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紫色的扁豆花

2020-09-24抒情散文流浪流浪去吧

紫色的扁豆花文/流浪流浪去吧豆类植物,有多种。黄豆、黑豆、红小豆、芸豆,或榨油,或食用,或炒菜,各自开着各色的花朵,争奇斗艳,上秋时节,随着叶片的有青转黄,弯弯的月牙儿形状的豆荚,也孕育成熟饱满的籽粒,向辛勤的农人们,奉献出了一个,沉甸甸
紫色的扁豆花
文/流浪流浪去吧
豆类植物,有多种。黄豆、黑豆、红小豆、芸豆,或榨油,或食用,或炒菜,各自开着各色的花朵,争奇斗艳,上秋时节,随着叶片的有青转黄,弯弯的月牙儿形状的豆荚,也孕育成熟饱满的籽粒,向辛勤的农人们,奉献出了一个,沉甸甸的春华秋实!
  这儿要说的是,豆类的一种,做蔬菜用的扁豆。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自古即有药食同源之说。   《药性辨疑》:“扁豆,专清暑,故和中而止霍乱;极补脾,故治痢而蠲脓血,消水湿,治热泄。”   《纲目》:“硬壳白扁豆,其子充实,白而微黄,其气腥香,其性温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入太阴气分,通利三焦,能化清降浊,故专治中宫之病,消暑除湿而解毒也。其软壳及黑鹊色者,其性微凉,但可供食,亦调脾胃。”   季节使然,扁豆带有一股清寒之气,过去和现在,皆入不了宴席,还真是咱穷人的食物。扁豆又名扊扅(yǎnyí)豆,这个名字,起源于一段悲欢离合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春秋时期的百里奚——就是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说的举于市的穷困潦倒之人。   百里奚家境贫寒,辞别妻子到处流浪,曾流落到楚国给人家放牛。秦穆公听说百里奚非常有才干,用五张羊皮把他赎到秦国。秦穆公十分赏识他,授以国政,号称“五羖大夫”。这时,百里奚的结发妻子也流落到秦国,进入百里奚的家中,当了奴仆。有一天,百里奚和众宾客宴饮,酒酣之际,昔日的结发妻子毛遂自荐,一边弹琴一边唱歌:“百里奚,五羊皮。忆别时,烹伏雌,炊扊扅;今日富贵忘我为!”百里奚一听,大惊,两人相认,夫妻团圆。百里奚认妻的故事在汉代有乐府《百里奚词》,在明代有传奇《扊扅记》,被改为多个地方戏。   扊扅意思是门闩,“炊扊扅”的日子,生活非常清贫,后来借指共贫寒患难的妻子。百里奚外出流浪时,他的妻子拿门闩当柴烧,为他烹了一只母鸡,今日大富大贵,为何忘了相濡以沫的妻?这是个故事,百里奚妻子所唱的是古琴曲《扊扅歌》。后人以扊扅豆称呼寻常百姓在自家庭院种的扁豆。何况,中国自古就有“糟糠之妻不下堂”的优良传统呢!   “丸子汤、油香、粉汤、面旗子,馋得人流哈喇子(口水)”。扁豆面旗子,是昌吉回族人独有的传统美食,是一种汤饭。又叫“扁豆旗花”、“斜块子”或“雀舌头饭”。   扁豆面旗子,在回族人中流传着这样一段传说:在很久以前,新媳妇过门后的第二天,都要为丈夫的一家老小做饭。婆婆为了考查新媳妇是否贤慧和能干,会说些饭菜名,让儿媳妇去做。一是为了检验她是否聪明,二是考验她的厨艺如何。如果好得话,新媳妇就会得到公婆的夸奖。有位新媳妇过门后的第二天清晨,向公婆问安后,婆婆让她去做“黑麻糊抱金砖”。新媳妇听后愁眉不展,这是什么饭呀?我怎么从来没听过,她在厨房转了转,来到磨房里,一位老长工见她急得团团转,禁不住问,少奶奶,你在找什么东西吗?急成这样,新媳妇忙说:“哪儿啊!婆婆让我做一种饭“黑麻糊抱金砖”,我不知道怎么做,能不着急吗?”长工听了哈哈大笑,这么简单的饭都不知道啊,我告诉你吧,就是“扁豆面旗子”。新媳妇还在发楞,长工又说:“黑麻糊就是扁豆,金砖就是面旗子,抱就是烩的”这是咱们这儿家家都吃的贫民饭啊,新媳妇一听,羞红了脸,自己在家里不是也经常做吗?她即赶紧,跑回了厨房。   当时粮食缺乏,人们即拿一小把面揉和擀成薄面皮,撒点盐,再放一些葱花和扁豆,煮熟后就汤面吃,是一种家庭主食,也叫“贫民饭”。   清代诗人黄树谷写的《咏扁豆羹》诗,其中写道:“带雨繁花重,垂条翠荚增。烹调滋味美,惭似在家僧。谷雨方携子,梅天已发秧。枝枝盘作盖,叶叶暗遮旁。伏日炎风减,秋晨露气凉。”扁豆阔而肥厚,像月牙一样,做汤饭有股清香,人皆喜欢。   地道的扁豆面旗子,秘决第一步:用温水浸泡扁豆数小时左右,第二步:炖富含骨髓多的牛骨汤,第三步:炒臊子(羊肉丁、土豆丁、西红柿丁、葱花,加入盐,花椒)炒香后盛出,第四步:加盐和硬面、擀薄、加菱形小块,第五步:开水锅中加牛骨汤,入面稍煮,洒些软扁豆,放入炒好的臊子,调些胡椒粉,出锅时飘些香菜花。这款汤饭中的扁豆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健脾开胃,加之胡椒味稍浓,人们吃了后大汗淋漓、回味无穷!   “勤大嫂,勤得好,擀下的面一张纸,切下的饭雀舌头下到锅里团团转,王变吃,王变看一吃一个不言传”!民谣里说的,即是这种扁豆面旗子。走在街上,会看到,专门有以此为招牌的美食饭店。和山西凉皮样,许多地域性,或民族特色美食,大有随开放后流动的人群,全国遍地开花之势!有关美食的传说和故事,也像长了翅膀样,到处传播。 我们汉族人扁豆面旗子的做法,会因习俗和信仰不同,而稍有异。过去,自家人用,条件限制,没那么讲究,洒些盐粒和油花即可!   今天,日子好了,城里人到城外,和偶尔来趟乡下亲戚家,也是提起篮子,到路边地角,狂挖野菜。乡里人们以为拿不出手的粗杂粮、玉米豆子面窝头,又成了城里人的稀罕物。临走,也是大包小提留的。
  人们的生活,像步入一个大圆圈,又回到原点。从大米白面,又吃回来了。过去,满脸菜色的人们,走亲串友,再穷也得买两条饼干,和蒸一锅白面饽饽。今天,走亲访友的礼品里,不会再有馒头,可总也少不了粗粮面条和窝头的。   姐姐每年送的年货里,忘不了带上油炸的扁豆,也总比鸡鱼吃没得早。酷似鱼形的炸扁豆,堪比老百姓的“鱼翅”。   在我的家乡,鲁北一带,从小见过吃过的,有两种。一种是青绿色的,开白绿色的花朵,菜荚有长有短,有扁平的,也有长宽而扭曲的。另一种即是,紫色的,有着玛瑙釉色的扁豆。无论哪一种,为了防进水,在腌之前不要摘除两边的长丝,在裹上面脚油炸时,或是炒菜时,再摘去。   这一种紫色的扁豆,开的花,也是紫色的。它的不同之处,在于别的蔬菜和庄稼的花朵,在谢掉和果实成熟之时,扁豆则正叶子墨绿,紫色的花儿开得正艳。给秒杀的秋天,增添些许盎然的春意,和一抹葳蕤的绿色!   在过去,没有大棚蔬菜时,扁豆还是很稀罕和身价不低的。今天,有了反季节的大棚菜后,则难觅扁豆花和扁豆的身影!偶尔在路边,和农户院墙外的空地上,看到栽植着不多的扁豆。因为失水和天热,早先看着还蔫头耷脑的扁豆棵,越是秋风凉以后,扁豆棵越是旺长,白色和紫色的扁豆花,越是开的一长串,一长串的,煞是好看!不几日,结的扁豆荚,也是一嘟噜,一串的。给寂寞单调的秋,增加一抹亮色。扁豆的花、叶和荚,像栽种的主人一样,偏于一隅,不事张扬,朴实而无华! 记得过去,摘下来后,炒一顿,尝尝鲜,母亲即把扁豆在菜缸里,放上大把的盐粒,腌渍上。逢年过节时,用油炸了,招待客人,或是自家人吃,都是一样拿得出手的好菜!   现在,做扁豆的花样,有很多。像凉拌扁豆橄榄丝、手撕扁豆、扁豆焖面、扁豆炒油素鸡、酱炒扁豆蛋、青红椒炒扁豆、酱焖肉片扁豆等等,不一而足,花样百出!   现在,父母都不在了,各种菜肴也异常丰富,却因时常地怀念父母,而想起少时吃过的香喷喷的炸扁豆,烙扁豆和扁豆面旗子!   每当我看见紫色的扁豆花开时,就好像乘着那紫色的小小翅膀,飞回到往事中……
[ 本帖最后由 李兴文 于 2013-9-18 22:40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