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高处是何处
2022-01-01抒情散文车祥俊
高处是何处
(散文)
车祥俊姥姥的家门外是条小河。五岁那年夏天,我从河堰上掉下去,把眉骨摔裂,至今在眉毛的掩盖下,还存有一截伤疤。这是我第一次对“高处”留下深刻印象。姥姥说,以后别在高处玩,高处很危险。后来我去看过那河,心想:姥姥说的高处……
高处是何处
(散文) 车祥俊 姥姥的家门外是条小河。五岁那年夏天,我从河堰上掉下去,把眉骨摔裂,至今在眉毛的掩盖下,还存有一截伤疤。 这是我第一次对“高处”留下深刻印象。姥姥说,以后别在高处玩,高处很危险。后来我去看过那河,心想:姥姥说的高处在哪里呢?河堰一点也不高,同脚下的路一平,摔痛我,是因为河床太矮了。 类似的事情还有一次。那一年我已经20几岁,在一次给地质测量队帮忙的时候,手拿着标杆往后退,突然身子就直直地掉进了井里。井水很深,井沿很高,但当时我什么也没来得及看。就在一瞬间我使劲爬上来的时候,眼镜还在井沿上摇晃不停。看到了眼镜,我才开始后怕。 同样,这一次我仍然没有在高处,是矮处又 “坑害”了我。只是这一回,姥姥什么也没有说。 姥姥的院子里有一棵高大的楸树。楸树的干很直,枝杈也不多,可就在树稍上,有鸟搭起了窝。也是因为那鸟,我才经常到姥姥家去的。去了,就在树下张着嘴呆呆地仰视它许久。有时,姥姥就说,把嘴合上,小心鸟屎落进嘴里。还真有一次,鸟屎砸到了鼻梁上,还温温的,我想,鸟一定也在看我,这是和我打招呼呢。只是因为鸟住得太高,我没法看清楚它的表情罢了。 不过至今,鸟也没有摔伤过眉骨。真的居在高处,可它却比我安全得多了,我不明白。 都说“高处不胜寒”,可“矮处不胜防”啊。就在我患上了恐高症的时候,我再一次对高处是何处,产生了疑问。 从一上学读书,母亲就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在听说过无数遍之后,我就问:高处究竟是何处?母亲当然不语。母亲没念过书,她怎么会知道高处是何处呢。除了母亲的严肃,我就想,不过是个古训,说说而已。 一日无事,突然想回姥姥家看看。姥姥虽然早已不在人世,但那个院落还是在的。楸树多年前就让一个木匠锯倒运走,不见了踪影。那窝鸟去了哪里?思量之际,我听到了麻雀的唧唧喳喳声,抬头望去,就见墙头上长满了杂草。那是个秋天,透过枯黄但稠密的叶子,我还是看到了它曾经的茂盛。杂草高高的,高过墙头,也高过了院子里的所有,甚至包括我。站在姥姥的房门前,我看不到墙外,一截矮墙就挡住了我的视线,我当时就想:我矮小得还不如那几棵野草。 后来,就偶遇了那位精神病患者。那是泰城的严冬时节,清晨的火车站旁,等早车的人们在来回地踱步。我是站着不动的,一低头,看到了马路上有一大片漂亮的粉笔字。那文字一会是警句,一会又是脏话俚语。这时,有个声音说:字是我写的。顺着声音,我看到路旁花池边,正腿盘坐着一个四十多岁的“高人”。我好奇地走过去,看到他黑黑的手、黑黑的脸,以及冻得发黑的唇里吐出的白色热气。 没等我说话,他突然问:你说泰山高不高?可我爬上去了,我就比山高。 我一惊,他为泰山来。 我说:你不像是乞丐。 他说:三十年来我从不向人开口。君子所为,雪中送炭。
说完,他还指了指身边的几个汽水瓶。我又是一惊。我不是想当君子,但临走,我还是为他买了热蒸包。一个外出游荡几十年的精神病患者,呓语之间(如果是呓语的话),让我仰望了他的高度。 曾经期待去一趟青藏高原,那是世界的屋脊。但我不知道我要去,是为了证明它的高度,还是为了证明我所达到的高度。我于是查阅了大量关于高原的资料,我感觉到那里所描述的场景,很是契合了我的某一种心境:细细的冰雪抛却一路泥水,尖尖的山峰谢绝奇花异草…… 当雪莲开上了五千米的海拔,我就想,我没有了非得去高原的必要,高处仿佛就在心里。细一想,高处,的确就是在每一个人的心里,只不过它的度,是由自己标注的。至少,不是母亲,也不是姥姥。
(散文) 车祥俊 姥姥的家门外是条小河。五岁那年夏天,我从河堰上掉下去,把眉骨摔裂,至今在眉毛的掩盖下,还存有一截伤疤。 这是我第一次对“高处”留下深刻印象。姥姥说,以后别在高处玩,高处很危险。后来我去看过那河,心想:姥姥说的高处在哪里呢?河堰一点也不高,同脚下的路一平,摔痛我,是因为河床太矮了。 类似的事情还有一次。那一年我已经20几岁,在一次给地质测量队帮忙的时候,手拿着标杆往后退,突然身子就直直地掉进了井里。井水很深,井沿很高,但当时我什么也没来得及看。就在一瞬间我使劲爬上来的时候,眼镜还在井沿上摇晃不停。看到了眼镜,我才开始后怕。 同样,这一次我仍然没有在高处,是矮处又 “坑害”了我。只是这一回,姥姥什么也没有说。 姥姥的院子里有一棵高大的楸树。楸树的干很直,枝杈也不多,可就在树稍上,有鸟搭起了窝。也是因为那鸟,我才经常到姥姥家去的。去了,就在树下张着嘴呆呆地仰视它许久。有时,姥姥就说,把嘴合上,小心鸟屎落进嘴里。还真有一次,鸟屎砸到了鼻梁上,还温温的,我想,鸟一定也在看我,这是和我打招呼呢。只是因为鸟住得太高,我没法看清楚它的表情罢了。 不过至今,鸟也没有摔伤过眉骨。真的居在高处,可它却比我安全得多了,我不明白。 都说“高处不胜寒”,可“矮处不胜防”啊。就在我患上了恐高症的时候,我再一次对高处是何处,产生了疑问。 从一上学读书,母亲就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在听说过无数遍之后,我就问:高处究竟是何处?母亲当然不语。母亲没念过书,她怎么会知道高处是何处呢。除了母亲的严肃,我就想,不过是个古训,说说而已。 一日无事,突然想回姥姥家看看。姥姥虽然早已不在人世,但那个院落还是在的。楸树多年前就让一个木匠锯倒运走,不见了踪影。那窝鸟去了哪里?思量之际,我听到了麻雀的唧唧喳喳声,抬头望去,就见墙头上长满了杂草。那是个秋天,透过枯黄但稠密的叶子,我还是看到了它曾经的茂盛。杂草高高的,高过墙头,也高过了院子里的所有,甚至包括我。站在姥姥的房门前,我看不到墙外,一截矮墙就挡住了我的视线,我当时就想:我矮小得还不如那几棵野草。 后来,就偶遇了那位精神病患者。那是泰城的严冬时节,清晨的火车站旁,等早车的人们在来回地踱步。我是站着不动的,一低头,看到了马路上有一大片漂亮的粉笔字。那文字一会是警句,一会又是脏话俚语。这时,有个声音说:字是我写的。顺着声音,我看到路旁花池边,正腿盘坐着一个四十多岁的“高人”。我好奇地走过去,看到他黑黑的手、黑黑的脸,以及冻得发黑的唇里吐出的白色热气。 没等我说话,他突然问:你说泰山高不高?可我爬上去了,我就比山高。 我一惊,他为泰山来。 我说:你不像是乞丐。 他说:三十年来我从不向人开口。君子所为,雪中送炭。
说完,他还指了指身边的几个汽水瓶。我又是一惊。我不是想当君子,但临走,我还是为他买了热蒸包。一个外出游荡几十年的精神病患者,呓语之间(如果是呓语的话),让我仰望了他的高度。 曾经期待去一趟青藏高原,那是世界的屋脊。但我不知道我要去,是为了证明它的高度,还是为了证明我所达到的高度。我于是查阅了大量关于高原的资料,我感觉到那里所描述的场景,很是契合了我的某一种心境:细细的冰雪抛却一路泥水,尖尖的山峰谢绝奇花异草…… 当雪莲开上了五千米的海拔,我就想,我没有了非得去高原的必要,高处仿佛就在心里。细一想,高处,的确就是在每一个人的心里,只不过它的度,是由自己标注的。至少,不是母亲,也不是姥姥。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