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
2022-01-01叙事散文彼岸草
窗
文/彼岸草我对纸糊木格子窗户的记忆停留在六岁以前的春末,濒临中国东北的祖母家里。我可以确定的时间界限是六岁以前,因为在我六岁那一年发生了一场水灾,淹没了祖母家的庭院,之后就是房倒屋塌。在灾难即将到达的时刻,我被父亲背出了那间房子,没……
窗
文/彼岸草
我对纸糊木格子窗户的记忆停留在六岁以前的春末,濒临中国东北的祖母家里。我可以确定的时间界限是六岁以前,因为在我六岁那一年发生了一场水灾,淹没了祖母家的庭院,之后就是房倒屋塌。在灾难即将到达的时刻,我被父亲背出了那间房子,没来得及回望一眼,它就永远地消失了。我记得是某个春末,因为那时候海棠花开得正盛。具体是哪一年,我无从考证。我深刻记得当时的情绪,不记得具体时间。我只知道成年以后偶尔谈及小时候的某些记忆,常会让长者惊讶于我的记忆之早。但是那件事过于微小,他们是不记得发生的时间的。或者说年幼的我无法用语言来描述那复杂的情绪,因而不会让家长有格外深刻的记忆。
纸糊木格子窗户,上下结构的两扇。下面的一扇固定镶嵌在房屋的墙壁里;上面的一扇以顶端为轴,可以从与下扇的对合处打开,用木棍支起来,那就是所谓的打开窗户。那样的窗户是木制的,除了四周是较粗的木制框架,中间都是较细的木条组成的小小方格。我想不起来那些封闭住方格子的纸是否是特制的,因为在那场水灾来临前的若干年里一定也是下过雨的,我不记得那些纸被淋湿后是否很轻易就破开了洞。
其实,我只是想说说那个春末的清晨,年幼的我是怎样把希望寄托于那扇木格子窗户的。我不清楚那日我为何就睡过了头。当我醒来时,我发现阳光格外地刺眼。因为房间内除了躺在被窝里的我空无一人,那些透过纸糊木格子窗的光线让我感到慌张——它们让我觉得时间不早了,我睡过了头,身边没有祖母,也没有任何其他亲人。或许我当时是穿着背心的,但一定没穿裙子,这也是让我感到不安的因素——我没有办法跑出房间去寻找谁。于是,唯一的办法就是从床上爬到窗台上,我的身高似乎还不及窗户的一半高,因为我踮着脚伸长手臂,很费力才将上扇窗户掀开一点点。那是通往外面的唯一出口。我所说的出口,不是我可以从那里一跃而出,而是我心里希望的出口。我看见院子里的海棠花拥簇芬芳,近的快要伸进窗子里。可那对我都不是重要的。我奋力扶住那扇开启一条缝的窗户,大喊起来:“奶奶——,奶奶你在哪呢?”在没有回应的几分钟后,我终于哭起来。我现在也记得那哭声里夹杂的情绪,有暴露在阳光下找不到亲近之人的恐惧,有衣衫不整而无法出门寻找的羞怯,有不明就里被单独放逐的委屈,以及无法言说的不安。从有记忆开始到后来很久的时间我是很少哭泣的,可那一次,哭泣是幼小的我唯一可以做的却不知是否有效的事情。又或者当时的哭泣只是不安的我的唯一伙伴,让我不那么不知所措。
之后,也许是哭累了,以及无望,还有小手臂终于没有力气再支撑那扇窗。我放弃一切努力又逃回到被窝里,再次睡去。睡眠的好处是可以逃避眼前面对的不安。不知多久,或者是不久以后,祖母回来了。就在那一瞬间,我忽然醒来,并且眼泪再次流下来:“奶奶,你去哪了?我找不到你,我好害怕。”祖母安抚着我,说就出去了一小会儿,看我没有醒来,将房间锁住,可以确保我的安全,办完事情便匆匆赶回来。
我的哭泣久久不能止住,将头藏在祖母怀里。从我有记忆开始,我就生活在祖母身边。她是我最信任的人。她在我熟睡的时候,将门上了锁,可以确保我的安全。可是,我心里的不安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我试图从那扇彼时唯一可以通向外界的纸糊木格子窗呼唤到安全感,可是除了那粉白粉白的海棠花在适合它们的季节里肆意盛放以外,我什么都没看见。还有,我试图想让祖母知道,我的哭泣不是一个孩子的耍赖,而是我内心泛滥的恐惧、羞怯、不安。可是我无法表达清楚,只是重复“奶奶,你去哪了?”
多年以后,我离开了家。像是很久以前就注定了的,我生一场漫长的疾病。汹涌之时,缺乏安全感像那场春末海棠的盛放,忘了边际。只是我再也不会被锁在房间里,我把自己放逐在千里之外的异乡。当我再次站在祖母面前时,她满眼的心疼:“你这样瘦。”在我再次踏上旅途时,挥手作别,祖母终于在我上车的瞬间抹起了眼泪。她说:“你要知道,一个人在外面,自己不爱惜自己,是没有人可以帮你的……”我别过脸,仰起头,让眼睛里湿润的东西不要流出来。
我不会再被锁在房间里了,也不会因此而恐惧了。可是,一走千里,确保安全的事没有人可以帮我做了。
在再次离开祖母家之前,一群小我十几岁的弟弟妹妹们,听说很久以前还有一场水灾发生在这个家里,他们饶有兴趣听我这个亲历者讲述。我说那是我六岁时候的事,记不太清楚了。而我六岁以前,那场关于纸糊木格子窗的事情,没有人提及,想起,或报以兴趣。
只有我自己,保留着相对完整的记忆。在父亲背着我穿过灾难之水的那一刻,我没有回望,那扇窗就永远地消失了。
[ 本帖最后由 笨小暖 于 2010-4-8 10:46 编辑 ]
文/彼岸草
我对纸糊木格子窗户的记忆停留在六岁以前的春末,濒临中国东北的祖母家里。我可以确定的时间界限是六岁以前,因为在我六岁那一年发生了一场水灾,淹没了祖母家的庭院,之后就是房倒屋塌。在灾难即将到达的时刻,我被父亲背出了那间房子,没来得及回望一眼,它就永远地消失了。我记得是某个春末,因为那时候海棠花开得正盛。具体是哪一年,我无从考证。我深刻记得当时的情绪,不记得具体时间。我只知道成年以后偶尔谈及小时候的某些记忆,常会让长者惊讶于我的记忆之早。但是那件事过于微小,他们是不记得发生的时间的。或者说年幼的我无法用语言来描述那复杂的情绪,因而不会让家长有格外深刻的记忆。
纸糊木格子窗户,上下结构的两扇。下面的一扇固定镶嵌在房屋的墙壁里;上面的一扇以顶端为轴,可以从与下扇的对合处打开,用木棍支起来,那就是所谓的打开窗户。那样的窗户是木制的,除了四周是较粗的木制框架,中间都是较细的木条组成的小小方格。我想不起来那些封闭住方格子的纸是否是特制的,因为在那场水灾来临前的若干年里一定也是下过雨的,我不记得那些纸被淋湿后是否很轻易就破开了洞。
其实,我只是想说说那个春末的清晨,年幼的我是怎样把希望寄托于那扇木格子窗户的。我不清楚那日我为何就睡过了头。当我醒来时,我发现阳光格外地刺眼。因为房间内除了躺在被窝里的我空无一人,那些透过纸糊木格子窗的光线让我感到慌张——它们让我觉得时间不早了,我睡过了头,身边没有祖母,也没有任何其他亲人。或许我当时是穿着背心的,但一定没穿裙子,这也是让我感到不安的因素——我没有办法跑出房间去寻找谁。于是,唯一的办法就是从床上爬到窗台上,我的身高似乎还不及窗户的一半高,因为我踮着脚伸长手臂,很费力才将上扇窗户掀开一点点。那是通往外面的唯一出口。我所说的出口,不是我可以从那里一跃而出,而是我心里希望的出口。我看见院子里的海棠花拥簇芬芳,近的快要伸进窗子里。可那对我都不是重要的。我奋力扶住那扇开启一条缝的窗户,大喊起来:“奶奶——,奶奶你在哪呢?”在没有回应的几分钟后,我终于哭起来。我现在也记得那哭声里夹杂的情绪,有暴露在阳光下找不到亲近之人的恐惧,有衣衫不整而无法出门寻找的羞怯,有不明就里被单独放逐的委屈,以及无法言说的不安。从有记忆开始到后来很久的时间我是很少哭泣的,可那一次,哭泣是幼小的我唯一可以做的却不知是否有效的事情。又或者当时的哭泣只是不安的我的唯一伙伴,让我不那么不知所措。
之后,也许是哭累了,以及无望,还有小手臂终于没有力气再支撑那扇窗。我放弃一切努力又逃回到被窝里,再次睡去。睡眠的好处是可以逃避眼前面对的不安。不知多久,或者是不久以后,祖母回来了。就在那一瞬间,我忽然醒来,并且眼泪再次流下来:“奶奶,你去哪了?我找不到你,我好害怕。”祖母安抚着我,说就出去了一小会儿,看我没有醒来,将房间锁住,可以确保我的安全,办完事情便匆匆赶回来。
我的哭泣久久不能止住,将头藏在祖母怀里。从我有记忆开始,我就生活在祖母身边。她是我最信任的人。她在我熟睡的时候,将门上了锁,可以确保我的安全。可是,我心里的不安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我试图从那扇彼时唯一可以通向外界的纸糊木格子窗呼唤到安全感,可是除了那粉白粉白的海棠花在适合它们的季节里肆意盛放以外,我什么都没看见。还有,我试图想让祖母知道,我的哭泣不是一个孩子的耍赖,而是我内心泛滥的恐惧、羞怯、不安。可是我无法表达清楚,只是重复“奶奶,你去哪了?”
多年以后,我离开了家。像是很久以前就注定了的,我生一场漫长的疾病。汹涌之时,缺乏安全感像那场春末海棠的盛放,忘了边际。只是我再也不会被锁在房间里,我把自己放逐在千里之外的异乡。当我再次站在祖母面前时,她满眼的心疼:“你这样瘦。”在我再次踏上旅途时,挥手作别,祖母终于在我上车的瞬间抹起了眼泪。她说:“你要知道,一个人在外面,自己不爱惜自己,是没有人可以帮你的……”我别过脸,仰起头,让眼睛里湿润的东西不要流出来。
我不会再被锁在房间里了,也不会因此而恐惧了。可是,一走千里,确保安全的事没有人可以帮我做了。
在再次离开祖母家之前,一群小我十几岁的弟弟妹妹们,听说很久以前还有一场水灾发生在这个家里,他们饶有兴趣听我这个亲历者讲述。我说那是我六岁时候的事,记不太清楚了。而我六岁以前,那场关于纸糊木格子窗的事情,没有人提及,想起,或报以兴趣。
只有我自己,保留着相对完整的记忆。在父亲背着我穿过灾难之水的那一刻,我没有回望,那扇窗就永远地消失了。
[ 本帖最后由 笨小暖 于 2010-4-8 10:46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