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色生活系列之四十四:县城夜生活
2020-09-24抒情散文于文华
本色生活系列之四十四:县城夜生活 □文/于文华 夜的大手,悄然间,轻轻拉上了幕布——明亮的世界被黑色替代,灯光从幕后走出来,以璀璨、闪烁的光芒,带给人独有的魅力。关了店门,一个人徜徉在寂静的街市,有种释然,有种解脱。总算忙完了单
本色生活系列之四十四:县城夜生活
□文/于文华
夜的大手,悄然间,轻轻拉上了幕布——明亮的世界被黑色替代,灯光从幕后走出来,以璀璨、闪烁的光芒,带给人独有的魅力。
关了店门,一个人徜徉在寂静的街市,有种释然,有种解脱。总算忙完了单位的工作、商铺的营生。唯有此时,才有短暂的闲暇属于我。在夜晚,总喜欢一个人静静地走走、转转。此时此刻,风是我的伴,路灯是我的伴,花草树木成了我真诚可靠的朋友。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近处高高低低的楼宇,和我同呼吸,共享受这一份静谧安然的夜色。白天的喧嚣、吵闹、沸腾,被时光带走。安静的街道上,除了偶尔有谢土、贺喜人家点燃的鞭炮声,复又一片寂然。清凉饱满,纤细妖娆的峡风,抚摸着脸颊,扯动着单薄衣衫,让人又惬意又温暖。不喜欢吵杂,不喜欢热闹,不喜欢喧嚣。喜欢恬静安然。喜欢自在简朴。喜欢辽远深邃……
万家灯火,人间万象。有一种我不知道的幸福,一直像山涧潺潺溪水,在素朴寡淡日子的缝隙间,不经意地游走——又恰似一条欢快而无忧无虑的小鱼儿,明白了的人,会想方设法抓住它。不明白不清楚不懂得的人,会让它悄悄从身边溜走。最北边的峡口处,一个颇具规模的现代化水泥厂,拔地而起,成为县城的新地标。夜间,十几层楼高的车间,灯火通明,灿烂靓丽,照射的县城分外璀璨。凡事有利必有弊。日生产数千吨的水泥粉尘,即或是再好的环保设施,难保没有污染、没有灰尘?且纤细粉末状的微粒,在空气里随风漂浮,人的口腔与肠胃,不知不觉被吸入。听说,老干部曾集体上访,陈说利弊与长远利益。但为了能拉来一个像模像样的企业,县上还是硬着头皮批准立项,不到一年就点燃了锅炉。老刘的大儿媳生了个丫头,刚牙牙学语。二儿媳也有了身孕,一家子熊猫般呵护着,前不久生了,还是丫头。他们不喜不怨,按部就班着过属于自己的日子。手机店老王的儿子,连考了几次公务员,年年败北,沮丧归沮丧,失望归失望,还得抓紧时间,在这个凡进必考的社会,要想端上稳定的饭碗,就得多用功学习。总有背袋子的老人,60—70多岁的光景,边走路锻炼身体,边捡拾废品,既环保,又利己。他们的眼睛在街面与垃圾箱中搜寻,废纸板、饮料瓶、啤酒瓶、废弃广告箱……但凡能入眼变卖几个小钱的,一一放进袋里。准备关商铺的我,将五六个装饮料的纸箱,扔下路面,送给背着几十斤废纸板的老妇人,问她:这么重,你背的动吗?她喜滋滋地连声说谢,说想不到今天老板们这么开恩,不约而同的给她送。边说边掏出手机,给老头子发出前来接应的呼号。人活不易。上了岁数,没有正当职业收入,头疼脑热、零花用度从儿女那儿张口要,就有些难度。捡破烂变卖几个,多多少少是个贴补,总比呆在家里坐吃山空强。
不觉想起下午从市里办事返程,等公交车时,街上水产店的老板,那个50多岁精明能干的汉子,笑嘻嘻说:坐车吗?要是不嫌弃,就捎你一程。他从长城汽车上,拉运甲鱼、乌龟等高级水产,心想不坐了吧,鱼腥味那么重。可人家好心好意,主动问你。不像有些开车人,平日见面客客气气,多少次在路边等车,眼角明明瞥见了,人家熟视无睹,只能叹气作罢。跳进三轮货车,那老板再三嘱咐:抓紧了,别松手……他自言自语,像是诉说,又像是伤感:前些天,一个货车司机,半道人拉了两个熟人,未料到发生了车祸,一死一重伤。你说这不是好心办坏事是什么。与人善言,暖于布帛。原本家在安徽的他,20多年前,和妻子一道创业,经营水产。几十年的风霜雨雪,峡风的磨练下,除了说话口音,饮食习惯,早已成为地地道道的的本地人。一同捎带坐车的中年男子,说:难得你这么好心!他笑笑:没啥,举手之劳。人么,就该互相帮衬着过活。谁都有一颗同情心,这个社会才和谐、才有发展动力。看不出,没有多少文化的他,说的却头头是道,挺有水平。的确,人与人相互交心支持了,相互尊重理解了,不愁文明不向前推动。
生活中,有多少小感触、小感动,让我们微微心动,教会了我们学会欣赏与感恩,学会宽容与原谅,学会了理解他人、尊重他人。街边烧烤摊的妇女,人来的多,就欢喜的不行。不过多赚了几十元。人稀稀拉拉了,就愁眉不展。涂抹了辣椒粉、胡椒粉、清油、盐末等调料的素鸡,在猩红炭火的烧烤下,散发出又辣又麻的气味,掺杂着变味火腿肠,塑料水桶里浸泡的海带丝、绿辣椒、豆腐皮的味道,随夜风吹送到远方削了皮、切成片的土豆,夜里烧烤不掉,就发暗变色。只能炒成菜,让家里人吃了。超市前三个羊肉串摊位,支着布帐篷——前边依次排开着一溜子烧烤摊,成一个利益链条。吃几串羊肉串,嘴都不抹,嘴角边喝啤酒,边来几串麻辣烧烤,让肠胃和肚腹享受人间美味佳肴。学校不远处路灯下,总有妇女支着烧烤摊,等待学生放学途中,烧烤几串。摆了一天水果摊的老郭,仰躺在布软椅上,假寐着,好似丢盹打瞌睡,一听有人要秤香蕉,立马翻身,问:要几斤?苹果要吗?给你便宜些……商铺有些关了,有些坚守着,等待着卖主光顾。宾馆、招待所、接待中心门楣的灯彻夜通明,给南来北往的旅人一个休眠的住所。充盈着浓浓烟火气息的平民生活,原汁原味、本色素朴的百姓日子,才最真实、最实在、最地道。
县城看上去丝毫未变,山水依旧,街道依旧,但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山绿了,路宽了,灯火璀璨了,楼宇增高了,人也变得谦和而文明。主街道各单位的楼房,响应亮化号召,晚上彩灯闪烁,光柱绚烂,给人一种五彩缤纷的感觉,和现代时尚城市有了某种契合处、某种相似点。路边的十字路口处,停着几辆车,是临近民勤、凉州以及较远靖远、景泰等地的瓜农,拉着自家种的黄河蜜、白兰瓜、西瓜,沿街叫卖,等待收拾几个过夜的盘缠——无雨的晚上,就在车下铺条褥子,呼呼大睡到天亮。啥时节瓜卖的差不多了,才打道回府。“没有人会真正走进你的内心。没有人真正了解你。大家都在过着自己的生活。”芸芸众生,谁都在忙忙碌碌。谁都在经营属于自己的日月。谁都在打拼自己的事业、家庭。
走着走着,好像自己也变成了一棵人见人爱的槐树——有着槐树的独特气息、不凡命运。这个季节,一树一树的槐树,一朵一朵的槐花盛开,随意大度地灿烂怒放。你看见还是看不见,你喜欢还是不喜欢,它们兀自将似有似无的馨香,一丝一缕,扑入面,扑入心,扑入魂。逃不开,躲不掉。而云卷云舒,花开花落。一年接一年。树的年轮越来越密集。人的心境越来越通透。心灵不觉被一种清远静美、生动自然的情怀所袭击、所震撼。 一些花开,一些花落。有的乳白色槐花在枝头绚烂。有的尚未枯萎,却从枝间坠落——世界就是这样多姿多彩、丰富绚丽。有人风风光光在台上“表演”,有人在台下默默无闻拼搏。
花开是一种境界。花落是一种风度。各有各的美好。各有各的韵味。
秋风吹拂里,路灯照射下,有中老年人,三三两两,或结伴而行,或单独行走,放松身心,舒缓神经,活动筋骨,舒展自我。少年少女勾肩搭背,缠绵在一起,一脸被爱情陶醉的幸福模样。好似谁都离不开谁。可一旦相互真正离开,世界照样日升月落。广场上的啤酒屋,一个接一个,蘑菇一般在夜晚“怒放”。沐浴夜色,把酒临风,吃烧烤、喝啤酒、泡姑娘、说大话,成为囊中羞涩年轻人夜生活的一部分。有钱的,驾车到ktv、酒吧中唱歌跳舞、醉生梦死。
有人说,看一个城市的夜生活,就知道一个地方,文明程度、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消费水准及当地居民的幸福指数。唐朝的夜市通宵达旦,开创了灿烂辉煌的王朝;北宋的汴京,夜生活丰富多彩,是当时世界上经济最繁荣、人口最多的国际都市,谱写了经济高度繁荣的历史。曾在重庆的车水马龙里迷醉,在曲阜的夜市上流连忘返,在酒泉的灯火通明里徜徉,在武威熙熙攘攘的步行街游走。而地处偏远地区小县城的夜生活,有些单调,不够丰富;有些落寞,不够热闹;有些沉寂,不够开放——这需要文化积淀与经济水平的协调发展,需要地方财力与大众参与的相互支撑。但比起以往,县城毕竟在逐步发展,逐步向多元化、大众化、都市化的夜生活过渡。
温馨而多情的槐花香味,霸道、奢侈而有点浪费地,浸透、弥漫着县城每一寸空间。嗅着似有似无的槐花香味,想起晚饭后,路灯初上时,给只身一人,远在京城寻求发展的姑娘,发短信的叮嘱。“很多时候,你必须学会一个人独自面对,独自承担——咀嚼生活的酸甜甘苦,品味人世间的苦辣艰辛。无论多苦、多累、多风雨,你都得默默承受,冷暖自知,酸甜自尝……”。不知道远离了父母,远离了故土,想闯荡江湖,打拼生活的她,在秋风渐凉的夜晚,她在想什么、做什么。惟愿她一路珍重,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来!
花谢了,会再开。风走了,会再来,可是啊,人走到中年光阴的河岸,却走不回年轻的时光里。
或许,不怨不怒,不喜不悲,平淡从容,喜气安稳,以一颗自然素朴的心,恬静安然地生活,从现在到老,这真是我一直渴望并想要的生活。
[ 本帖最后由 于文华 于 2013-9-3 10:14 编辑 ] 本色生活, 感悟, 勾勒, 夜生活
夜的大手,悄然间,轻轻拉上了幕布——明亮的世界被黑色替代,灯光从幕后走出来,以璀璨、闪烁的光芒,带给人独有的魅力。
关了店门,一个人徜徉在寂静的街市,有种释然,有种解脱。总算忙完了单位的工作、商铺的营生。唯有此时,才有短暂的闲暇属于我。在夜晚,总喜欢一个人静静地走走、转转。此时此刻,风是我的伴,路灯是我的伴,花草树木成了我真诚可靠的朋友。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近处高高低低的楼宇,和我同呼吸,共享受这一份静谧安然的夜色。白天的喧嚣、吵闹、沸腾,被时光带走。安静的街道上,除了偶尔有谢土、贺喜人家点燃的鞭炮声,复又一片寂然。清凉饱满,纤细妖娆的峡风,抚摸着脸颊,扯动着单薄衣衫,让人又惬意又温暖。不喜欢吵杂,不喜欢热闹,不喜欢喧嚣。喜欢恬静安然。喜欢自在简朴。喜欢辽远深邃……
万家灯火,人间万象。有一种我不知道的幸福,一直像山涧潺潺溪水,在素朴寡淡日子的缝隙间,不经意地游走——又恰似一条欢快而无忧无虑的小鱼儿,明白了的人,会想方设法抓住它。不明白不清楚不懂得的人,会让它悄悄从身边溜走。最北边的峡口处,一个颇具规模的现代化水泥厂,拔地而起,成为县城的新地标。夜间,十几层楼高的车间,灯火通明,灿烂靓丽,照射的县城分外璀璨。凡事有利必有弊。日生产数千吨的水泥粉尘,即或是再好的环保设施,难保没有污染、没有灰尘?且纤细粉末状的微粒,在空气里随风漂浮,人的口腔与肠胃,不知不觉被吸入。听说,老干部曾集体上访,陈说利弊与长远利益。但为了能拉来一个像模像样的企业,县上还是硬着头皮批准立项,不到一年就点燃了锅炉。老刘的大儿媳生了个丫头,刚牙牙学语。二儿媳也有了身孕,一家子熊猫般呵护着,前不久生了,还是丫头。他们不喜不怨,按部就班着过属于自己的日子。手机店老王的儿子,连考了几次公务员,年年败北,沮丧归沮丧,失望归失望,还得抓紧时间,在这个凡进必考的社会,要想端上稳定的饭碗,就得多用功学习。总有背袋子的老人,60—70多岁的光景,边走路锻炼身体,边捡拾废品,既环保,又利己。他们的眼睛在街面与垃圾箱中搜寻,废纸板、饮料瓶、啤酒瓶、废弃广告箱……但凡能入眼变卖几个小钱的,一一放进袋里。准备关商铺的我,将五六个装饮料的纸箱,扔下路面,送给背着几十斤废纸板的老妇人,问她:这么重,你背的动吗?她喜滋滋地连声说谢,说想不到今天老板们这么开恩,不约而同的给她送。边说边掏出手机,给老头子发出前来接应的呼号。人活不易。上了岁数,没有正当职业收入,头疼脑热、零花用度从儿女那儿张口要,就有些难度。捡破烂变卖几个,多多少少是个贴补,总比呆在家里坐吃山空强。
不觉想起下午从市里办事返程,等公交车时,街上水产店的老板,那个50多岁精明能干的汉子,笑嘻嘻说:坐车吗?要是不嫌弃,就捎你一程。他从长城汽车上,拉运甲鱼、乌龟等高级水产,心想不坐了吧,鱼腥味那么重。可人家好心好意,主动问你。不像有些开车人,平日见面客客气气,多少次在路边等车,眼角明明瞥见了,人家熟视无睹,只能叹气作罢。跳进三轮货车,那老板再三嘱咐:抓紧了,别松手……他自言自语,像是诉说,又像是伤感:前些天,一个货车司机,半道人拉了两个熟人,未料到发生了车祸,一死一重伤。你说这不是好心办坏事是什么。与人善言,暖于布帛。原本家在安徽的他,20多年前,和妻子一道创业,经营水产。几十年的风霜雨雪,峡风的磨练下,除了说话口音,饮食习惯,早已成为地地道道的的本地人。一同捎带坐车的中年男子,说:难得你这么好心!他笑笑:没啥,举手之劳。人么,就该互相帮衬着过活。谁都有一颗同情心,这个社会才和谐、才有发展动力。看不出,没有多少文化的他,说的却头头是道,挺有水平。的确,人与人相互交心支持了,相互尊重理解了,不愁文明不向前推动。
生活中,有多少小感触、小感动,让我们微微心动,教会了我们学会欣赏与感恩,学会宽容与原谅,学会了理解他人、尊重他人。街边烧烤摊的妇女,人来的多,就欢喜的不行。不过多赚了几十元。人稀稀拉拉了,就愁眉不展。涂抹了辣椒粉、胡椒粉、清油、盐末等调料的素鸡,在猩红炭火的烧烤下,散发出又辣又麻的气味,掺杂着变味火腿肠,塑料水桶里浸泡的海带丝、绿辣椒、豆腐皮的味道,随夜风吹送到远方削了皮、切成片的土豆,夜里烧烤不掉,就发暗变色。只能炒成菜,让家里人吃了。超市前三个羊肉串摊位,支着布帐篷——前边依次排开着一溜子烧烤摊,成一个利益链条。吃几串羊肉串,嘴都不抹,嘴角边喝啤酒,边来几串麻辣烧烤,让肠胃和肚腹享受人间美味佳肴。学校不远处路灯下,总有妇女支着烧烤摊,等待学生放学途中,烧烤几串。摆了一天水果摊的老郭,仰躺在布软椅上,假寐着,好似丢盹打瞌睡,一听有人要秤香蕉,立马翻身,问:要几斤?苹果要吗?给你便宜些……商铺有些关了,有些坚守着,等待着卖主光顾。宾馆、招待所、接待中心门楣的灯彻夜通明,给南来北往的旅人一个休眠的住所。充盈着浓浓烟火气息的平民生活,原汁原味、本色素朴的百姓日子,才最真实、最实在、最地道。
县城看上去丝毫未变,山水依旧,街道依旧,但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山绿了,路宽了,灯火璀璨了,楼宇增高了,人也变得谦和而文明。主街道各单位的楼房,响应亮化号召,晚上彩灯闪烁,光柱绚烂,给人一种五彩缤纷的感觉,和现代时尚城市有了某种契合处、某种相似点。路边的十字路口处,停着几辆车,是临近民勤、凉州以及较远靖远、景泰等地的瓜农,拉着自家种的黄河蜜、白兰瓜、西瓜,沿街叫卖,等待收拾几个过夜的盘缠——无雨的晚上,就在车下铺条褥子,呼呼大睡到天亮。啥时节瓜卖的差不多了,才打道回府。“没有人会真正走进你的内心。没有人真正了解你。大家都在过着自己的生活。”芸芸众生,谁都在忙忙碌碌。谁都在经营属于自己的日月。谁都在打拼自己的事业、家庭。
走着走着,好像自己也变成了一棵人见人爱的槐树——有着槐树的独特气息、不凡命运。这个季节,一树一树的槐树,一朵一朵的槐花盛开,随意大度地灿烂怒放。你看见还是看不见,你喜欢还是不喜欢,它们兀自将似有似无的馨香,一丝一缕,扑入面,扑入心,扑入魂。逃不开,躲不掉。而云卷云舒,花开花落。一年接一年。树的年轮越来越密集。人的心境越来越通透。心灵不觉被一种清远静美、生动自然的情怀所袭击、所震撼。 一些花开,一些花落。有的乳白色槐花在枝头绚烂。有的尚未枯萎,却从枝间坠落——世界就是这样多姿多彩、丰富绚丽。有人风风光光在台上“表演”,有人在台下默默无闻拼搏。
花开是一种境界。花落是一种风度。各有各的美好。各有各的韵味。
秋风吹拂里,路灯照射下,有中老年人,三三两两,或结伴而行,或单独行走,放松身心,舒缓神经,活动筋骨,舒展自我。少年少女勾肩搭背,缠绵在一起,一脸被爱情陶醉的幸福模样。好似谁都离不开谁。可一旦相互真正离开,世界照样日升月落。广场上的啤酒屋,一个接一个,蘑菇一般在夜晚“怒放”。沐浴夜色,把酒临风,吃烧烤、喝啤酒、泡姑娘、说大话,成为囊中羞涩年轻人夜生活的一部分。有钱的,驾车到ktv、酒吧中唱歌跳舞、醉生梦死。
有人说,看一个城市的夜生活,就知道一个地方,文明程度、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消费水准及当地居民的幸福指数。唐朝的夜市通宵达旦,开创了灿烂辉煌的王朝;北宋的汴京,夜生活丰富多彩,是当时世界上经济最繁荣、人口最多的国际都市,谱写了经济高度繁荣的历史。曾在重庆的车水马龙里迷醉,在曲阜的夜市上流连忘返,在酒泉的灯火通明里徜徉,在武威熙熙攘攘的步行街游走。而地处偏远地区小县城的夜生活,有些单调,不够丰富;有些落寞,不够热闹;有些沉寂,不够开放——这需要文化积淀与经济水平的协调发展,需要地方财力与大众参与的相互支撑。但比起以往,县城毕竟在逐步发展,逐步向多元化、大众化、都市化的夜生活过渡。
温馨而多情的槐花香味,霸道、奢侈而有点浪费地,浸透、弥漫着县城每一寸空间。嗅着似有似无的槐花香味,想起晚饭后,路灯初上时,给只身一人,远在京城寻求发展的姑娘,发短信的叮嘱。“很多时候,你必须学会一个人独自面对,独自承担——咀嚼生活的酸甜甘苦,品味人世间的苦辣艰辛。无论多苦、多累、多风雨,你都得默默承受,冷暖自知,酸甜自尝……”。不知道远离了父母,远离了故土,想闯荡江湖,打拼生活的她,在秋风渐凉的夜晚,她在想什么、做什么。惟愿她一路珍重,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来!
花谢了,会再开。风走了,会再来,可是啊,人走到中年光阴的河岸,却走不回年轻的时光里。
或许,不怨不怒,不喜不悲,平淡从容,喜气安稳,以一颗自然素朴的心,恬静安然地生活,从现在到老,这真是我一直渴望并想要的生活。
[ 本帖最后由 于文华 于 2013-9-3 10:14 编辑 ] 本色生活, 感悟, 勾勒, 夜生活
5.jpg (63.37 KB, 下载次数: 108)
2013-9-1 16:25 上传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