嫣然酒红对东风
2022-01-01抒情散文范廷伟
家乡的沟渠河畔,记得有着很多桑树的。宽厚肥硕的叶子,是养殖春蚕的好饲料,韧性十足的枝条,是父辈们编制筐篓的好材料。村外有过几棵高大挺拔的老桑树,村里却没有哪个老人能够知道她们的准确树龄。这么多年来,家乡的桑树和桑葚果儿,总是带着那种细致而诗……
家乡的沟渠河畔,记得有着很多桑树的。宽厚肥硕的叶子,是养殖春蚕的好饲料,韧性十足的枝条,是父辈们编制筐篓的好材料。村外有过几棵高大挺拔的老桑树,村里却没有哪个老人能够知道她们的准确树龄。这么多年来,家乡的桑树和桑葚果儿,总是带着那种细致而诗意的芬芳,从我童年记忆的深处一路飘来,又像一杯馥郁的红酒,越久越醇、越香……
童年时期的我,对桑树和桑葚果儿情有独钟。单是家里养的那些蚕宝宝,白乎乎的,肥硕硕的,像黄豆地的那些豆虫一样,为了饲养这些可爱的蚕宝宝,每天清晨或者傍晚,我和姐姐必须趟着清凉凉的露水,到离村庄较近的沟渠、路旁、河畔,去采摘新鲜的桑叶。静寂的春夜里,春蚕蚕食桑叶的声音,轻微、恬美,像一首温馨浪漫的催眠曲,伴着我们进入甜美的梦乡。家中养蚕的收入,虽然微薄,却先后让我们得以穿上新衣,读上新书,坐到了书声琅琅的课堂上。冠丰满又枝叶茂密,秋叶金黄却风格迥异的这些老桑树,曾几何时,一直是家乡原野上特有的一道风景呢!
当然,童年记忆中的桑树之于被我喜爱,还因为她有诸多的药用价值。那些经霜后的桑叶,被细心的母亲收集了起来,每逢我们有些伤风感冒的时候,母亲用桑叶加糖温火煮开,无限疼爱地看着我们服下,她紧蹙的眉头才会有些许的舒展。还有一年,因为我的调皮而摔上了胳膊,母亲用桑树的枝条熬汤,每天晚上用桑条熬的汤给我消肿祛痛。这些世代相传的民间验方,竟也履试不爽。没有文化的母亲最懂得,桑树的根和她结的果都有药用价值。桑梓之地,父母之邦,文人墨客们之所以喜欢用桑梓之地代表故乡,据说缘于古人的父母,常在居住地的周围栽种桑树和梓树。细想间,桑梓二字顿时亲切了许多。
还有那些紫红的桑葚果儿,在我的记忆里停留了三十多年。当看到电视画面中熟悉的采摘场景,或读到牵动柔肠的与之有关的诗词文字,总令人感到那一首首纯净的诗一样的桑葚果儿,给我的童年记忆里增添了无数温润甜美的感觉。村庄东面有一片老坟地,桑树不高不低正好便于我们采摘桑葚,从树下看到枝头黑珍珠的葚果,树下已是一片欢呼声了。那些熟透了的桑葚,经风一刮或着被孩子们摇动,便雨点似的落在地上,味美多汁,酸甜适口的桑葚,果实硕大,色如紫晶,早被信奉“不干不净,吃了不生病”的孩子们塞满了嘴,孩子们喜欢的,只是桑葚果的个大、肉厚、紫红、甜美,那时,他们不懂得桑果具有天然无污染而被人们称为“民间圣果”的特点;也不懂得早在两千多年前,桑葚已是中国皇帝御用的补品。
这次勾起我桑葚记忆的,则是滨州三河湖景区的一次旅游。镇驻地有棵高大的桑树下面,落满了杨花般的桑葚果,而有些青红不一的桑葚被我贪婪地采摘下来,朋友直笑我童心未泯。朋友径直带我到沙河办事处的一片桑园,满目茂密的桑叶,紫红的桑葚。青葱记忆中的景象不由得再现于眼前:夏日的午后,放学不回家,和一群小伙伴跑到一片桑林,爬上树梢,摘上一把熟透的桑葚塞进嘴巴,那股甜滋滋酸溜溜的感觉,现在一想起来还会打个激灵。那些桑葚的魅力,不仅仅来自桑葚独特的味道,更是因为在树上爬来爬去的成就感。被桑葚染紫的小手和弄脏的衣服,连同母亲的嗔怪一起,成为每个六月到来时我们最会心的微笑。紫红的桑葚,捧在手里,甜在心里,就像品味着那一段甜蜜抑或酸甜的年华。多美啊,身在桑园,心在童年,我这样感悟着。
散学夕阳去,归来月满襟。因涎桑葚紫,径入绿云深。桑树与桑葚曾经像一首首美到极致的诗陪伴过我们,成为记忆深处恒久的一缕缕芬芳。因此,我们的心灵便一次次感受到了更多。微笑如酒,生活如蓝,小满桑葚黑,芒种小麦割。初夏的感觉,桑葚的回忆,从岁月深处渐渐传来的不仅仅有阵阵热浪,还有童年记忆里的甜美,更有我们从心底飘逸出的对生活的热爱啊!
[ 本帖最后由 范廷伟 于 2010-6-27 11:49 编辑 ]
童年时期的我,对桑树和桑葚果儿情有独钟。单是家里养的那些蚕宝宝,白乎乎的,肥硕硕的,像黄豆地的那些豆虫一样,为了饲养这些可爱的蚕宝宝,每天清晨或者傍晚,我和姐姐必须趟着清凉凉的露水,到离村庄较近的沟渠、路旁、河畔,去采摘新鲜的桑叶。静寂的春夜里,春蚕蚕食桑叶的声音,轻微、恬美,像一首温馨浪漫的催眠曲,伴着我们进入甜美的梦乡。家中养蚕的收入,虽然微薄,却先后让我们得以穿上新衣,读上新书,坐到了书声琅琅的课堂上。冠丰满又枝叶茂密,秋叶金黄却风格迥异的这些老桑树,曾几何时,一直是家乡原野上特有的一道风景呢!
当然,童年记忆中的桑树之于被我喜爱,还因为她有诸多的药用价值。那些经霜后的桑叶,被细心的母亲收集了起来,每逢我们有些伤风感冒的时候,母亲用桑叶加糖温火煮开,无限疼爱地看着我们服下,她紧蹙的眉头才会有些许的舒展。还有一年,因为我的调皮而摔上了胳膊,母亲用桑树的枝条熬汤,每天晚上用桑条熬的汤给我消肿祛痛。这些世代相传的民间验方,竟也履试不爽。没有文化的母亲最懂得,桑树的根和她结的果都有药用价值。桑梓之地,父母之邦,文人墨客们之所以喜欢用桑梓之地代表故乡,据说缘于古人的父母,常在居住地的周围栽种桑树和梓树。细想间,桑梓二字顿时亲切了许多。
还有那些紫红的桑葚果儿,在我的记忆里停留了三十多年。当看到电视画面中熟悉的采摘场景,或读到牵动柔肠的与之有关的诗词文字,总令人感到那一首首纯净的诗一样的桑葚果儿,给我的童年记忆里增添了无数温润甜美的感觉。村庄东面有一片老坟地,桑树不高不低正好便于我们采摘桑葚,从树下看到枝头黑珍珠的葚果,树下已是一片欢呼声了。那些熟透了的桑葚,经风一刮或着被孩子们摇动,便雨点似的落在地上,味美多汁,酸甜适口的桑葚,果实硕大,色如紫晶,早被信奉“不干不净,吃了不生病”的孩子们塞满了嘴,孩子们喜欢的,只是桑葚果的个大、肉厚、紫红、甜美,那时,他们不懂得桑果具有天然无污染而被人们称为“民间圣果”的特点;也不懂得早在两千多年前,桑葚已是中国皇帝御用的补品。
这次勾起我桑葚记忆的,则是滨州三河湖景区的一次旅游。镇驻地有棵高大的桑树下面,落满了杨花般的桑葚果,而有些青红不一的桑葚被我贪婪地采摘下来,朋友直笑我童心未泯。朋友径直带我到沙河办事处的一片桑园,满目茂密的桑叶,紫红的桑葚。青葱记忆中的景象不由得再现于眼前:夏日的午后,放学不回家,和一群小伙伴跑到一片桑林,爬上树梢,摘上一把熟透的桑葚塞进嘴巴,那股甜滋滋酸溜溜的感觉,现在一想起来还会打个激灵。那些桑葚的魅力,不仅仅来自桑葚独特的味道,更是因为在树上爬来爬去的成就感。被桑葚染紫的小手和弄脏的衣服,连同母亲的嗔怪一起,成为每个六月到来时我们最会心的微笑。紫红的桑葚,捧在手里,甜在心里,就像品味着那一段甜蜜抑或酸甜的年华。多美啊,身在桑园,心在童年,我这样感悟着。
散学夕阳去,归来月满襟。因涎桑葚紫,径入绿云深。桑树与桑葚曾经像一首首美到极致的诗陪伴过我们,成为记忆深处恒久的一缕缕芬芳。因此,我们的心灵便一次次感受到了更多。微笑如酒,生活如蓝,小满桑葚黑,芒种小麦割。初夏的感觉,桑葚的回忆,从岁月深处渐渐传来的不仅仅有阵阵热浪,还有童年记忆里的甜美,更有我们从心底飘逸出的对生活的热爱啊!
[ 本帖最后由 范廷伟 于 2010-6-27 11:49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