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黑里河行走
2022-01-01抒情散文何足道哉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14 编辑
沿着黒里河行走下了高速路,顺着一条山川行驶,就进入了黒里河。盛夏的塞外,几场雨过后,群山、田野、沟壑,都被绿色覆盖着。公路就蜿蜒在一片绿色之中,像是……
沿着黒里河行走下了高速路,顺着一条山川行驶,就进入了黒里河。盛夏的塞外,几场雨过后,群山、田野、沟壑,都被绿色覆盖着。公路就蜿蜒在一片绿色之中,像是……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14 编辑 <br /><br /> 沿着黒里河行走
下了高速路,顺着一条山川行驶,就进入了黒里河。
盛夏的塞外,几场雨过后,群山、田野、沟壑,都被绿色覆盖着。公路就蜿蜒在一片绿色之中,像是一首悠长的序曲。
进入山川,公路大部分修建在山脚下,随着山势,蜿蜿蜒蜒、盘盘旋旋。公路的一边,是平展的田野,或者是一带逶逶迤迤的树木。树木沿着公路向山里延伸,在公路边上掩掩映映。有潺潺流水,不时从树林里闪现,像是充满诱惑的眸光。那流水的声音,顺着树木的缝隙流出来,清晰可闻。
公路的另一边,紧挨着高耸的山峰,陡峭的山崖,崎岖、险峻。山峰连绵不断地扑过来,满山莽莽苍苍的树木,携带巨大的影子,遮蔽着一条山间公路。仰面看过去,几朵白云在山峰的树梢上飘来荡去,一付闲庭信步的样子。愈往山里走,山林愈加茂密,路边的那条小河,却隐入林中,不见了。
这就是黒里河吗?
两辆车停靠在路边的树荫下,树林里有几个人在捡拾蘑菇,看情形,是两个家庭。我们也将车靠在路边停下,和他们攀谈。四十多岁的老李是黒里河镇的干部,他对这里的人文地理、历史掌故、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甚至这里的一草一木都了如指掌。在一块石头上坐下,他介绍了黒里河基本情况。
黑里河镇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西部,地处燕山余脉七老图山中段东麓,是西辽河主干流老哈河的发源地之一。这里拥有原始森林23000公顷,森林覆盖率65%。到处都是峰峦叠翠,溪水轰鸣。青松翠柏直插云霄,飞禽走兽自乐林间。黑里河自然保护区素有“塞外西双版纳”之美誉。
这里不仅自然风光优美,而且还有悠久的历史呢。“山深闻唤鹿,林黑自生风。松壑寒愈响,水溪咽复通。”这是北宋大诗人欧阳修对黑里河林区的赞誉。当年康熙大帝巡视塞外时,曾在此围猎,设园林。再加上汉代名将李广打虎的传说,整个黑里河川显得愈发神奇诡异,魅力无穷。
老李看着树林里兴高采烈的女人和孩子们,长长吁了一口气。然而改革开放前,这里却是山高谷深的荒僻之所。虽然这里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奇特的自然景观,但是对于常年守着大山望天收的山民来说,这些高山深谷,成了一个封闭的城堡,好多人一辈子都走不出去。山林对他们最大的奉献也就是搞点儿烧火柴,采点儿山珍野味。“黑里河弯又长,流水日子饥荒年,吃蕨菜,拌谷糠,深山野外烧木炭,住在深山马架房,头枕石头脚蹬墙,铺着莜麦穰,睡的是霸王炕”是解放前山区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现在好了,旅游开发富裕了当地的农民,也改善了交通环境,高山不再孤独,深谷不再寂寞,四面八方的人,都走进这个深山大川,你们不是也来了吗?他哈哈大笑,引得树林里的人都向这里观望。
黒里河,严格一点说,是一个地名。
我还是固执地认为,黒里河一定是一条很古老的河流,一条孕育了这个有着“塞外西双版纳”之称的河流。或许,再古老的河流也无法与岁月竞走,久而久之,一条古老的河流在悠长的岁月中丢失了自己;或许,一条河流在岁月的行走中,被一片土地取代了,河流的名字成了地方的名子,人们记住了地名却忘记了一条河流。就像我的家乡,那条宽宽的河道还在,却是夏天遍地荒草,冬天连天黄沙,唯独不见潺潺流水,再过几年,谁还记得这条河,曾经叫过什么名字呢?
固执的不仅仅是我一个。在山川一个比较宽敞的地方,路边出现了几间房屋。门口,矗立着一块巨大的石头,上面镌刻着“黒里河漂流”几个大字。我有些疑惑,这就是黒里河漂流吗?走到里面看看,平坦的高坡,高坡下面是一条小河静静流过。几名工作人员悠闲地坐在树荫下,见我们过去,看了几眼,没有什么表示。他们说虽然最近连续下了几场雨,但小河里的水还是很小,载不动那些轻快的橡皮筏。他们所能做的就是等待,等待小河里涨满了水,把那些沟沟岔岔灌满了,把那些坑坑洼洼填平了,那些小舟才能顺着这条蜿蜒的河流,穿过密林、漂过弯弯曲曲的河道,把黒里河这塞外特有的风光,一一展现在游人面前。可是,现在,一切都必须等待。
我问一位年纪稍长的人:“这里就是黒里河吗?”他摇摇头:“这可说不准,这里的小河很多,大河没有,谁知道哪一条是黒里河呢。”看着高坡下那条静静的小河,不禁有些失望,一条著名的河流,就这样消失了吗?或者,同许多不知名的河流一样,在这块土地默默流淌,静静孕育。翻阅了许多资料,还真找不到关于黒里河的记载,也无法知晓“黒里河”这个名字的来历。
这条河流是不是我们寻找的那条“黒里河”,对他们来说似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人因为“黒里河”的名字而来,借助这一名片,有人愿意乘坐一个现代化的橡皮筏子,在一条深深浅浅、宽宽窄窄的小河上漂流,去感受黒里河那古老的韵味。
是啊,探幽览胜,很多人就是为了放松心情,用大自然的宁静、清幽,陶冶性情、洗涤我们日渐蒙尘的心灵。从这一点说来,青山幽静、流水自得就好,不必去计较什么出处来历。想到这一层,心里就有些释然了。
黒里河也好,还是其他什么河,统统被一座水库收纳了。一条很雄伟的大坝将一条山川拦腰截断,上游、大大小小的河流,全都汇聚在这里,形成一座规模宏大的水库。站在拦河大坝上,举目远眺,山川逶迤,波光荡漾,两岸群山翠峰叠嶂,苍翠的影子映在波光里,与天上白云、水中游船相伴相戏,水在山中,山在水里;景在画中,画在景里。大坝的下游,则是一川乱石,滚滚无边。
这才明白,下游的漂流,在等待什么。
在塞外这个干旱地区,一道山川修建一座水库,无论什么季节,水库不放水,下游是见不到什么河流的。水库收纳了山川上游所有的流水,也聚拢了不少人气。公路修筑在水库的山上,公路的另一边,沿着半山坡,一字排开,是一家一家的饭店。所有饭店的金字招牌就“水库鱼”。来来往往的车辆,路过这里的时候,大都经受不住诱惑,会把车停靠在路边,到饭店尝一尝那水库里的鱼。
我们自然也未能免俗,被那些招牌所吸引,在一家饭店门前停下,看着水池里游来游去的鱼。饭店服务员微笑着,指点池里的鱼,说如何如何新鲜,如何如何纯天然、环保,在城里是绝对吃不到这样新鲜的鱼云云。本来就被诱惑而来,现在又怎能拒绝这样的微笑呢?挑了一条据说早上刚刚从水库捕捞上来的“花鲢”。一条鱼,两种做法,鱼头清蒸,鱼身红烧。一条鱼,二百多元,有些冤大头的感觉。可是想一想是水库里自然生长的鱼,也算值了。
一座塞外深山里的水库,却有一个很响亮的名字——“打虎石”水库。据说汉代名将李广曾在这里戍边弯弓,留下许多传说,这“打虎石”就是其中的遗迹,这座塞外的水库,也因此被世人所熟知。
康熙帝也好,乾隆帝也罢,曾经来过这里,也许真实可信。因为这里毕竟是大清帝国发迹之地,是大清帝国百年基业的根基所在。说汉代的李广也曾经来过这里,并且弯弓射箭,留下千古胜迹,是不是这里的人穿凿之说呢?翻阅资料,还真查找到了有关的佐证:元光六年(前129年),李广任骁骑将军,领万余骑出雁门(今山西右玉南)击匈奴,因众寡悬殊负伤被俘。匈奴兵将其置卧于两马间,李广佯死,于途中趁隙跃起,奔马返回。后任右北平郡(治平刚县,今内蒙古宁城西南)太守。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白纸黑字,容不得不相信。
名人伟人指点河山,激扬文字,可以彰显人的豪迈与风采;山河无语,的确需要有人的点拨、渲染,这样可以增加历史的厚度与山河的身价。自然与人文,就是构成历史最重要的元素。谁来过,谁没来过,这些似乎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山河千古,人民安居乐业,就好。
下了高速路,顺着一条山川行驶,就进入了黒里河。
盛夏的塞外,几场雨过后,群山、田野、沟壑,都被绿色覆盖着。公路就蜿蜒在一片绿色之中,像是一首悠长的序曲。
进入山川,公路大部分修建在山脚下,随着山势,蜿蜿蜒蜒、盘盘旋旋。公路的一边,是平展的田野,或者是一带逶逶迤迤的树木。树木沿着公路向山里延伸,在公路边上掩掩映映。有潺潺流水,不时从树林里闪现,像是充满诱惑的眸光。那流水的声音,顺着树木的缝隙流出来,清晰可闻。
公路的另一边,紧挨着高耸的山峰,陡峭的山崖,崎岖、险峻。山峰连绵不断地扑过来,满山莽莽苍苍的树木,携带巨大的影子,遮蔽着一条山间公路。仰面看过去,几朵白云在山峰的树梢上飘来荡去,一付闲庭信步的样子。愈往山里走,山林愈加茂密,路边的那条小河,却隐入林中,不见了。
这就是黒里河吗?
两辆车停靠在路边的树荫下,树林里有几个人在捡拾蘑菇,看情形,是两个家庭。我们也将车靠在路边停下,和他们攀谈。四十多岁的老李是黒里河镇的干部,他对这里的人文地理、历史掌故、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甚至这里的一草一木都了如指掌。在一块石头上坐下,他介绍了黒里河基本情况。
黑里河镇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西部,地处燕山余脉七老图山中段东麓,是西辽河主干流老哈河的发源地之一。这里拥有原始森林23000公顷,森林覆盖率65%。到处都是峰峦叠翠,溪水轰鸣。青松翠柏直插云霄,飞禽走兽自乐林间。黑里河自然保护区素有“塞外西双版纳”之美誉。
这里不仅自然风光优美,而且还有悠久的历史呢。“山深闻唤鹿,林黑自生风。松壑寒愈响,水溪咽复通。”这是北宋大诗人欧阳修对黑里河林区的赞誉。当年康熙大帝巡视塞外时,曾在此围猎,设园林。再加上汉代名将李广打虎的传说,整个黑里河川显得愈发神奇诡异,魅力无穷。
老李看着树林里兴高采烈的女人和孩子们,长长吁了一口气。然而改革开放前,这里却是山高谷深的荒僻之所。虽然这里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奇特的自然景观,但是对于常年守着大山望天收的山民来说,这些高山深谷,成了一个封闭的城堡,好多人一辈子都走不出去。山林对他们最大的奉献也就是搞点儿烧火柴,采点儿山珍野味。“黑里河弯又长,流水日子饥荒年,吃蕨菜,拌谷糠,深山野外烧木炭,住在深山马架房,头枕石头脚蹬墙,铺着莜麦穰,睡的是霸王炕”是解放前山区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现在好了,旅游开发富裕了当地的农民,也改善了交通环境,高山不再孤独,深谷不再寂寞,四面八方的人,都走进这个深山大川,你们不是也来了吗?他哈哈大笑,引得树林里的人都向这里观望。
黒里河,严格一点说,是一个地名。
我还是固执地认为,黒里河一定是一条很古老的河流,一条孕育了这个有着“塞外西双版纳”之称的河流。或许,再古老的河流也无法与岁月竞走,久而久之,一条古老的河流在悠长的岁月中丢失了自己;或许,一条河流在岁月的行走中,被一片土地取代了,河流的名字成了地方的名子,人们记住了地名却忘记了一条河流。就像我的家乡,那条宽宽的河道还在,却是夏天遍地荒草,冬天连天黄沙,唯独不见潺潺流水,再过几年,谁还记得这条河,曾经叫过什么名字呢?
固执的不仅仅是我一个。在山川一个比较宽敞的地方,路边出现了几间房屋。门口,矗立着一块巨大的石头,上面镌刻着“黒里河漂流”几个大字。我有些疑惑,这就是黒里河漂流吗?走到里面看看,平坦的高坡,高坡下面是一条小河静静流过。几名工作人员悠闲地坐在树荫下,见我们过去,看了几眼,没有什么表示。他们说虽然最近连续下了几场雨,但小河里的水还是很小,载不动那些轻快的橡皮筏。他们所能做的就是等待,等待小河里涨满了水,把那些沟沟岔岔灌满了,把那些坑坑洼洼填平了,那些小舟才能顺着这条蜿蜒的河流,穿过密林、漂过弯弯曲曲的河道,把黒里河这塞外特有的风光,一一展现在游人面前。可是,现在,一切都必须等待。
我问一位年纪稍长的人:“这里就是黒里河吗?”他摇摇头:“这可说不准,这里的小河很多,大河没有,谁知道哪一条是黒里河呢。”看着高坡下那条静静的小河,不禁有些失望,一条著名的河流,就这样消失了吗?或者,同许多不知名的河流一样,在这块土地默默流淌,静静孕育。翻阅了许多资料,还真找不到关于黒里河的记载,也无法知晓“黒里河”这个名字的来历。
这条河流是不是我们寻找的那条“黒里河”,对他们来说似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人因为“黒里河”的名字而来,借助这一名片,有人愿意乘坐一个现代化的橡皮筏子,在一条深深浅浅、宽宽窄窄的小河上漂流,去感受黒里河那古老的韵味。
是啊,探幽览胜,很多人就是为了放松心情,用大自然的宁静、清幽,陶冶性情、洗涤我们日渐蒙尘的心灵。从这一点说来,青山幽静、流水自得就好,不必去计较什么出处来历。想到这一层,心里就有些释然了。
黒里河也好,还是其他什么河,统统被一座水库收纳了。一条很雄伟的大坝将一条山川拦腰截断,上游、大大小小的河流,全都汇聚在这里,形成一座规模宏大的水库。站在拦河大坝上,举目远眺,山川逶迤,波光荡漾,两岸群山翠峰叠嶂,苍翠的影子映在波光里,与天上白云、水中游船相伴相戏,水在山中,山在水里;景在画中,画在景里。大坝的下游,则是一川乱石,滚滚无边。
这才明白,下游的漂流,在等待什么。
在塞外这个干旱地区,一道山川修建一座水库,无论什么季节,水库不放水,下游是见不到什么河流的。水库收纳了山川上游所有的流水,也聚拢了不少人气。公路修筑在水库的山上,公路的另一边,沿着半山坡,一字排开,是一家一家的饭店。所有饭店的金字招牌就“水库鱼”。来来往往的车辆,路过这里的时候,大都经受不住诱惑,会把车停靠在路边,到饭店尝一尝那水库里的鱼。
我们自然也未能免俗,被那些招牌所吸引,在一家饭店门前停下,看着水池里游来游去的鱼。饭店服务员微笑着,指点池里的鱼,说如何如何新鲜,如何如何纯天然、环保,在城里是绝对吃不到这样新鲜的鱼云云。本来就被诱惑而来,现在又怎能拒绝这样的微笑呢?挑了一条据说早上刚刚从水库捕捞上来的“花鲢”。一条鱼,两种做法,鱼头清蒸,鱼身红烧。一条鱼,二百多元,有些冤大头的感觉。可是想一想是水库里自然生长的鱼,也算值了。
一座塞外深山里的水库,却有一个很响亮的名字——“打虎石”水库。据说汉代名将李广曾在这里戍边弯弓,留下许多传说,这“打虎石”就是其中的遗迹,这座塞外的水库,也因此被世人所熟知。
康熙帝也好,乾隆帝也罢,曾经来过这里,也许真实可信。因为这里毕竟是大清帝国发迹之地,是大清帝国百年基业的根基所在。说汉代的李广也曾经来过这里,并且弯弓射箭,留下千古胜迹,是不是这里的人穿凿之说呢?翻阅资料,还真查找到了有关的佐证:元光六年(前129年),李广任骁骑将军,领万余骑出雁门(今山西右玉南)击匈奴,因众寡悬殊负伤被俘。匈奴兵将其置卧于两马间,李广佯死,于途中趁隙跃起,奔马返回。后任右北平郡(治平刚县,今内蒙古宁城西南)太守。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白纸黑字,容不得不相信。
名人伟人指点河山,激扬文字,可以彰显人的豪迈与风采;山河无语,的确需要有人的点拨、渲染,这样可以增加历史的厚度与山河的身价。自然与人文,就是构成历史最重要的元素。谁来过,谁没来过,这些似乎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山河千古,人民安居乐业,就好。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