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首发,交流贴
2022-01-01抒情散文芬芳五月菊
把朴实进行到底 [/td][tr][/tr] 也许是性格的原因吧,我写不出华丽的文字,虽然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我的作文都被老师当范文读,但每次的评语都有一句:文字朴实无华,我讨厌这个“无华”,我做梦都在想怎样才能使文字“有华”,但无论我怎……
把朴实进行到底 |
|
|
|
| 也许是性格的原因吧,我写不出华丽的文字,虽然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我的作文都被老师当范文读,但每次的评语都有一句:文字朴实无华,我讨厌这个“无华”,我做梦都在想怎样才能使文字“有华”,但无论我怎么努力,我的文字还是一如既往地“无华”。直到有一天,朋友说,这正是你的风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不要随便更改自己的风格。我才意识到这“无华”似乎也是一个褒义词。
实际上我也不喜欢卖弄文字的文章,当然不是因为我写不出而心生嫉妒。曾经看过很多文章,语言可谓华丽之极,更有甚者艰深晦涩,也许是我才疏学浅,读完如坠云里雾里,以后便再也不想再读此类文章。倒是一些大家的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语言的卖弄,读来通俗易懂,明白晓畅,如六月里喝冰水,冬日里吃火锅,一个字——爽。
比如季羡林先生的文章,没有写惊天动地的大事,没有阐释艰深的道理,就从身边写起,写一条幽径,写一株藤萝,写一棵老树,写一个亲人,每一篇都给人一种亲切感,他不会人为地拉开和读者的距离,没有特意让你觉得他是一个作家或者一个大师,而是主动和你拉近距离,读他的文章,感觉是在听邻居交谈,和朋友谈心,听一个老者的絮叨,但这种絮叨不会使你生厌,而是入耳入心,贴心贴肺,如坐春风。
读沈从文你没觉得他是在做文章,而是在说故事,不是在纸上说,而是坐在你对面,长长地叹一口气,双手托住下巴,眼光迷离起来,于是就开始说那些蘸着露水的故事,他的声音深情又悠长,缠绵地牵拉着你,把你带到湘西,带到他的老家,指点着他家乡的河流,告诉你它的名字和关于它的故事,给你介绍他的乡亲,让你融入其中,觉得你也是他们中的一份子,从而忘了你是外乡人,不由自主的把湘西当做自己的家乡,死心塌地地爱上它。你听了他的故事忽而悲忽而喜,末了还禁不住问:那后来呢?意犹未尽的样子。文章做到这种境界就不是在做文章了,而是在做人。沈先生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也是一个天真的人,不虚伪,不矫饰,所以文如其人,率性洒脱。
余秋雨的文字则是用情感浸泡过,这种情感就是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所以他的语言厚重凝练,张力十足,,情感饱满激越,读之时而令你惊心动魄,慷慨激昂;时而令你低沉悲吟,忧思满怀,分不清是作者的情感还是读者的情感,只觉得文字使读者产生共鸣,把读者作者连在一起,成为同仇敌忾的战友、兄弟,这才是一个写作者应该追求的高境界。
相反,有些作家力求让你明白你是俗人,他是作家;你在探求知识,他在搞创作;你和他中间隔着厚厚的书本,他的目的就是要你仰视他,崇拜他,进而喜欢他,殊不知,弄巧成拙,最后只会令人望而生畏,继而生厌,不得不把他的大作扔到一旁,再也不想问津。
虽然我和这些大家不能相提并论,但由此看来,大家尚且不追求华美的文字,我也可以把朴实进行到底了。华装丽服是一种美,素衣净面也是一种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