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史广镇

2022-01-01抒情散文朱竹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0:26 编辑

史广镇 史广镇是1956年考入南开大学的,笔者也是1956年步入南开的,我们是同届学友。史学兄1957年被打成右派的,笔者也是1957年被划为右派的,我……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0:26 编辑 <br /><br />史广镇
史广镇是1956年考入南开大学的,笔者也是1956年步入南开的,我们是同届学友。史学兄1957年被打成右派的,笔者也是1957年被划为右派的,我们是同难兄弟。
史学兄是安徽淮北人,出身于贫农世家。他穿着一双家做的布鞋,鞋帮是黑色的,鞋底是白色的。鞋底打上的前掌与后掌也是黑色的,是车轮废旧的外胎,非常厚实。走起路来发出笃笃的声音,那是在偌大的校园里独有的一种沉实的声音。史广镇所穿的短裤,也是独一无二的,其颜色原本是深蓝,逐渐成了浅蓝,最后是白蓝,带有岁月的沧桑感。裤面有许多针头线脚,纵横交织密密麻麻,是缝纫机机头反复行走耕耘后留下的痕迹;原来那是由一条长裤改制而成的短裤,把长裤的下半截补到了上半截。只要看上一眼,就会烙印在大脑里,让你永生铭记。
史学兄的下半身是一个世界,史学兄的上半身又是另一个世界。所穿的半截袖是一件旧衫,但没有补丁,白色的面料在阳光下闪烁,在微风中清爽——衬托出来的脸庞,年轻而英俊!他的双颊是赭石色的,有一层油质在发亮,犹如当下青年男女所涂抹的护肤霜,那是一种健康美,极具魅力!
他说一口淮北方言,十个字里有一个字或两个字你听不清,十句话有半句乃至一句你听不懂,甚至是你会说他是语焉不详。然而并不妨碍你感受他乡音里那种浓重的质朴,那是由里向外散发而出的一种质朴,是不断向你充溢而出的质朴。他真诚他笃实,他简洁,他明快,他通体透明——只要给一把火,他就会成为一块琥珀!
他的一招一式都在表明他是自己父亲的儿子,他的一举一动都在昭示他是农民的儿子。他有兄弟四人,他排行老大。他出来上大学,家里的三个弟弟依次上小学初中与高中。三个兄弟都和他本人一样朴实无华,因为他们都是自己父亲的儿子都是农民的儿子。
不是新社会,不是共产党,三个弟弟上不了小学初中与高中,他本人更上不了大学。然而在感恩的同时他又觉得农民的日子过于清苦——酱油瓶里没有酱油,醋瓶里没有醋,油瓶里没有油,不吃蔬菜,水果是天外之物,一年到头见不到一丝肉沫沫,全家人的饭食,只能是一锅地瓜干咕嘟咕嘟煮熟了,再撒上一把盐巴。
需要插叙一笔的是笔者初中的语文老师,齐刷刷花白短发,一双解放脚,一身列宁服,她来陕甘宁边区,告诉人们十八九岁的大姑娘没有裤子穿,冬天蹲在灶火堂里取暖!其后三十年,赵紫阳总书记于甘肃所看到的是,一农户之家的水泥炕沿有三个坑,是饭碗!(我猜想)是三只大眼睛直愣愣瞪着总书记,使总书记回答不出来什么是社会主义!
他开始发言,他说农民生活苦!说话的时间是1957年!1957年毛主席共产党动员号召人们帮助党整风,给共产党提意见。结果招来大批判,批判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了恶毒而又无耻的诬蔑!他在诬蔑农民在吃旧社会的猪狗食牛马饭!他被打成右派!此其一也!
其二,整个社会都在大鸣大放给共产党提意见,班上动员大家给党员提意见。同班学兄李艺林已经贴出大字报表达出他的意见——
吞云吐雾上云霄
躺在沙发养精神
一旦风平又浪静
大搬教条训斥人
不仅有诗,还有漫画,画中有一位官僚主义者在那里翘着二郎腿吸烟。史广镇不曾写诗,也不曾画画,他只是发言。他搜肠刮肚,给团支书罗世洪提了一条生活作风不检点的意见。前者是反党,后者也是反党。区别在于前者是冷嘲热讽党的领导,后者是直言不讳地向党进攻(共青团是当的后备军,向团支书发难就是向党进攻)。
两者得到的处理也是不一样的,前者是开除学籍遣送到农场劳教,后者保留学籍边学习边改造。二十二年后右派平反后,诸学友欢聚一堂,当年的团支部书记罗世洪从中央党校归来,他带给史学兄一则民谣——
远看是座庙
近看是党校
贪污分子来深造
史与罗先是面面相觑,后是会心一笑。应当承认共产党在进步,在与时俱进,不再封口,不再以言定罪!罗学兄不会被打成右派!即使冷嘲热讽巍峨高哉的中央党校也安然无恙!

文章写到此处自然想到老毕,他对伟人口吐污言秽语都没有法办,表明社会着实与过往有了偌大区别。不过你也得承认老人家威力巨大,即便是死后也能让他老毕下岗滚回老家去!
1957年是反右。1958年是极左。1959年是挨饿。两腿浮肿,减少能量的消耗,停课,躺在床上看天花板。就在这种情景中,史学兄硬是从自己的饥肠辘辘中节约出5斤粮票,给老母亲寄去。
因为此时此刻的农村,已经不是一个“苦”(就是史学兄被打成右派所说的那个“苦”字)字了得,已经是饿瓢遍野,不堪入目。史学兄的全家已经断粮数日,他的老母亲已经“饿”入膏肓气息奄奄。是5斤粮票使屋角有了炊烟,是5斤粮票挽救了母亲的性命。
我有幸见到这位苟活下来的老人,那是二十二年后我与史学兄都获得了昭雪,我被邀请到他的老家淮北去讲学,于一间大房子里目睹了老人祥和而又平静的容颜。老人温暖地看着我,打量着我,颤巍巍地攥住我的手,因为她知道我与他的儿子曾经在一起受难,老人也把我当成她的儿子。
在淮北家喻户晓故乡人闵子骞孝母的故事,史学兄是新时代的闵子骞,5斤粮票应当载入新24孝史册。
我在史学兄的故里寻找到他的童年。那是抗日烽火连天的时代,那时的史学兄正在上小学——今天当当当钟声敲响了,鬼子来了,师生四散而逃;明天当当当又敲响了,中央军来了,人们依旧四散而去——上学不叫上学而叫“跑学”,史学兄是“跑”来“跑”去而完成小学学业的。
老师讲抗日的故事。十九路军大刀片的故事,谢晋元率领八百将士与四行仓库共存亡的故事,汽车司机载着满车鬼子开入黄浦江的故事,蔡廷锴的故事, 戴安澜的故事,王耀武的故事,虎贲之师的故事,孙立人的故事,至今使他记忆犹新耳熟能详。

其中特别是台儿庄故事,更让人热血沸腾。台儿庄就与宿州毗邻,如果伸长耳朵就能够听到隆隆的炮声。讲敢死队誓死守住沿岸阵地,决心不后退一步,把身后的桥梁炸断;讲勇士为了阻住敌人的进攻,浑身绑住手榴弹,往敌人坦克履带里钻;讲大血战——史学兄在电话里告诉我,现在叫台儿庄战役,那时候叫台儿庄大血战——没有了炮声,没有了枪声,只有我们的战士与敌人拼刺刀的刷刷声,四处血光飞溅……教室里一片肃静,心中陡然顿时而升的是对爱国志士由衷的致敬!
童心不可欺,他以真诚的童声发声,向党进言。不能说假话,国军不能说消极抗日,蒋介石抗战有功!席卷的大潮向他滚来,他遭受毁灭性的批判,为国民党评功摆好,为蒋该死树碑立传!
史学兄内里无一点杂质(就是太阳也有黑子),单纯得透明。他认为他在以真话矫正谎言,他永远不会想到谎言要埋葬真话,他必须接受谎言对他的批判!这该是其三!
三项莫须有罪恶压了他二十二年,二十二年后历史又做了重新矫正,党承认自身错了,他没有错,平反!平反后的第二年,他毅然决然加入了承认错误的共产党!如今他从中文系系主任退了下来,安度晚年,不时地回首流逝的岁月,往事如烟!
最后应当补叙的是,史所在地班级30人,打了6名右派外加一个阶级异己分子,近四之一者为敌人,可谓壮也悲哉!呜呼,那个伟大过光荣过正确过的时代!
copyright][copyright][/copyright][/copyright]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