亲曾经说过的这句话里蕴含着期冀,便把自己名字改为“温叟”的。
刘温叟博学多才,且为人厚重方正,举动遵循礼法。据《宋史》载,他侍奉继母以孝顺闻名,即使是大热天不戴帽穿衣不敢相见。他做过五代的官员,而到了北宋初期,据说宋太祖推荐他当御史中丞,是因为他“以德义世其家,当时推服。”
在《渑水燕谈录》和《宋史》均有记载,刘温叟刚刚当上御史中丞时,家里极其贫困,当时在尹京(京畿长官 )任职的宋太祖的弟弟赵光义,即后来的皇帝宋太宗,他知道刘温叟家里贫寒,就派人赠送了五百缗钱(一缗钱等于一贯)。刘温叟表面上恭恭敬敬地收下了,虽然他家里很需要这笔钱来改善生活,但是对皇帝弟弟的这笔救济款他没有往家里拿,却封存在大柜里放到御史衙门的西廊。有的人责问他,皇帝弟弟拿钱给你为何不用?他是这样回答的——“晋王(赵光义)是管理京师的官,兄是天子。我拒绝晋王送的缗钱,这是对晋王的不尊敬。但是,我正在御史任上,我接受了馈赠再花掉它,别人会怎样看待我,我又怎能去要求受我监督的百官做到清廉呢?”因为他心里明白,御史官的职责是“纠察官邪,肃正纲纪;大事则廷辨,小事则奏弹”,更何况他觉得不严以律己,怎能监督别人,所以他不能平白无故地享受这笔钱。
第二年端午节,尹京赵光义又派人给刘温叟送来角黍、执扇等生活用品,这位送东西的小官员就是去年的送钱人,他看见御史府的厅西舍中藏钱之处没有动过,还跟原来一样。他回去把这件事禀告了尹京赵光义。赵光义赞叹道:“我的钱尚且不用,何况其他人的钱呢?……现在一年了都不打开,他的坚持节操更加明显啊。”便派小官员用车载回官邸,以免玷污了他的节操和品德。
刘温叟不为皇帝弟弟赐予的金钱所动,坚守清贫,让人称道。

“夫有尤物,足以移人;苟非德义,则必有祸。”

认识王安石一般都是从他的诗歌“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开始的。虽然很多人早就知道他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也许不知道他在情感方面是一个非常检点的人。
王安石对夫人吴氏的感情很专一,除了夫人吴氏,他对别的女子是不会动心的。据邵伯温《邵氏闻见录》一书,吴氏曾瞒着王安石为其买过一个妾,直到此女进了门,吴氏都没有对丈夫说起家中新来了一个女子,更没有说明此女是买来作丈夫的小妾的。有一天,王安石见身边出现了一个陌生女子,便问:“你是谁?”那女子答:“夫人命我在老爷身边服侍。”王安石问:“你是谁家的?”那女子答道:“我的丈夫原是大将,负责运军粮翻了船,朝廷要他赔偿损失,家里财产全部充抵还不够,就将我卖掉。”王安石再问:“我家夫人买你花了多少钱?”那女子答:“90万。”王安石听了,不免产生悲悯之心,马上派人找来该女子的丈夫,让他把妻子带走。王安石还说,吴夫人付的90万钱就不用退还了。
当时90万钱(900贯)是一个多大的数目呢?看了下面一条资料就大致清楚了。王安石同时代人苏辙被贬官,从筠州迁雷州,又从雷州迁循州。两年之间,一家人到了循州,囊中只剩5万钱。按当时规定,寺院、道观都不许贬官借住,只得用这笔钱买10间民房。循州那地方,10间民房的价格是5万钱(50贯)。从这里你就知道王安石不用女子退还的90万钱是个什么概念。
又据赵令畤《侯鲭录》一书说:王安石由京官外放,一次自金陵(今南京)路过苏州,苏州知府刘邠请他吃饭,有营妓(即官妓)表演歌舞。在宋代,盛行营妓制度,也就是官府用钱买来相貌端正的年轻女子,派专人教她们音乐、歌舞,以供官员们宴会时陪酒,表演音乐歌舞助兴。这是很普遍很平常的事情,但王安石看见有营妓在场,便面露不悦之色,他不肯就坐。刘知府知道了,只好让营妓退下去,王安石这才坐下来。
中国古代有所谓“红颜祸水”的说法,典型的是《左传》上说的:“夫有尤物,足以移人;苟非德义,则必有祸。”实际上,不是美女害人,而是操纵美女者害人。女色诱惑往往比金钱诱惑需要更大的考验。能抵御这种诱惑的人,应该说需要有很高的道德素养和很强的自制能力。对王安石这样操守的官员,可谓“刀枪不入”,要想贿之以绝色美女,都是不能得逞的。古代多的是贪财又贪色的官员,像王安石这样不近女色、为人正派的官员却很罕见。
吕蒙正不为宝物所累,刘温叟不为金钱所动,王安石不为女色所惑,此三人因为生前廉洁自律,备受世人尊敬,死后又青史留名。这正是清廉生威望的缘故。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