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解读张爱玲
2022-01-01抒情散文脂砚
解读张爱玲文\脂砚某个晚上,随意抽出一本书,是张爱玲的小说集。封面上然印着她一张穿着旗袍的照片。旗袍质地良好,中袖,非常合身。一只手漫不经心地搭在细软的腰间,腕上套着与衣服一样有着光泽的镯子。弯弯的眉毛下是点漆般黑亮的眼睛,微偏着头的那一斜……
解读张爱玲
文\脂砚 某个晚上,随意抽出一本书,是张爱玲的小说集。封面上然印着她一张穿着旗袍的照片。 旗袍质地良好,中袖,非常合身。一只手漫不经心地搭在细软的腰间,腕上套着与衣服一样有着光泽的镯子。弯弯的眉毛下是点漆般黑亮的眼睛,微偏着头的那一斜睨尽是不屑与轻狂。微抿的双唇和唇角那一抹似笑又终于没有笑出来的笑容,仿佛时时在说着“我不愿意说,我不想说,没有什么好说”的……整个一副什么都看透了,都没什么了不起的神态。 喜欢张爱玲,一直地喜欢。 记得第一次读她的书是县图书馆里借来的薄薄的一本小说集,现在努力地想,也翻了新版小说集《红玫瑰与白玫瑰》,仍是记不起书名了,似乎有个“月”字,什么“月”的。里面的句子倒是记忆犹新的——“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 后来是新版小说集《红玫瑰与白玫瑰》,“振保的生命里有两个女人,他说一个是他的白玫瑰,一个是他的红玫瑰。一个是圣洁的妻……”这里同样有前面那个集子里的《倾城之恋》、《金锁记》,再一次地读了,边读边想边感伤,只觉说不尽的荒凉,道不尽的无常。 再后来是小说《半生缘》。怎么就有那么一个琐碎、平常却无比悲凄、无限怨恨、万般无奈,比死还痛,比绝望更无助的故事呢!“……生命却是比死更可怕的,生命可以无限制地发展下去,变得更坏,更坏,比当初想象中最不堪的境界还要不堪……”读完整本书,第一次知道:原来属于爱情的幸福是那样短暂!在一起的,总因世俗的种种,平而常之、常而淡之,找不到那一份刻骨铭心;分开的又只有在千百遍地回望中无休无止地痛、怨和恨。 读《临水照花人》之前,在我的想象中,张爱玲写稿子,该是穿着质感异常好、异常华丽、异常柔软的绸缎衣裳,非常舒适地坐在金黄色的拉开呈八字的厚厚的窗帘下,或烘着火,或吃着冰淇淋,或品着碧螺春,望着上海高楼的窗下一片一片矮小的房子、白花花的午后寂聊的阳光和蓝得不耐烦的天空,以一种百无聊赖的消遣的心情,一笔一画地写下仿佛每一笔每一画都在向她微笑、招手、做鬼脸的文字。写作,完全是一种消遣。 一个偶然,读了《临》,才明白原来张爱玲的写作和成功是努力、坚强和执着的结果,是汗水和泪水的结晶;也才明白生活在动荡不安的年代,她是怎样地为生活所迫,又是怎样地在感情的路上流离失所。 是的,她那如雨夜中苍凉的手势般一挥而去,却又让你无休无止地痛下去、无奈下去、绝望下去的感情——叫我怎么说好呢?那个把“人世间的缘分本来就渺渺不定,是缘分,我都得珍惜。”作为花心理由的胡兰成,那个“太累的丈夫,太舒适地睡着,太花心地沾惹许多女人,更糟的是,太放心地告诉她许多”的胡兰成,那个分手数十年后在书中仍旧不可放过她,“……《山河岁月》充满了温和敦厚的宽大胸襟,上卷《今生今世》里虽然写得洋洋得意,却也不像这样,把她写得像个妾……”的胡兰成……这个时候,多想告诉她不要再爱了——然而这句话我又怎么能说得出口!毕竟她曾提着菜篮子那么幸福过…… 张爱玲是幸运的,又是那么不幸。命运安排她出生在显赫的贵族家庭,从小过着“新衣服还没穿就已经短了”的生活,之后又给了她重重的磨难,仿佛真的要“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泛其身……”,专门和她作对。父母离异,父亲的麻木,后母的狠毒,战争让她失去留学的机会,让她在香港求学中半途而废,让她认识了胡兰成,又让你最终失去他,“……是这样的时代不让她拥有兰成,是这样的兰成不让她拥有兰成……” ——不知不觉,夜已深。夜凉如水,突然有个想法,马上打开电脑,把张爱玲的名字定义成词组存在词库里,敲打出她名字的键盘声像是她在某个地方以某种方式的回应。 今天的我,既没有张爱玲显赫一时的背景,更没有她红遍上海滩的名声,至于才华云云,更是相去甚远。然而有时候我还是会趁着一点酒性,大言不惭地说其实我和她一样地努力、坚强、执着。尽管酒醒的时候也常觉得十分不好意思,会让人笑话,可是第二次又往往忍不住把这样的话来告诉自己和朋友。 因为一直以来,张爱玲是我坚持的一个理由。记得她曾和家漪说过,“我们都不能放弃,一直坚持下去,一定会有希望。”我会永远记住这句话的,也一定不放弃,一定一直坚持下去,并且不去管有没有希望。(1912字)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文\脂砚 某个晚上,随意抽出一本书,是张爱玲的小说集。封面上然印着她一张穿着旗袍的照片。 旗袍质地良好,中袖,非常合身。一只手漫不经心地搭在细软的腰间,腕上套着与衣服一样有着光泽的镯子。弯弯的眉毛下是点漆般黑亮的眼睛,微偏着头的那一斜睨尽是不屑与轻狂。微抿的双唇和唇角那一抹似笑又终于没有笑出来的笑容,仿佛时时在说着“我不愿意说,我不想说,没有什么好说”的……整个一副什么都看透了,都没什么了不起的神态。 喜欢张爱玲,一直地喜欢。 记得第一次读她的书是县图书馆里借来的薄薄的一本小说集,现在努力地想,也翻了新版小说集《红玫瑰与白玫瑰》,仍是记不起书名了,似乎有个“月”字,什么“月”的。里面的句子倒是记忆犹新的——“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 后来是新版小说集《红玫瑰与白玫瑰》,“振保的生命里有两个女人,他说一个是他的白玫瑰,一个是他的红玫瑰。一个是圣洁的妻……”这里同样有前面那个集子里的《倾城之恋》、《金锁记》,再一次地读了,边读边想边感伤,只觉说不尽的荒凉,道不尽的无常。 再后来是小说《半生缘》。怎么就有那么一个琐碎、平常却无比悲凄、无限怨恨、万般无奈,比死还痛,比绝望更无助的故事呢!“……生命却是比死更可怕的,生命可以无限制地发展下去,变得更坏,更坏,比当初想象中最不堪的境界还要不堪……”读完整本书,第一次知道:原来属于爱情的幸福是那样短暂!在一起的,总因世俗的种种,平而常之、常而淡之,找不到那一份刻骨铭心;分开的又只有在千百遍地回望中无休无止地痛、怨和恨。 读《临水照花人》之前,在我的想象中,张爱玲写稿子,该是穿着质感异常好、异常华丽、异常柔软的绸缎衣裳,非常舒适地坐在金黄色的拉开呈八字的厚厚的窗帘下,或烘着火,或吃着冰淇淋,或品着碧螺春,望着上海高楼的窗下一片一片矮小的房子、白花花的午后寂聊的阳光和蓝得不耐烦的天空,以一种百无聊赖的消遣的心情,一笔一画地写下仿佛每一笔每一画都在向她微笑、招手、做鬼脸的文字。写作,完全是一种消遣。 一个偶然,读了《临》,才明白原来张爱玲的写作和成功是努力、坚强和执着的结果,是汗水和泪水的结晶;也才明白生活在动荡不安的年代,她是怎样地为生活所迫,又是怎样地在感情的路上流离失所。 是的,她那如雨夜中苍凉的手势般一挥而去,却又让你无休无止地痛下去、无奈下去、绝望下去的感情——叫我怎么说好呢?那个把“人世间的缘分本来就渺渺不定,是缘分,我都得珍惜。”作为花心理由的胡兰成,那个“太累的丈夫,太舒适地睡着,太花心地沾惹许多女人,更糟的是,太放心地告诉她许多”的胡兰成,那个分手数十年后在书中仍旧不可放过她,“……《山河岁月》充满了温和敦厚的宽大胸襟,上卷《今生今世》里虽然写得洋洋得意,却也不像这样,把她写得像个妾……”的胡兰成……这个时候,多想告诉她不要再爱了——然而这句话我又怎么能说得出口!毕竟她曾提着菜篮子那么幸福过…… 张爱玲是幸运的,又是那么不幸。命运安排她出生在显赫的贵族家庭,从小过着“新衣服还没穿就已经短了”的生活,之后又给了她重重的磨难,仿佛真的要“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泛其身……”,专门和她作对。父母离异,父亲的麻木,后母的狠毒,战争让她失去留学的机会,让她在香港求学中半途而废,让她认识了胡兰成,又让你最终失去他,“……是这样的时代不让她拥有兰成,是这样的兰成不让她拥有兰成……” ——不知不觉,夜已深。夜凉如水,突然有个想法,马上打开电脑,把张爱玲的名字定义成词组存在词库里,敲打出她名字的键盘声像是她在某个地方以某种方式的回应。 今天的我,既没有张爱玲显赫一时的背景,更没有她红遍上海滩的名声,至于才华云云,更是相去甚远。然而有时候我还是会趁着一点酒性,大言不惭地说其实我和她一样地努力、坚强、执着。尽管酒醒的时候也常觉得十分不好意思,会让人笑话,可是第二次又往往忍不住把这样的话来告诉自己和朋友。 因为一直以来,张爱玲是我坚持的一个理由。记得她曾和家漪说过,“我们都不能放弃,一直坚持下去,一定会有希望。”我会永远记住这句话的,也一定不放弃,一定一直坚持下去,并且不去管有没有希望。(1912字)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很赞哦! ()