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我的父老乡亲

2022-01-01叙事散文叶浅韵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0:25 编辑

  很多人向往着昆明,总愿意往那里去挤,小时候就听村口的大娘说,就算是变条狗也要往大城市里去,至少骨头也比乡下多些。大娘因为这句“忘本”而又没有骨气的话……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0:25 编辑 <br /><br />  很多人向往着昆明,总愿意往那里去挤,小时候就听村口的大娘说,就算是变条狗也要往大城市里去,至少骨头也比乡下多些。大娘因为这句“忘本”而又没有骨气的话受了村里人的多少白眼。而多少年过去以后,当村里只剩下些老弱病残和儿童的时候,人们忽然开始有些怀念起大娘来,而她已在一抔黄土里长眠很多年了。
  人总是习惯了群居的动物,当孤独成一种习惯以后,人总是分成两个极端,要么升华成高尚,要么沦落成破败。所以大多的人愿意选择在闹市里居住,做一个世俗的凡人,亲近着周围的一切,并尽力与它们合成一体。于是很多人从山里走到山外,去感受这世界精彩的另一面。只是我每每听着家乡人外出打工归来时,一口不土不洋的昆明话与家乡话的混合口音,再联想起贺知章《回乡偶书》里“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句子来,心里便颇不是滋味。只是这些年来,家乡的父老们也习惯打工归来的孩子们怪异的发型着装和语调,甚至是他们轮换更替频繁的女朋友们也是司空见惯了。倒是省去了家乡父老为操办儿女亲事的繁缛礼节,同时也为下一代的优生作了一定的贡献。
  家乡历来有尊师重教的习惯,尽管经济很落后,但文化却是很发达,从先祖们读私塾识文断字,到如今豁出家底供孩子们上学的风气,无一不透露出崇尚文化的氛围和理念。方圆十里八乡有很多家庭都是兄弟姐妹们全跳出了农门的例子,我还小的时候,邻村的哥哥背着行旅从门前走过,祖母总是拉着我在窗台上目送出很远,从她口里流露出的羡慕和向往便成了我学习的动力。后来我从大山里走出来了,离开了那清澈欢快的小河,走出了祖母慈爱的视线,祖母的怀抱便成了我日夜牵挂的家园,总是要在每一个欢喜或是痛苦的时刻不经意的想起。我后来弄明白了不识字的祖母她居然懂得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她还用浅显的道理来教育后来一个个上了大学的弟妹们,她说“一只羊过河,十只羊也就过河了”,形象地把牧羊的哲学运用到教育子孙的身上来。祖母无疑是最聪慧的祖母。
  我的叔侄堂兄姐妹们,大多在读到初中毕业时,在补习了一次以后,通常就务工进城了,而他们通常选择的目的地往往是昆明。女孩子们去了餐馆里,男孩子们要么去搞建筑,要么当送水工人。有头脑灵泛活络的人,在三年五载的打工生涯里混出了名堂,承包了工地或是另起炉灶搞些小本经营,渐渐成财大气粗的人,回到村里盖起了城里人的房子,厨房太阳能卫生间一应俱全,大大的改善了农村的居住环境,成了村里人争相效仿的例子。父母的脸上乐开了花,在村里长足了脸面,谁说农村的娃儿只有读书一条路呢?这世界要的是创造的头脑,要的打拼的精神。但这些都不足以影响读书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尽管这一年又一年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还是磨灭不了一种古老而朴素的道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如村里的竹子那样在节节拔高着。
  现在的老家要在村间邻舍说门媳妇,那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小姑娘们都早早去了昆明打工,几乎无一例外的在昆明安家落户或是远嫁外乡了,而村里的小伙子们也都“进口”了外地或是外省的媳妇。这次我回老家过中秋,看到母亲与邻居婶子们在说堂弟小国从网上找媳妇认干姐姐的事,说有好几个小姑娘争着要嫁给他,还不时要问他有没有钱什么的,说得自然轻松,一点没有惊讶的感觉。我想这世界真是进步太快,我都有些跟不上步伐了。小国的大哥劳务输出去过毛里求斯,如今自己在贵阳当起了老板,二哥也是搞建筑的小老板,大嫂二嫂都是外地人,一个也没让父母操心半分,就带着孩子回来了。老俩口总是担心小国说不到媳妇,婶子们取笑他说怕是眼花了,不知谁好来着。当初的二伯家是村里最穷的人家,一个腿残一个耳聋,孩子大大小小五个,如今两个如花的女儿也有了好的归宿。儿子们都成材成器了,二伯的脸上爬满了痛苦的皱纹,但他跟我说起从前和如今时他是自豪的,他的儿子们也是自豪的,我也为他们而自豪的。
  勤劳是家乡父老一辈子最高尚也是最固执的品质,尽管家里不缺那几个钱了,他们总是要辛苦到不能下地劳动时为止,耳朵重了,腰都挺不起来了,才会在村口的大路上晒太阳,说些也许是彼此都听不见的话语,长烟锅在嘴里吧嗒个不停。我才进村就能听到他们大声的说话,还有不间断的咳嗽声。一百多人口的小村里,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有十几个,其中有两个接近九十的老人至今还下地劳作,一样的养猪赶集卖菜,我每看见她们尖着小脚在地里劳作的样子,我的心总是阵阵紧缩,只是没有人可以停下她们手中的生产工具,劳动成了她们身体的一部分似的。
  记得有一次与同事逛街时遇见的一农民工兄弟被打的事情,我不顾同事的劝阻总是要去管了那一闲事,扫街的大娘直夸我处理得当,解救了弱势的农民工。有谁知道那是因为我想着我在外务工的父老乡亲啊,我希望他们在异乡受欺侮时有人愿意站出来为他们说一句公道话。多少双农村里孩子们渴望的眼睛,他们在思念着他们的父亲母亲啊。而为了生计,他们又不得不背井离乡的去工作。而我却只能在心底默默地祈祷着他们在外平安健康。
  祖母在世时,母亲与她同在乡下,我总是隔三岔五的往那个小村里跑,如今母亲常与我同住或是去弟弟家。我回去的少了,要不是这次母亲执意要回去,我总还是愿意呆在我自己的安乐窝里的。住在母亲新盖的房子里,倒是与城市也没多少区别了,心中总要生出无限的伤感,这样的好日子,父亲和祖母是无福消受了。带了香纸和月饼去祖母和父亲的坟上拜祭,葱笼的植物和茂密的草丛掩盖在坟头,少了清明时节的孤寂清冷,在这个思亲的节日里送上我们心中无限的思念和祝福。跪在坟前,苦心教着儿子叨念着想念和祝福的话语,期待他们在天国能听到亲人的呼唤。
  这个中秋,故乡的月亮分外的明亮,我带着儿子站在阳台上久久地仰望,激励着儿子对月球的一种探索求知的欲望,他小小的心灵居然能跃动出那么多闪光的东西,我的心底闪烁着欣慰。
  当那个养育我的小村庄消失在我的视线时,我的脑里还是那棵古老的滇朴,还有三爷嘴里那根永远无法沉默的烟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