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泥塑,做为手工艺
2022-01-01抒情散文孙光新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08 编辑
泥塑,做为手工艺从泥土或者泥开始,我们说到泥塑。从二十年前乡村少年的游戏制作开始。记忆模糊而久远,消失令往日亲历倍感温馨。————大约是秋……
泥塑,做为手工艺从泥土或者泥开始,我们说到泥塑。从二十年前乡村少年的游戏制作开始。记忆模糊而久远,消失令往日亲历倍感温馨。————大约是秋……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08 编辑 <br /><br /> 泥塑,做为手工艺
从泥土或者泥开始,我们说到泥塑。从二十年前乡村少年的游戏制作开始。记忆模糊而久远,消失令往日亲历倍感温馨。
————大约是秋天或者还要晚一些时候,乡村少年们都偷了自家的小锅铲子去村前一块洼地里挖淤泥。平原上的乡村少年,由此开始了乡村的手工制作。首先是游戏的短暂沉迷,然后是对手的锻炼。少年们将在地下挖出的凌乱的淤泥胡乱地团在一起,然后得胜般地举回村子里,在某家门口光亮的石砧子前放下,或跪,或蹲,或坐在地上,在石砧子上、或者在地上认真地摔起来,经过一阵认真的忙碌,凌乱的淤泥在乡村少年们的手中变得整齐、柔软起来,然后用被潮湿的淤泥浸得发白的手开始捏泥人、鸭子、小鸟,用小刀打磨成手枪,有的抟小泥丸顶在细柳条上向外甩,看谁甩的远、准。捏窝窝儿,在地上摔,在中间裂开小洞,看谁的响。村里有货郎来了,少年们把平时从大人们那里讨来的小硬币拿出来,或者是偷偷地抱一堆破烂来,换货郎玻璃橱里的圆模子,圆模子的图案不外是孙悟空、猪八戒之类的。乡村少年们得了宝贝似的,各自拿了自己的,把摔好的淤泥放平整,然后把刚买回来的圆模子压上去,成了。大家都对自己的制作非常得意。当然,也有手里没有小硬币、家里的破烂也被母亲抱给货郎换了针线的,只有在一边啧啧地看着,等到大部分少年们玩的有些厌烦了,他才有些低三下四地上去讨过圆模来压一个。那个少年好象十分大方,满不在乎读说,随便压,只要小心不把我的模子给弄坏了就行。当然,也有嚎啕,不知是哪个乡村少年玩丢了小锅铲子,或者是把淤泥弄到了自家不该放的地方,比如炕上、锅里、棒子面里……某家的大人在怒气冲冲地在打一个闯了不是多么大祸的孩子。
泥哨子,乡村少年最喜爱的玩具,为我们所接触到的最早的泥塑手工艺品。其后,陆续在大、小集镇上见识到从未见过的花花绿绿的泥塑手工艺品,但均无法引起我的注意,感觉总不及少年时代吹过的泥哨子。它们,已经远离了一个乡村少年,远离了它们的生存母土——乡村,做为艺术品或者摆设品,进入了另一个与乡村无关的世界。惟有泥哨子,还因为记忆里的丝丝扯扯,始终为我所喜爱和接受,至今它身上还有着它作为乡下事物的民间属性,那是乡村少年泥玩具中的极品。
————乡村少年在货郎的玻璃橱里发现了极为漂亮的泥哨子,小鸟形,花绿色,光滑细腻,吹起来十分响亮。我小时侯也曾经在家里偷了鸡蛋与货郎换过一个,那是乡村少年中少有的东西,我为此在乡村少年中地位倍增,可惜后来不小心被我掉在地上踩碎了。我在那一小堆花绿的碎淤泥前站了一会儿,干嚎了几声,见没人,就跑开了。后来,我曾模仿着用淤泥制作了一个,样子丑陋的要命,也吹不响,但那是乡村少年们最精彩的制作。可惜,后来不知被哪个笨蛋偷去了。
1990年代的中晚时候,我知道了泥塑手工艺品的一个产地——河南张,这是山东北部惠民县境内的一个小村子,属皂户李乡,以制做泥塑品闻名,素有娃娃张之称。
关于河南张泥塑的起源,据河南张泥塑手工艺人以及济南的鲍加虎先生提供的资料,传为某年大臣们为乾隆祝寿,其他大臣送的都是金银财宝,只有刘墉送了一个泥娃娃“扳不倒”,乾隆大怒,以为刘墉戏弄他,就拿起来想摔,结果发现泥娃娃“扳不倒”背面写着“大清江山不倒”,乾隆大喜,并下圣旨为河南张生产泥娃娃开了绿灯。这个传说为手工艺人们与当地人所乐道,从故事来看,却也并不能说明它的起始。我宁愿相信泥塑的缘起与乡村少年们的游戏有关,是河南张村的先人从中体悟而来。我讨厌这个故事的恶俗,也使人从中看到了某些文人缺乏独立的人格及其自卑的心理,至少,这个故事与民间无关,它是某些文人的恶作剧。
据《惠民县志》载:该村自清初就有人用粘泥塑造各种人物、动物,后来村中家家都会做。我简单的头脑实在想象不出家家塑泥玩具的盛况是何样子,但其中最为活跃的应该是一群在沙河岸边挖泥的乡村少年。众多乡村少年晃动着的身影已经模糊,但快乐永久无法消失,许多年后,我依旧沉浸其中。
————有的少年竟还知道制作模子就是砖窑烧砖的法子,提议大家用圆模子在摔好的淤泥上压出图案,然后用砖窑烧砖的法子自己制作,说也可以制出漂亮的模子的。没有圆模子的少年问,怎么烧。那个刚才还很骄傲的少年有些泄气地摇了摇头。另有少年兴奋地说,可以试试的。乡村少年们经过一番尝试,但都失败了。在冬天的时候,少年们把制作好的淤泥玩具放在窗台上晾着,最后又有更为快乐的事情把他呼唤到别处去了。一阵疯野过后,也许是等到第二天的下午了,少年才发现自己的得意制作在一夜的结冻与融化之间变得丑陋不堪,少年有些可惜地把它丢在了一边,嘴里嘟囔着一些不干不净的话,然后又疯跑到随处可觅的快乐里去了。
在惠民县党史委编的《惠民史话》中还提到:解放前,这是穷苦劳动人民糊口的手艺(我十分赞成这句话,它更揭示了泥塑流传的最初基础),农闲时节,手工艺人们抽空制作泥坯,冬闲及春节期间,就涂粉上色,泥塑品遍及鲁北及沧州、天津、济南等地。鲁北民俗专家张洪庆先生也谈了河南张泥塑做为手工艺流传的某些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对生活的热爱,一方面是人民对自己生活的歌颂,向往幸福美好的日子,因为黄河下游经常泛滥,所以对人民的生活生存时常有威胁。再一个过去的生活方式是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男耕女织的社会,生产力比较低下,所以,人口的繁衍、人口的增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不管一个家庭、一个村庄都是这样的,所以对农业社会的农村来说,是非常希望家庭兴旺的。这样日子才好过,劳力才充足,所以对生命的赞美和歌颂显得比较重要。在这种心理状态下,河南张的民间艺术深深扎根在劳动人民的心里中。”其实,这或许与泥塑的产生有关,而从后来的发展看,诚如济南的鲍加虎先生所言,其依存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民俗,而民俗正为现代生活所冲击,并日间淡化,此也正是所有的民间艺术正在走向消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贫瘠而快乐的乡村少年在大地上疯野,他们只有淤泥,廉价而易得。乡村少年们跳跃、活泼的手、简单而朴实的梦,在广袤的大地交织。泥人、泥弹子、泥手枪、泥动物散落一地……有些丑陋,一切为乡村少年所忽略,热情巨大而无边、长久而热烈。梦境快乐、真实,如野花一次次绽放。但,最终坠落,直至消失。劳作退场,精神为物质所替代,精神体验短暂而甚微,尚未进入体验便已萎缩。多年后记忆如此苍白,无所凭依!
说起河南张泥塑,不得不提到张丙鳌先生,这位河南张泥塑的代表艺人,已于2005年初春去世。现在,其子张凯承其业。2005年的9月份,我在济南鲍加虎先生处,看到一本台湾出的杂志,上面有鲍先生一篇关于泥塑的文章,文章里开列了一个艺人名单,除张丙鳌外,还有张丙增、张丙信、张丙礼、张全福、张伦五、张建才、张建义、路占印、洪海祥9人,那本杂志是1990年代中期的,我想,目前这些艺人或许也已渐次凋零,鲍先生对他们也没有了多少印象。
幸好,在张丙鳌先生去世前的几个月,我们去采访过他,那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他。河南张,是一个极为普通的村子,甚至还有些落后,村内的道路曲折、坑洼不平。我甚至怀疑,眼前这个村子就是久已耳闻的“娃娃张”。张丙鳌先生的家就淹没其中。他家的房子低矮,半土半砖,象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建的。我怀疑,是否因泥塑而潦倒。我们去的时候是冬天,他家的屋子里没生炉子,透着寒意。先看他的泥塑品,多是大娃娃,都上了色,红、绿、黄、黑、白几种色,我个人觉得颜色有些恶,过于夸张,与周围的环境不太协调。优点是线条笨拙。(我也在想,河南张泥塑所依存的火把李庙会,在我的内心里,对火把李庙会与泥塑的感觉竟有太多的相似。我们对泥塑的要求是否超出了它原本赖以存在的基础?)。河南张泥塑与我后来在报纸上看到的无锡惠山泥人不同,从内心里,我更喜欢惠山泥人。我疑心少年时代喜爱的泥哨子就是来自无锡惠山。是否河南张泥塑较惠山泥人更接近民间?
听张老先生讲,现在村里能够做泥塑的不过七八户人家,且都是上了岁数的老人,村里的年轻人没有愿意干这个的,都出去打工了,主要是嫌做泥塑挣钱少。其他几个艺人做的泥塑数量极少,只是春节时做点,图个喜庆吉利,还有到二月二时火把李庙会上卖一点。只有他家,全家人都还在做,乡里也时常来订货,山东工艺美院的教授每年还带学生来实习,吃住好几天。他还谈了河南张泥塑与惠山泥人以及诸城泥人在材料、上色上的不同,以及泥塑的影响。老先生谈话时显得无比自得与自足,话语里有着对无锡惠山及诸城泥塑的轻视,这也正显示了其做为一个手工匠人的短视与不足。这几年,他确实 比较风光,由于地方旅游开发对民俗的带动,市、县、乡政府甚至国外的朋友都来他家,各地媒体也多次来采访宣传,使得他在县内有了些名气。做为做为一个层次不高的手工匠人,也必然有其短浅之处无可避免,后来某朋友给我讲了一个关于张老先生的故事:某年火把李庙会期间,某单位负责人去他家卖泥塑,看到有外国人,就对他说,老张,你的泥塑平时卖10块,给外国人这个数吧,说着伸出来五个手指头。结果,他就把泥塑按50块钱一个卖给了外国人。后来外国人到火把李庙会上一问,才七八块钱一个,方知被宰,只有自认倒霉作罢。一个朴实的匠人在我内心里暗淡了下来,并趋向真实。在生活的最低处,一个手工匠人在被还原,艰辛的生活也照见了他并不伟大的内心。农村、生活,首先赋予了他第一个永久的身份——农民。
因还原而真实,因真实而愈加可敬。我们看到,他以他全家绵薄之力,维持和延续了河南张泥塑的艰难生存。客观而实际:张丙鳌先生,对于河南张泥塑的发展,最主要的贡献便是传承。仅此,足可说其对河南张泥塑的生存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或者说,提到河南张泥塑,便无法绕开他,即便他还是一个目光短浅的匠人。据说,张丙鳌先生归去之际,是在火把李庙会的前天晚上。那时,他的并不宽敞的甚至有些杂乱的屋子里,一定是摆满了他心爱的泥塑。老先生的一生都交给了他的泥塑,然而,可悲的是,他或许还不知道如何赋予泥塑作为手工艺品的艺术价值。不必讳言,由于其眼光、学识、胸怀所限,他所制作的泥塑,尚还未进入到真正艺术品的行列,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便是禀赋所限。
做为手工艺或者制作泥塑的手艺,张凯不明白,甚至张丙鳌老先生也不一定明白,手工艺并非简单的复制,里面还要有出新,有推陈,这是手工艺做为文化的自觉,其在传统中,既有自然消失的部分,亦有自然传承的部分。就手工艺的技巧性与艺术性而言,艺术性先之,技巧性次之。诚如面塑大师汤夙国所言:民间艺人光埋头苦干不行,只有不断充实自己,加强文化底蕴才能赋予作品深刻的文化内涵,不然,充其量是匠人。他还说:我并不是成天做面人,这是我与其他民间艺人不同的地方,一年365天,我只有60天在做面人,大部分时间放在古典文学、诗词写作、装帧设计上,灵感来了才做。
而汤夙国先生谈到“面人汤”的传承时的一句话更令我震惊:难觅啊,我是面人汤艺术的载体,一旦我不在了,面人汤艺术将画上休止符。汤先生的话有些夸张,张丙鳌老先生无可选择地把它的手工艺交给了他的儿子。就张丙鳌先生而言,他尚属于一般意义上的匠人,除了技术性,艺术性上他还所知甚少,他更不会想到泥塑做为民间手工艺的依存。对于其子张凯,我倒觉得这是一种尴尬的选择,一个终日在大地上劳作的青年农民,文化层次较低,对艺术的感悟更是无从谈起,如此,将如何传承泥塑手工艺。我不愿意看到,却正在慢慢显现地是:做为民间手工艺,河南张泥塑的发展路子越走越窄,更为重要的是,它正淡出民间的视野,而那正是它赖以存在的土壤。
————某个秋日,我再次回到当年乡村少年玩淤泥游戏的现场。:那个现场被当年另一个也经常去挖淤泥的少年添平,在上面建了属于自己的漂亮的房屋。他可能已忘记了少年时代的那些游戏。如今,他的梦也幸福而甜美,他已经为他的辛勤劳动所永远沉醉,不再回想过去那段清苦难堪的生活。蓦然感觉,我的少年时代已被掏空抑或被永久覆压。
我还看到一个为我所陌生而伤感的场景:他七八岁的儿子在门口拿着精致的玩具手枪,一脸灿烂,嘴里伴着玩具枪的音乐突突着。当看到我在冲他笑着,他好象不认识我,就抱着他心爱的玩具枪缩了回去。孩子的背影有些跳跃,他也为他的幸福所陶醉。但最终因为缺乏体验而空洞、苍白。或许,一个乡村少年所应享有的快乐与幸福,为他的父亲给他设置的幸福生活霸道地阻隔。
二十年前为乡村少年所钟爱的手的游戏已被更为精致的现成的电子玩具所替代,但随之无可避免的是,手工制作玩具的成就感亦然消失。随之而消失的,还是真实而饱满的乡村诗意与宁静。
干透了的淤泥犹如记忆的碎瓣从乡村少年的手中哗啦啦地散落了下去,无法聚合。真实与陌生在死死纠缠、交织。失落在刹那间袭过他的内心,并一直停留。
从泥土或者泥开始,我们说到泥塑。从二十年前乡村少年的游戏制作开始。记忆模糊而久远,消失令往日亲历倍感温馨。
————大约是秋天或者还要晚一些时候,乡村少年们都偷了自家的小锅铲子去村前一块洼地里挖淤泥。平原上的乡村少年,由此开始了乡村的手工制作。首先是游戏的短暂沉迷,然后是对手的锻炼。少年们将在地下挖出的凌乱的淤泥胡乱地团在一起,然后得胜般地举回村子里,在某家门口光亮的石砧子前放下,或跪,或蹲,或坐在地上,在石砧子上、或者在地上认真地摔起来,经过一阵认真的忙碌,凌乱的淤泥在乡村少年们的手中变得整齐、柔软起来,然后用被潮湿的淤泥浸得发白的手开始捏泥人、鸭子、小鸟,用小刀打磨成手枪,有的抟小泥丸顶在细柳条上向外甩,看谁甩的远、准。捏窝窝儿,在地上摔,在中间裂开小洞,看谁的响。村里有货郎来了,少年们把平时从大人们那里讨来的小硬币拿出来,或者是偷偷地抱一堆破烂来,换货郎玻璃橱里的圆模子,圆模子的图案不外是孙悟空、猪八戒之类的。乡村少年们得了宝贝似的,各自拿了自己的,把摔好的淤泥放平整,然后把刚买回来的圆模子压上去,成了。大家都对自己的制作非常得意。当然,也有手里没有小硬币、家里的破烂也被母亲抱给货郎换了针线的,只有在一边啧啧地看着,等到大部分少年们玩的有些厌烦了,他才有些低三下四地上去讨过圆模来压一个。那个少年好象十分大方,满不在乎读说,随便压,只要小心不把我的模子给弄坏了就行。当然,也有嚎啕,不知是哪个乡村少年玩丢了小锅铲子,或者是把淤泥弄到了自家不该放的地方,比如炕上、锅里、棒子面里……某家的大人在怒气冲冲地在打一个闯了不是多么大祸的孩子。
泥哨子,乡村少年最喜爱的玩具,为我们所接触到的最早的泥塑手工艺品。其后,陆续在大、小集镇上见识到从未见过的花花绿绿的泥塑手工艺品,但均无法引起我的注意,感觉总不及少年时代吹过的泥哨子。它们,已经远离了一个乡村少年,远离了它们的生存母土——乡村,做为艺术品或者摆设品,进入了另一个与乡村无关的世界。惟有泥哨子,还因为记忆里的丝丝扯扯,始终为我所喜爱和接受,至今它身上还有着它作为乡下事物的民间属性,那是乡村少年泥玩具中的极品。
————乡村少年在货郎的玻璃橱里发现了极为漂亮的泥哨子,小鸟形,花绿色,光滑细腻,吹起来十分响亮。我小时侯也曾经在家里偷了鸡蛋与货郎换过一个,那是乡村少年中少有的东西,我为此在乡村少年中地位倍增,可惜后来不小心被我掉在地上踩碎了。我在那一小堆花绿的碎淤泥前站了一会儿,干嚎了几声,见没人,就跑开了。后来,我曾模仿着用淤泥制作了一个,样子丑陋的要命,也吹不响,但那是乡村少年们最精彩的制作。可惜,后来不知被哪个笨蛋偷去了。
1990年代的中晚时候,我知道了泥塑手工艺品的一个产地——河南张,这是山东北部惠民县境内的一个小村子,属皂户李乡,以制做泥塑品闻名,素有娃娃张之称。
关于河南张泥塑的起源,据河南张泥塑手工艺人以及济南的鲍加虎先生提供的资料,传为某年大臣们为乾隆祝寿,其他大臣送的都是金银财宝,只有刘墉送了一个泥娃娃“扳不倒”,乾隆大怒,以为刘墉戏弄他,就拿起来想摔,结果发现泥娃娃“扳不倒”背面写着“大清江山不倒”,乾隆大喜,并下圣旨为河南张生产泥娃娃开了绿灯。这个传说为手工艺人们与当地人所乐道,从故事来看,却也并不能说明它的起始。我宁愿相信泥塑的缘起与乡村少年们的游戏有关,是河南张村的先人从中体悟而来。我讨厌这个故事的恶俗,也使人从中看到了某些文人缺乏独立的人格及其自卑的心理,至少,这个故事与民间无关,它是某些文人的恶作剧。
据《惠民县志》载:该村自清初就有人用粘泥塑造各种人物、动物,后来村中家家都会做。我简单的头脑实在想象不出家家塑泥玩具的盛况是何样子,但其中最为活跃的应该是一群在沙河岸边挖泥的乡村少年。众多乡村少年晃动着的身影已经模糊,但快乐永久无法消失,许多年后,我依旧沉浸其中。
————有的少年竟还知道制作模子就是砖窑烧砖的法子,提议大家用圆模子在摔好的淤泥上压出图案,然后用砖窑烧砖的法子自己制作,说也可以制出漂亮的模子的。没有圆模子的少年问,怎么烧。那个刚才还很骄傲的少年有些泄气地摇了摇头。另有少年兴奋地说,可以试试的。乡村少年们经过一番尝试,但都失败了。在冬天的时候,少年们把制作好的淤泥玩具放在窗台上晾着,最后又有更为快乐的事情把他呼唤到别处去了。一阵疯野过后,也许是等到第二天的下午了,少年才发现自己的得意制作在一夜的结冻与融化之间变得丑陋不堪,少年有些可惜地把它丢在了一边,嘴里嘟囔着一些不干不净的话,然后又疯跑到随处可觅的快乐里去了。
在惠民县党史委编的《惠民史话》中还提到:解放前,这是穷苦劳动人民糊口的手艺(我十分赞成这句话,它更揭示了泥塑流传的最初基础),农闲时节,手工艺人们抽空制作泥坯,冬闲及春节期间,就涂粉上色,泥塑品遍及鲁北及沧州、天津、济南等地。鲁北民俗专家张洪庆先生也谈了河南张泥塑做为手工艺流传的某些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对生活的热爱,一方面是人民对自己生活的歌颂,向往幸福美好的日子,因为黄河下游经常泛滥,所以对人民的生活生存时常有威胁。再一个过去的生活方式是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男耕女织的社会,生产力比较低下,所以,人口的繁衍、人口的增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不管一个家庭、一个村庄都是这样的,所以对农业社会的农村来说,是非常希望家庭兴旺的。这样日子才好过,劳力才充足,所以对生命的赞美和歌颂显得比较重要。在这种心理状态下,河南张的民间艺术深深扎根在劳动人民的心里中。”其实,这或许与泥塑的产生有关,而从后来的发展看,诚如济南的鲍加虎先生所言,其依存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民俗,而民俗正为现代生活所冲击,并日间淡化,此也正是所有的民间艺术正在走向消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贫瘠而快乐的乡村少年在大地上疯野,他们只有淤泥,廉价而易得。乡村少年们跳跃、活泼的手、简单而朴实的梦,在广袤的大地交织。泥人、泥弹子、泥手枪、泥动物散落一地……有些丑陋,一切为乡村少年所忽略,热情巨大而无边、长久而热烈。梦境快乐、真实,如野花一次次绽放。但,最终坠落,直至消失。劳作退场,精神为物质所替代,精神体验短暂而甚微,尚未进入体验便已萎缩。多年后记忆如此苍白,无所凭依!
说起河南张泥塑,不得不提到张丙鳌先生,这位河南张泥塑的代表艺人,已于2005年初春去世。现在,其子张凯承其业。2005年的9月份,我在济南鲍加虎先生处,看到一本台湾出的杂志,上面有鲍先生一篇关于泥塑的文章,文章里开列了一个艺人名单,除张丙鳌外,还有张丙增、张丙信、张丙礼、张全福、张伦五、张建才、张建义、路占印、洪海祥9人,那本杂志是1990年代中期的,我想,目前这些艺人或许也已渐次凋零,鲍先生对他们也没有了多少印象。
幸好,在张丙鳌先生去世前的几个月,我们去采访过他,那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他。河南张,是一个极为普通的村子,甚至还有些落后,村内的道路曲折、坑洼不平。我甚至怀疑,眼前这个村子就是久已耳闻的“娃娃张”。张丙鳌先生的家就淹没其中。他家的房子低矮,半土半砖,象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建的。我怀疑,是否因泥塑而潦倒。我们去的时候是冬天,他家的屋子里没生炉子,透着寒意。先看他的泥塑品,多是大娃娃,都上了色,红、绿、黄、黑、白几种色,我个人觉得颜色有些恶,过于夸张,与周围的环境不太协调。优点是线条笨拙。(我也在想,河南张泥塑所依存的火把李庙会,在我的内心里,对火把李庙会与泥塑的感觉竟有太多的相似。我们对泥塑的要求是否超出了它原本赖以存在的基础?)。河南张泥塑与我后来在报纸上看到的无锡惠山泥人不同,从内心里,我更喜欢惠山泥人。我疑心少年时代喜爱的泥哨子就是来自无锡惠山。是否河南张泥塑较惠山泥人更接近民间?
听张老先生讲,现在村里能够做泥塑的不过七八户人家,且都是上了岁数的老人,村里的年轻人没有愿意干这个的,都出去打工了,主要是嫌做泥塑挣钱少。其他几个艺人做的泥塑数量极少,只是春节时做点,图个喜庆吉利,还有到二月二时火把李庙会上卖一点。只有他家,全家人都还在做,乡里也时常来订货,山东工艺美院的教授每年还带学生来实习,吃住好几天。他还谈了河南张泥塑与惠山泥人以及诸城泥人在材料、上色上的不同,以及泥塑的影响。老先生谈话时显得无比自得与自足,话语里有着对无锡惠山及诸城泥塑的轻视,这也正显示了其做为一个手工匠人的短视与不足。这几年,他确实 比较风光,由于地方旅游开发对民俗的带动,市、县、乡政府甚至国外的朋友都来他家,各地媒体也多次来采访宣传,使得他在县内有了些名气。做为做为一个层次不高的手工匠人,也必然有其短浅之处无可避免,后来某朋友给我讲了一个关于张老先生的故事:某年火把李庙会期间,某单位负责人去他家卖泥塑,看到有外国人,就对他说,老张,你的泥塑平时卖10块,给外国人这个数吧,说着伸出来五个手指头。结果,他就把泥塑按50块钱一个卖给了外国人。后来外国人到火把李庙会上一问,才七八块钱一个,方知被宰,只有自认倒霉作罢。一个朴实的匠人在我内心里暗淡了下来,并趋向真实。在生活的最低处,一个手工匠人在被还原,艰辛的生活也照见了他并不伟大的内心。农村、生活,首先赋予了他第一个永久的身份——农民。
因还原而真实,因真实而愈加可敬。我们看到,他以他全家绵薄之力,维持和延续了河南张泥塑的艰难生存。客观而实际:张丙鳌先生,对于河南张泥塑的发展,最主要的贡献便是传承。仅此,足可说其对河南张泥塑的生存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或者说,提到河南张泥塑,便无法绕开他,即便他还是一个目光短浅的匠人。据说,张丙鳌先生归去之际,是在火把李庙会的前天晚上。那时,他的并不宽敞的甚至有些杂乱的屋子里,一定是摆满了他心爱的泥塑。老先生的一生都交给了他的泥塑,然而,可悲的是,他或许还不知道如何赋予泥塑作为手工艺品的艺术价值。不必讳言,由于其眼光、学识、胸怀所限,他所制作的泥塑,尚还未进入到真正艺术品的行列,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便是禀赋所限。
做为手工艺或者制作泥塑的手艺,张凯不明白,甚至张丙鳌老先生也不一定明白,手工艺并非简单的复制,里面还要有出新,有推陈,这是手工艺做为文化的自觉,其在传统中,既有自然消失的部分,亦有自然传承的部分。就手工艺的技巧性与艺术性而言,艺术性先之,技巧性次之。诚如面塑大师汤夙国所言:民间艺人光埋头苦干不行,只有不断充实自己,加强文化底蕴才能赋予作品深刻的文化内涵,不然,充其量是匠人。他还说:我并不是成天做面人,这是我与其他民间艺人不同的地方,一年365天,我只有60天在做面人,大部分时间放在古典文学、诗词写作、装帧设计上,灵感来了才做。
而汤夙国先生谈到“面人汤”的传承时的一句话更令我震惊:难觅啊,我是面人汤艺术的载体,一旦我不在了,面人汤艺术将画上休止符。汤先生的话有些夸张,张丙鳌老先生无可选择地把它的手工艺交给了他的儿子。就张丙鳌先生而言,他尚属于一般意义上的匠人,除了技术性,艺术性上他还所知甚少,他更不会想到泥塑做为民间手工艺的依存。对于其子张凯,我倒觉得这是一种尴尬的选择,一个终日在大地上劳作的青年农民,文化层次较低,对艺术的感悟更是无从谈起,如此,将如何传承泥塑手工艺。我不愿意看到,却正在慢慢显现地是:做为民间手工艺,河南张泥塑的发展路子越走越窄,更为重要的是,它正淡出民间的视野,而那正是它赖以存在的土壤。
————某个秋日,我再次回到当年乡村少年玩淤泥游戏的现场。:那个现场被当年另一个也经常去挖淤泥的少年添平,在上面建了属于自己的漂亮的房屋。他可能已忘记了少年时代的那些游戏。如今,他的梦也幸福而甜美,他已经为他的辛勤劳动所永远沉醉,不再回想过去那段清苦难堪的生活。蓦然感觉,我的少年时代已被掏空抑或被永久覆压。
我还看到一个为我所陌生而伤感的场景:他七八岁的儿子在门口拿着精致的玩具手枪,一脸灿烂,嘴里伴着玩具枪的音乐突突着。当看到我在冲他笑着,他好象不认识我,就抱着他心爱的玩具枪缩了回去。孩子的背影有些跳跃,他也为他的幸福所陶醉。但最终因为缺乏体验而空洞、苍白。或许,一个乡村少年所应享有的快乐与幸福,为他的父亲给他设置的幸福生活霸道地阻隔。
二十年前为乡村少年所钟爱的手的游戏已被更为精致的现成的电子玩具所替代,但随之无可避免的是,手工制作玩具的成就感亦然消失。随之而消失的,还是真实而饱满的乡村诗意与宁静。
干透了的淤泥犹如记忆的碎瓣从乡村少年的手中哗啦啦地散落了下去,无法聚合。真实与陌生在死死纠缠、交织。失落在刹那间袭过他的内心,并一直停留。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